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3200000003

第3章 留学(1)

皮箱情深

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急需技术人才。这时的孙家栋刚刚22岁,这个年龄的人个个都想多学一些科学技术,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版图上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1951年7月,经过多轮考核、层层选拔审批,孙家栋以其优异的工作业绩随同另外20多名军人前往北京接受最后一轮面试选拔。那时北京的空军招待所在前门附近,全军被选送来的300多名优秀军人在这里接受多项内容的挑选。炎热的盛夏,英姿飒爽的年轻军人在当时叫作棋盘街,实际就是现在天安门广场南侧毛主席纪念堂那里进行操课,最终在300多人中选出30人确定去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孙家栋被荣幸选中。这30人中有10名从新四军中选出,10名从嫩军中选出,还有10名从哈工大和航校中选出。这样的人员搭配主要是考虑到这些人员文化水平和基础知识的参差不齐,在新四军、说军中选拔出来的学员虽然大多有过战斗经历,但文化水平低,而孙家栋他们这些从哈工大或航M拔出来的正好与他们结对互助。孙家栋被确定在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学习。

孙家栋与这些被选定的学员立即开始了奔赴苏联的出国教育和行前准备。国家为了培养自已的空军专业技术人员是不惜代价的。在当时物资很匮乏的年代,空军特地选择了质地最好的毛哔叽衣料为他们量体裁衣,定做了合体笔挺的军装。1.80米个头的孙家栋本来就身材魁梧,套上合体定做的新军装后,更是显得英俊、潇洒。在那个艰苦朴素的年代,他们试穿新军装时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不仅是在国内,以至于后来出现在莫斯科街头的时候,也常常会招来异国他乡人们尤其是漂亮的俄罗斯姑娘扭头注视的目光。

他们这批前往苏联的留学生,组织上除了装备合体的军装外,每人还配备了一个当时很时髦的牛皮箱和上课用的牛皮文件包。这只牛皮箱装着孙家栋的一片憧憬,装着孙家栋的美好理想和拳拳报国之心。所以,孙家栋对这只牛皮箱和牛皮包情有独钟。

几十年过去,孙家栋在一次搬家时,在到处堆放的行李中只见一个颜色发旧、瘪不邋遢的旧式旅行箱那么不协调地与几个新式旅行箱排放在一起,帮助搬家的人提议把这个旧箱子扔了。只见孙家栋眯缝着眼笑笑:“哎,这个可不能扔。再说这房子也不缺放它的一块儿地方嘛。”这时,老伴听到这话后赶紧插话:“别看这个箱子旧,可千万不能扔,这可是我们老孙的宝贝挖瘩,我可是一直都没敢怠慢过这个箱子。”说着,悄悄地向孙家栋瞟了一眼,那慈祥友善的目光里分明充满着几丝神秘。

原来,这里面是有一段故事的。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不仅亲自与他们这些优选到苏联上学的幸运者单独谈话,嘱托国家和军队对他们的期望,还特别下令,给每个人添置一个在当时算是非常奢侈的牛皮旅行箱和一个上课用的牛皮包。后来,孙家栋带着这个旅行箱从北京来到莫斯科,又从莫斯科带回北京,这只宝贝家当一直伴随了孙家栋几十年。现在,它已经成为孙家栋永恒的纪念。

留学苏联

1951年秋天,孙家栋踏上了北上莫斯科的征程。当时他们这些学生到苏联去的交通工具只有火车,从北京出发经满洲里再晃荡一天一夜才能到达中苏边境,而要到达莫斯科则要经过七天七夜的漫长旅途。

历经七天七夜的日夜兼程,一路上的风景都是那么的新鲜,每到停车时间稍长的车站,他们都会下车,或是活动筋骨,或是与当地人闲聊几句。孙家栋由于来之前曾经做过苏联专家的翻译,所以与当地人说话没有什么困难,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就不同了,尽管在出国时经过严格的考核,理论上成绩很好,口语能力也不错,可与当地人对起话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说着标准的俄语,对方竟然就是听不懂。大家问孙家栋是怎么回事?孙家栋谦虚地说:“可能是咱们说的还没有口语化,用词的习惯也不太一样,与苏联教官在一起的日子里我也有过尬,体会太深了,不过没关系,很快就会适应的。”

