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9600000014

第14章 爱迪·亚当斯

朝鲜、越南、海地、海湾……他用镜头记录了13场战争,获得了500多个奖项

“我为摄影而生;摄影是我的毕生所爱。”——爱迪·亚当斯

“一幅摄影作品可以改变世界,正是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我们记住了历史上的人和事。”——爱迪·亚当斯

“我到处拍照,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发现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被镜头捕捉的那个人。”——爱迪·亚当斯

“我憎恨因为我的照片使被摄者受到影响。”——爱迪·亚当斯

爱迪·亚当斯简历

爱迪·亚当斯(Eddie Adams,1933—2004),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20世纪最杰出的摄影家之一。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参加战争报道次数最多的战地记者之一,他还是我们这个时代作品被刊登最多的、同时又是获得奖项最多的摄影家。这些亚当斯可能不会告诉你,但他或许会告诉你他因同朋友一起喝醉了酒而没有拍摄到任何东西。

亚当斯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新肯士顿市。当他还是一个孩子时,他就用卖报纸攒下的钱买了一架照相机和一台放映机,每天花5美元租来一盘电影拷贝为同伴们放电影,这样每次就能挣10美元。刚上高中时,14岁的他已开始给婚礼和其他仪式拍照谋生,每次收5美元。不久后,他又开始每晚为当地一家报纸当摄影记者。他有时还在一年内同时给3家报社打工。

50年代初亚当斯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时,就当过朝鲜战争的战地记者。在亚当斯50余年的漫长摄影记者生涯中,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地骚乱到海湾战争,他一共参加过13次重大战争,并都用其相机与镜头真实记录了下来。他曾说过,“我为摄影而生;摄影是我的毕生所爱。”

之后亚当斯回到新肯士顿市,在当地一家报纸就职,还为《费城晚报》工作过。1962年他开始为美联社工作直到1972年,60年代曾数次赴越南战地前线拍摄。而他1968年拍摄《枪毙越共》的那一瞬间,使他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这部作品已成为当代新闻摄影史上最著名的照片,它使亚当斯成为1969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荣耀得主,还囊括了1970年所有世界性新闻摄影比赛大奖(如荷赛奖)。因而亚当斯也常常被人称为“越战记录者”。

因为出色的战争报道,除了获得过普利策大奖、荷赛大奖外,亚当斯还获得了1枚罗伯特·卡帕奖章和3枚乔治·波克纪念奖章等。

亚当斯是个叙事高手,经验丰富,他的每张照片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他的摄影作品涉及战争、政治、文化、宗教、时装、商业、日常生活等。包括普利策奖在内,亚当斯一生获得了500多项国内和国际的摄影或报道奖项;他的大量摄影作品被全球各国各地许多家报刊采用,而且通常是刊登在一些著名媒体的头版或封面,如《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生活》、《时尚》、《名利场》等。同时,他还是《时代》、《生活》、《波瑞》、《行列》周刊等著名杂志的自由撰稿人。除了新闻摄影与报道,亚当斯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职业生涯涉及新闻、摄影、编辑、写作、广告、时尚业、娱乐业等多个领域。

从1972年到1976年,亚当斯为著名的美国《时代》杂志工作。从1976年到1980年,他又二度回到美联社,成为其特派记者。在以后的几年里,亚当斯曾被美联社派往海地,他拍摄了那里的骚乱,照片开始刊登在一些媒体头版。当时现场危机重重,“没有人相信我能活着回来。”他回忆道。

亚当斯的摄影作品从未在博物馆里展出过。他因其作品常常刊登在各种报纸和杂志封面而被全世界读者所熟悉,媒体就是他的展览馆。

和他所拍摄的作品一样,亚当斯的个性十分鲜明;他喜欢以一袭黑衣示人,脖子上围着围巾,总戴着一顶宽大的黑色礼帽,是个完美主义者。

亚当斯是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他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并充满灵感和狂放的热情。对于他那幅最有名的作品他并不愿多提,而是更愿谈论那些照片所带来的后果——促使卡特总统做出最后的决定:让成千上万越南难民迁入美国。

“这是我一生中所做的最好的事情”,亚当斯说,“我的心被一些自己所拍摄的照片撕扯着。”他平静地继续说道:“我到处拍照,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发现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被镜头捕捉的那个人。比如说我拍到的一些受伤的人,我发现自己成了拍摄对象。我真的能感觉到,我成了受伤的那个人。我知道很多优秀摄影师喜欢上了自己作品中的对象,真的。但我已厌倦了哭泣。”

厌倦了在战场上看到的一切,亚当斯返回纽约曼哈顿,回到了家里,回到了孩子们身边。“我转向拍摄名流,他们不会使我的灵魂受煎熬,给的钱又多。”他拍摄的名人中有克林顿夫妇、罗马教皇等。但是到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时,亚当斯又出现在了中东前线。这就是一位敬业的记者、一位无畏的记者、一位有良心的记者所无法拒绝的选择。

亚当斯总是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很多美国人,”他说,“从未去过苦难的地方,也不了解这些。”生活对亚当斯来说就是挑战,而挑战是他决心去征服的。

1988年,亚当斯创立了自己的一家名叫“巡回乡村演出”的工作室,此后每年10月份在他的农场里举行展览。每逢这为期4天的活动到来,他便同许多美国资深摄影记者一道,对年轻摄影师进行专业的摄影指导。学员们会在附近找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人物和故事——从牛仔表演到花店开张,任何事件都不会逃过他们的镜头。而亚当斯这位反传统的导师,会常常穿着牛仔装出席展览开幕典礼,以站在椅子上吹号角的方式来宣告开幕。这一讽刺传统权威的“仪式”常常会使新学员们目瞪口呆,而台下耀眼的闪光灯也从未放过这一刻。

