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090

第90章 李世民御驾亲征,讨平高丽(3)

可惜的是,刚愎自用的高延寿根本听不进去。他断然拒绝了谋士的建议,毅然挥师西进,决意与李世民一决雌雄。

一切都被李世民掐准了,而高延寿的败局也就此注定。

高丽援军马不停蹄地向安市城奔来。

当他们距离安市城四十里地的时候,李世民担心他们不敢前进,于是命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率一千名突厥骑兵作为诱饵,去诱使高丽军队继续深入。

阿史那社尔与高丽军刚一交锋,就佯装败北。高丽士兵大喜,互相喊着说:“唐军太容易对付了!”于是争先恐后地追击,直抵安市城南八里,然后紧靠山麓扎营列阵。

李世民笑了。

高延寿果然有勇无谋。

他随即带着长孙无忌等人和数百名骑兵登高远望,观察敌情,只见高丽军队旌旗飘飘,阵营绵延达四十里。同时,李世民又仔细观察了高丽军营附近的山川地形,寻找适合伏击和冲锋的地点。

一番侦察之后,李世民心里已经有了八成的胜算。

就在这时候,江夏王李道宗向李世民提出了一个直捣腹心的战略。他说:“高丽以倾国之兵来战,都城平壤的防御必然薄弱,臣请率精兵五千,直捣腹心,拔其根本!只要攻下平壤,高丽的数十万众便可不战而降。”

这是一个出奇制胜的战略。

假如李世民采用了这个战略,那么这场高丽战争的结局很可能就会全然不同。可令人困惑的是,李世民听完后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没有说话并不代表默许,而是表示拒绝。

李世民为什么会拒绝李道宗的提议呢?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太自信了。眼下他已经成竹在胸,完全有把握一举吃掉高延寿的这支援军。而安市守军一旦没有了外援,就算他们想负隅顽抗,其下场也必定和辽东城一样!

这很可能就是李世民当时的想法。

李世民用沉默拒绝了李道宗之后,随即遣使给高延寿送了个口信,说:“渊盖苏文强臣弑主,所以我前来问罪,至于交战,本来就不是我的意愿。我大军深入你们国境,粮食供应不上,所以先夺你们几座城池,等你们政府恢复藩臣的礼节,自然会将城池交还给你们。”

很显然,这是李世民有意释放的烟雾弹。他知道高延寿有勇无谋,所以吃定他了。

高延寿果然中计,随后便放松了警惕,军营的防备也异常松懈。

而李世民则连夜召开了军事会议,抓住战机进行决战部署。他命李世勣率领步骑混成部队一万五千人,抢占西面的山头;又命长孙无忌率精锐部队一万一千人,从山北狭谷秘密行军,迂回到高丽大军的后方;而他本人则亲率四千人坐镇北山,将总指挥部设置于此,从这里俯瞰整个战场,以战鼓、号角及各种旗帜作为指挥作战的信号。

这场歼灭战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长孙无忌这支奇兵能否顺利迂回到敌军后方,扰乱其军心,并且切断其后路。

李世民在北山的制高点上,迫切等待着长孙无忌发出的信号。

六月二十二日清晨,李世勣率部悄悄占领了西岭。当薄雾逐渐散去,高丽军队才赫然发现唐军早已在他们身边摆出了一个攻击阵形。

高延寿大惊失色,立即下令军队准备作战。

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此刻,长孙无忌的奇兵已经穿过狭谷,进入了预定战场,并且掀起漫天尘埃,向指挥部发出了信号。

李世民一见,即刻命鼓手和旗手发出进攻的指令。

刹那间,唐军各部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各个方向对高丽军营同时发起了攻击。高延寿根本弄不清唐军到底有多少兵力,更不知道唐军的作战意图。他试图分兵抵御,可是军营长达四十里,战前又毫无准备,所以他根本来不及对十五万士兵发出不同的作战指令。

在这一刻,高延寿生平第一次发现——原来带着十几万人打仗是一件如此痛苦的事情!

