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200000022

第22章 滔滔辩才的风云际会 (1)

第七章 滔滔辩才的风云际会

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

——刘勰

釜底抽薪,攻其要害

这是一种通过论证对方论据的虚假,来反驳对方论点的方法,也是一种最基本的论辩技巧。因为,论点来自论据,论据孕育论点。论据真实,则论点正确;论据虚假,则论点谬误。所以,驳倒了论据,有如釜底抽薪,刨根倒树,是从根本上展开对对方论点的反驳。

运用釜底抽薪,攻其要害的论辩技巧,一定要紧扣论据与论点之间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如果论据与论点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反驳论据必然落空。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阿伯拉罕·林肯年轻时是一位律师,一次,他得悉朋友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被控为谋财害命,已初步判定有罪。他以被告律师的资格,到法院查阅了全部案卷,知道全案的关键在于原告方面的一位证人福尔逊。因为他发誓说在10月18日的月光下,清楚地目击了小阿姆斯特朗用枪击毙了死者。对此,林肯要求复审。在这场精彩的复审中,有以下一段对话:

林肯问证人:“你发誓说看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福尔逊:“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能认清吗?”

福尔逊:“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看清他的吗?”

福尔逊:“不是的,我肯定看清了他的脸。”

林肯:“你能肯定时间是在11时吗?”

福尔逊:“充分肯定,因为我回屋看了钟,那时是11时15分。”

林肯问到这就转过身来,发表了一席惊人的谈话:“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晚上11时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请大家想想,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晚上11时月亮已经下山,哪里还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时间记得不十分精确,时间稍有提前。但那时,月光是从西往东照,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的脸面对草堆,脸上是不可能有月光的!”

大家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掌声、欢呼声一起迸发出来。福尔逊傻了眼。

在这里,林肯运用了釜底抽薪的反驳技巧,戳穿了福尔逊的谎言,澄清了事实,彻底驳倒了福尔逊的论点,还小阿姆斯特朗以清白。

釜底抽薪法就是要找出对方言论中赖以存在的论据之虚假处,然后用确凿的事实来论证其虚假性,这样,对方精心构筑的言论布局就会因基础瓦解而全面崩盘。

1960年5月,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应邀到中国参观访问。

一天晚饭后,陪同人员和蒙哥马利到街上散步。当走到一家剧场门外时,他突然向里头走去,陪同人员也跟着进去。

剧场正上演着著名京剧“穆桂英挂帅”。陪同人员立即与剧场联系,给蒙哥马利安排了座位,并由翻译介绍剧情和唱词。

中间休息时,他离开了剧场,边走边向陪同人员说:“这出戏不好,怎么能让女人当元帅?”

陪同人员熊向晖解释道:“这是中国的民间传奇,群众很爱看。”

蒙哥马利说:“爱看女人当元帅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爱看女人当元帅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熊向晖回答说:“中国红军就有女战士。现在解放军中就有女少将。”

蒙哥马利说:“我对红军、解放军一向很敬佩,不知道还有女将军,这有损解放军的声誉。”

熊向晖立即反驳说:“英国的女王也是女的。按照你们的体制,女王是英国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可是熊向晖就此打住话头,目光炯炯地看着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一怔,不吭声了。

挖掉根基,大厦必倾;薪火已去,釜汤难沸。

熊向晖巧妙地揭露了蒙哥马利引证的事实,也就是运用论据的错误性,并以其无法辩驳的事实显示了这种错误的实质。

“抽薪止沸,斩草除根”的原理,运用在语言交流中,可以成为一种充满智慧的语言技巧。

无论在谈判桌上还是在辩论台前,都会碰到咄咄逼人或是气势汹汹的对手,其语言攻势如同锅中热水,往往达到了沸沸扬扬的程度。面对这种情况,舌战的当务之急就是抑制对方逐渐高涨的气势,而抑制的最佳方法就是抽去“锅下的柴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如古人所云:“故扬汤止沸,沸乃不正;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有一人自认为对佛学的研究很深,大谈轮回报应,并警告人们不要轻易杀生,凡是杀过一牛一猪的人,来生便作牛和猪,所以,哪怕蚂蚁之类也要仁慈对待。

听众中当即有人反驳:“那还是杀人好了。”

众人问为什么,他回答说:“按这种说法,哪怕来生报应也还是作人呀!”

