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4200000008

第8章 叔叔二十岁

爸爸在上海要上班,没法因为我的出生赶到乡下来,写信写得很勤。邻居上街,几乎隔天就带回来一封。

见有信,祖母就从妈妈手里接过我,坐下,准备听妈妈读信。妈妈用剪刀把信封剪开,抽出信纸,打开,掸一下,就读了。

今天祖母看到儿媳妇只看不读,表情有异,连忙追问。妈妈突然回过神来,说“没有什么,没有什么”。

其实,不是没有什么。爸爸在信中告诉妈妈,姑妈好像怀孕了。更麻烦的是,姑妈的丈夫,我的姑夫,已经去了遥远的东北。

我到长大后才知道,姑夫去东北,是因为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始了对东北的争夺。他受组织调配,准备在共产党军队占领几座东北城市之后参与管理。上海与他一起北上的地下革命者有好几十名。当时的共产党员,没有一个会因为妻子怀孕而不服从这样的调配。

妈妈在读信时只为姑妈感到鼻酸。丈夫远走了,母亲反目了——这样的怀孕多么可怕。

几个月后是严寒的冬天。那天上午,妈妈出门去买菜,刚走了一半,就遇到一位被称为“信客”的私人邮差。那人心急火燎地拦住妈妈说:“就为你家的事,我特地从上海赶来!”说着,从包袱里拿出一封急信,是爸爸托他送的。

妈妈在路上拆开信一看,完全愣住了。

爸爸在信上告诉妈妈,姑妈昨天因难产而亡!爸爸说,这事不能瞒着祖母,祖母经受过太多孩子的死亡,应该经受得起。但是,说的时候一定不要莽撞。爸爸又说,他和叔叔会把后事处理好。

妈妈回家后避过祖母的脸就上了楼。不久,祖母听到楼上有奇怪的声音,那是妈妈捂着被子在哭。

很快祖母就问出了真相。妈妈说完后就一直搂着祖母,摩着她的背。祖母始终不说话,闭着眼睛。

半个时辰后,祖母站起身来,对妈妈说:“叫隔壁桂新陪我走到观城,那里有汽车到宁波,我赶今天晚上的轮船!”妈妈说,由她陪着到上海。

祖母问,小孩怎么办?妈妈说,交给邻居管几天。

祖母厉声说,那怎么能放心?你万万不可走!这是婆婆对媳妇的第一个强行命令。

祖母说完,点了一点钱就上路了。从家到观城,有十里路。冷风夹着雪片,几步一滑。祖母一路催促着桂新,像是在奔跑。

第二天下午,祖母在上海安乐殡仪馆里看到了自己的女儿,我的姑妈余志杏。

一个女婴在哭。听说姑妈临死前一直在念叨:“保孩子,保孩子……”姑妈的遗体边站着很多大家都不认识的人。一律笔挺的身子,瘦削的脸,都低着头,擦着泪。谁都知道,他们是姑妈的“战友”。再过两年,他们的党将夺取全国政权,但现在,他们这一群人的首领,却走了。

祖母挣脱了我爸爸和叔叔的搀扶,一步上前,细细地看着姑妈的脸,摇了摇头,轻轻叫一声:“娘错了,阿囡!”然后,祖母把脸贴到了姑妈脸上,呜咽着:“娘错了!娘真的错了……”吴阿姨也来了,陈妈也在。爸爸和叔叔要张罗追悼会的事,吴阿姨和陈妈搀扶住了祖母。

又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祖母浑身一抖,问:“孩子交给谁?”本来,爸爸和叔叔已经与姑妈身边的战友商量过,寻找孩子父亲在上海的亲戚,让他们暂时领养,今后可以把孩子交给父亲。但是,地下工作的严密规则使这些战友互相之间都不知道亲属关系。现在,孩子在姑妈生前临时雇用的女佣手里。

我的叔叔余志士看了一眼祖母,立即上前抱过了孩子。他说:“我这辈子不结婚了,养这个孩子!”叔叔个子很高,此时他正好二十岁,用很不熟练的姿势抱起了亡姐留下的孩子。他一脸悲壮,夹着点儿凄迷。扶养这个孩子的代价,他刚才只说了一项,其实更大的代价还有一项,那就是他一直希望尽快到北方参加革命队伍,有了这个孩子就不可能了。

正在这时,另一双手把孩子夺过去了,那是我爸爸。爸爸盯着叔叔的眼睛说:“我来养,我们已经有了秋雨,加一双筷子就成,你必须结婚!”祖母当然立即赞成了我爸爸的决定,说:“明天我就抱她回乡下去。”这个由祖母抱回来的婴儿,就是我的表妹。家里人总希望哪一天她能找到自己的亲爸爸,很多年后打听到,她的亲爸爸已在东北的丹东市定居并结婚,也生了不少孩子。她如果过去,反而彼此不便,就彻底成了我家一分子。

