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7700000005

第5章 《历代名画记》的内容(2)

他指出了绘画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绘画是形象的教育工具。从师资传授的关系追溯画家们一脉相传的承继关系,强调绘画艺术的传统性,而同时又指出“衣服、车舆、风土、人情,年代各异,南北有殊”,要认真对待内容上的现实性;认为衣服、风土、人物,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特征,并做详细审评。总地来说,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美学思想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以完备的体例、详尽真实的材料、精确的论述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及其理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论顾陆张吴用笔》从“书画用笔同法”阐述了“顾陆张吴”的用笔特点,对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四位画家的笔法风格详加剖析,着重论述了吴道子的艺术造诣。“论顾陆张吴用笔”一节中张彦远讨论了以造型为目的的线纹的节奏感和线纹在中国绘画中形成画家独特风格时的决定性作用。从“一笔而成”的“一笔书”,提出了独步前人的“一笔画”的书画本体论观点。最后提出“画有疏密二体”的理论见解。其意思是,只有懂得画有疏体和密体的区别,才可以评论画,否则,连评论的资格都没有。在作者看来,绘画的密体风格就是指用笔的“周密”及其表现出来的“全神气”的效果。认为张僧繇、吴道子的作品“比才一二,像已应焉,笔不周而意周”,称为疏体。奇妙处在于只有寥寥几笔,图形便应运而生。若将其仔细拆开看,又可发现有缺落之笔,虽然笔不周密而意思周密。《历代名画记》称吴道子“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成一家”,这里面的山水之体也就是所说的“疏体”。在张彦远看来,绘画的疏体风格就是指用笔的“笔不周而意周”。究其“疏密二体”风格的主要区别是用笔的不同,而相同点是都讲究绘画中的“意”。在张彦远的绘画创作理论中,始终有一个核心思想:本于立意。对任何画家的品评都离不开这一点。

《论画体工用拓写》首先探讨了天地阴阳及自然的变化与绘画的关系,“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进而提出了绘画的“了”与“不了”论:“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

古代书画品评一般分“上、中、下”三品九等或“神、妙、能、逸”四品十等,但张彦远不拘于这些品评方法,他提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以贯众妙。其间诠量,可有数百等,孰能周尽”的“五等”说。

他将绘画依高而下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并将谢赫的“六法”内容包容进去,也能体现出各家绘画的特点。他首推自然一等,“自然者,为上品之上”,体现了庄学精神。“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但他的这种“自然为上”的美学追求在唐代影响并不是很大。而约一百多年以后,黄休复“逸品”居首的提法在宋代及其后却影响巨大。然“逸格”大同于“自然”,“自然”亦是“逸”的本质含义,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张彦远在论“六法”时提出:“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从中可以看出张彦远认为绘画是文人的事,尤其是隐士文人,如宗炳、王微这类随意自然、柔和幽雅的人,缺乏刚劲之气,因此正与当时唐朝雄强、阳刚的传统意识相冲突。于是他把吴道子雄强、阳刚的绘画列为最高品第,而吴道子并不是文人隐士,是职业画家。这正与张彦远自己提出的思想相矛盾。因此“自然为上”的思想不能为全社会所接受,在唐代没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是开了北宋文人讲究平淡、天然之美的先声。这里,略提一下另一位美术理论家,那就是和张彦远同时代的朱景玄,他也十分欣赏“逸品”,他提出“逸、神、妙、能”四格,与张彦远的“五等”相似,只是张彦远比他多“谨细”一等,他与张彦远最大的区别是他没有仔细解释“逸”的含义,列“逸”于“神”“妙”“能”之外,没把“逸品”置于最高地位。尤其重要的是张彦远提出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的绘画品评和绘画创作的最高审美标准,并从顾恺之的人物画创作,阐发了“妙悟自然”的老庄思想,“所谓画之道也”。张彦远在议论绘画时反复提到了崇尚自然的意义,这不仅与道家所主张的“法自然”思想有密切关系,也是佛教禅宗思想的反映。在创作方面,他强调画家所画的东西必须与个人的习性相一致。在《论山水树石》一篇中,他出于对宗偃的山水画的喜爱,于是揣摩其创作的意图,进而想到要在真实的山水中去领会意境,由此提倡山水画的创作要能够做到“境与性会”。“境”是外在的,“性”是内含的,两者的关系又是相互依存的,缺了任何一方都不行。这样的创作才具有“怡悦性情”的基本条件。

