登陆注册
2969600000011

第11章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发展(9)

由于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因此,他不想研究“思想客体”而只想研究“感性客体”。但他只“喜欢直观”或者只善于用直观的方法去研究对象。由于他直观的方法,最终只能把人看成是纯粹的自然人,并且是“孤立的”“人的个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因此,他也就自然看不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只能“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这样一来,费尔巴哈除了知道“爱与友情”的抽象道德观念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一概不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页。尤其是,他不知道人还有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能够让他“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页。由于,费尔巴哈远离了“人们的感性活动”,因此,他的愿望(实际上是空想)落空了。最后,他只能是在穷乡僻壤中怀着幻想而孤寂地离开了这个让他伤感的世界,并且是不得不孤寂地回到自然界的怀抱。

马克思肯定了人的感性活动首先是被唯心主义发现的,“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但让马克思又惋惜又遗憾的是唯心主义却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对“感性的人的活动”,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先把它解读为实践,再把这里的实践解读为物质生产活动。我认为,不能把“感性的人的活动”仅理解为物质生产活动。如果“感性的人的活动”是仅指物质生产活动,明显地,唯心主义也没有做到这一点,这样一来,唯心主义那里岂不没有“感性的人的活动”,那马克思怎么能说“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唯心主义那里当然有“感性的人的活动”,不过不是指物质生产活动,而是指精神活动。其实,这里的唯心主义主要是指黑格尔哲学。在黑格尔那里,“感性的现实”是指思维外化或者异化或者设定一个与自身不同的对象,“感性的现实的活动”则是指自我意识活动,是“思想上的扬弃”。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在《黑格尔现象学的结构》中,马克思批判黑格尔“你扬弃想象中的对象、作为意识对象的对象,就等于真正的对象的扬弃,等于和思维有差别的感性的行动,实践以及现实的活动。(还需要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7页。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黑格尔把人变成自我意识的人,而不是把自我意识变成人的自我意识,变成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的自我意识。黑格尔把世界头足倒置起来,因此,他也就能够在头脑中消灭一切界限;可是,对于坏的感性来说,对于现实的人来说,这当然丝毫不妨碍这些界限仍然继续存在。此外,凡是表明普遍自我意识的有限性的一切东西——人及人类世界的任何感性、现实性、个性,在黑格尔看来都必然是界限。全部‘现象学’的目的就是要证明自我意识是唯一的、无所不包的实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45页。一句话,黑格尔把人的精神运动变成了人的现实的活动。在黑格尔看来是人的现实运动的,而在马克思看来,它其实只是人的精神的现实运动:“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唯心主义的错误不在于它没有把对象当作感性活动的对象,而恰好相反,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没有做到的唯心主义却做到了,正是唯心主义发现了人的“感性活动”;唯心主义的真正错误在于它抽象地理解了“感性的人的活动”,在唯心主义那里,“思维自以为直接就是和自身不同的另一个东西,即感性的现实,从而认为自己的活动也是感性的现实的活动,所以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因此,马克思才批评唯心主义是不知道这个“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旧唯物主义只知道以客体的或者直观的方式去解释世界,而唯心主义则以自我意识的方式去解释世界,正是因为两者都不知道物质生产活动本身,所以马克思才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页。由上述分析可知,“感性的人的活动”只能是指主体人的能动活动,而非单指物质生产活动,精神活动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没有精神的感性活动也不可能有物质的感性活动。因此,现实的感性活动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这样,马克思才能言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由此可见,把“能动的方面”理解为物质实践活动既不符合马克思的观点,也存在着逻辑不自洽。

对实践范畴,学界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两种的理解。林剑教授在《论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实践范畴与唯物史观的逻辑结构》一文中对狭义的实践观进行了批评,认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活动”也是人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正是在基于此,林剑教授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双层结构理论”。林剑:《论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实践范畴与唯物史观的逻辑结构》,《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第3~7页。狭义实践观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一种物质生产活动,除此之外人的其他活动都不能纳入实践界域,这种观点对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存在着误解和误读,它只看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精神劳动批判,而忽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劳动的充分肯定;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感性的人的活动”等值于物质生产活动;用经济学中的物质生产概念代替哲学中的实践概念;错误地理解了在马克思之后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践的一些观点。实际上,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属于广义的,实践就是人的各种生活活动的最一般的抽象,是指主体人使用一定的“劳动资料”,把一定的“原材料”加工为一定产品的劳动过程。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由人的物质生产活动、需要的生产活动(指消费的活动)、人的再生产活动、社会关系的生产活动、人的意识活动等五个方面构成。对于马克思的实践(劳动)范畴,我将在第四章中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唯物史观辩证法的深刻革命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前两句话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唯心主义是从“能动的方面”理解了“对象、现实、感性”?二是“能动的方面”作何理解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由于第一个问题涉及对唯物主义的“直观的形式”的理解,而对二者其中的任何一个解读错了,就意味着另一个也不可能被正确解读,因此必须把“直观的形式”与“能动的方面”进行比照才有可能准确理解它们的真实含义,从而才有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正确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而才有可能真正读懂这里的马克思哲学。