转眼就到了一九四九年,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夺取了政权。这件事,叔叔本应高兴的,但他却郁郁寡欢。

偷偷传阅的禁书突然成了课本,暗暗崇拜的英雄全都成了官员,这让叔叔很长时间适应不了。他不看报纸,也不听报告,觉得那些本应在夜间发出神秘幽光的文字和声音一下子铺陈到大街小巷,就不属于自己了。

这正好与爸爸产生了明显的对照。爸爸在以前对任何革命宣传都不感兴趣,觉得那都是危言耸听。现在,他知道自己确实落后了,便虚心地学,很快就显得比叔叔“进步”了。

那天刚吃完饭,爸爸随口说起,他们单位的学习已进入到“辩证唯物论”。叔叔一听就站起身来,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想起了半年前发生的事。

半年前,共产党还处于地下。有一个下午,他像往常一样到八仙桥青年会用暗号叩击一闭小窗,便有一位黑瘦老人出来,领他到一个仓库,那里已经会集了四个与他一样的年轻人。这次,黑瘦老人领着五个人,推着一辆大板车作伪装,来到西郊一所丹麦人的住宅,再拐进这所住宅边一个废弃的地下酒窖中,见到一个戴眼镜的人,年纪比他大不了几岁,却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辩证唯物论”。这位老师叫江斯达,大家佩服极了。后来还去听过两次,叔叔觉得就像在深山绝壁处,受到了高人摩顶。

怎么,才半年,这些深藏密裹的秘哲,居然成了街道间很多职工的口头语?叔叔觉得,这样的城市没法再待下去了。

他必须离开,却不知道到哪里去,每天懒懒散散地在马路边走着。这天,他见到一个院子门口挂着“土改报名站”的张贴,便进去看看,发现那是在招募到苏北和安徽参加“土地改革”的工作队员,已经聚集了不少年轻人。

他觉得这事应该多问几句,便拨开人群走到一个正在低头登记的工作人员面前。问了几声,那人都没有抬头,看来是太忙了。过了一会儿,那人才连声说“对不起”,抬起头来。

这一抬头,叔叔傻了:这人居然就是在地下酒窖讲授“辩证唯物论”的江斯达!江斯达也认出他来了,叫一声“余志士!”叔叔在凳子上坐下,与江斯达谈了一会儿。原来,江斯达已被任命为一个赴安徽的土改工作团的副团长,下面管好几个工作组,已经招募了三天,基本够了。他问叔叔,想不想一起去。

叔叔对于自己心中最神秘的传道者坐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未免有点失望,但自己的去向问题却顷刻解决了。是江斯达,就可信任。跟他去,没错。

他几乎什么也没有准备,很快就去了安徽。

当时安徽的贫困,是在上海长大的叔叔完全无法想象的。他终于看清,这是中国大地的真实。因此,应该挑战的,是自己。几年挑战下来,他觉得连上海普通市民走柏油路、用自来水都过于奢侈了,有点对不起他已经很熟悉的安徽农民。

与他一起来参加土改工作队的,土改结束后就回了上海。但他没有回,找了江斯达,要求留在安徽做事。江斯达说:“你这几年也看到了,安徽最大的灾难是淮河年年泛滥。现在,中央政府要求集中力量治理淮河,从各地调来很多人,上海来的也有不少,我已经接受了治淮工程指挥员的职务,你也跟我去吧。”于是,他又投身于赤脚挑泥的治淮工程。人更瘦更黑了,而且浑身是伤。

治淮工程告一段落,很多参与者又要回上海了,叔叔还是不走。他觉得自己的血肉已经和安徽长在一起。又去找江斯达,江斯达说:“像你这样一心要帮助安徽的人,最好做一个干部。但你又不肯入党,那就麻烦了,能做什么呢?”在当时,加入共产党是做干部的必要条件,但叔叔却一直走不出这一步。理由是入党太风光、太荣耀,他受不起,而且也怕不自由。结果,又是江斯达给他做了介绍,到当地一家工厂做技术员,后又升任工程师。江斯达自己,则出任了这家工厂所在地的副市长。

这样,余家在上海只剩下一个人了,那就是我爸爸。他每年回乡探亲一两次,对我来说,很是陌生。

其实爸爸对家乡也很陌生。但他并不想克服这种陌生,只想一天天努力,什么时候能把家搬回上海。他不知道,那个家,已经在家乡生了根。他幼小的儿子,我,更是与那片土地密不可分。