在绘画上,张彦远提出“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原则。《历代名画记》又记:“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这就是张彦远“妙”的审美标准。他认为“画妙通神”,并提出“妙理”、“妙法”、“妙笔”的互动关系。他同时提出“精、谨细”的审美标准,以代替“能、逸”二品。从这足以看出他与前人的不同之处,不唯前人所言、所写,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中国古典绘画理论和美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叙自古跋尾押署》一节记述古来跋尾押署的体制,兼及一些重要的鉴识人与装裱手。《叙自古公私印记》一节著录古今重要收藏家的用印。“论装背裱轴”一节是有关装裱历史﹑装裱技术与装裱体制的记叙。《记两京外州寺观壁画》一节著录了当时长安﹑洛阳等地寺庙壁画的作者﹑题材﹑位置与艺术特点。《述古之秘画珍图》一节是古来相传的一些作品图名的著录。

《论名价品第》主要讲书画的价格。一般说来,古人的书画价格要比今人的书画价格高,但也并非绝对如此。同时还存在画家名气大小和艺术品档次高低的问题。作者把历代的画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以晋宋为中古,以齐、梁、北齐、后魏、陈、后周为下古。隋及国初为近代。画价则根据画家作品的品第来定,很有见地。关于鉴藏的部分,叙述了书画鉴藏工作的历史发展,唐代鉴藏的情况(如购买的市价、仗势豪夺的行为等)以及在鉴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的印鉴的辨识验证,收藏工作中的装褙裱轴、复制临摹等,可见中国传统的书画鉴识的工作在唐代已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历代名画记》中的评述是正式予以整理及记录的开始。

《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的前半部分是讲怎样鉴定画和收藏、购买、赏玩画、并列举了唐代大量的事例来说明。实际上,绘画的鉴定、收藏、购买是一种专门学问。例如近火烛,向风日,正餐饮都不可看画,以免人为损坏。此篇后半部分则描述作者少年时对书画的痴迷:“唯书与画,犹未忘情。”张彦远认为,知收藏而不懂鉴定,知鉴定而不懂欣赏者甚多,因此要将收藏、鉴定、欣赏结合起来,尤其在唐以后,出现了收藏热,要更加注重对艺术品的珍藏与保护,指出如果不善收藏,会造成书画的破坏和虫蛀,留下遗憾。保护得当,即使是远古书画也会完好无损,有不少晋代的名迹,焕然如新,经历了数百年,色彩和纸质仍然没有大的损坏。因此,他在此强调书画的保藏重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上,对后人书画鉴赏和收藏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第三卷共有五篇。《叙自古跋尾押署》收录了南北朝时期一些有“鉴识艺人押署”的姓名以及隋唐时代鉴识的情况加以描述,如“开元中,玄宗求购天下图书,亦命当时鉴识人押署跋尾”。

《叙古今公私印记》则主要将唐代的“公私印记”收录于书中。如唐太宗自书的“贞观”小印,唐玄宗自书的“开元”印,以及张彦远高祖、曾祖、祖父的印等等。认为这些“皆是鉴识宝玩之家的印记,并可验证”,道出了书画款印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意义。从张彦远撰著的记述中可知唐代书画收藏家开始使用鉴藏印的盛况及鉴藏印的多种多样,或取于郡望,或用官职,或重在审定,或意在收藏,可以说已经具有后代私家鉴藏印的基本范式。张彦远指出通过印记可以验证书画作品的真伪,明确道出了书画印、跋的重要性,认定了印、跋在中国书画创作和收藏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论装褙裱轴》介绍了书画自晋代以后的装裱历史,并讲述了书画装裱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十个问题,其中对书画装裱经验的总结,对后来的书画收藏有重要的意义。他发现前代人装裱的立轴画,大多采用一些虽然珍贵却很杂乱的材料作为饰品,容易剥落损坏,所以到了贞观年间,内府的书画一律用白檀木作轴身,紫檀木做轴头,用紫色的绫罗制成绊,以此作为官画的统一装裱规格。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画作品。此后,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其审美价值。

《记两京外州寺观壁画》是《历代名画记》中的重要部分,作者曾多次亲身考察壁画,并得出重要的壁画艺术的鉴赏经验,如果说《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部简史,那么也可以说《记两京外州寺观壁画》是唐代的一部壁画简史。这篇“史”中之“史”是张彦远对全书结构的一个独具匠心的设置。为全书增添了浓郁的史料色彩。

