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4700000012

第12章 桃花扇(1)

明崇祯末年,奸臣当道,朝政混乱,内有李闯王农民军起义,声势浩大;外有北部满清政权崛起,窥视中原。内忧外患之际,整个明王朝风雨飘摇,苟延残喘。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悲剧就在这乱世之中上演,凄美动人,可歌可泣。

南京城的阳春三月,草长鸢飞,落英缤纷,正是春色最好的时候。莫愁湖畔客居着一位游学的公子,他姓侯名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祖上几代为官,父亲曾是东林党的重要人物,他则是江南复社的才子,才华出众,风流俊雅,英气逼人。侯方域去年来南京应试,没有考中,又因战乱四起,难以和家里通音信,便暂时留居在这里。如今又是一年春天,他忧国思家,不免生出些离愁别恨。幸亏有复社社友陈定生、吴次尾等人与他时常交往,大家一起论诗作赋,指点江山,又有说书艺人柳敬亭、唱曲艺人苏昆生等意气相投的朋友相互来往,侯方域客居他乡的日子才不致于太过寂寞。

距莫愁湖不远的秦淮河,是几百年来有名的胭脂红粉之地,这里青楼林立,游人如织,许多烟花女子在这里倚楼卖笑。河边无数的青楼妓院中,有一座媚香楼,楼主李贞丽,也曾是这一带大红大紫过的名妓,只是如今人老珠黄,才不再做那迎来送往的生意。她十几年前领养了一个女儿,起名李香君,现在已是二八年华,出落得娇柔纤小,美貌无双。李贞丽拿她当亲生女儿,十分疼爱,找人教她琴棋书画、诗书礼仪,不曾让她接过客,一心想给她找个有钱的风流少年,并使自己也可以得到一大笔银子养老送终。而香君虽处于风月场中,但平常结交的都是社会名流。对一些国家大事也非常有见解,而且性格刚烈,不随流俗。时间一久,她的芳名便被许多人知道,人们都争着想看看她的芳容。

侯方域还有位朋友叫杨龙友,是权臣马士英的妹夫,此人八面玲珑,既结交名士,又和权贵密切来往。他与香君妈妈李贞丽十分熟识,所以对香君的情况也非常了解。这一天,他和侯方域等人一起游玩,便对侯公子说起香君如何美貌聪慧,风华绝代。苏昆生也在一旁随声附和,称赞香君聪明伶俐,举世无双。原来苏昆生是香君的教曲师父,自然也对香君十分了解。他和柳敬亭都曾是魏忠贤的干儿子阮大铖的门客,后来听说阮大铖和魏忠贤是一路货色,他们俩便和其他艺人纷纷从阮家出来,不再和阮某为伍。苏昆生宁愿教青楼女子唱曲,也不愿再做阮大铖的帮闲,侯方域和其他社友敬重他们的气节,才和他们结成朋友。

这时,侯方域听杨、苏二人把李香君说得天上少见,地上没有,便不由得动了心思,他年过二十,也想找一个红粉佳人陪伴。杨龙友看透了他的心思,便替他到媚香楼来说合。李贞丽一听是江南才子侯方域看中了自己女儿,当然十分乐意。香君也听说侯公子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心里也非常高兴,后来,在众人的撮合下,侯、李二人见了面,成了亲,两人都觉得对方比传说中的还要好,都有相见恨晚之意,一时间情浓意浓,恩爱无比。新婚之夜,侯方域送给香君一把白纱宫扇作为定情之物,并在上面题了一首诗:“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春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香君珍重地把扇子收藏起来。侯方域本是客居南京,没有多少资财,他和香君成亲的一切费用都是杨龙友出的,杨龙友还送了香君几箱衣物、首饰做嫁妆。他如此慷慨解囊,香君有些奇怪,便问侯方域是什么缘故,侯方域起初只以为是杨龙友好意帮他,经香君一问,才觉得确实有些蹊跷。第二天,杨龙友来贺喜,香君先谢过他,然后又说:“杨老爷,承蒙你为我们操办婚事,又添置妆奁,我们感激不尽。只是您施舍无名,所以今天问个明白,以后我们也好报答。“侯方域也说:“小弟与杨兄萍水相交,你送我这样大的一个人情,我实在有点受之不安。“杨龙友见他们这样说,也就顺势道出了真情,说:“你们成亲的银两和妆奁,的确不是我出的,而是阮大铖出的。“侯方域一听大惑不解,说:“阮大铖投靠魏党,趋炎附势,我早已与这种人断绝了来往,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要说这阮大铖也是个读书人,明万历年间的进士。但他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缺少读书人的骨气,曾拜在魏忠贤的门下,甘愿做魏党的走狗,为有节之士所不耻。后来魏忠贤被杀,余党被除,阮大铖虽幸免一死,但也被罢免了官职,整天在家夹着尾巴过日子,他总想有个出头之日。这天,吴次尾、陈定生等复社成员及其他书生秀才在文庙祭奠孔子,阮大铖也跑过去凑热闹,结果被吴、陈等人发现,把他羞辱痛打了一顿。他狼狈地逃回家,又羞又恨,心想照这样下去,他连门都不敢出了。杨龙友是阮大铖的盟弟,替他出了主意,说要让陈定生、吴次尾等人不再和他作对,只有一个人可以劝服他们,这人就是侯方域。侯方域同样是复社才子,也是陈、吴二人的好朋友,他说话是绝对有影响力的。目前侯方域正愁没有银两与李香君成亲,若阮大铖能出钱相助,侯方域领了人情,没有不帮忙的道理。阮大铖一听,这倒是个好办法,便慷慨地拿出三百两银子,让杨龙友出面筹办。

