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9600000015

第15章 彼得·阿内特(1)

当今世界第一战地记者,在伊拉克战场讲真话而被美国政府踢出局

“报道战争,是新闻工作中的一种淘金热。”——彼得·阿内特

“我在巴格达是为了CNN的观众,而不是美国政府。”——彼得·阿内特

“我认为他们(记者)的职责首先不在于为美国效力,而在于告知公众。”——彼得·阿内特

“新闻报道就像飞向太阳,飞得越近你就感到越热;再往近飞,你就会被灼伤。如果怕热不飞了,那么你就不会接近事情的真相。”——彼得·阿内特

彼得·阿内特早期新闻活动

彼得·阿内特(Peter Arnett),他是当之无愧的当今世界第一战地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南方周末》报曾适时地专门做过一篇关于他的长文章,题目就叫做《地球村第一个战地记者》(作者展江)。那段时间他是全球主要热门人物之一,他因为在伊拉克战场公开讲了几句真话,得罪了美国政府,毕竟当时他是代表美国两家新闻媒体到中东前线采访的,故不但遭到五角大楼狠狠PK,两个“东家”也炒了他的鱿鱼,却先后被英国、希腊媒体聘用,赢得了全世界尊重真相、热爱和平的人们的高度赞扬,实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934年阿内特出生于新西兰的小渔港里弗顿,根据多种资料来源,他的身高在1.68米到1.73米之间,在男人普遍牛高马大的西方,有人称他为“一个长着塌鼻子的小个子”。阿内特17岁从高中退学进入《南岛日报》开始新闻工作,不久后加入陆军服役。1955年他供职于《惠灵顿旗帜报》,18个月后移民澳大利亚并为《悉尼太阳报》工作。1957年他前往伦敦,但中途又在泰国下船,受雇于《曼谷世界报》,担任这份英文小报的编辑和唯一记者达3年之久。在此期间,他还曾短期供职于老挝唯一的英文报纸《万象世界报》。

1961年阿内特成为世界最大通讯社——美联社特约记者。他漫游东南亚,初步获得了敢作敢为的名声。后来由于在报道中出言不逊,他被印尼当局驱逐出境,来到南越,成为美联社西贡分社专职记者,开始采访越南战争。阿内特的《一部“逼真的”美国越战电影》(《纽约先驱论坛报》1965年1月14日)、《在南越丛林里》(《哈钦森新闻报》1965年1月29日)等文,对这场战争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理性的质疑,促使一些美国记者进行深入调查与采访,由此带出一批有影响的深度报道。1966年他自己因越南战争报道成果斐然,获得国际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国际报道奖。除了此奖项外,阿内特还在1967年获海外新闻俱乐部奖,1968年获职业记者协会奖,1970年获乔治·波尔克纪念奖。

阿内特从早期战地采访中获得了一条宝贵的经验:官方声称的胜仗决不足信,除非你亲赴现场目击,或同参战者交谈加以验证。然而这么做既困难又危险,他经常在丛林和稻田中艰难度过数个日夜,回来却一无所获。他后来在谈到战地采访写作时说:“报道战争,是新闻工作中的一种淘金热……基本事实真相要比表面的戏剧性埋藏得深。”“我在写每一篇报道时都寻求这种事实真相,它远不止是收集事实,它是一个中心思想的发展过程,该中心思想将表明千变万化的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981年阿内特加入当时的新兴媒体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他在越南的同事霍斯特·法斯评论说:“特纳(CNN老板)让他变成了一个电视人,一个最不可能的电视人。”在短期担任驻白宫记者之后,阿内特重任战地记者,连续报道了萨尔瓦多、黎巴嫩、阿富汗、安哥拉内战及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等重要战地新闻,自然就要亲临硝烟战场。如果说他一直比他人干得出色,那么他作为电视战地记者仍然是出类拔萃的。1983年他因揭露萨尔瓦多军队使用美国供应的飞机轰炸特南辛戈村,再度获得了职业记者协会奖。

阿内特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战地记者,而且非常重视国际新闻报道事业,并身体力行,毕生奉献。

海湾战争:“电视网死亡之夜”与“阿内特现象”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确立了CNN的新闻巨擘地位,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当数阿内特了。