《述古之秘画珍图》记载了两汉时期流行的插图名画,共97图。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宫廷、宗庙、学堂、帝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古代绘画表现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为我们了解古代画史提供了充实的材料。在张彦远所载图名下,多无说明文字,有亦极为简略。不过,从简略的文字记载中,我们还是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例如述《古今艺术图》:“五十卷。既画其形,又说其事,隋炀帝撰。”诸如此类文字,为我们今天考证“古之秘画珍图”,提供了史料线索。

同类推荐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本书主要研究名辩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名辩学之名与逻辑学概念理论,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命题理论、名辩之说与逻辑学的推理理论,以及名辩学之辩与逻辑学的论证理论等。
  • 教你西方绘画史

    教你西方绘画史

    美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感情。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音乐、美术、舞蹈都可以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达到潜移默化我们心灵的作用,让我们得到美的滋润和享受,从而提高我们的修养和情趣。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热门推荐
  • 次元公会群

    次元公会群

    穿越者:我要回家寒灵:你好先生,我们是次元保护局的人,这是证件,你已经触犯了《次元法典》第一条:违法穿越判以死邢。托尼:会长什么次元保护局还有《次元法典》我怎不知道。寒灵:刚想的,有逼格吧白胡子:会长不好了我们这边有穿越者。寒灵:兄弟们抄家伙
  • 总裁驾临,老婆别嚣张

    总裁驾临,老婆别嚣张

    叶初夏从小被父亲宠坏,C城无人敢惹。这样的女人,试问,哪个男人敢娶?叶氏集团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陆亦辰从天而降,答应拿出两个亿,条件是,让叶初夏做他的老婆!父亲把结婚证甩在女儿面前,她彻底傻了眼!父亲居然背着她,把她嫁给一个陌生男人!五雷轰顶,她简直要疯了!激怒你!就不信你不离婚!“我打人了,人家要五百万的医药费!嘿嘿,生气了吗?”
  • 许是寒光有点暖

    许是寒光有点暖

    顾是依然,本就寒冷,却有暖光,君本凌厉,却予初心
  • 花咖遇上柳先生

    花咖遇上柳先生

    我不知道你的过去亦如你不知道我的将来,可是余生我愿意了解你的过往你尽管畅想我的未来。在安俞大学里发生的一切,让他们直面了最不愿意直面的自己,也让他们努力在这个世界中维持最初的自己。
  • 庶女策,毒后归来
  • 准备好了吗?开始工作吧!

    准备好了吗?开始工作吧!

    初入职场,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赢得大家的认同、站稳脚跟?怎样恰当安排手头的工作?觉得工作没意义是该这样混日子还是离职?相信很多人都困惑于这些事,这本书就是为这样的你准备的。作为新一代日本经营之神,小山升在指导新员工工作方面有着的说服力。在书里,他针对即将进入职场和初入职场的上班族面临的职场不适症状,给出了自己独特的建议。其中不乏“犯错的责任请让你的上司承担”“公司不是用来工作的地方”“请勿执着于100%完成计划”等你可能还不知道的职场非常识。看完这本书,希望初入职场的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好感觉!
  • 失踪:神秘的消失踪迹

    失踪:神秘的消失踪迹

    一个人的消失也许是种偶然,那一个拥有2000名男女老少的村子的消失又如何解释呢?1930年11月,捕兽者、皮毛贩子乔·拉比勒穿着雪鞋艰难前行,他正去往坐落于加拿大北部一条河岸上的村落。拉比勒对那村子非常熟悉,他知道那里有2000名村民以捕鱼为生。然而当他到达时那村子不见了。所有的草棚和石屋都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堆焖火和一锅烹调好的食物。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高冷竹马在线求哄

    高冷竹马在线求哄

    凌倾陌和顾夜笙是青梅竹马。凌倾陌会说话的时候喊的第一个名字就是“笙笙。”这一喊就是一生。凌倾陌长大了要去娱乐圈,顾夜笙就为了她放弃参军,去当总裁。凌倾陌最后成了国际影后。他们结婚了。 “笙笙”到“老公”,仅仅只是时间问题。【小甜饼,青梅竹马谈谈恋爱不烧脑,喜欢大女主的跌宕起伏剧情的移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