这就是事情的原委。但杨龙友当然不会实话实说,他只能替阮大铖辩护,说:“阮大铖也是有苦衷的,他昔日结交魏党是为了保护东林党人,但却被人误解为叛逆,现在他连日遭复社诸人羞辱,每天在家大哭,欲辩无门,说非侯公子不能救他,所以才趁此机会来结交。“侯方域一听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平日他是决不肯替阮大铖说话的,但今天用了人家的东西,就有些嘴软,说:“听杨兄这么说,他倒是有些可怜。就算真的是魏党,能够悔过也是可以原谅的。我明天就去找吴、陈二兄,替他辩解一番。“杨龙友见事情办成了,非常高兴。可在一旁的香君就不愿意了,她平日深明大义,是非分明,本想给杨龙友留个面子,但听侯方域竟然应承下来,就十分有气,沉下脸来说:“官人说的什么话!阮大铖攀附权奸,丧尽廉耻,连妇人、儿童都无不唾骂!官人竟然替他说话,将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你的意思是他为我置办了些妆奁,就可以徇私废公,这几件珠钗衣裙,我李香君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说着,她就拔下头上的珠翠,脱去身上的绫罗衣衫,一起扔在地上,又说:“我香君不怕穷困,布衣粗裙,名自清香。“侯方域满脸羞愧,对香君肃然起敬,说:“那些复社朋友平日看重我的,就是这点节操,今天我若依附奸邪,连个妇人都不如了,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杨龙友被香君这样一闹,好不尴尬,只得让人把那几箱东西搬出媚香楼。李贞丽连叹可惜。而侯方域见香君余怒未消,说:“我看我们香君天香国色,脱了绫罗绸缎,更添十分容貌,越发可爱了!“香君这才破颜为笑,从此二人更加互相敬爱。

杨龙友回去把情况告诉阮大铖,阮大铖火冒三丈,恼羞万分,发誓一定要报此仇。当秦淮河畔还在歌舞升平的时候,四周烽烟已经熊熊燃起,外有清兵犯境,内有李闯王造反,又传说大将左良玉因粮饷不足,要带三十万军来抢南京,南京城里顿时一片恐慌。杨龙友来找侯方域商量,说侯方域的父亲是左良玉的恩师,他要一出面也许能阻止左良玉进兵。面对国家大事,侯方域不能推辞,便以父亲的名义给左良玉写了一封信,言辞激切,情理都在其中。柳敬亭自告奋勇,到军中给左良玉送信。

左良玉本是忠贞为国的大将,但却处处受权臣限制,他三十万大军粮草匮乏,才萌生了到南京补充粮饷的念头,而等他接到侯方域写的书信,也怕引起朝中慌乱,只得临时决定驻扎武汉。左良玉又见柳敬亭胆识过人,便把他留在军中做了谋士。

