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164

第164章 睿宗李旦复辟(1)

李隆基登场

中宗李显死后的那些日子,假如那个曾望见“帝王气”的风水师再度驻足隆庆池,肯定会惊讶地发现,相王五子宅第上空的帝王气正愈积愈浓。如果更仔细地观察,他肯定还会发现,那股龙气正准确地聚集在其中一位亲王的宅邸上空。

这个亲王就是李隆基。

李隆基,相王李旦第三子,于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初五生于东都洛阳,生母是相王的侧妃窦氏。他出生的前一年,李旦刚刚被武曌推上傀儡皇帝的位子。李隆基六岁时,武曌以周代唐,正式登上女皇宝座,李旦被降为皇嗣,并受到严密监管。以当时李旦所处的政治境况而言,加之李隆基的“庶出”身份和相对靠后的出生顺位,绝对没有人想到,这个孩子日后竟然会当上皇帝;更不会有人想到,他将终结一个“牝鸡司晨”的时代,并且最终缔造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

史称李隆基聪明颖悟,多才多艺,尤其在音乐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而且“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除了才艺出众,相貌堂堂之外,李隆基身上很早就显露出了一种英武果敢的王霸之气。据说他从小就崇拜汉末枭雄曹操,因而宫人都称呼他为“阿瞒”(曹操小名)。此外,史书还记载了他童年时代的一个故事,颇能表明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个故事发生在他七岁那年。有一次,李隆基带着一队衣甲鲜明的侍卫入朝,要去觐见祖母武曌,刚好在宫门口碰见正在当值的金吾将军武懿宗。武懿宗是武曌的族侄,一贯恃宠骄横,看见李隆基小小年纪却派头十足,就想杀一杀他的威风,于是上前大声喝斥,并动手驱赶他的侍卫和仪仗。就在随从们不知所措之际,李隆基却镇定自若地走到武懿宗面前,突然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旧唐书·玄宗本纪》)

武懿宗万万没想到,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竟然有如此震人心魄的威严和霸气,竟当场愣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李隆基和他的侍卫队扬长而去。武曌听说这件事后,惊讶于这个孙儿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过人的胆色,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特加宠异之”。

李隆基这种刚毅果敢的性格,和他父亲李旦谦柔冲淡的性情恰好相反,和祖父李治也完全不同,倒是和曾祖父李世民、祖母武曌颇有几分相似。也许这样的秉性,就注定了他日后会有一番经天纬地的宏大作为。

在李隆基的青少年时代,帝国的政治高层风云变幻,朝堂上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激烈的权力斗争,而他父亲李旦身为皇嗣,更是长期处于各种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几度险遭毒手。李隆基九岁那年,他的生母窦德妃就因遭到宫人陷害而被武曌暗杀,死后连尸骨都找不到。这样的环境和人生遭遇,无疑让他过早地体验了政治的可怕和残酷,但是与此同时,也将他的性格磨砺得更为沉毅和坚忍。

随着李隆基的日渐成长,帝国政局越发动荡不安。他二十一岁那年,神龙政变爆发,实行铁腕统治的祖母武曌被赶下了台,武周王朝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没过多久,功高权重的五大臣又被强势崛起的武三思彻底整垮,并且一一迫害至死;紧接着,太子李重俊又发动了一场政变,诛杀了武三思,却又因决心和行动不彻底而功亏一篑,事败被杀;到了李隆基二十六岁这一年,中宗李显又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驾崩,死因异常蹊跷,而韦后一党则迅速拥立少帝李重茂,并一举攫取了朝政大权……如此种种,无不让李隆基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从生存角度而言,“现实”永远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从现实人物的成功和失败中汲取各种经验教训,永远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效的生存教育。

在这样一个极端险恶、危机四伏的“政治丛林”中长大成人,面对一系列用死亡和鲜血书写的案例和教材,李隆基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许多丛林生存的法则,也谙熟了各种权力斗争的路数和技巧。尤其是“军事政变”这种极端的政治斗争形式,更是引起了李隆基极大的关注和思考。他十分清醒地意识到,要在帝国宫廷这一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角斗场上生存发展并且出人头地,就必须随时做好武力相争的准备。也就是说,在对手有可能向你挥起屠刀之前,你就必须毫不犹豫地亮剑!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当然要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从十七八岁起,李隆基便开始在朝中任职,曾先后担任右卫郎将、尚辇奉御、卫尉少卿等职,此后又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担任了一年多的地方官。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和社交圈的扩大,李隆基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暗中打造自己的势力,尤其注重结交北门禁军“万骑营”的人。