孙家栋这帮年轻人当时到了莫斯科后,最初的感觉是苏联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市政设施、房屋建筑到公路交通、工厂生产规模都是那么的新鲜,在国内时看过苏联和莫斯科的简介,出国教育时也听过莫斯科的逸闻趣事,但百闻不如一见。克里姆林宫对面的那个外形像宫殿一样的建筑很是特别,一打听,原来那竟是一座百货商场。来苏联前对于地下铁路只是听说过,却没有见过的,来到很深的地下后首先就被那庞大的地下工程所折服,尤其是红场下面上下三层的地铁站像迷宫一样纵横交错,这些所见所闻让他们感到了苏联科学技术的先进。对于乘坐地铁,当时还有一个笑话。初到莫斯科,孙家栋他们几人一起坐着长长的滚梯随着轰隆隆的声响,瞬间就从阳光明媚的地面下到了地下十几米的站台,虽然是地下,但也是灯火辉煌,站台上那些光彩夺目的彩色壁画令人盼顾不暇,正在这时,地下火车风驰电掣地驶入站台,车厢的门在他们面前“哧”的一声打开了,他们几个同学绅士般地互相谦让“你先上、你先上”。没想到还没等他们谦让完,车厢的门却“咔”的一声关上了,在他们还没醒过神的瞬间,火车在“唰”的声响中已经离开了他们的视线,孙家栋和同学们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面面相觑、茫然不解,后来才知道,车厢的门是自动开关的。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使用了自动开关车门,那个年代这种技术的应用绝对可以称之为现代“高科技”这些怎能不使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们大开眼界?

孙家栋他们心里暗暗想,绝不能浪费光阴,要刻苦学到先进技术、学习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利用好这个机会,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国人形容要做成一件大的事情将会“过五关斩六将”,而他们入学以后也首先要过三关,那就是:第一是学习关,第二是生活关,第三是身体关。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是军校,大家过着有规律、整齐划一的集体生活。尽管这样,学校共青团组织还是会专门指定专门的学生帮助初来乍到的中国学生。比如遇到上课时有笔记记不下来的时候,他们会很主动地把笔记整理好送来。这些都使孙家栋能够体会到苏联同学的淳朴热情。另外,还使他们感到苏联各方面的生活福利比国内要好得多,不要说是军校的学员,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供应,包括公费医疗制度都是当时在中国不可想象的。他们在这个不熟悉的环境里经过半年多的磨炼,不仅对周围的情况很快熟悉了起来,而且与当地同学也很快打成一片,与他们融在了一起。这也是中国留学生能够顺利学习的一个必要条件。

为了日后学业的顺利进行,校方非常重视对孙家栋他们这批中国留学生的语言和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训练。孙家栋在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又读了第三次“预科”这便是孙家栋一生中三闯“预科”关的由来。孙家栋他们班这30名学员属于军官学员,但由于基础文化的差别,他们按数理化水平被分成了三个班,孙家栋被编入高班。军校从当时不同的学校抽调来教高中的最好的教师为他们教授数学、化学、物理、俄文。孙家栋之前的文化基础本来就比较扎实,但他利用这次预科机会又进行了一次巩固和提高,这对孙家栋乃至他们这批中国留学生来说,确实是很有价值的一次。整整一年预科学习,他们系统地完成了基础理论的学业,于1952年9月正式进入本科学业。

八年寒窗

在学习问题上,孙家栋总是不断地自己给自己加码,每天除了白天上课以外,晚上基本都要做练习、巩固、预习功课到第二天深夜一两点钟,不论是教室窗户还是宿舍的窗户,总会亮着灯光。

在大批中国留学生留学苏联的时候,无论是莫斯科大学,还是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其他学院,起床最早的基本都是来自中国的学生,自习课学习到最晚的也是他们,熄灯最迟的还是他们。这批学生对学习都抱有极浓的兴趣,能够来到这所在苏联、在军界首屈一指的世界知名的学校深造,本来就具有莫大的荣誉感。

他们这批人中的军官学员学习不示弱,军体、绘图、军事地理也都样样领先。他们每周有一个下午的军体课,虽然是四个小时,但所有器械、徒手、田径都要全部做一个来回,活动量那是非常之大的,尽管这样,军体教官对他们仍然高标准、严要求,比如双杠运动,上杠要挺拔利索,杠上收腹抬腿必须要标准的90度,否则苏军教官会对着你的大腿或胳膊就是一巴掌,被拍过的地方立刻就会红肿留下一个印记,但孙家栋则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待遇”。那时候,孙家栋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很不错,但为了具有旺盛的精力和更强壮的体魄,夏天田径场、体操器械、篮球、排球场地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冬天滑冰场、滑雪场也少不了他。严冬季节,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附近的浩渺森林一片白雪皑皑,平地滑雪是非常耗费体力的一项运动,偌大的森林根本见不到人影,有人偷懒不按规定路线完成科目而抄近道回到目的地,但孙家栋从来都是按照规定不折不扣地完成。他那活泼向上的性格、那副朝气蓬勃的样子,显现出了年轻人报效袓国的雄心壮志。