“感性的人的活动”如果不是表征辩证运动的观点,又是什么呢?与之相对应的“直观的形式”难道是表征一种消极反映论的观点,而不是非辩证运动的观点?我认为马克思开门见山批判的是费尔巴哈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在事物的辩证运动中去理解事物的本质,而只“喜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静止直观方式。马克思所批判的旧唯物主义的“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是指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方法。

首先,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静止的、非辩证运动的观点。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于用“客体的或者直观的”方式去理解和把握对象、现实、感性,而不是用“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主体的活动方式去理解。相对于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只看成是自然界的“纯粹的”唯物主义而言,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确有一个进步的地方,即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此给予了应有的肯定,同时指出费尔巴哈犯了“纯粹的”唯物主义同样的错误,即把“感性对象”不是看作是“感性活动”中的对象,这种错误也完全体现在人这个对象上,“他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78页。换句话说,费尔巴哈仍然是用“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人本身。这进一步遭到了马克思的批判:“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页。由于他设定了“一般人”,因此,他在对世界的直观中产生了与他的意识和感觉相矛盾的东西,为了排除这些矛盾的东西,他只得求助于某种介于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我认为这个直观是指与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那种感性直观。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的哲学直观之间的二重性的直观。结果,费尔巴哈看到的人不过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人,一个生物人、一个非历史的人,一个非社会的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人。这样,人的“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从这样的人出发,费尔巴哈眼中的感性世界只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而已,决不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历史的产物”,世世代代人“活动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76页。,历史也只能在其视野之外。

虽然费尔巴哈也确立了一个前提人,由于他是通过直观的方式确立的,因此这个人“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不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从而,费尔巴哈无法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去把握“感性对象”,无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去理解“感性对象”,无法在世世代代人的活动中去理解“感性对象”。由于他只“喜欢”以客体的或者直观的方式去理解“感性对象”,因此,他无法“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则自然只能被看成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

其次,马克思还指出了费尔巴哈在异化问题上的严重缺陷。费尔巴哈用他那所谓人的真正本质即“类本质”这个概念去审视资本主义的异化问题,人的异化问题关键在于是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由于宗教异化把人变成了利己主义的个体,因此人只有在那和谐的类生活(也就是没有利己主义的集体生活)中才能摆脱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才能用人类的爱去代替上帝的爱,从而实现人的真正本质。

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救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7页。对异化问题,费尔巴哈充其量只是诉诸道德批判,其原因就在于他眼中的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他只是用“类、类本质”代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仍然是一种形而上学。因此,“他对黑格尔主义的克服,与其说是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不如说是在哲学方面。他的主要命题,即人类的本质在宗教中的异化,不是作为社会现象,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活动来解释和说明的”。 [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王谨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9页。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去解决形而上学所缺乏的现实感的问题,“须要‘把学搁在一旁’,须要跳出哲学的圈子并作为一个普通人去研究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62页。也就是要冲破思辨哲学的牢笼,摒弃抽象的方法,从真正的、具体的、感性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角度,也就是要从现实的人的角度去研究现实的人的异化问题,而不仅是研究宗教异化问题。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最后两句话、第四条和第九条中,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把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变成了道德问题,并对异化问题只诉诸幻想的、伤感的道德批判。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费尔巴哈在共产主义者看来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造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页。并中肯地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如果在费尔巴哈那里有时也遇见类似的观点,那么它们始终不过是一些零星的猜测,而且对费尔巴哈的总的观点的影响微乎其微,以致只能把它们看做是具有发展能力的萌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页。这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第四条和第九条的进一步阐述。

与费尔巴哈抽象的自然人不同,黑格尔心目中的人是主体,是自我意识、绝对精神、概念,他把人的活动理解为观念活动,即精神活动,因此,对他心目中的世界势必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他的世界就成了绝对精神的产物。由于旧唯物主义对他周围的感性世界作了直观的或者客体形式上的理解,所以,“能动的方面”由唯心主义发现并抽象地发展起来了。

同类推荐
  •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

    关于新社会阶层及其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动态性极强、难度颇大、在很大程度上尚属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拓荒性工作。本书尝试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希望通过有创新、多角度的思考和有益探索,能为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这一政治性命题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本书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
  • 21世纪的全球治理:制度变迁和战略选择(国际战略与国际关系理论青年论丛)

