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000000006

第6章

“小县大作为”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过去定南人喜欢用“三间豆腐店”来调侃自己。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你看:原来只有几千人口的下历司(县城),到2001年常住人口已达5万人;2004年已达55万人,2008年上半年,常住人口已愈7万人。城镇化水平已不断提高。原来只有几十间店铺、一条街。现在已先后完善了城北新区、定南工业园(辖良富、富田、城北、太湖、竹园5个工业小区),详细规划并对城北生态公园、森林公园、滨河路、教育路、龙亭路、工业大道、东风东路进行了景观设计,基本形成了由登峰路——东环北路——东环南路——太湖路——西环南路组成的内环路,总面积约69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75公里城外大外环的设计已经完成。县城将紧紧围绕“两条轴线,三个中心,五大片区”的规划结构模式发展,将建成以车站前路——京九大道——建设路——工业大道为城市发展主轴,以龙亭路和东风路为城市发展的次轴。在城区内要建成“三个中心”——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行政中心,和“五大片区”——老城区、城北新区、城东工业区、城南良富工业区和城南交通物流区。在碧波荡漾的龙神湖畔,国际饭店拔地而起。这小小山城同“国际”挂上了钩。我们在这里享受着清风凉意,观赏着清澈见底的湖水,感到格外温馨。是啊,一个新定南的崭新蓝图,展现在定南人的面前。令人激动,令人鼓舞。作为定南人,难道不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吗?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在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经验的困难中,如何摆脱困境,他们想出了办法。定南人是现实的。如何实现这个计划,如何把蓝图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定南历届执政者在思考,定南人民在思考。他们运用“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方法,从改革开放走在前面的深圳、珠三角地区那里学到了一手,叫“招商引资”。他们要用海内外企业家的钱,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定南人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推广宣传定南。他们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在香港、广东、福建及中西部等地区组织的招商引资洽谈会,大力宣传定南,推介定南。他们利用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的交通优势,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南来北往客商到定南考察投资环境,把资金投向这片热土。

这一着果然有效。定南实行招商引资的各种措施,逐步取得显著效果。我看到这样一个有关招商引资的材料:从1992年至2008年,全县共引进外商投资企业78家,利用外资总额近2亿美元。再往细里讲,那就是:1992年1月引进江西玉龙汽车货运有限公司;1997年6月引进江西五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30324万港元;1998年10月引进恒达(定南)交通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557万美元;2002年5月,引进江西明骏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632万美元;2003年6月,引进赣州新桥艺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美元;2005年8月,引进赣州华高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500万美元;2006年5月,引进优利玛工艺(定南)有限公司,总投资900万美元;2007年3月引进煜晖拉链(赣州)有限公司,总投资120万美元……

这些引进外资的企业,它的投资总额,同国家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相比,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同深圳相比,也许被认为是“小巫见大巫”。但对于定南县这个小小山区县来说,对于原先只有一些鸡毛小店的小县城来说,那就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小巫”也值得大书特书。

除了招商引资,定南还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发展自己的工业。如前定南制药厂发展起来的江西保利制药有限公司;由江西钨业集团投资控股的定南县南方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由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入股的江西鑫盛钨业有限公司;由江苏客商投资的稀土深加工企业——定南县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由台商投资的宇瑨实业(赣州)有限公司,等等。与此同时,从1996年开始,定南开始“筑巢引凤”建设工业园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从原来的一园一区到如今的一园五区。2008年上半年,园区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71%,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高达32%,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从2002年底的1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94家企业。2006年,定南的工业园区已被省政府确认为“江西省重点工业园区”。

我们来到县城太湖工业小区的定南县大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走下汽车,看到这里洁净的花园式厂区,不像到了工厂,而像进入花园,耳目为之一新。从江苏来定南投资的客商魏先生说:“我们从江苏斥资到定南办厂,主要是看到了这里优越的投资环境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2004年投资1亿元,主要从事稀土金属、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兼营稀土分离和氯碱生产。现在已经成为全县最大的稀土深加工企业。看来企业潜力还很大。”“大华”取得了丰硕的收入,也为定南作出了贡献,年交税4240万元,成为定南的利税大户之一。