唐军各部就像几把尖刀从各个方向猛然插入高丽军营。高延寿的部下们得不到主帅的指令,只能硬着头皮各自为战。

十五万人顷刻间变成了十五万只无头苍蝇。

就在此时,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雷鸣电闪、风雨大作,使得这个数十万兵马奔腾厮杀的战场变得更加惨烈、诡异而壮观。

李世民在北山上俯瞰着这一幕,心头不禁掠过一阵阵难以名状的悸动。

忽然间,在千军万马中,有一袭鲜艳的白袍赫然映入了他的眼帘。

那是一个年轻的战士。所有人都身披铠甲,只有他是一袭白袍。

只见他手持长戟,腰挂箭袋,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李世民大为惊异,连忙问左右此人是谁。

可是,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个白袍勇士。

此时战场上的形势已经逐渐明朗,高丽军队全线崩溃,在战场上扔下了两万多具尸体。高延寿、高惠真带着残部仓皇逃进了山区。

此战唐军完胜。

战斗结束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命人把白袍勇士带到了他的面前。

这个人,就是享誉后世的大唐传奇名将薛仁贵。

然而此时,他还只是一个刚入伍不久的普通一兵,这是他第一次走上战场大显身手。

薛仁贵自恃骁勇,为了创建奇功,故意不穿铠甲而披白袍,希望以此引起高级将领们的注意。可他绝对没有想到,第一个注意到他的人,居然就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略为询问他的身世之后,对他大为赞赏,随即赐给他两匹战马、四十匹绢,并擢升他为游击将军。

高丽战争结束后,李世民在撤军途中曾经颇为感慨地对薛仁贵说:“朕诸将皆老,思得新进骁勇者将之,无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薛仁贵就这么一战成名,从此走上一代名将的辉煌征程。

经此一役,高丽的十五万大军被杀两万多人,余众作鸟兽散,只剩下不足四万人跟着高延寿逃进了深山,依险固守。长孙无忌按照原定计划,毁坏了后方河流的所有桥梁,彻底切断了高延寿的退路。

随后,李世民命令各军守住各个山口,把这支残敌团团围困。

高延寿已成瓮中之鳖。

六月二十四日,高丽军队残存的军粮告罄。高延寿、高惠真意识到大势已去,只好带着余众三万六千八百人向唐军投降。

高延寿、高惠真被押到了唐军大营,从辕门开始屈膝跪行,一直来到唐军的受降台前,听候唐朝皇帝发落。李世民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地坐在高台上,冷笑着说:“你们这些东夷少年,在海边跳梁还行,要想打硬仗一决胜负,恐怕还不是我老人家的对手。怎么样,从今往后,还敢与天子交战吗?”

高延寿等一干降将全都匍匐在地,浑身战栗,一声也不敢吭。

都已经是人家砧板上的肉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一战,可以说是李世民东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唐军不但将这支十五万人的大军一举击溃,而且缴获了战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一万件以及大量其他武器。

对于三万多名战俘的处理,李世民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办法。

首先是三千五百名各级军官,李世民分别授予他们官职,然后悉数遣回中国,随宜任用;其次是三万多名高丽士兵,李世民二话不说,全部将他们放归平壤。

在古代战争中,如此慷慨地纵俘还是比较少见的。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对于深入辽东腹地的唐军来说,此时最缺的不是兵力,而是粮食和补给。眼下这三万多人就是三万多张吃饭的嘴,李世民断然不能留下他们。此外,出于政治考虑和人道主义立场,李世民也不想杀降,所以只有放归一途。

高丽降卒们顿时感激涕零,欢呼之声响彻数十里地。

最后是三千三百名靺鞨士兵。

对于他们,李世民的命令只有两个字——坑杀。

在辽东战争初期,靺鞨人本来是站在唐朝一边、老实听从天可汗调遣的,可后来不知为何受了渊盖苏文的蛊惑,居然反戈一击,与唐朝为敌。对于这种背信弃义、不知好歹的蛮夷,李世民当然不会饶恕。

那一天,三千三百名靺鞨士兵被毫不留情地全部坑杀。李世民希望以此警示其他戎狄——这就是背叛天可汗的下场!