而侯方域一封信退却三十万大军的消息,传遍南京,大家都议论纷纷,敬佩不已,可就是这封书信改变了他和香君的命运。朝廷也风闻左良玉要进兵南京的事,一边给左良玉加官进爵,一边让南京附近的大小官员商议此事。这天,淮安漕抚史可法、凤阳督抚马士英等人齐聚议堂论事,杨龙友、阮大铖这些闲官也列席参加。到会的人大部分都是为自身安危着想,都怕左良玉的大兵,现在听说因为侯方域一封书信就让左良玉退兵了,大家都议论此事。史可法是由衷敬佩,而阮大铖却栽赃陷害,硬说侯方域和左良玉是暗中勾结,日后还会再攻夺南京。杨龙友见他说得太过分了,便为侯方域辩解,而马士英也是个只贪富贵,不顾国家的主儿,平日早就忌恨复社那帮书生跟他作对,也想趁此机会除掉侯方域,所以他随声附和阮大铖。史可法在一旁听不下去了,勃然大怒,说:“这都是无中生有的事情,阮先生是罢闲在家的人,怎么可以妄加评论?真是邪人说邪话,公议无公论!“说完,他拂袖而去。马、阮二人见史可法走了,便撺掇着派人捉拿侯方域。杨龙友一看说服不了他们俩,就急忙出来给侯方域报信,他虽然有时也附和阮大铖等人,但还没有他们那么坏,他觉得不能让侯方域受这种冤枉。

侯方域一听马士英等人要来捉拿他,有些惊慌,大家都劝他赶快逃走,他也有这种想法,但正和香君新婚燕尔,他实在有些舍不得。但香君却比较坚强,果断地说:“官人一向以豪杰自诩,为什么在这危难的时候,倒儿女情长起来?“侯方域被她这样一激,只得收抬行囊,离开南京。临别时,两人都非常难过,香君一再叮嘱他保重身体,自己一定会等他回来。

侯方域出了南京城,便去投奔史可法。史可法一向欣赏他的才学和胆识,非常信任和器重他。不久,李闯王进京,崇祯皇帝自缢于万寿山,朝野一片混乱。马士英、阮大铖避开朝臣,伙同江北总兵高杰、黄得功、刘泽清等人,将福王迎进南京,准备让他登基,并派人给史可法送去了书信。侯方域一听要立福王为帝,便激烈反对,指出福王的三大罪状,并说出他有五个不可立的理由。史可法非常同意侯方域的看法,就让他写信把”三大罪“、”五不可立“说明,回绝了马、阮等人。但这些人不顾史可法等其他边外军将的反对,自行拥立福王做了弘光皇帝。新帝即位,马上论功行赏,马士英做了宰相,阮大铖也得了个光禄卿的官儿,这魏党余孽又死灰复燃了。

再说李香君自侯方域走后,她就再也不下媚香楼一步,脱去华丽衣服,只穿布衣粗裙,不施粉黛,立意为侯方域守节。她不招惹别人,自有别人惦记着她。马士英做了宰相,杨龙友因为是他的妹夫,也混了个礼部主事的官。他们俩的同乡田仰升了淮安漕抚,要花三百两银子买个江南名妓,把此事交给杨龙友来办。杨龙友就想到了香君,他这个昔日的媒人,又想打算为香君作一次媒。他自己不好去说,就托别的相熟的妓女去说合。香君一听,断然拒绝,她坚定为侯方域守节,是绝不肯再嫁别人的。杨龙友看她态度坚决,也就只好作罢。但此事传到马士英、阮大铖的耳朵里,他们不肯善罢甘休,侯方域跑了,就不能放过李香君。于是马、阮二人派了几个兵丁半夜去抢香君,杨龙友也跟着过来。李贞丽一看楼下几个人来势汹汹,知道官老爷惹不起,就只好劝香君改稼。而香君誓死不从,拿出当日侯方域送她的宫扇来表明心迹。李贞丽怕斗不过田仰和马士英等人,就和杨龙友一起强拉香君下楼,香君拿起扇子乱打,最后一头向墙上撞去,顿时血流满面,晕倒在地。李贞丽大惊,急忙把香君抱到床上,大声呼唤。她本来就很疼爱香君,见她这个样子,更是十分心疼,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杨龙友见识了香君的刚烈,又看香君血溅满地,连那白色宫扇也溅满了血花,知道硬来是不行的了,便想出让李贞丽替女儿出嫁的主意。李贞丽已是半老徐娘,能保护香君她倒也愿意,只是和香君相依为命十几年,她实在舍不下这个女儿。杨龙友又诉说了一番厉害,楼下也急着要人,李贞丽只好穿起新衣,替女儿出嫁了。杨龙友在一旁一口咬定她就是李香君,因为天黑灯暗,来人也辨不清年龄,就把李贞丽抬走了。

