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235

第235章 联合回纥,克服两京(4)

对于逆臣的处理,肃宗朝廷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决定依情节轻重,“以六等定罪”。具体是:一等重罪者在闹市斩首示众;二等罪赐自尽;三等罪重杖一百;最后三等分别予以流放、贬谪等处罚。其中,原河南尹达奚珣等十八人被判一等重罪,于长安西南独柳下斩首;前宰相陈希烈等七人被判二等罪,赐死于大理寺狱。

功臣方面,广平王李俶晋封楚王(次年五月被立为太子,稍后更名李豫),郭子仪晋升司徒,李光弼晋升司空;所有“蜀郡、灵武扈从立功之臣”,分别予以“进阶、赐爵、加食邑”等封赏。此外,张良娣晋封淑妃(次年三月被立为皇后),肃宗的其他九个皇子也均有晋爵,如南阳王李係晋封赵王,新城王李仅晋封彭王,颍川王李僴晋封兖王。

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平叛战争中英勇捐躯、壮烈殉国的那些烈士。肃宗朝廷开列了一张名单,如颜杲卿、袁履谦、张介然等人,皆被追认为功臣,本人追赠官爵,子孙也都恩荫授官。

对于名单上的绝大多数烈士,人们并没有不同意见。然而,其中却有一个人引起了满朝文武极大的争议。挺他的人认为他功勋卓著,足可名垂青史。贬他的人却认为他有罪,罪名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吃人。

直到今天,关于这个人物的功罪是非,仍然是聚讼纷纭,难有定论。而聚讼的焦点,仍然是那两个字:吃人。

这个千古争讼的人物,就是张巡。

雍丘之战:可怕的张巡

张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史称其“博通群书,晓战阵法”,志气高迈,不拘小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新唐书·张巡传》)

张巡于开元末年登进士第,天宝中期入仕,初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出任清河(今河北南宫县东南)县令。在此任上,张巡扶危济困,选贤任能,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任职期满后,张巡回京待职。当时杨国忠专权,有人劝他去走杨国忠的后门,以求留任京官。张巡不屑地说:“如今朝纲不振,何必在朝为官?”

就因为这句话,张巡失去了难得的留任京官的机会,再度被外放,出任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东)县令。

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巡的顶头上司、谯郡(今安徽亳州市)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安禄山,逼迫张巡也跟他一起投降。张巡愤而起兵,率领本县吏民数千人,毅然揭起了反抗安禄山的大旗。

当时,附近的雍丘(今河南杞县)县令令狐潮准备投降,遭到当地官吏和百姓的反对,令狐潮大怒,逮捕了一百多名反抗者。不久燕军来攻,令狐潮出城迎降,被他关押的吏民趁机逃出监狱,然后关闭城门,抵拒令狐潮,并派人邀请附近的张巡帮他们守城。

天宝十五载二月,张巡进入雍丘,斩杀了令狐潮的妻子儿女,随即加紧修筑防御工事。数日后,令狐潮引燕军来攻城,被张巡击退。三月初,令狐潮又会同燕将李怀仙、杨朝宗等人率四万大军,突然进抵雍丘城下。守军大为恐惧,人心动摇。张巡对守城将士说:“此次来攻的叛军乃精锐之师,必然有轻我之心。倘若我们利用这一点,出其不意,发动突袭,敌人必定溃退。只有让其兵锋受挫,这个城池才守得住。”

随后,张巡派一千人登城防守,同时亲率一千人,分成数队,突然冲出。张巡身先士卒,直扑燕军阵营。燕军猝不及防,被砍杀了一大片,只好暂时后撤。

次日,燕军再度攻城,出动了一百架大型投石机,把雍丘城团团包围,然后万石俱发,片刻后便将城楼和雉堞轰毁无遗。紧接着,敌军就像蚂蚁一样纷纷攀上了城墙。

张巡命将士在城墙上设置木栅,用以阻挡敌军,同时搬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捆捆蒿草,灌上油脂,点燃之后投向敌军,把正在攀登城墙的燕兵们烧得焦头烂额。后面的大军见状,吓得不敢前进半步。张巡抓住战机,又率众杀出,再次击退了来势凶猛的燕军。