那人一下子被驳得哑口无言。

此人的论点是“不要轻易杀生”,论据是“杀牛杀猪就会变牛变猪”。旁人依其逻辑推论:“要想来世变人,就得杀人。”然而这是非常荒谬的,由此可见那人的论据必然站不住脚。

论据虚假,论点如何能成立?

引申归谬,巧妙回击

《樗斋雅谑》中说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的母亲死了,服丧时偶然吃了一次红米粉,被一个迂腐的书生看到。书生大为不满,指责这个人是不肖子孙。那人问他为何?他说红色是喜庆的颜色。那人反驳说:既然这样,那么大家天天吃白米饭,岂不是天天服丧吗?一句话,言简意赅,使人看到了书生的荒唐。那反驳书生的人使用的就是引申归谬法了。

归谬之法是以对方的论点为前提,将其推论出非常明显的荒谬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的虚假性。

例如,鲁迅先生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驳斥“文学作品的质量越高知音越少”的谬论时,用的就是归谬法。“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越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显然,这个结果是非常荒谬的,因此“作品愈高,知音愈少”的荒谬性就充分暴露出来了。

归谬法犹如一面显示谬误原形的放大镜,能使人们对错误的论点或论据看得更清楚,因而常常为人所采用。

苏东坡的《志林·记与欧公语》一文里,记载苏东坡与欧阳修的一段对话,其中引申归谬法的运用,十分精彩。

欧阳文公曾说过:有一位病人,医生问他得病原因,回答说,乘船时遇上大风,受惊吓而得病。医生就取来多年的舵把子,上面浸透了舵工的手心汗,刮下细木屑,加上丹砂、茯神等药,为他治病,喝下去就好了。现今的《本草·别药性论》上说止汗用麻黄根节,以及旧的竹扇子刮末入药。文公因此说:中医以意用药多类似这样做法;初看很像儿戏,然而有时也很灵验,恐怕也不容易问出个所以然来。我(指苏东坡)便对先生说:照这样说来,用笔墨烧灰给读书人喝下去,不是可以治昏惰病了吗?推而广之,那么喝一口伯夷(孤竹君之子,与其弟互相推让王位)的洗手水,就可以治疗贪心病了;吃一口比干(商纣王淫乱,比干谏而死)的残羹剩汁,就可以治好拍马屁的毛病;舐一舐刘邦的勇将樊哙的盾牌,可以治疗胆怯病;闻一闻古代美女西施的耳环,可以除掉严重的皮肤病。先生听了便哈哈大笑。

有个大学生考上了研究生之后,把他的妻子扔在一边,又想在新的社交圈子里找恋人。同事们劝他,他却振振有词地狡辩:“地位变了嘛,和从前的伴侣失去了爱情,为什么不可以去寻找真正的爱情?”

为此,他的同事气愤地说:“如果一个人的地位变了,和从前的伴侣就没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也就失去了爱情的话;那么,倘若你从硕士生升到博士生、副教授、教授的时候,不知该有多少次恋爱,寻找多少回‘真正的爱情’了。”

显然,这个结论是荒谬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那位研究生的诡辩是荒唐可笑的。

过去,有个吝啬的地主叫长工去买酒,但又不拿出一分钱,长工感到莫名其妙,就问:“老爷,没有钱怎么能买到酒呢?”

地主生气地说:“花钱买酒谁不会?不用钱便买到酒,才算有本事呢!”

长工转眼间又拿着空瓶子回来说:“酒买来了,请老爷美美地喝上两盅吧!”地主一看是空瓶,大发雷霆。长工笑着说:“酒瓶里有酒谁不会喝?要能从空瓶里喝出酒来,那才叫有本事呢!”

