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7700000004

第4章 《历代名画记》的内容(1)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美术史基本著作之一,是我们研究唐及唐之前中国美术史的主要文献。其内容涉及古代画史、书画收藏,以及装裱、绘画材料、绘画鉴赏与批评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又与现代艺术史学之三藩——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鉴定相暗合。因此,这部著作是中国美术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名画记》不仅记述了唐以前画家的作品,更对中国山水画加以综合分析。晚唐时期,绘画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人物、山水、走兽、花鸟、神佛等各种画科已形成各自独立的局面,这种现象改变了汉代以来人物画独擅胜场的图画传统,同时也让绘画批评系统渐趋分化。此时的艺术批评更注重对艺术性质的探讨,绘画评鉴理论更趋向于知性的层面,艺术批评成为更具逻辑性、思维性的事物,批评的角度也转向对精神主体的讨论。

张彦远评画不受限于画科,具有综合性之特点,其主要品评观念仍沿自前人,例如品评人物画的“六法”以及从六朝文艺理论中析离、以精神价值为评鉴基础的“神妙能三格”,然而这些观念都被他打散,后统合于自己的绘画观之中。在总结历史的基本观念下,张彦远重新提出了“以括六法,以贯众妙”的说法。也代表着张彦远的画评受到道家哲学的影响,使其体现在“神”“妙”的境界之上,另有更高超的“自然——道”境存在。这便是我们研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国画审美取向的根源。

唐代士族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三相世家”的张家走向衰落,但其收藏品为张彦远作《历代名画记》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历代名画记》前三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议论为主,一类是著录为主。涉及内容广阔,书画领域兼备,也体现了张氏良好的历史意识和高超的编史技艺。“叙画之源流”,“叙画之兴废”,勾勒出轩辕时代至唐代的绘画概况,为全书确立了历史框架。“论顾陆张吴用笔”篇,以晋唐间四位绘画大师为例,评说用笔问题。

第一卷分三“叙”两“论”。《叙画之源流》开头便指出了绘画的政治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究神变,测幽微。”接着讲到古代“龟字效灵,龙图呈宝”等书画起源的神话传说。古代的书画同体,后来绘画的发展则一直具有政治教化的功能。今人当然难以理解先民们津津乐道的“河图”“洛书”究竟与绘画的起源有什么关系。古人无法根据科学的考察和论证来说明绘画究竟怎样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于是只好借助神话传说,将绘画的起源与它们联系起来。尽管如此,有一点却是今人也无法否认的,那就是:无论怎样看待绘画的起源问题,它在人们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却是一致认同的。张彦远归结绘画的社会功能为:“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繇述作。”明言绘画的基本作用。“成教化,助人伦”是绘画产生的社会功能,“穷神变,测幽微”则是绘画在表现自然万物时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从人为的方面来看,绘画当与匡时救世的经典著作具有相同的作用;从自然的力量来看,则与天地之间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这一观点,几乎与人们通常认为的绘画只是一种用来养性怡情的玩物完全不同。

张彦远认为绘画的怡情作用不是孤立的、简单的,必须有所依托,才能体现出来。他在引述南朝刘宋画家王微的《论画》一文后说:“图画者,所以鉴戒贤愚,一悦性情,若非穷玄妙于意表,安能合神变乎天机?”所谓“鉴戒贤愚”,大概就是“成教化,助人伦”的一个具体方面了。“穷玄妙于意表”,显然是“神变”“幽微”在绘画中的形象表现,也就是在创作过程中尽可能地传达自然造化的精髓所在。

要强调绘画的“教化”功能,就不能不涉及内容。在这方面,人物画最具优势。隋唐以前的传统绘画,恰恰是人物画的成就最为突出。此后,随着山水树石、花草蜂蝶等题材的开拓和发展,其“教化”功能如何体现,就是一个问题了。前人主张绘画应具有教化功能的如陆机、曹植等人,他们所处的时代,创作题材相对来说还比较狭窄,技法也比较单纯,所以尚未注意到因题材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作用。到了张彦远的时代,绘画的发展已比较成熟,无论题材还是技法,都比前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一背景下,张彦远除了继续发挥前人提出的观点以外,又特别在如何使绘画具有“怡悦性情”的功能方面来加以阐发。这也正是他对绘画理论的一大贡献。