取得这场近乎决定性的胜利后,李世民的自信和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他把自己御帐所在的这座山命名为驻跸山,同时还派快马向留驻定州的太子报捷,并且给高士廉等人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喜不自胜地说:“朕为将如此,何如?”

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是说给那些反对天子亲征的大臣们听的,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老人家打仗还是这么牛,大伙都瞧见了没?

是啊,李世民是有理由感到自豪。把高丽倾国来战的十几万人一下就给灭了,诚可谓老当益壮,雄风不减当年!

李世民的高度自信为他换来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而这些胜利又助长了他的高度自信。

这真的是与当年的隋炀帝杨广如出一辙的自信!

可是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他很快就将在这座安市城遭遇与杨广如出一辙的命运。

只有真正的英雄,才懂得欣赏自己的对手

高延寿全军覆没,令高丽举国震惊。

位于安市城后方的后黄城、银城等地(均在今辽宁岫岩县北)的高丽军民有如惊弓之鸟,纷纷弃城而逃,一口气跑过了鸭绿江。

安市后方的方圆几百里顿时荒无人烟。安市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然而,就是这座几乎是指日可下的孤城,却成了李世民军事生涯中的滑铁卢。

安市城的防御超乎寻常地坚固,而安市军民的抵抗也出人意料地顽强。

唐军围攻了一个多月,安市城依旧岿然不动。

每当李世民的御驾经过安市城下的时候,城上守军就擂鼓喊叫,肆意取笑大唐天子,气焰极为嚣张。

看着皇帝一阵青一阵白的脸色,李世勣愤然提议——“克城之日,男子皆坑之!”(《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这个可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安市城。城中军民越发同仇敌忾、全民皆兵,人人抱定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对唐军的抵抗也更加顽强。

战事陷入了胶着状态,一转眼时节已近深秋。

辽东早寒,如果再这么拖下去,等到草木干枯、河水结冰的时候,唐军的后勤补给势必更加困难,到时候大量的士兵和战马很可能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是冻死在雪地里!

怎么办?

关键时刻,高丽降将高延寿、高惠真站出来献计了。他们向李世民提议:“如今,安市人全民皆兵、人自为战,此城绝对不易攻拔。在下率高丽十余万众,却望风披靡,一朝崩溃,国人皆为之丧胆。而今之计,不如绕过安市,直取乌骨城。乌骨城主年已老迈,大军定可朝至夕克,进军途中的其他小城也会望风而逃,只要收取这些城池里的粮食辎重,大军的供给就不会匮乏,而后乘胜前进,平壤指日可下!”

这个计划得到了绝大多数将领的支持。他们说:“我军在南部还有张亮的四万海军,可命他即刻向乌骨城进军,与主力会师,攻占乌骨城,然后渡过鸭绿江,定可直取平壤。”

如果说此前李道宗的绕道建议根本不能让李世民动心的话,那么此刻李世民的想法就不得不发生转变了。其一,这么多人支持这个计划,说明它的可行性很高;其二,李世民亲眼目睹了安市军民的顽强斗志,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他的自信心。

所以,李世民略为沉吟后,很快同意了绕道计划。

可就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发言了。

他说:“天子亲征,跟诸位将军不同,不能抱着侥幸之心去冒险。如今安市、建安的守军还有十余万众,如果绕过它们攻打乌骨,万一两城军队倾巢而出,袭击我们的后背怎么办?所以,臣以为应该先破安市后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这才是万全之策。”

在此,是否要绕道已经成为整个高丽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步棋。

如果不采用绕道计划,一意要拔下安市城这颗硬钉子,就得面临辽东早寒的威胁。假如进入冬天还拿不下安市城,那么李世民就只能选择撤兵,此次远征就会功亏一篑。

而如果绕过安市直取平壤,看上去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妙招,但是唐军的运输补给线势必更加漫长。万一平壤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防御薄弱,而是跟安市城一样又臭又硬,那么到时候的情况就会更加险恶——不但天气严寒、缺乏给养,而且会腹背受敌,后果将不堪设想。当年杨广第一次亲征不就是因为绕道深入、粮草不继而遭遇惨败的吗?