宇瑨实业(赣州)有限公司,也为定南作出了贡献。这是一位台湾老板投资的独资企业,主要生产销售各类雨伞,高尔夫器具、皮具等,年产量可达70万打,年产值3000万元。从全国和全省的范围来说,这个企业并不大,但作为密集型劳动的一个企业,它容纳了几百个劳动力。传统的“农民”变成了“工人”,这对于长期从事农业的定南人来说,这是劳动力的大转移的一个标志。

定南从“三间豆腐店”到一片片工业区,一个个工业园,这不是量的变化,而是质的飞跃。定南从一个农业县,融入到“工业立县”的理念之中。定南的执政者们,提出要建设“美定南,绿定南,富定南,和谐定南,活力定南”。定南人民正全力以赴,投入到建设“五型”定南的美景蓝图之中。我们在定南已经看到,民营经济已经澎湃出波澜壮阔的景象。现在已经没有力量阻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没有力量阻止定南的健康发展。

两座古桥,一条铁路和一条高速

定南被称为“江西南大门”,这不假。但江西同广东交界的县份有六个,其中最早引人注目的有大庾县(今改为大余县)。因为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梅关”。梅岭海拔746米,居南岭之颠,为赣粤两省的天然屏障。唐朝有一位客家文人张九龄(广东曲江县人)做了宰相。他在梅岭开凿驿道,把横亘在广东、江西之间的天然屏障打通,从此有了一条“梅关古道”。后来,宋朝南安知军蔡挺再修梅关,明朝南安知府张弼也修葺大余的梅关驿道,这一系列措施打开了赣南通往广东的通道。苏东坡路过梅岭时,高兴地赋诗道:“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洲”。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有了这个梅关,小小的大庾县,也就名扬四海。

人们大概还不太知道,从江西通往广东的道路不只有梅关,在被称为“江西南大门”的定南县,就有两条古驿道,有建于明清时期的两座古桥。一座叫柱石桥;一座叫天成桥。这两座桥造工讲究,形式独特,具有历史价值,也有美学价值。但长期以来,它们都被埋没了。今天,我们应该抹去历史的灰尘,开掘它的丰富历史内涵和美学内涵,让它闪耀出人文的光辉。

柱石桥,以前叫玉石桥,或初石桥,是江西东南部通往广东的一座古桥,也是赣粤边界上的一个驿站。柱石原属江西安远县管辖,后划归定南,离定南县城43公里。也是安远通往广东的必经之道。发源于安远三百山的东江之水,流经这里形成一个峡谷,把江西和广东隔开。两岸人民要来往,怎么办?相传这峡谷里长了一条砍不断的“神藤”,横跨两岸,河两岸人民长期以来就是爬“神藤”通过这个要塞。不过这毕竟是神话。人们渴望这里有一座桥。清朝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当地官员为了打通这个驿道,募集资金,在峡谷间修了一座石桥,就是今天的柱石桥。桥身整体用花岗岩石拱砌成,拱高5米,宽8米。全长64米。这座桥的特别之处,是在廊桥中央的桥顶上修了一座真君庙,楼上楼下建成形式各异的楼亭两层。上层叫“真君楼”,亭门上方挂有“万寿宫”匾额,殿内安放许真君神像,栩栩如生。亭顶檐尾翘起,上盖青铜色琉璃瓦,红色宝葫芦衬顶,古色古香,造型别致,多姿多彩,雄伟壮观。桥上的神奇风采与桥下的潺潺流水,辉映成趣,展示出独特的韵味和独特的美。相传是为晋朝时期斩妖镇孽、为民造福的许真君而建造的。建桥几百年来,此桥是寻乌、安远与广东之间,赣粤两地商品交易的集散地,又是当地村民祭祀、婚嫁、祈福的吉祥地。每逢圩日,以桥为中心,广东、江西两省边民便汇聚于此,进行交易。有时有两百多担粜米的队伍从廊桥西边一直延伸至老圩场,卖油盐酱醋的,卖生产工具的,卖南杂百货的排满一条街,商品琳琅满目,人群川流不息。柱石桥过去承载着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追忆,对未来的憧憬。