东汉王充在《论衡·别通篇》中对绘画加以贬抑和否定,曰:“人好图画者,图上所画,古之列人也。见列人之画,孰与观其言?置之空壁,形容具存,人不激动者,不见言行也。”在《论衡·无形篇》中,王充把描写“仙人之行”的绘画称之为“虚图”,认为“世有虚语,亦有虚图”,并指责画龙、画雷公的绘画“皆虚妄也”。显然,这是把生活中的“真”混同于艺术所要的“真”,也表明了他对绘画艺术特征的不理解。张彦远认为“余尝恨王充之不知言云”,并对王充否定绘画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性的错误观点进行了严厉驳斥。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张彦远艺术品评的客观真实性。

《叙画之兴废》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叙述自汉武帝以来到唐德宗,历代帝王因喜好书画的收集,以及国家衰败、天下兵乱对书画藏品造成的巨大损失。第二部分是张彦远叙述其祖上三代为相,对书画爱好及收集,传说家中藏书与官府藏书不相上下。后宦官魏弘简向唐宪宗告密,说张氏家私藏书籍,唐宪宗下令没收其藏书,于是张家不得不将其所藏书画“合三十卷”献出。这令张彦远感到十分可惜,也使其决心作此书画的整理研究,传承后代。关于鉴藏的部分,叙述了书画鉴藏工作的历史发展、唐代鉴藏的情况(如购买的市价、仗势豪夺的行为等)以及在鉴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的印鉴的辨识验证,收藏工作中的装褙裱轴、复制临摹等,可见中国传统的书画鉴识的工作在唐代已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历代名画记》中的评述是正式予以整理及记录的开始。

《叙历代能画人名》记录“自轩辕至唐会昌”的画家名单,共370余人。始自传说时代,终于唐代会昌元年(841年),大体按时代先后排列。或一人一传,或父子师徒合传,内容有详有略,大略包括画家姓名﹑籍里﹑事迹﹑擅长﹑享年﹑著述﹑前人评论及作品著录,并有张彦远所列的品级及所作的评论。

《论画六法》是张彦远对南齐谢赫提出的中国绘画根本原则——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具体解释。张彦远强调了“气韵”和“骨气”是绘画的根本所在,“一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他还提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这正是“立意”与“用笔”相结合,从而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张彦远说:“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但意气不是人人皆有的,它的培养在画外而不在画内,宋人语“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之高,不在技巧,而在“人品”。董其昌也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目的也是为了“意气”的培养。画家的创作若“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那么就是“真画”。不然,作品“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笔力未遒,空善赋彩,具其色彩,而失其笔法”便不是好画,是“死画”。所谓“骨法,用笔是也”,传神、气韵都有赖于用笔。因此张彦远又提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这里的“意”和上面的“意气”并不完全相同,他更多的是指情意与激情。因为画家作画靠的就是激情和情意的推动,如果画家作画只是想着如何把画作好,那他的情意和激情就不能显现出来了。张彥远特别指出“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就像谢赫“六法”强调的“骨法用笔”。如山水画中的“乱柴皴”“卷云皴”“斧劈皴”等,人物画中的“十八描”“高古游丝描”“曹衣描”“竹叶描”等,都需用一管之笔法去具体表现。他强调“归乎用笔”,否认“吹云”“泼墨法”,认为这两种画法“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

《论画山水树石》主要讲述魏晋以后至晚唐山水画的发展变化,作出“山水之变,始于吴道玄,成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理论总结,同时也提出了王维等山水画的“重深”“浓秀”“巧密”等风格问题。此篇最后一段还讲到作者于会昌二年到湖州考察壁画的情景。这一节中他对于在唐代方始成为一种绘画体裁的山水画的演变有精辟的论述,他所说的山水画在南北朝和隋唐之际的风格特点以及他在其他章节中谈到的关于前代绘画表现的特点,当今天我们利用现存实例加以比较时,可证明他的评述是很准确的。