所以,无论哪一种战略都是有利有弊的,绝没有所谓的万全之策。

到底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最后,李世民内心的天平倾向了长孙无忌。

他决定放弃绕道计划,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安市——不克安市,誓不罢休!

天子既然下定了决心,将士们当然只能豁出命来打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唐军对安市城展开了空前猛烈的进攻。士兵们每天都发起六七轮冲锋,各种攻城武器也都拉上去了,无奈安市城城高墙厚,抛石机抛出的巨石只能砸塌城墙上的雉堞(古代在城墙上面修筑矮而短的墙,守城的人可借以掩护自己),根本轰不倒城墙。就连被砸塌的雉堞,安市守军也能马上在缺口处修筑木栅,令唐军无机可乘。

眼看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胜利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李道宗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办法——筑一座土山。

筑一座比安市城墙还高的土山,然后居高临下发动攻击!

随后,唐军花了整整六十天的时间,动用了五十万人次的劳力,终于筑起了一座比安市城墙还高出数丈的土山。

安市城彻底暴露在唐军的眼皮底下。

最重要的是:安市城的楼房街道彻底暴露在了抛石机的射程之内!

可想而知,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安市城必定会像当年西域的高昌城一样,被唐军的重型抛石机彻底砸烂,而安市军民无论怎么顽强,最后也肯定要乖乖地开门投降。

可是,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意外,而历史也总是充满了偶然。

就在这个大型工程即将竣工的那一天,安市城外突然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土山崩了。

唐军将士彻底傻眼。

同一刻,安市军民也差一点哭出声来。

同类推荐
  • 明昶乾坤

    明昶乾坤

    昶者,日长也!四百年前,国运之战,我们一败涂地;泱泱华夏,满目疮痍,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多少仁人志士,埋身荒冢;汉家精华,长于黑暗。倘若重生,必选明末,策马扬鞭,驱除鞑虏,收拾旧山河,还神州大地——明昶乾坤!
  • 神话三国

    神话三国

    这是一个充满热血的时代,横刀立马、驰骋疆场。这同样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名将如云、谋士如雨。最后、最后这绝对是一个可以颠覆你们想象的时代......
  • 一世之功

    一世之功

    理科大学学生沈凌因缘际会穿越到明朝伯爵府庶子身上,开始自力更生的科举,出仕,改革的奋斗中。嫡母谋害,兄弟排挤,靠自己改变着一切。嘉靖帝,杨廷和,张璁,严嵩,海瑞,戚继光...沈凌用自己现代的物理知识和“拍马屁”的功夫用自己的角度,调教这大明盛世。同时请正视历史,文中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 我开启修仙时代

    我开启修仙时代

    穿越历史大唐李二的太子李承乾,开启了“论坛”。和别人家的金手指一样,很强。可是……这里面为啥全是穿越者?而且还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那天,更可怕的是突厥正在磨刀霍霍向大唐。一个神秘世界:806748185(大家没事可以进来骂骂作者)
  • 带着商业广场回古代

    带着商业广场回古代

    新乐生活广场是一家集休闲、娱乐、购物、美食与一体的大型商业广场,总建筑面积达到二十万平方米,满足人们对于吃喝玩乐的一系列要求。机缘巧合下,陆景带着新乐广场穿越到了古代,过起了悠哉悠哉的小日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宁小姐,好久不见