天成桥,也是定南境内赣粤交界处的一座古桥。“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就是这条九曲河,汇集定南的各条支流一起流入东江。过去,定南和广东的经济交往,一般都是用木排、小木船将农产品顺流而下运到龙川,再从旱路用肩挑将工业品、南货运回江西。九曲河上原来没有桥,赣粤人民经济交流,人民交往十分不便。人们早就渴望有一座桥,沟通粤赣交通。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天花两位商人发起,由民众乐捐,集资建起一座廊桥,桥长84米,宽4米,高8米,五孔,全部用花岗岩石料,用瓷碎粉拌桐油石灰(那时没有水泥)勾缝。河水滔滔,施工艰难。但天公“作美”,三年不雨,河水枯竭,天助而成,故后来就命此桥为“天成桥”。天成桥西端和中央各建一亭。中间亭上供奉着观音;西侧亭上方书“天成桥”,西侧石刻对联“天缺竟能浆石补,成梁何须架龟为”;东侧亭门上方书“险阴既远”,两侧石刻对联“天道堪成俗事后,成功之日赞前贤”,两联均在“天成”上做文章,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理想与愿望。

定南境内,因柱石桥和天成桥的建成,打开了通往广东的大门,给两省的政治、经济交往带来了许多便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是啊,今天的发展,我们仍然忘不了当年的驿道:柱石桥和天成桥。我在重游故地时,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柱石天成桥作舟,赣边驿道马车稠;客乡胜迹谁堪比,惟有燕南古赵州。”

历史翻开新的篇章。这两座古桥毕竟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经济需要。定南在不断寻求新的出路,因而便有了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的出现,开创了定南交通史的新纪元。

在修建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之前,定南人也在寻找出路。定南到赣州府,甚至到本县治内的岭北几个乡镇,要经过一座高山神仙岭,群众来赴个圩,干部们来县城开个会,都要爬山越岭,交通十分艰难。我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定南读书时,爬过神仙岭去岭北同学家,登山爬了几个小时,充分体验了“行路难”的艰辛。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定南人下定决心要凿通神仙岭,使高山变通途。那时要打一条几百米长的隧道,十分艰难哪!不像现在有了盾构机,有了高强度掘进机。当时几乎全靠人工,一锤一锤地打石方,一寸一寸地掘进。当时县里抽调十多名干部和200多名专业队员,在解放军824部队的人力、技术、设备、物资的大力支援下,历时3年半才将这条310米的隧道建成,打开了县城通往岭北的通道。真是“愚公移山”那股劲头。人们将这条隧道定名为“胜仙洞”,表示“人定胜天”的意思。也是那个年代,人民群众斗志昂扬的一种表述。

在定南的发展史上,真正称得上历史壮举的工程是京九铁路的开通。京九铁路,举国注目的大工程。定南人民贡献了自己应尽的那份力量。他们为支援京九铁路的施工,顾全大局,全力以赴,要钱出钱,要力出力,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京九铁路最后一排铁轨,在定南的老城莲塘接轨,当时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作为江西南大门的定南县从此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我这次随团活动,重访莲塘接轨的地方。我站在界山上的明朝古塔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莲塘古塔望长安,不叹可怜无数山。铁甲飞龙穿隧过,京畿南国一日还。”是啊,从北京到深圳,二千四百多公里,只有一天的车程。定南人民再不会像辛弃疾当年那样发出:“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唉叹了。

同类推荐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黄帝内经选讲(精装)