万骑营是大唐天子的近卫部队,其前身是“百骑”,组建于唐太宗时期,最初只有百人左右,是由官奴和少数民族中精心挑选出的骁勇之士组成。因为是皇帝的贴身侍卫,这些人的衣着和装备自然就比较拉风——身上穿的是虎皮纹的衣服,胯下骑的是豹皮纹的马鞍,一个个威风凛凛,气宇轩昂。每逢天子出游狩猎,他们便前呼后拥,担任开道和护卫的工作;到了猎场上,就张弓射箭,呼啸驰骋,帮助天子围捕猎物。到了武周时期,这支部队进行了扩编,增至一千余人,故改称“千骑”;及至中宗年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扩编,遂称“万骑”,并专门设置了指挥官。

可想而知,在皇帝和宫廷的安全保卫方面,这支“特种部队”的重要性是自不待言的。谁能够掌握这支军事力量,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帝国的政治中枢。

景龙三年冬,李隆基结束了潞州别驾的任期,回到长安。由于暂时别无任用,赋闲在家,他便趁此机会大力笼络万骑营的军官。当时他身边有个奴仆兼侍卫,叫王毛仲,是高丽人,其身份也是官奴,和很多万骑卫士的出身一样,所以李隆基就让他专门负责与万骑卫士的联络。王毛仲为人十分机敏,他很了解李隆基的胸怀和抱负,也知道这些人迟早会派上大用场,便十分卖力地为双方穿针引线。于是,李隆基很快就和万骑卫士们打得火热,“数引万骑帅长及豪俊,赐饮食金帛,得其欢心”。(《新唐书·王毛仲传》)尤其是万骑营的几个中层将领,如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人,都和李隆基结成了莫逆之交。

除了结交禁军之外,李隆基还利用他在朝中和地方任职的机会,先后结纳了一批才俊之士。如朝邑(今陕西大荔县)县尉刘幽求、苑总监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人,都被他引为心腹。其中,刘幽求和钟绍京是李隆基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二人在日后的政变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在政变成功后,双双从默默无闻的官场小吏一跃而为帝国的宰辅重臣。

刘幽求,冀州(今属河北)人,制举出身,武周圣历年间担任阆中(今属四川)县尉,相当于一个山区小县的公安局长。由于官职卑微,当地的刺史没把他放在眼里,总是对他颐指气使。刘幽求是一个自恃甚高之人,受不了这个鸟气,于是愤然辞官,归隐乡里。直到武周末年,朝廷才重新授予他朝邑县尉的官职,可仍然还是个不入流的芝麻官。当时刘幽求已年近五十,眼看半截子入土了,但是仕途前程依然一片黯淡,他大为郁闷,一直在焦急地寻找自己人生的突破口。

不久,神龙政变爆发,帝国政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刘幽求顿感时机来临,立刻赶回朝廷晋见五大臣,向他们提出了根除武三思势力的建议,并且郑重警告他们——如果不这么做,很快就会遭到武氏一党的反击,终将死无葬身之地。

毫无疑问,刘幽求的这个提议确实是很明智的,假如五大臣听从他的劝告,帝国日后的政局必将全然不同,五大臣也不会遽然失势,更不会死于非命,而刘幽求更有可能因此献策之功得到提拔和重用。

然而,让刘幽求大失所望的是,五大臣把他的建议和警告完全当成了耳旁风,压根没拿他当回事儿。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刘幽求的预料,一度总揽朝纲的五大臣不仅彻底丧失了权力,而且最后都死得很难看。

就这样,刘幽求又一次失去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死心。

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不会永远这么倒霉。

皇天不负有心人,是金子总要发光的。正当年过五旬的刘幽求还在帝国官场的最底层苦苦煎熬的时候,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那个年轻有为的临淄王李隆基,终于在不经意间来到了他的身边。

刘幽求顿觉眼前一亮。

他发现,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压抑和挫折,一贯对他视而不见的幸运女神终于向他抛出了一个迟来的媚眼。他预感到——眼前这个年纪不大,但是志向不小的亲王,日后必将会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

而李隆基认识刘幽求之后,也顿生一种相见恨晚之感。因为他看得出来——这个看上去郁郁不得志的朝邑县尉,绝不是一般官场中司空见惯的那种庸碌无能之辈。(据《旧唐书·刘幽求传》记载,几年后已登基为帝的李隆基曾经在一道诏书中盛赞刘幽求,称他“风云玄感,川岳粹灵,学综九流,文穷三变。义以临事,精能贯日;忠以成谋,用若投水”等等,毫不吝惜赞美之辞,足见他对刘幽求的赏识和器重。)

就这样,李隆基和刘幽求一拍即合。

一个是雄心勃勃但是缺少帮手的宗室亲王,一个是经验丰富但是缺乏机遇的低级官吏,就这样为了他们梦想中的远大前程,为了他们心目中的美好愿景,充满信心地走到了一起。

钟绍京,虔州(今江西赣州市)人,小吏出身,最初只是农业部的一名小干事(司农录事),由于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受到武曌的重视,随后进入中书省(当时称凤阁),成为女皇的御前秘书。当时,明堂的匾额,九鼎的铭文,包括各座宫殿的牌匾榜文,无一例外,都是出自钟绍京的手笔,可见武皇对有才的人还是相当重视的。