同类推荐
  • 科克托戏剧选

    科克托戏剧选

    本书收录的科克托的戏剧代表作包括《人声》《艾菲尔铁塔上的新郎新娘》《俄耳甫斯》《双头鹰》《打字机》《在劫难逃》《克莱芙王妃》等。这些代表剧作包含科克托对爱情和死亡的剖析、对自由的追求,充分展现其非凡的才华、敏锐的观察和高度的自信,其中不可避免地打上的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先锋派思潮、回归古典主义等烙印,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20世纪法国风云际会的艺术风貌。科克托的剧作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值得品读、鉴赏和收藏。
  •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从电影本身、电影的拍摄、电影的编导到电影的票房等,为你揭开关于电影的一个个谜团。电影到如今已走过了百年,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如今的有声电影,从传统电影到商业电影,光与影的结合、文化与人性的碰撞吸引越来越多的电影人为之癫狂。如今,在中国电影市场欣欣向荣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稳定因素?如今又有几个电影人还因初心而拍摄电影?又有几个电影人可以坦诚面对口碑欠佳的作品?中国电影人需要努力的方向又在何方?看车径行导演用犀利文笔为你一一解读。
  •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主要内容分为佛教绘画的起源、汉魏六朝时期等章节。《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有关内容。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这本书介绍了成为真正油画大师的步骤和策略,而且这些步骤和策略都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参照本书秘籍,加之你在绘画、油画以及艺术方面的天赋,创作出如大师级般的惊艳画面和肖像指日可待。
热门推荐
  • 我有十个私人星球

    我有十个私人星球

    自己兜里有十个星球怎么变现?在线等,急!
  • 女配的平淡生活

    女配的平淡生活

    张雅非常郁闷,她不就是吐槽老天爷几句吗?把她发配到古代就不说了,等她好不容易接受了新生活,没想到晴天一个霹雳,把她劈的外焦里嫩,她居然还是一本小说里的悲催人物,本文是修仙文。
  • 独家占有天使妻

    独家占有天使妻

    她暗恋了2年的白马王子居然是自己大学的学长,见面之时,“要不要试试做我的女朋友?”,让她惊恐这个机会来的太快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找这个她心中的白马王子的父亲却和自己的母亲二十年的恩怨,她还能成为立家的儿媳妇吗?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 危险侦查员

    危险侦查员

    一次简单旅行,原本只是想放松一下,不料发生安全事故意外身亡。更没料到,这次确是被死亡。陈哲被迫接受极度危险侦查任务,作为先锋探子(敢死队),被仙君们送进未知宇宙,探险便开始了......开局元婴,附赠星球,要试试吗?
  • 我的桃花运吖

    我的桃花运吖

    梁浅母胎单身25年,突然身边出现一个看的顺眼,又合心意的人,还等什么呢!
  • 圣九天

    圣九天

    万物,天地之大,没有什么是对是错,强大,则为一切!这天地至尊,曰九天之上,唯苍穹!
  • 季影帝在线撒糖日常

    季影帝在线撒糖日常

    推荐姊妹篇,秦世琇(穿到恋爱游戏后被大佬盯上了)(重生娱乐圈)整个娱乐圈谁不知道姜兮和季影帝一向不合,原本不合的两人,却因为姜兮的机场嘲而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一向不会在同个剧组、同个综艺出现的两人,某天却出现在了同个综艺里,那一季的综艺也因此流量暴涨。【综艺节目】当某任务是杀鱼的时候,季影帝一脸傲娇的对着姜兮道:“我可是一个连鱼都不敢杀的男人。”这句话,是来自于当初姜兮对季容的机场嘲。从此在综艺,他季影帝不要脸的负责‘貌美如花’,她姜兮开始负责‘赚钱养家’。季影帝那不要脸的白莲花属性也因此被打开。【剧组篇】看着眼前气得两眼冒火的女人,不要脸的季影帝高傲道:“别忘了,我现在是你深爱的男人”为了剧情,姜兮压住内心的怒火,开始一脸‘含情脉脉’的看着对方。后来的后来,一向高冷的影帝微博画风忽然变了,变成了天天在撒糖。“这是我家亲爱的给我准备的爱心粥”姜兮:呵呵,路边一碗两块钱。“这是我甜心给我买的气球”姜兮:商场做活动送的。“这是我宝宝给我买的情侣杯”姜兮:买一送一送的。......这是一个先是高冷后是天天喜欢对着全国观众撒糖的傲娇影帝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城帝后:废物大小姐

    倾城帝后:废物大小姐

    她是现代王牌特工,性格百变无常,杀人不眨眼,世人眼中的修罗母夜叉。也是无限宅,邻居眼中的乖乖女。睡梦中醒来,竟穿越到王都弱懦的第一废物身上。废物?懦弱?好欺负?那都不是她!天才!腹黑!坑你没商量!这些才是她的本性!别以为本小姐懒就是好欺负的表现,动起手来连她自己都害怕她自己!不过,看着眼前对她过分宠溺的男子。忍不住心内咆哮,云大帅哥你对我这么好,我会觉得你要对我图谋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