    黄帝内经选讲(精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黄帝内经》一书的部分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黄帝内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黄帝内经》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热门推荐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孤灯卷帷空长叹

    孤灯卷帷空长叹

    前世作为家族的傀儡细作尽心扶持丈夫的劲敌,可一朝兵败,满盘皆输,丈夫风光无限,她自知无路可退,服毒自尽,不料重生成了苏府四小姐。这一次,苏翊萝说什么都不愿再与前世种种搅和到一起,可与前世丈夫相见的第一面就又硬生生给他留足了印象,这可如何是好?岂料,景南王世子又在几面之后突然求娶,苏翊萝皱眉,她可不觉得自己有这般能力和气貌!果然,一切不过是提前布好的一个局,只等她来开启那风云一篇……
  • 三界狱警

    三界狱警

    摩罗界,魔兽的屠杀使一岁的铁濛失去了一切!报仇雪恨的神念就此扎根在心头!历经种种磨难,他的修为还仅仅能够把仇敌困囚在“封丘之狱”,成为“狱警”的他日夜修炼,只待手刃仇敌的那一刻!不料,仇敌突破封丘逃到凡界,他追随而来,穿越而来的他们依旧是罪犯与狱警,这现实中的高墙电网下又会上演怎样的离奇搏杀?高墙下又有着怎样的另一面?穿越到银汉时代修罗界,战神铁濛能够成功么?一名狱警,以特异而另类的角度写监狱、写警察、写囚犯!玄中藏真,幻中射实。
  • 女帝?皇后?送上门!

    女帝?皇后?送上门!

    【又名<残花败柳>】【本文】=【小女尊】+【小后宫】+【小江湖】+....【暂时没想到了】(超级慢热文)【第一卷轻松搞笑到第二卷的虐心虐肺】她怀恨入宫,刚入宫便被皇宫内所有人骂作"残花败柳"暗恋她许久的他愤怒之余,当着所有人的面强暴了她,血迹斑斑的白色床单,触目惊心的血红...是清白的证明还是....?同时她被贬为最卑微的"浣衣奴".....夜夜索欢,将她尊严和身体踏之脚下.....夜夜春宵,不论是心还是身,都不堪负荷.....☆¨¨¨¨★¨¨¨¨☆¨¨¨¨【如果有兴趣,那么就收藏吧】★¨¨¨¨☆¨¨¨¨★¨¨¨¨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左儿其他的文:<冷酷皇帝俏丞相>(一个男人的普通穿越)(完结)喜欢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左儿其他的文。〓收藏〓投票〓收藏〓一步到位!嘻嘻,看过喜欢的请收藏了。这样可以随时知道文文是否更新了。
  • 住在隔壁的大明星

    住在隔壁的大明星

    李沐冉失忆了。失忆的她隔壁住着个大明星。大明星人长得很帅,就是性格难琢磨了些。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说他是她的老公。她怎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多了个老公???
  • 翻版你

    翻版你

    女主霸气反击,让渣男gun出魔仙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滇考

    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墨姝传

    墨姝传

    新书《富贵锦绣》已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不仅将栖霞村化为灰烬,更是夺走了墨儿唯一的亲人。她攥紧拳头,暗暗发誓:你们欠我的,我会加倍地讨回来的!且看她如何搅弄风云,快意人生!
  • 蒋介石诱杀韩复榘

    蒋介石诱杀韩复榘

    1938年的元旦刚过,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又开始光顾古老而深沉的开封城……大片大片的雪花从灰白的云空中跌落下来,转眼间,城墙变白了、铁塔变白了、龙亭变白了,古城的一切都变白了。一辆黑色的雪佛兰轿车从徐府街一座深宅大院里驶出,拐上中山路,冒雪而行,穿了几条街后,“吱”地一声停在开封防空司令部的门前。国民党陆军上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披着黄呢斗篷从车内走出来,卫兵立即立正敬礼。刘峙大步跨进防空司令部的院子,矮胖的李司令急忙出来笑脸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