由于孙家栋刻苦好学、反应敏捷,许多老师都对孙家栋有所偏爱。而孙家栋认为是学校的良好环境将他带入了知识的海洋,而那些老师给他填充了极为丰富的知识。在他的印象中,预科班主任茹可娃老师、讲授通用物理学的卡拉普托夫老师、讲授实用几何学的犹太人老师卡耳贝尔、力学老师、动力学老师,以及体育课老师、教官、辅导员,他们既有很强的实践经验,又有典型的学者风度,他们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点点滴滴都给孙家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自1950年至2013年国务院授予的航空工业历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列入党中央、国务院14次表彰大会之一的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也一并收入,共计l38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内容丰富,实为记录航空英模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员阅读。
  • 名人传记丛书:林肯

    名人传记丛书:林肯

    名人传记丛书——林肯——美国史上头衔最多的总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霸天武道

    霸天武道

    前世他以一敌万,陨灭无数大神,最后血祭吞天,穿越东龙大陆!这一世他凤凰涅槃顿悟霸天武道!世间万事,非黑即白!与我为敌,十死无生!
  • 国际贸易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贸易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创新工程”机制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结合研究生教学和高端智库建设方向,于2015年初正式启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编撰和出版项目,力图反映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探索前沿,为硕士研究生理论积累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引导,也为授课教师提供基础性材料。此次组织出版的丛书,是201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研究生院共同资助的第二批集中成果,重在梳理国际领域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近年的重要观点和成果。
  • 爱情指南针

    爱情指南针

    我们相遇了,在火车站台外我们有了第一次的邂逅,风的夜幕中,只便一眼,你已是我许下的终生,这刹那的遇见我将它归结于美丽的开始,我从此成为最闪耀的公主,而你就是我的王子,我为你旋转我最华丽的舞步……
  • 山河策之闲妃惊华

    山河策之闲妃惊华

    她是当朝左相的独女,传闻生来病弱,养在相府深闺十几年,未踏出府门一步;他是权倾朝野的病世子,本该是天之骄子,却因一场意外毁容重伤,闭府不出;当年先皇一旨圣意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绑成了未婚夫妻,如今苏相嫡女及笄在及,众人议论纷纷——病弱配病弱,般配至极。初见她,惊鸿之姿,武功高绝,一手银针使得出神入化,当真是相府病千金?再见他,俊美高贵,恍若神祗,挥袖间轻功当是踏水无痕,当真是废物弱世子?后来,他说:“我因她而心怀天下。”她说:“即便这世间万物疮痍,独你是我唯一的净土。”双强1v1
  • 悲剧故事

    悲剧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我,第一方丈

    我,第一方丈

    【日常生活流】世间百态,千般佛法,不过是一山、一寺、一和尚罢了!群:591150569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是英国作家杰夫·戴尔的一本电影随笔。在这部作品中,他成功地用文字还原了电影艺术大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潜行者》的每个画面,并对其中所蕴含的隐喻与象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同时,作为塔可夫斯基的铁杆影迷,杰夫·戴尔为读者讲述了该电影拍摄时的一些趣闻轶事,以及自己年轻时观看此片的感受。这些由《潜行者》而诱发的回忆与联想丰富了原本严肃的电影文本。杰夫·戴尔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的文字引导着众多对塔氏和《潜行者》感兴趣的读者进行了一次十分愉悦的电影探索之旅。
  • 娶一赠一,娇妻有喜了

    娶一赠一,娇妻有喜了

    六年前,她闯进了陌生男人的房间……六年后,回到阑城,身边带回了个粉雕玉琢的小帅哥。为了养活自己和儿子,她做起了佣人的事,还乐此不疲。因为少爷虽然脾气不好,但对她这个小佣人还是挺包容的,包容到,她感觉自己快要喜欢上他了,见到他就心跳个不停,这样下去可不行……咖啡厅。顾情看着对面的约会对象,笑道:“我的要求不多,只要不亏待我儿子就好。”男人笑道:“我就喜欢小孩子,我可以带他去游乐场。”隔壁桌,江少爷摔了杯子,冷哼一声,吩咐助理把游乐场买下来,站起身便去抓人了。
  • 卡罗与剑仙

    卡罗与剑仙

    我叫陈光明,是蜀山的修士,拥有着强大的双生魂体,精神,灵魂力量十分强大,但在修真界是个修炼废材。我叫雷诺,是异界大陆的魔法师,天生拥有着阴阳之体,对元素感应能力十分强,但在魔法的世界里学不会任何魔法。一天,我们在一具身体里相遇,一番周折,我们握手言和,公用一具身体,陈光明开始修行魔法,雷诺修行道法……卡罗,是一种非常神奇的魔法,它将魔法制作成卡牌,成为一种非常便捷的一种魔法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