接下来的日子,燕军虽然将雍丘围得水泄不通,却始终攻不下来。每当燕军稍有松懈,张巡就会率众突袭,令燕军防不胜防;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巡经常派出敢死队进行夜袭,更是让燕军不胜其扰。

双方就这样对峙了六十多天,经历了大小三百余战。张巡以区区数千之众,死死挡住了令狐潮的四万大军。他和将士们一样,无论吃饭还是睡觉都不卸甲,身上受了伤,随便包扎一下就再度投入战斗,其顽强的斗志令燕军无不胆寒。

最后,燕军官兵锐气尽丧,令狐潮不得不下令撤军。就在燕军后撤之时,张巡再度率众出击,将殿后的燕军杀得丢盔弃甲,并俘虏了两千多人。

五月,不甘失败的令狐潮再度引兵来攻。强攻数日后,雍丘城仍旧纹丝不动。令狐潮万般无奈,就想招降张巡。由于他与张巡是旧交,所以便邀请张巡到城下会晤,对他说:“李唐天下气数已尽,足下坚守危城,图的是什么呢?”

张巡冷笑:“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资治通鉴》二一八)

令狐潮无言以对,只好惭悚而退。

随后,令狐潮围着雍丘又打了四十多天,还是徒劳无功。就在令狐潮一筹莫展的时候,关中传来消息,说潼关和长安已相继被燕军攻克,玄宗也已流亡巴蜀。令狐潮欣喜若狂,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给张巡,再度劝他投降。

当时,雍丘已被围困数月,与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络,更无从得知西京沦陷、玄宗流亡的消息。令狐潮的劝降信一到,城中将士顿时人心惶惶,很多人都丧失了斗志。有六名高级将领一起找到张巡,劝他说:雍丘守军兵力薄弱,难以长期抵抗,如今皇帝是死是活也没人知道,不如投降燕军算了。

张巡看了看他们,无奈地点了点头。

次日,张巡将玄宗画像悬挂在大堂上,然后领着所有文武官员一起朝拜。大家都以为这是最后一次朝拜唐朝天子了,心中百感交集,无不泣下沾襟。就在此时,张巡忽然厉声大喝,命人将那六个将领当场逮捕,先是责以君臣大义,然后便把他们全部斩首。

看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所有文武官员都惊呆了。本来想投降的人彻底死心,再也不敢说半个“降”字;而那些不愿投降的人则群情振奋,于是士气更坚。

然而,雍丘毕竟是一座被围数月的孤城,长期得不到后勤补给,所以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严重问题——箭没了。

经过“斩六将”的事情之后,虽然将士们的战斗意志比以前更为坚定,但是光凭意志是没法打仗的。面对器械精良的燕军,没有箭的唐军就像是被剪断了利爪的苍鹰,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

将士们为此愁眉苦脸,可张巡却气定神闲。

没有人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巡夜的燕军士兵忽然发现,雍丘城头冒出了密密麻麻的黑衣人,粗略估计不下于一千人。只见他们纷纷从城头上缒下,行动迅速,悄无声息,显然又是来偷袭的。巡逻兵立刻禀报了令狐潮。令狐潮当即召集所有弓箭手,命他们列阵于营前,朝着雍丘城头万箭齐发。

不知道过了多久,令狐潮也记不清弓箭手已经射出了多少支箭,反正城头上那一千多个黑衣人身上像刺猬一样扎满了箭,却一个个纹丝不动——既不出声,也不躲避,既不前进,也不后退,简直跟稻草人一模一样。