而有才的人通常也都比较自负,所以钟绍京的自我感觉也比较良好。每天看着满朝文武在自己题字的门匾下进进出出,或者在自己书写的铭文前啧啧赞叹,他的虚荣心别提有多满足了。他相信,只要好好为女皇写字,飞黄腾达肯定是迟早的事。

可是,神龙政变后,随着女皇的下台,他的升官梦也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景龙年间,钟绍京被调任皇家园林总管(苑总监)。虽然是五品官,品秩不算很低,但却是典型的清水衙门,手中没什么职权,除了管理一帮花匠园丁,就是伺候一些花花草草,日子过得平淡如水。

后来,钟绍京认识了临淄王李隆基,心境忽然就变得不一样了。尽管此时的钟绍京比刘幽求年纪还大,已经年近六旬,可在他心中沉睡已久的升官梦还是突然被唤醒了,就像一口干涸多年的老井重新泛出了活水一样。

他暗暗下决心要搏他一把——既然不甘心守着眼下这种不咸不淡的日子,那就干脆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这个年轻有为、胸怀大志的临淄王,搏他一把老来富贵!

对于除了写字就别无所长的钟绍京而言,临淄王能够看上他,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份,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而对于李隆基来说,之所以把年过半百的钟绍京也纳入自己的人才队伍,当然不是看上了他的一手好字,而是因为钟绍京能为他提供出入宫禁的便利。

皇家禁苑位于太极宫北部,而苑总监的官舍就位于玄武门附近,所以在李隆基的构想中,日后一旦发动政变,他就可以从禁苑悄悄潜入皇宫大内,利用钟绍京的官舍作为行动指挥部。

到了景龙四年夏天,二十六岁的李隆基已经成功打造了一个完全忠于自己的势力集团。

这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队伍。只要李隆基一声令下,它立刻就会像一支离弦之箭一样,呼啸着射向帝国的政治心脏。

而此时的后党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自以为完全占领了权力制高点的同时,李隆基已经从他们背后悄然登场了……

绝地反击

唐中宗李显死后不到十天,首席宰相宗楚客、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还有以韦温为首的诸韦,便一再呈上密奏,“共劝韦后遵武后故事”,并“称引图谶,谓韦氏宜革唐命”。(《资治通鉴》卷二○九)

武曌六十岁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直到六十六岁才发动武周革命,其步伐何其沉稳,其心机又是何其缜密;可反观韦后,几天前才刚刚毒死中宗,临朝摄政,现在便迫不及待地授意后党启动了篡唐称帝的计划,准备一鼓作气革掉李唐王朝的命,其浮躁轻狂的浅薄嘴脸可谓暴露无遗。

上帝要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对于韦后的所作所为,人们或许只能这么理解。

可是,韦后自己是不会这么想的。她自认为此时的大唐帝国已经在她的股掌之中,所以,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谁也奈何不了她。

在韦后的授意下,后党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策划。而李唐宗室的两个代表人物——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自然也就成了后党准备猎杀的目标……

这一年夏末的某个傍晚,暮色刚刚笼罩大地,一个和尚就匆匆来到了隆庆坊。他的神色异常警觉,一路上不断回头张望。走到临淄王府门前的时候,和尚蓦然停下了脚步。他再次回头观望了一会儿,直到确定无人跟踪,才轻轻扣响了朱漆大门上的铜环。

同类推荐
  • 大齐帝

    大齐帝

    天下三分,商界精英重生为北齐废帝高殷。大权在握的两个叔叔磨刀霍霍,即将发动政变,危在旦夕!当真是被废遭杀之命?咱誓要逆天改命!先平叛乱,再荡平北周、南陈二国,创大齐伟业!
  • 拉萨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拉萨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长期以来既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拉萨经历了文明的洗礼和文化的鼎盛与延续,积累和沉淀了丰厚的文明成果与文化遗产,素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本书简述了拉萨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趣,是了解拉萨发展概况的一本很好的普及读物。
  • 三国之大汉重生

    三国之大汉重生

    魂穿千年,附身柔弱公子刘琦。立志改变这身命运,与群雄争霸于汉末乱世中!强国之路,从大汉重生开始……———欢迎加入书友群658686404
  • 大繁荣:中古时代:隋唐

    大繁荣:中古时代:隋唐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论述的是中国中古时代封建社会发展时期后期的历史,主要叙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强盛时代——隋唐两朝的史学。从中可以看到隋唐的史学发展、历史演变的过程以及相关的焦点议题,多方面、深层次地探索了隋唐强盛发展的原因。
  • 权倾容亭