而香君昏睡了一夜,才苏醒过来,她想起昨夜之事,不禁泪流满面。侯郎避祸,至今没有消息,妈妈又替自己出嫁,从此母女分离,万般愁恨涌上心头。香君哭了半天,又想起侯方域送她的那把宫扇,见上面血迹斑斑,白纱已经被血点污坏了,她不禁又大哭起来。香君哭一阵,想一阵,不觉又昏昏沉沉地睡去。这时,杨龙友约了苏昆生来看望香君,见她睡着了,不忍心惊动她。又见了那把溅满血点的宫扇,他们俩都叹可惜。杨龙友看着看着,突发奇想,便提笔蘸墨就着那扇上的点点血迹简单勾勒几笔,竟成几朵艳丽的折枝桃花。苏昆生大为惊叹,又采来几棵兰草,挤出嫩汁滴在扇上,滴成几片绿叶。这一番妙手天成,成就了一把饱含深意的桃花扇。香君醒来,看到扇子上的血迹被点染成桃花,又是感激,又是悲痛,说:“桃花命薄,扇底飘零,岂不正是我的写照吗?“说着,又流下泪来。苏昆生深为香君的坚贞情操感动,表示愿为她寻访侯方域的下落。香君便让他带上这把桃花扇去找侯方域,说侯方域看到扇子,自会明白她的心境。苏昆生接过宫扇,就启程北上了。

此时,侯方域正在史可法的军中处理将帅内讧的事情。原来福王称帝,史可法被排挤出朝廷,但他不以个人荣辱为念,仍每天操练军队,准备迎击进犯的清兵。这天,他召集四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等人入帐,商讨保卫黄河、巩固京师的大计。可是这四人平日就矛盾重重,聚在一起就更加各不相让,你争我抢,甚至大动干戈,全然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史可法气愤已极,但又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因为这几人手握重兵,保卫京师还得靠他们,所以只好从中调停安抚。无奈他一人敌不住四人异心,最后只好派高杰去防守黄河,其他三人各回自己的藩镇镇守,又怕高杰莽撞无知,难当大任,便让侯方域随他前往。

高杰来到河南,根本没把河防大事放在心上,也没把侯方域放在眼里,他不顾侯方域的劝谏,到了河南就把守河总兵臭骂了一顿。结果那总兵咽不下这口气,设计将高杰杀掉,然后投降了清兵,整个防河大军不战自败,侯方域在乱军中去向不明。

同类推荐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紫钗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钗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钗记》是16世纪中国明代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的一梦,取材于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本书热情讴歌了爱情的真挚与执着,深刻揭露了强权的腐败与丑恶。
  • 生于1981

    生于1981

    本书为汪小菲首部个人随笔集。全书16万字,14个章节,涵盖汪小菲的童年成长、恋爱婚姻、事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更包含他对近年来台湾与大陆关系的种种思考。本书是汪小菲本人真切的自我剖白,情感真挚、内容详实。童年的孤单心境、少年的迷茫冲动、青年的狂傲不羁、沉淀后的深刻反思,从青涩男孩到成熟男人,点点滴滴心路历程尽在书中呈现。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岛上来信

    岛上来信

    《岛上来信》是豆瓣热门作者胡子沉潜多年倾心打造的生活之书。全书分为“故乡”、“在岛上”两个部分,一共收录了37个迥异、让人久久回味的故事。从儿时的回忆到研究生毕业出国,人与事、景与物,杂糅在一个个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浓墨重彩,但每个地方都透露着平凡的乐趣与哀愁。不要因生活里难念的经,就参不透众生的美丽。没有宏大的人生观,没有轰轰烈烈的理想誓言,有的是平淡而普通的生活,有的是把这平淡而普通的生活过得丰美的心境,这是他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凤血江山

    凤血江山

    她是前朝亡国的公主。一朝宫变,十年蛰伏。可一场错嫁,令她陷入无法摆脱的境地。成亲夜遭受的羞辱,他的冷漠,姬妾间的争斗……令她无法置身事外。她从容淡然,助建王,谋江山,在男人的野心中步步维艰,只盼能早日了结恩怨情仇。他是南楚最不受宠的大皇子慕容修。新婚初夜,他给她侧妃之位,任她自生自灭,却不想她丝丝缕缕缠住他的心,从此挥之不去。他是当朝权势熏天的龙影司统领殷凌澜,为她的秘密苦守十年。他的杀,为了她的不杀。他是北汉百战百胜的萧王萧世行,他为了她兴兵千里,只为得她倾心一顾。江山社稷,美人英雄,一曲乱世离殇,如泣如诉。笙歌尽,江山定,她放弃所有,只愿与心爱之人江湖逍遥,从此不离不弃。
  • 无祈神君育妻记