稻草人……

就在这三个字跃入脑海的同时,令狐潮也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气急败坏的令狐潮急忙下令士兵停止射击。

可是,一切都晚了。因为张巡已经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了。

当守城将士兴高采烈地把一千多具稻草人拉上城楼后,清点战果,居然得箭数十万支。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草人借箭”的故事。必须声明,张巡先生这一招绝不是从孔明先生那里学的,因为所谓的“草船借箭”纯属罗贯中先生的文学虚构,是压根没影的事。如果一定要说张巡的借箭之计是从古人那里学的,那他的老师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于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有一天,孙权乘轻舟亲自来到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为迷惑曹操,孙权故意鼓乐齐鸣。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甲仗威武整肃,而孙权又如此悠然自得,担心有诈,不敢出战,只喟然长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片刻后,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覆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很快,箭均船平,孙权安全返航。

由此可见,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描写得绘声绘色的“草船借箭”,其故事原型正是出自孙权。说不定,罗贯中也读过张巡“草人借箭”的故事,所以就把张巡和孙权的故事合二为一,创作出了“孔明草船借箭”的千古经典。

令狐潮折腾了一夜,非但没杀死半个唐兵,反而送给了张巡数十万支箭,心里着实懊恼。他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再也不上张巡的当了。

数日后的一个夜晚,巡逻兵又来报告,说雍丘城头又缒下五百余名黑衣人。令狐潮冷笑着对左右说:这回八成又是他奶奶的稻草人!不用管他!

可是,令狐潮万万没有料到——张巡这回出动的不是稻草人,而是敢死队!

五百多名敢死队员犹如下山的猛虎一样直扑燕军军营,把毫无防备的燕军士卒砍得人仰马翻。令狐潮大惊失色,慌忙弃营而逃。张巡率众一直追出了十几里,方才勒马回城。

尽管令狐潮一再上当受骗、损兵折将,可他还是不死心,很快就又带着援兵卷土重来。

有道是兵不厌诈,令狐潮现在算是彻底领教张巡之诈了。

有一天,令狐潮率众攻城,发现一个叫雷万春的唐将异常勇猛。令狐潮忽然计上心来,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带着一队弓箭兵来到城下,假装向雷万春喊话。雷万春不知是计,刚和令狐潮说了几句,一排箭矢就突然向他射来。雷万春猝不及防,被射中多箭,仅脸上就中了六箭。

据《资治通鉴》和《新唐书》记载,雷万春中箭后,居然还直挺挺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令狐潮十分纳闷,怀疑张巡又拿个稻草人来诈他,赶紧命人趋近查看,得到的回答是:没错,城上之人确是雷万春。

关于雷万春“面中六矢而不动”之事,《资治通鉴》和《新唐书》都写得煞有介事,但它的真实性却很值得怀疑。

因为,人毕竟是血肉之躯,无论如何英勇,也不可能在“面中六矢”的情况下屹立不动。退一步讲,就算这事是真的,雷万春也应该当场身亡。可事实是雷万春居然没死,几个月后又生龙活虎地参与了睢阳之战。这就足以说明,所谓“面中六矢”极有可能是传统史家的文学夸张,目的是为了表现雷万春的忠勇。不过,尽管此事有虚构之嫌,但雍丘守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英勇和顽强,却依然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

稍后,令狐潮对着城上的张巡遥遥喊话,说:“方才看见雷将军,才知道贵军果然军纪严明,人皆效死,令在下十分敬佩。不过,李唐气数已尽,足下又如何能改变天道呢?”

张巡仰天狂笑,远远扔给他九个字:“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资治通鉴》二一八)随后,张巡趁敌不备,再度率众出战,擒获燕军将校十四人,斩首百余级。

令狐潮连吃败仗,不得不率部撤往陈留(今河南开封市陈留镇),数月间不敢复出。

十月初,经过数月休整的令狐潮又率一万多人进攻雍丘。张巡出城迎战,再次大破燕军,斩杀数千人,迫使令狐潮再度遁逃。

至此,令狐潮终于不得不承认——张巡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可怕的对手!