长工用归谬引申法对地主进行了巧妙的回击。

《古今谭概》记载了一位11岁的少年运用引申归谬法驳斥诡辩的故事。南昌有一个11岁的少年徐樨,到太原郭林宗家玩。郭林宗家中有一庭院,院里有一树。郭林宗有迷信思想,想把树砍掉,他说:“住宅犹如方口,宅中有树,正如有木,成了不吉利的‘困’字。”

徐樨不以为然,他说:“如果宅中不能有树,那么宅中也不能住人,因为口中有木成了‘困’字,口中有人就成了‘囚’字。‘困’字不祥,‘囚’字更不吉利;如果因为‘困’字不祥而砍掉树,那么由于‘囚’字更为不吉利,人也就不能住了。”

一席话说得郭林宗无词以对。

民间还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乡下财主站在村头说私房话儿,农夫老田见了,同他们打过招呼就走了。忽然,其中的一个瘦财主喊道:

“黑老田,站住!”

农夫站住了,对匆匆赶来的瘦财主说:“您有什么事儿?”

瘦财主喘了喘气说:“你打断了我们的话把子,赔五石谷,折合洋钱五十块,必须三日之内交清。”

老田回到家里,愁眉苦脸,茶饭不进,只差没有寻短见。他的妻子问怎么了,老田照实说了。他的妻子就说:

“这有什么可怕的?到时由我对付!”

到了第三天,田妻叫老田上山打柴,自己便在门口等着。瘦财主来了,劈头就问:“你家老田呢?”

田妻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他上山挖漩涡风的根去了。”

瘦财主一听,喝道:“胡说,漩涡风怎么还有根?”

田妻反问:“那么,话还有把子吗?”

瘦财主无言以对,只得忿忿地走了。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秦宣太后守寡在宫中,与大臣魏丑夫明来暗往,十分情投意合。后来,太后染上重病,卧床不起,临死前感到离不开魏丑夫,便下了一道命令,要魏丑夫为她陪葬。

魏丑夫吓得面无人色,到处找人说情。大臣庸芮自告奋勇找太后,一见面就说:“死人还有知觉吗?”太后支支吾吾回答:“没有知觉。”庸芮说:“既然没有知觉,为什么还要把生前所有的人,活活弄到坟墓里同死人埋葬在一起呢?再说,如果死人有知觉,那么在阴间的先王积怨也应该很久了。太后到了阴间连请罪还来不及,哪有什么空去与魏丑夫相好呢?”太后沉吟了半晌,才咬咬牙说:“罢了。”

庸芮几句话,救了魏丑夫一条小命。庸芮是怎样把太后说服的呢?他先利用太后承认的死人没有知觉这个观点,引申出一个结论,不能活活弄死一个人。然后暂且假定死人有知,那么先王在阴间知道太后与魏丑夫的暧昧关系,早已怒不可遏,请罪都来不及,还能理会魏丑夫么。这一击,使太后看到一个如此严重的后果,不得不收回成命。

引申归谬法先假设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从此出发推出有悖常理、自相矛盾结论,从而驳倒对方。这种方法是驳斥诡辩的有力工具,可以起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作用。

旁敲侧击,迂回包抄

有些事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明说,但又不得不说,只好从侧面以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表达,以避免发生正面冲突,这种说辩的技巧就是旁敲侧击。熟练地运用旁敲侧击的技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唐朝的王皀身为侍中,便深谙此道。

一次,庐江王李瑗谋反被唐太宗镇压,李家被满门抄斩。但李瑗的小妾是位美人,太宗不忍杀她便据为己有。满朝大臣都觉得太宗这样做极不合适,但没有人敢站出来直接指责皇上,那样会掉脑袋的。

这一天,李世民跟王皀谈话。王皀注意到那位美人就侍立在李世民的身旁。

李世民指着美人说:

“这是庐江王李瑗的妾,李瑗杀了他的丈夫而娶了她。”

王皀听后,立即反问道:

“那么,陛下认为庐江王这样做对还是不对?”

李世民答道:“杀人而后抢人妻子,是非已经十分明显,卿何必还要问呢?”