    宁小姐,好久不见

    18岁的宁浅追上齐易深,很简单。一个甜甜的笑容,外加一堆甜言蜜语,搞定!撩人不自知。24岁的宁浅遇上齐易深,很头疼。这个穷追不舍、死皮赖脸的人是谁?说好的相忘于江湖呢?*于齐易深而言,宁浅宛如一道光,照亮他的生活。可——这道光竟然撩完就跑,头也不回的跑了。那。怎。么。行。*若不是你突然闯进我生活,我怎会嗜你如瘾,念念不忘。破镜重圆小甜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烟火染上京

    烟火染上京

    六笙,父神母神第六女,诞生无尽之海,仙鹤神鸟飞翔啼鸣,祥云为伴。即渊神君,天地灵气而生,贵为四海八荒唯一一个神君。————“你这小生,怎这般不识趣”六笙恼怒地说“哦,那你说说我如何不识趣”座上男子手椅着头,仿佛一切都不曾入他眼。“我说你不识趣难不成我还冤枉的你不成”“姑娘,你说什么便是什么,怎这般无礼”座上的男人清冷的说。“你”六笙恼怒————“神君,君后说讨厌你”童子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谈。“讨厌?四海八荒爱慕本君之人如江之流水,竟又睁眼说瞎话”说着便望往她的方向走去。站在那的童子低声说:他就知道,他们家神君容不得在君后眼里出现一点瑕疵。
  • 异界人类存亡史

    异界人类存亡史

    林克来到了充满魔法的异世界,被给予了对抗魔族的希望,但是他逐渐的发现这片大陆为之不可思议的真相,人类历史的黑暗、压抑。一场关于生存的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 盗墓(卫斯理珍藏版)

    盗墓(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珍藏版。三个神秘来客突然出现,让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发慌了,更掀起一场盗墓风波。两卷莫名其妙的录音带,引发连串死亡事件,令情势愈见复杂神秘。为了情义,为了好奇,卫斯理毅然插手调查,这个决定把他推进不能自拔的谜局……地球人,在观念上,至今为止,还不够资格作为宇宙里的生物──连作为地球生物资格都不够,为了国与国的界限,这个主义和那个主义的不同,打得难分难解,这样的低级生物,有什么资格把自己提高到宇宙的层次。一贯地鄙视地球人,是!——倪匡(卫斯理)
  • 丑女逆袭:恶魔校草吃定你

    丑女逆袭:恶魔校草吃定你

    闺蜜背叛,老公劈腿,上天和欧阳玲开了一个大玩笑,二人偷情被撞见,男友出轨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她胖!欧阳玲含恨而去,再度睁眼,锋芒初露,重回十八岁!立誓从此不做胖子!重生复仇,虐渣男,虐白莲花,登上最高峰,可是,你妹的谁来告诉告诉她哪来的这么一枚帅哥未婚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心灵鸡汤(小学版)

    心灵鸡汤(小学版)

    《心灵鸡汤(小学版)》收录了上百则故事,选文出新。很多选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从不同角度给同学们带来精神上、思想上的启迪。这些选文,丰富人文内涵,且文章生动有趣,无论是单纯的阅读,还是积累写作素材,同学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满足。
  • 海贼之风暴主宰

    海贼之风暴主宰

    林羽意外穿越到海贼世界,成为阿拉巴斯坦的王子,薇薇的哥哥。阿拉巴斯坦沙鳄鱼的老巢,一道剑光从天而降,直接把整个大本营分成了两半。“哟,沙鳄鱼,听说你要对阿拉巴斯坦做点什么,来来来我们好好谈一下。”废墟前林羽拦下了正要逃跑的克洛克达尔。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以探讨人生乐趣为宗旨,围绕平凡人日常生活中的几大基本问题娓娓而谈,口吻亲切,平易近人,夹叙夹议,文采飞扬,其间引述了大量名家名言,极富感染力,对于阅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启蒙教化作用,故而深受欢迎,相信对于压力较大、奔波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有助于舒缓心情的“人生哲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