雍丘之战,是古代城邑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张巡本人及其所率领的这支军队,也因此声名大振。

随后,燕朝的河南节度使李庭望亲自出马,又与令狐潮一起攻打雍丘,结果还是久攻不克。最后,李庭望和令狐潮只好改变战略,准备采取“围而不攻”之策,把张巡和一城军民活活困死。他们先是在雍丘城北修筑了一座新城,以此阻断雍丘的粮道;其后,李庭望又出兵攻陷了雍丘外围的鲁郡(今山东兖州市)、东平(今山东东平县)、济阴(今山东定陶县)等郡;而后,李庭望又命大将杨朝宗率步骑两万进攻雍丘东南面的宁陵(今河南宁陵县),企图彻底切断张巡的后路。

张巡很清楚,一旦宁陵失守,雍丘就会陷入四面受敌、独木难支的困境,迟早会落入燕军手里。所以,张巡决定退出雍丘,撤往宁陵固守,粉碎燕军四面合围的战略企图。

十二月初,张巡率众进入宁陵。

与此同时,另一个人也率部赶到了宁陵助战。

他就是睢阳太守许远(高宗朝宰相许敬宗之曾孙)。睢阳(今河南商丘市)位于宁陵东面,与宁陵相距不过四十里,两城唇齿相依。也就是说,一旦宁陵失陷,睢阳必难自保,所以许远跟张巡一样,也不会坐视宁陵陷落。

张巡与许远两军刚刚会合,杨朝宗便已兵临城下。

张巡与许远率众出战,与杨朝宗激战了整整一个昼夜,终于大破燕军,斩首一万余级。燕军的尸体塞满汴水(流经宁陵城南),杨朝宗带着残部连夜向北遁逃。

同类推荐
  • 逐鹿之召唤猛将

    逐鹿之召唤猛将

    风殇雪胤(已换马甲)新书《执剑诸天》已上传,希望各位兄弟们能够支持一二,风殇多谢了。三尺青锋断轮回,一双铁拳震神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漫漫诸天路,执剑话长生!《执剑诸天》书友群:815059449VIP群:680117987
  • 抱紧大腿的日子

    抱紧大腿的日子

    若是有一天,穿越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不慎一脚踩空摔入窨井中的柳宁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会如何在这个完全不属于自己认知范畴内的时代怎样存活下去呢?不然抱个大腿试试?
  •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现代阿富汗的历史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荒唐、惊悚和悲伤。两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每隔40年,就会有一个大国强行阻断阿富汗的发展,破坏其取得的进步。待强权退出,阿富汗历史才能重新开始。这是一个被自己的恶魔破坏的国家,这是一个被反复争夺和统治的国家。塔米姆?安萨利通过阿富汗人的视角来解读祖国的历史,他驳斥了“帝国坟场”的论断,讲述了长期以来外部世界从未完全了解的阿富汗内部斗争,剖析了现代入侵者屡战屡败的致命原因。在这里,外国的干涉和入侵不是主旋律,它们只是扰乱了阿富汗的发展,阿富汗人有自己的故事,这是与所有入侵完全不同的:高高在上的私权力、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走火入魔的极端思想、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塔米姆?安萨利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阿富汗”。本书叙事流畅,为我们了解阿富汗这个长期处于国际话语权之外的国家提供了启示性的见解。
  • 历史的乡愁

    历史的乡愁

    该作品是熊召政先生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演讲的讲稿结集,涉及历史、文学、人生、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演讲,是作者多年来读书与思考的成果,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渗透着忧患的意识,比如作者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的盛行、传统文化的断裂、敬畏感的丧失等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传达出一位历史学家与作家的担当意识:让历史复活,使今天的人们能够从遥远的过去审视当下,洞察未来。
  • 耶路撒冷告白