    21世纪的全球治理:制度变迁和战略选择(国际战略与国际关系理论青年论丛)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并对全球治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无论从国家利益还是大国责任来看,如何应对全球性问题和参与全球治理,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书围绕全球治理的理论、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行为体、全球治理的主要功能性领域、全球公域治理以及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等重要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当今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启发。
  • 改革热点大聚焦

    改革热点大聚焦

    本书聚焦供给侧改革、简政放权、科技体制改革等十个领域的重要改革,以新华社公开播发的系列稿件为基础,分类整理汇编而成。为使本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编者还为每个专题配设了图片图表,并对其中个专家观点、媒体精彩评论等内容进行了专门设计。全书图文并茂,权威客观,适合作为广大时政爱好者的参考读本。
  • 忠诚 干净 担当:做最好的干部

    忠诚 干净 担当:做最好的干部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现实需要,是新的历史时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本书紧扣时代主题、不落俗套,从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组织纪律素质、工作作风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综合能力素质五大方面,立足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各条战线的岗位实际,对如何提升干部素质进行了全面阐释,对于党员干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履行职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热门推荐
  • 反串女影帝

    反串女影帝

    最近娱乐圈爆出几件大事。一、被腐女整天YY的邹云,云翼两位影帝真的要结婚了。二、以上两人并非公开出柜。三、国民老公邹云其实是个妹纸。众人:槽多无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热搜女王又虐渣啦

    热搜女王又虐渣啦

    【强烈推荐新文:《重生九零女王我开挂了》】她本是全能女王,史上最年轻的双料影帝,全国高考状元,神秘的美食天后,却因一次意外失去了记忆,成了人见人欺的小可怜。 他是帝都第一权贵,看似冷酷无情,实则深情无限,他找了他的白月光两年,殊不知,那个人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还成了自己的妻子。 直到有一天,小包子出现了,他可怜兮兮地望着女人,“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为了寻找父母,小包子一路跋山涉水,利用自己的高智商,终于来到了父母的身边。终于,一家三口团聚,场面感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非洲双城记

    非洲双城记

    散文,情到深处即成文。好的散文,不在于有多少华丽浪漫的辞句,而在于能够引起读者仿若身临其境的共鸣。
  • 兽王·海岛鱼王

    兽王·海岛鱼王

    结束了在璧山城的任务,柳远藤继续踏上寻找塔首之路。魔刀范在山和柳远藤打赌,他若生擒柳远藤三次,柳远藤便要拜他为师,否则他便将斩雷擎天刀诀无偿教给柳远藤……柳远藤回到桃花源,接受了贪狼赋予的重任。贪狼传授他上古丹心术高级修炼法诀——万里星河沧浪诀。在贪狼的帮助下。柳远藤凝练出星核龙兽 ……根据星核龙兽的指引,柳远藤在一个养鸡场中找到了十二生肖塔塔首之一——鸡首。孰料新人类联盟的高手也同时现身,并与柳远藤发生激烈冲突 ……柳远藤展开调查,发现新人类联盟正在秘密搜集塔首。新人类联盟四大天王之一鱼力天王俞倾波坐镇一方。对柳远藤虎视眈眈,鱼人计划渐渐浮出水面……为了守护公正,柳远藤将一往无前……
  • 修仙从疯人院开始

    修仙从疯人院开始

    这是一家貌似普通的精神病院。里面的病人,个个都是人才,吹牛也很真实,堪称出神入化,超脱宇宙。A区的一号床,住着一名叫嚣“脚踏浮屠斩神魔,宇内无我这般仙”的退休电工,刘师傅。隔离区的七号床,一名重度抑郁症小哥,自称“钟馗府君”转世,一心想着跳楼自杀,回归鬼界。最上层的重症监护室里,关着一名成天嚷着要反上天庭,自称“齐天大圣”的躁郁症青年,孙先生。……对于病人们脑洞突破天际的中二臆想,陈元从来一笑置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这些脑子不正常的病号,竟然全是牛逼到不行的神魔大能!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群号:558511708
  • 流苏染

    流苏染

    天界秦苏,误入魔天帝的圈套,为了报仇,他寻找方法,却可知,这只是那人布下的一个局。欢迎观看,收藏,新人写书,请多多支持
  • 异常生物观测录

    异常生物观测录

    故事从吴悦收到了一份面试邀请开始,面试通过之后才发现蕴藏在世界里面的生物,随着人类活动的越发频繁,我们所不知道的,悄无声息逐渐进化的,古老的,那些生物正一一苏醒,一一展现在世人的眼中,不论是自然的轮回或者是来自灾难的默示录,都将深刻地影响这两个世界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