1991年初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开赴伊拉克周边国家。1月11日阿内特抓住机会与黑人主持人伯纳德·肖和约翰·霍利曼前往文明古城巴格达。那时许多美国记者接到所在机构通知,正纷纷离开巴格达。海湾战争被美国人称为“可能是为电视专门安排的第一场战争”,因为它爆发于美国电视新闻播出的黄金时间。由于战事基本上按预定时间开场,美国各大电视网事先腾空了其他节目来专门报道海湾战事。

巴格达时间1月17日凌晨3时35分,CNN开始现场直播。6时50分阿内特播音道:“一场攻击开始了,高射炮火在20分钟前射出……”7时以后,其他留在巴格达的美国电视台已被切断通讯线路,唯有CNN能发出现场报道。这种即时报道持续了长达16个小时,以至于当时美国国防部长切尼称道:“到目前为止,最详尽的消息来自CNN。”CNN收视率迅速攀升至超过27%,把传统的三大电视网(ABC、NBC、CBS)都甩在了后面。故有人说海湾战争爆发那夜是“电视网死亡之夜”。

接着,伊拉克开始驱逐外国记者,只留下阿内特一人,完全是独家新闻。有学者将他以后一个半月的精彩表演称为“阿内特现象”,说他是“地球村第一个战地记者”。他起初以电话,继而以现场画面发回新闻,让外部世界知晓巴格达被多国部队猛烈空袭的近况。全球观众从他提供的图像中,领略到了战地报道艺术在电视时代的魅力。

但阿内特的角色也引起了很大争议。三大电视网对CNN受到的优待不无醋意,NBC称是萨达姆给CNN网开一面。1月23日阿内特报道说,多国部队的战斧式导弹轰炸了巴士拉一家儿童食品工厂(或乳制品厂),而不是所谓化学武器工厂(或生物武器测试中心)。这引起了白宫愤怒,发言人马林·菲茨沃特说:“CNN在替萨达姆作宣传。”美国军方对此说法作出了有力回应,但阿内特坚持认为这是座民用工厂。25日阿内特又报道说“多国部队的轰炸,摧毁了巴格达以北一个居民区”,这又被美国官方指责为传播假新闻。更令许多右翼人士不快的是,CNN于28日播出了他对萨达姆的专访。有批评者指责CNN是“伊拉克家用电视网”,说阿内特是在“照萨达姆旨意办事”。美联社说,美国政府认为他成了敌方的“传话筒”。而最恶毒的指控来自共和党参议员艾伦·辛普森,他不但说阿内特是伊拉克的“同情者”,还拣起一堆陈烂芝麻,说阿内特当年在越南娶了越共的妹妹。

阿内特面对国内官方和保守派的敌意,态度并无丝毫改变。他后来在接受CNN脱口秀节目著名主持人拉里·金访谈时说:“我在巴格达是为了CNN的观众,而不是美国政府。”他回击那些批评者说,他“对于当一名见证人,让世界其他地方知道它的方针如何贯彻感到自豪”。

由于海湾战争的报道出色,阿内特获得国际论坛协会和全国电台脱口秀主持人协会等内外机构颁发的奖项。1991年4月23日,美国海外新闻界俱乐部授予他外国报道终身成就特别奖。

全球一代名记,既报道真相,也未免栽倒

1991年8月2日,在CNN的《交叉火力》节目中,主持人布坎南问阿内特:“一名美国记者在战争时期,有义务竭其所能地帮助他的国家打赢战争吗?”阿内特回答:“欢迎进入这个新时代,通讯方式变化了,世界已经联网,一个像CNN这样的机构现在已进入每一个国家,我感到有义务报道每一场冲突的各方……我认为他们(记者)的职责首先不在于为美国效力,而在于告知公众。”

布坎南又问:“如果你在战争中得到消息,伊拉克人的一次反攻即将发动,你会努力示意美国人吗?”阿内特说:“不,我不是间谍。我是记者,我在以色列、美国或科威特都遵循同样原则。我在巴格达是因为我是CNN记者,它与美国政府没有隶属关系,谢天谢地。”

这种“又硬又臭”的态度又为阿内特招来了许多非议。在他收到的邮件中,有人将他比作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私通英军的本尼迪克特·阿诺德;有人称他是“邪恶的化身”;一名女性称,“你的报道一播出,我种的花儿就凋谢了。”

自1993年起,阿内特开始作他的第18场战争报道——波黑内战。

1997年3月底,阿内特在阿富汗对本·拉登成功地进行了电视采访,他是代表CNN采访本·拉登的。这也是本·拉登首次接受电视采访。

同类推荐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青藏高原,动物乐园。静如秋水,暴似杀场。有乐有忧,生生死死。谁来主宰,令人思量……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高原美丽人生