    权倾容亭

    他原以为这缺了一只腿的身体,是他身为特工人生的最后一段日子,自此之后,他就安安生生的做后勤,生活再无起伏。可没想到,他重生到一个平行时空,在陌生的环境下,只有一条从他出生陪伴到他死亡的项链陪着他,这条项链背后又存有什么秘密。【一周必有一更】
热门推荐
  • 白露为霜

    白露为霜

    一心为家的贤妻颠沛流离无处安放。雨夜的那个男人,给她新生,给她蜕变。——当她华美蜕变,耀眼全场。站在她身后的男人,将她推到了万人瞩目的高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窃宋

    窃宋

    历史穿越哪家强?屁股不能歪啊穿越前辈们,封建统治者可不需要你的知识,他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你有此等才华,为何不随我进京,效忠官家?”对不起,那只是你们的官家。“你们知道啥叫降维打击吗?对我而言,你们都是弟弟。”诸良说完就准备好好教他们做人了……Ps.本书不是严格的历史文,时间线也不是严格符合宋朝,有误差,算是架空宋朝吧。作者君求考据党放过。
  • 傲气九洲

    傲气九洲

    天道灭众生世界一废墟,群雄弑天道火种乃幸存。这是九洲人族不屈奋斗的故事。
  • 双生弦

    双生弦

    他是温润如玉的太子,有贤淑良德太子妃的陪伴;他是沉默寡言的世子,却背负着父辈们的仇恨;她们是在乱世试图生存下去的孪生姐妹,却对不能妄想的人产生了情绪,该如何选择才能存活京城突发的一桩命案,真的是事件的开端?
  • 晚星昭昭

    晚星昭昭

    “顾昭,我喜欢你!”这是顾昭第一次见韩空时听到的话。那个秋天,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了她。在毫无防备的时候,她像一束阳光,照亮了他的人生。他们一起携手,从迷茫,到清晰,再到坚定...陪你到日暮,仰望,晚星昭昭。余生,有你,足矣。我们要做的,就是拉着彼此的手走到最后,其他的,交给命运。本文两情相悦,通篇甜宠,欢迎入坑。
  • 吞天魔尊

    吞天魔尊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群星璀璨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守护之下,皆为蝼蚁的世界。少年从小城走出,以重伤之身,复血恨,弑仇敌,夺天机,战群雄,斗界神,立界尊,护六界,庇苍生!
  • 辞旧予迎新

    辞旧予迎新

    辞旧初见迎新时,只觉得她是一个大大咧咧,吵闹的女生,迎新初见辞旧时,没有传说中的一眼万年。后来的后来,迎新问辞旧:“嘿!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啊?”辞旧认真想了想说:“可能是你太吵了!”迎新忿忿不平的说:“啊!这是什么理由嘛!”辞旧笑了笑说:“可能是你太吵了,吵着吵着就吵到了我的心里。”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 快穿之小花神驾到

    快穿之小花神驾到

    小花神在学堂跟风神之子打了一架,被玉帝罚去司命阁打工去了。司命让她做了怨气净化师,到各个位面净化环境。刚好战神被自己老娘拉去司命阁,想让儿子去位面历练,名曰:学习恋爱。司命为图监管方便,把两人送去了同一个位面~
  • 懒人天下

    懒人天下

    白莫雨,白石集团幕后掌权人,黑社会组织金牌军师杀手,一朝穿越,不改低调本性,更添变态天赋。穿越前,懒得出奇的她,是第一财团幕后掌权人,黑社会组织金牌军师杀手。穿越后,懒得离谱的她,是小小一枚大堡弟子,大大一枚集斗气师、驯兽师、炼器师等各种职业于一身的天才高手。白宇,斗气师大师兄,谪仙般的翩翩公子,待人疏离有礼,唯独对她关心备至。白阳,武士大师兄,八卦王、话唠、处事随心随欲的他,唯独对她牵肠挂肚。七皇子,皇帝最为宠爱的三个皇子之一,天赋卓绝、惊采绝艳、冷血无情,唯独对她无可奈何。三皇子,皇帝最为宠爱的三个皇子之二,冰山皇子、面瘫俊男,唯独对她倾城微笑。五皇子,皇帝最为宠爱的三个皇子之三,妖孽男子、花心萝卜、游戏人间,唯独对她钟情一世。。。。。。。(美男多多,轮番上场,神秘省略。)男强女强,一对一,穿越玄幻青春纯爱小说。轻松无虐,少重口味,美男多多,美女少少。(如若觉得女主强大的过分、情节不够合理,严谨受不了yy的亲们看不下去,请点击右上角红叉叉离开,请勿用各种不文明用语谩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