    耶路撒冷告白

    这是一段在冲突中探求接纳,在绝望中发现希望的异乡生活告白。成长于孟加拉国的利皮卡.佩拉汉,随其英国籍犹太人丈夫里欧搬进耶路撒冷──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备受争议的神圣之地。面临新环境的冲击,两人婚姻一度岌岌可危。陷入矛盾难解“以巴冲突”中的佩拉汉,从个人经验出发,以婚姻生活为轴线,进而观看周遭,体认当地人们的对立与仇恨、矛盾与误解;记录下文化之冲突,生活之龃龉。失根的灵魂试图找到归属,在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交互激荡中,尽管模糊,仍试图在这座繁复的城市里勾勒出和解与希望之图像。
热门推荐
  • 绯闻校草:甜心抱一抱

    绯闻校草:甜心抱一抱

    张小甜在湖边看到一个装逼的人,一脚踢开了那个人。结果她摊上了大事,惹上了周斗远这个绯闻校草。开学第一天,就被周斗远欺负。从此以后他们两个扛上了。
  • 侥幸有喜

    侥幸有喜

    规规矩矩一辈子,最后惨死了。梅萱:呵呵。爹娘奶姐弟:??风太大没听清!你刚刚说谁规矩来着?!
  • 东溪先生文集

    东溪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危险关系之寄宿生情

    危险关系之寄宿生情

    林小年在家乡苦无出路,到省城投奔曾经的大学室友余大成。寄宿期间,林小年意外发现当年苦恋的班花洛君梦已经成了好友的同居女友。在省城摸爬滚打,林小年既放不下洛君梦,又跟余大成的姐姐余素琴产生了感情。四个人,错综复杂的情感线,交织成一张危险的关系网……
  • 樱桃

    樱桃

    电影《樱桃》是旅日导演张加贝与近年来凭精湛演技赢得绝佳口碑的实力派演员苗圃的二度牵手之作。该影片采用纪实主义手法将其搬上银幕,由著名编剧鲍十撰写剧本,讲述了大山深处一个智障母亲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很多媒体被苗圃所扮演的母亲所感动,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不断落泪,并且表示,这是一部可以堪比《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影片,非常值得推荐给一些80、90后的新人类看。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探讨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认识论的发展及其革命变革,特别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认识论的本质及其当代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我夺舍了巫师

    我夺舍了巫师

    平凡伟大都会逝去,唯真理永存。重生在巫师的世界,与诡异为伍。安东尼带着具有献祭能力的怀表踏上了追求真理之路。永恒的深渊,高高在上的诸神,追逐真理的巫师。旧日的时代终将过去…
  • 蜜战不休:总裁太欺人

    蜜战不休:总裁太欺人

    她用心爱他,却被当作棋子。三年的婚姻,被推上风口浪尖,她果断丢出离婚协议,“顾南城,离婚吧!”男人却固执将她拥入怀中,“慕凌歌,从此以后,再不分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马女神捕①:绝密卧底(下)

    鬼马女神捕①:绝密卧底(下)

    凤凰蓝翎凭借自己的腹黑和智慧,小妖姬十四凭借自己的自恋和毒舌,在危机四伏的樱宁学校混得风生水起。然而,接踵而至的神秘事件让他们俩焦头烂额,比如,姬十四的忠实粉丝兼同桌雨点点失踪了……为了找到雨点点,蓝翎、姬十四、雨霏霏三人追踪到不受三界约束的自由世界。阴森可怖的无边森林,高耸入云的神秘古堡,让人意想不到的诡异线索,让这起看似普通的失踪事件,变得越来越复杂,背后的谜团也逐渐浮出水面。在疑云密布的自由世界,三人合力救出了雨点点,并顺利封印了星夜姬。可是,当蓝翎的偶像、威震三界的灵界神捕墨羽赶到时,众人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更大的危机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