同类推荐
  •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汉语史上有两本天书,《易经》和《红楼梦》。重新发现“红楼”,重新发现“中国”……《红楼梦》的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的呈现。李劼此著问世已有二十年,仅在大陆就出过好几版,本版今扩至十六章,增订内容是近年在美国西部伯克利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长文,即《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之间的对称性,从而补足了此前未曾充分展开的想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既解读了《红楼梦》,又解读了中国文化及其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之背景。
  • 一年只有六十天

    一年只有六十天

    《一年只有六十天》选取了著名当代诗人芒克到目前为止创作的一些优秀现代诗歌作品,体现了一个诗人对于生活和人与自然的思考。芒克的诗歌老辣大胆,是难得的现代诗歌样本。
  • 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日本作家三题

    日本作家三题

    春名先生文质彬彬,不苟言笑,就像一个听话而腼腆的大孩子。但他的夫人、作家入江曜子女士却与他相反,开朗而健谈。她告诉我,去年发表了一部以(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伊丽莎白——(伪)满洲国皇帝之妻的生涯》,不到两年,再版十次,并获得了第八届新田次郎文学奖。现在正着手准备写一部关于溥仪的第四个妻子李玉琴的长篇,计划到长春实地采访,希望能得到中国作家协会的协助。
  • 你是世间唯一的花

    你是世间唯一的花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读物,讲述了日本女作家渡边和子一生的人生态度,如何对待世界,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拥有爱的话,就算生活有诸多烦恼,也会克服的。渡边和子用她毕生的人生智慧去教导她的学生,影响世人,珍爱自己,重视自己的同时也不忘了去做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倾注所有爱与善意,善待自己,细致生活。
热门推荐
  • 穿越蛮荒养个夫君奔小康

    穿越蛮荒养个夫君奔小康

    旅行中的祁月儿,一睁眼竟然旅行到了异世,面对遍地都是蛮荒的兽人,祁月儿压力山大,好在穿越大神给了金手指,还附赠三个小伙伴,看祁月儿如何在异世养伴侣,顺便带领整个部落奔小康……
  • 漫威的王者系统

    漫威的王者系统

    穿越漫威世界,梦想山居一隅伴孤鹤,结果美队带着六颗无限宝石送上门来!本性如莲当自清,奈何前世四十万厉鬼铸就自己另一个性格!既如此……一剑倾寒十四州!贾维斯:警告,机甲破损百分之三十!我为黑暗服务!幻影猫:诶,这是什么?啊!流氓!时间就像人家的啊呸!魔法书……古一:何等精妙的魔法啊!神来之笔!鹰眼:什么?没射中!激情,热血澎湃!金刚狼:恢复了竟然比我还强!死侍:同感!……玩王者时意外身穿漫威世界,获得了加强版的王者抽奖系统……
  • 浅浅向轻风

    浅浅向轻风

    温柔冷艳姐姐,傲娇腹黑妹妹,因两人长得太像,常常被认错。“要不,我认你当女儿。”云道仙人问曲浅蜜,妹妹表示我才不要。姐姐扶额表示“师父你别闹了。”
  • 活在地狱之2012战火洗礼

    活在地狱之2012战火洗礼

    李三狼带领部队,全歼敌人,围剿土匪,血染沙场!经过战火洗礼,带领战友兄弟,又接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空交错,末日生化病毒,神秘基地的背后会有怎样的危机?可爱小护士的倾心,两人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全军戒备,整装待发,即将迎接一场未知的挑战……
  • 不断幸福

    不断幸福

    冯隐竺以为,没有她攻克不了的难关,可真的拿下了吴夜来这座城,她才发现,他交给他的,就是一座空城,她除了守着,毫无办法。但她知道,她还爱着吴夜来。但她也知道,她的等是要幸福的等,最终,因隐竺在吴夜来的电脑里发现了他曾经追随的一个女同学的照片而导致了他们以离婚收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Secrets of the Terra-Cotta Soldier
  • 轻度病态

    轻度病态

    童年时我怨恨命运让我不幸,但其实是我错了;我当感谢神明,让我把所有的运气,都用来遇见你。————《暗恋》这个名字,已经刻进了他的骨血,它叫他什么时候疼,他就什么时候疼。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妄念》我想见你,哪里都好,只要不是梦里。————《不配》此证喜今日赤绳既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青涩》从前种种,哀愁欢喜,短短半生。他唯一最爱的知苏,曾跟他说,会永远爱他,永远不离开他。————《娇惯》他那时候为了容蔻去学戏,她眼里的欢喜,明明都是真的。可人怎么这样善变?那点子她好不容易得来的情意,如此脆弱,还没等他捂热,就没了。————《豢养》
  • 释名

    释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

    本书以生态危机为切入点,从人与自然、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社会主义与生态危机的多维角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在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方法论的发展(重构)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其方法论进行了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