    无祈神君育妻记

    颜值最高,权利最高,神力最高的三高单身狗......不,是无上尊神——无祈天帝。千万年,好不容易姻缘树给他结了颗姻缘果。结果对象不仅是颗脑子不好使的西瓜精,还是颗无情无欲的酸西瓜精!真是他顺风顺水神生中的一颗地雷,还是颗甩不掉的地雷!不行,为了他幸福的神生,他得把这颗酸西瓜强扭成甜西瓜!殊不知,这西瓜就是他成神前自个儿种的孽果!
  • 争婚

    争婚

    闽家兄弟反目,关她什么事?为什么她要被骂是祸水?如果早知道那天会遇到闽家熠,周沫死也不会替人去军区演出。一见误终身,已经谈婚论嫁的男友提出分手。早就放弃她的周家又接她回去,没问她一句婚事就已经安排好了。“我答应。”她反抗得了吗?闽家和周家紧紧攥住了她的软肋。【片段一】周沫穿着洁白的婚纱安静的等着即将成为她丈夫的闽家大少闽家曋,然而遍体鳞伤的闵二少闽家熠捷足先登,冲上台先一步将戒指套进她手指:“沫沫,我们结婚了。”“你…”周沫惊讶的望着面前这个本该是她小叔的人,完全不明状况。【片段二】“我知道你委屈,本来这婚就是我抢来的,周沫,你心里一直记恨着我吧。”“我没有…”“你走吧,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这个家,不要也罢,我马上就回队里。”拉着行李箱站在门口的周沫进退两难,最终妥协,给剧组导演打电话说家里临时有事,不能参加去沈阳的话剧演出。而此时另一边的男人眼底得逞的笑意一闪而过。【片段三】夜里,粗粝的大掌直往周沫衣服里钻,周沫猛地弹起来怒喝:“闽家熠,你说过不会强迫我的!”男人面色为难:“我没强迫你,我是在强迫我自己…”“你,无耻!”“对,我就是强迫自己无耻…沫沫,我来了…”很快,安静的房内上演着一场激烈的饿狼扑羊的精彩大戏。
  • 节气使

    节气使

    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阳谋就是暗箭,热闹非凡。有人喜欢安静,于是隐居于山林中不问红尘事,有人喜好杀戮,于是化身为修罗开始了一场属于自己的杀人之旅。有人要给江湖订制一个秩序于是便有着无数的人对于这个秩序有着抵制的情绪。江湖的神秘客酒侠,为了抵制江湖的影子鬼域召集了二十四位节气使,在江湖上惩恶扬善。
  • 既见君子

    既见君子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黄帝阴符经》。张魁明吹洞箫,以民间盲艺人之身跃为中国第一流的演奏家,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不稀奇。在此之前,新中国已发现了创作《二泉映月》的瞎子阿炳。1950年岁末,政府要请阿炳去北京表演,但那时他已天天吐血,濒于死亡,他惋惜地对来接他的人说:“谢谢共产党,我恐怕去不了了。”张魁明的际遇则要好得多,不但到北京表演了,还进入中南海,得到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三公的接见。两年后,又应邀为毛主席做了表演。
  • 今夏谣

    今夏谣

    叶怡回顾当年,觉得自己真的勇气可嘉,简直就是“任他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他如初恋”的代名词;夏瑾候不知几次痛骂过自己,为什么从来不珍惜她的存在,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终于,自己也把她逼走了。相隔几年,再次相遇,回顾那段青春,惊觉早已物是人非,他们能否再续情缘……
  • 安生不离笑

    安生不离笑

    安生和夏浅是青梅竹马,三岁的夏浅见到安生时就认定他了:“妈妈,我要和这个哥哥玩!”五岁的安生看看比自己矮一个头的夏浅说:“你长得又矮又丑,我才不要和你玩,哼╭(╯^╰)╮。”第二天却和妈妈说:“妈妈,你和爸爸都结婚了,我还没结婚,就让昨天那个小妹妹当我老婆好了。
  • 医圣妙手

    医圣妙手

    活人为衣,死人为身。祝由在手,天下我走。身为祝由一脉的绝世高手,张晨身出苗疆,前来都市寻找自己的天道。美女在怀是甜蜜的负担……
  • 总要有一番努力,才不会辜负我们的人生

    总要有一番努力,才不会辜负我们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一个阶段只是其中的一个转折点,即使没有跑出好成绩也没关系,因为这毕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青春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所以,趁着年轻,努力奔跑吧,少年!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