王皀答道:

“今天,庐江王因谋反被杀,可是,这个美人却为陛下占有,我认为陛下肯定认为李瑗做的对。”

李世民听了,深感惭愧,立刻把美人送还她的家族,同时对王皀能指出他的错误,大加赞赏。

使用旁敲侧击法,尤其是连锁式,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敲”之有据。旁敲侧击不是对论敌情况一无所知的胡“敲”乱“击”,更不是恐吓、讹作,而是以已经掌握论敌部分情况的基础上,为攻克难点、扩大战果所作的论辩。因此,在论辩过程中,要精心筹划,分步实施。在选准突破口的基础上,用旁敲侧击法进行试探,当论敌狡辩、抵抗时,适时“敲”之以据,用已经掌握的情况这一武器予以回击,环环紧扣,层层推进,堵住其退路,给对方造成我方已经对其情况了如指掌的感觉,击破其侥幸过关的企图,从而在一些未知问题上取得重点突破。

同类推荐
  •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的72堂课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的72堂课

    想要从职场中脱颖而出,就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秉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有效执行”中成就辉煌结果。本书分别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为出发点,以课堂的形式,结合企业具体实例,生动地阐述了成就一名优秀员工的三大锻造模式,让枯燥空洞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不仅仅解决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工作的艰辛所带来的职场疲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主动、负责的精神,为读者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和示范性的执行思维和方法。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本书集合了人类思想史上最伟人最智慧的五部经典巨著,《沉思录》、《沉思录Ⅱ》、《沉思录Ⅲ》、《智慧书》、《道德情操论》,囊括了人类历史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
  •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下)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下)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100余篇中外最美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换个角度人生更开阔

    换个角度人生更开阔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现在很爱生气!为什么这么说?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听惯了谩骂之声;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我们看多了两车追尾司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中国人的情绪似乎发展到了一动就怒、一点就着的程度。然而,人的一生都和情绪有关系,一生都要同它打交道。情绪这么糟糕,怎么办?其实,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看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只有一条规则:观念正确,情绪稳定。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恰到好处”;管理情绪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自在”。
热门推荐
  • 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

    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

    2014年8月,中宣部、全国“三教办”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这一活动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弘扬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以东北新闻网记者李理、大连广播电视台记者卢建伟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深情讲述了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好故事,充分展示了他们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和良好形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序列之主

    序列之主

    蒸汽与机械共舞,光明与黑暗争锋。于错乱的世界里寻找理智的光辉,在诡异浪潮中触及超凡的生灵。我来了。我见证!————莱因哈特
  • 一拳而拳

    一拳而拳

    姐姐是一拳迷,所以让我来当一拳超人?结果,在秃的路上,越来越远了……
  • 千面公主与绅士王子

    千面公主与绅士王子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什么?童话?咳咳……重点在后面O(∩_∩)O哈哈)一个凡人女子爱上海里鱼宫里的宫主,两人的爱情路坎坎坷坷,最终也香消玉损,不过他们有一个爱情的结晶——鱼公主于小萱,她精灵古怪、十分顽皮、小小的年纪就不老实待在父王的身边,她留恋人世间一位书生,然而这时候又出现了真正的命中注定的恋人——龙王子,他温柔尔雅、风度偏偏,是每一位少女都向往的梦中情人,也是每一位父母都有种冲动绑架到自己家做乘龙快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方法论

    方法论

    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1.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2.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3.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4.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 不成功你找我

    不成功你找我

    古往今来,以成功为目标,引领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乃至黎民百姓前仆后继!千百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成功的探索与追求。为了成功,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有人成功了,成为人们传颂的楷模;有人失败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感叹。人们在敬仰诺贝尔成功的同时,也应该钦敬失败的索布雷诺,即使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度过辉煌的一生!成功的秘笈究竟在哪里?人们开始反思。终于有一天,人们似乎悟出了成功的天机,原来成功的秘笈就在我们身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每个奋发图强的人都能把聪明才智无限地发挥出来,从而让心灵和财富都能获得巨大成功!
  • 苌楚斋续笔

    苌楚斋续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拳击女皇:霸上暖爱煮夫

    拳击女皇:霸上暖爱煮夫

    为逃避相亲,她出国旅游,顺手救了一个漂亮女人,却没想到回国后相遇才知道,漂亮的她竟是个男人,好奇之下却不料自己竟悄悄地动了心,她是追呢?还是追呢?还是追呢?(本文纯属臆想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