    高原美丽人生

    这是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一个真实的故事。剧中主要人物,均为真实姓名,事件也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讲述的是西宁市湟中县下麻尔村残疾(无手)回族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在读了他的新闻和深入采访他之后,我的灵魂被深深震撼。他用别样的方式诠释着人生的意义,演绎着生命的美丽。在三尺讲台,在生活中,他用超出常人想象的顽强和毅力,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认识马复兴老师的人都会说:“马老师有手,他的手在他的心里。”马复兴曾荣获中央电视台“三农人物”、“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等荣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

    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
热门推荐
  • 梅间明月

    梅间明月

    守着一场名存实亡的婚姻,守着他留下的信笺,无法预知的命运一步步将她紧逼,内忧外患,繁华散尽。她该如何挽救摇摇欲坠的家,还能否等到千里迢迢的相逢。多年以后,梅月婵才知道,一个女孩子长到长发齐腰,绾进发丝的不只是青春,还有对命运跌宕的隐忍与坚持。宿命中的动荡,是劫是难,却终究无法摧毁她生命最初的明郎。
  • 玄天印法

    玄天印法

    陈凡穿越异世界,从此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 穿越剧情破坏着

    穿越剧情破坏着

    一地球青年被高级文明抓去电视电影,小小少年不学好,在大唐跟李世民打架,在跑男撩骚女明星,在生化危机干丧失,在漫威欺负女英雄DC这些位面各种作死,主角我高兴就好,其他人的死活跟我有啥关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被系统惩罚的天才

    被系统惩罚的天才

    史上第一财团二公子陈昊,《挥手精英》未来第一新星,本以为靠系统加持吃鸡之路无往不利,却没想到系统根本就是来变着花样坑他的……
  • 世子的江湖妻

    世子的江湖妻

    她本是现代中黑白通吃的大小姐,一朝穿越,成为一国公主却不愿让人知道身份,在江湖之中做她的“绝尘魔女”。他是一朝世子,是那闻名天下的“五大公子”之首的观夜公子,受尽万民推崇。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在十年前的“文相篡权”事件中相识相知,在互不知对方身份时交换了信物,在小镇上分别。十年分离,让原本互有好感的两人在感情的路上跌宕。他一路追随,她却不敢回应,直到一次危机,她敢于面对他对她的心意。可由于种种原因,一路的磨难,不知她和他能否走到最后......“听说了么?这凌世子的墨思院中来了一位天仙美人!据说这凌世子曾为了那位天仙美人,驳了当今皇上的诏令!这凌世子为了那天仙美人的一句无聊,那是又搭秋千又陪她踏青、放风筝的!”“不会吧!这凌世子平日里看着最为出尘,却不想还是一颗入世之心!”
  • 漫威世界的拳皇

    漫威世界的拳皇

    八酒杯,八稚女,祈节抓ko!还是暗拂,琴月阳,大蛇薙ko!这是一个问题。凌城看着对面的紫薯头陷入沉思。。书友交流q群943550633
  • 财智女人理财经

    财智女人理财经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女性不喜欢冒险,她们的理财渠道多以银行储蓄为主。这种理财方式虽然相对稳妥。但是现在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存在银行里的钱弄不好就会“贬值”。所以在新形势下,女性朋友们应更新观念。改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传统理财观。积极寻求既相对稳妥、收益又高的多种投资渠道,比如开放式基金、炒汇、各种债券、集合理财等等,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的财富收益。
  • 旦复旦兮

    旦复旦兮

    天授元年,盛朝天后姚曌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夏,定都洛阳,史称姚夏。姚夏共历一十五帝,享国二百九十八年。公主的命运是什么?和亲?下嫁?养男宠?姚曌第六女太平公主姚旦看着自己权御天下的阿娘、军功赫赫的阿姐,觉得当个公主简直太没意思了。姚旦心中的小人在躁动、在叫嚣——我要当皇帝!
  • 带着系统的我成了游戏策划

    带着系统的我成了游戏策划

    吴侠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走在路上能被飞砖砸中,还会被系统上身吴侠也没想到,系统上身以后,他既不是龙傲天也不是升级流,而是当游戏策划。吴侠更没想到,忽悠了一帮子玩家玩游戏,还得带着他们去保护世界。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游戏策划带着只会一本正经卖萌的系统做游戏,顺便拯救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