亚当斯最后的野心是写本书,“那将是一本小说,但其实并不是虚构的。我要把它献给我并不喜欢的人们,还没取书名呢!”2004年5月,他诊断患有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但直到病故前2个月他还在坚持摄影活动。

2004年9月19日,亚当斯在纽约的家中因病逝世,尘埃落定,享年71岁。

“爱迪·亚当斯创作室”当天发表声明说:“经过几个月与病魔的斗争,亚当斯今天早上走了。我们感激他给予我们的全部帮助。”亚当斯曾供职的美联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柯利说:“亚当斯是一名非凡的天才,他鼓舞了几代美联社摄影记者和职员,他的勇气和创造力留下了一道永久鲜活的印记。”美联社前图片编辑主管哈尔·比尔说,亚当斯没有什么社交或政治日程,内心唯一的念头就是“做重要新闻摄影记者,总是迅速关注照片所讲述的故事”。“他是一名完美主义者,他会因照片编辑中出现任何他感觉偏离故事的东西而展开激烈论战——但他对自己最为苛刻,他会为错过的时机或无法完成自己设定的高标准而自责”。

爱迪·亚当斯的代表作——拍摄于越战的《枪毙越共》,竟影响了当年美国大选

在世界战争史上,越战称得上是一个经典对局,同时留下了不少经典性战地摄影与报道作品。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爱迪·亚当斯的摄影代表作《枪毙越共》,摄取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南越政府军警官在街头举枪击毙了一名越共嫌犯俘虏,披露了赤裸裸的惨忍与战争恐怖。《枪毙越共》展现的不是战前的准备或战后的创伤,而是直接传达了血淋淋、真切切的暴力,使人们亲历了战争的恐怖。

那是1968年2月,那段时间亚当斯正在越南(当时叫西贡)跟随照片中的开枪者(南越警察队长娄)采访了两周。当时亚当斯正在给这个被捕的战俘拍照;当南越警官走近时,他并没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他的相机和南越警官手中的枪同时举起。就在子弹穿过战俘头颅的一刹那,照片定格在了永恒的这一刻。预先无法想到,作品出自偶然。手枪在近距离对准人头,战俘的表情充满对死亡的恐惧。那致命的一枪传达出的暴力气势,似乎穿透了照片的平面世界,让观者久久不能遗忘。那个姓娄的南越警官在开枪后还说:“他们杀了很多美国人和我们的人。”

这场突然的枪决画面所传达的含义,已远远超过事件本身。这一情景增加了美国民众日益增长的不安情绪,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为了支持一个腐败、独裁的政权而干涉了别国内政。这张照片也揭露了许多美国人不愿面对的一个更深层的事实——他们的盟友的残忍血腥。美国著名军事历史专家莱斯利·库伦说:“抛开这一枪决是否正当,照片传达给所有观者的印象,是执行枪决仅仅是为了枪决本身。人们会这样问自己:‘难道我们要支持别人做这种事?’”以这张照片为代表的越战报道,使美国人民开始重新思考他们为何卷入东南亚事务,从而改变了他们对越战的态度,导致了全国性反战运动。

这张照片一经刊登,立即震撼全世界,它不但获得了著名的普利策奖,还获得过荷赛大奖等本行业殊荣。当时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战地记者也拍到了这一幕。它们一起为美国反战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当年美国大选。它为尤金·麦卡锡的反战纲领提供了支持;2个月之后约翰逊总统宣布将不谋求连任,新政府不得不调整越南政策。舆论认为,正是这张照片促使越战最终提前半年结束。后来的卡特总统还决定让成千上万西贡难民迁入美国。

对于亚当斯自己,照片留下的是难以逾越的高度。这张照片为他带来了荣誉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了自责和内疚。他还受到过不少来自同行的责问。在一次颁奖典礼上,一位荷兰记者曾这样问他:“你为什么不阻止他杀死那个人?”最初他认为这是自己遇到的“最愚蠢的问题”:“这是正在进行的战争,你不可能阻止人们的自相残杀。”但此后两年间,亚当斯的内心开始感到不平衡,他无法使自己直面这张照片。在获得普利策奖之后不久,亚当斯还说:“我从展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杀戮中获取了利益。有两个人因此被毁,而我却为此得奖,成了一名英雄。”为此他一直在尽力为越战的创伤赎罪。

照片中那个开枪杀人的娄警官后来移民到了美国,在东北部开了一家小食店。但人们光顾他的小店仅仅是为了“盯着他”,看看这个刽子手。据说有些人还给他写过毒骂的信件。而当初在越南认识他时,亚当斯发现“娄是一位很受当地居民喜爱的人”。每当想起这张照片改变了娄的整个生活,他就感到内疚,“我憎恨因为我的照片使被摄者受到影响。”有一时期,亚当斯甚至想退回他所获得的奖项来减轻内心的自责。

但亚当斯也有认识到了什么所以不拍的时候。那也是60年代底在越南的战地上。据他说:“一次随军采访中,子弹在头顶飞舞,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周围都是死伤的士兵。我突然看到5英尺远一位年仅18岁的海军陆战队队员的娃娃脸上,充满了我从未见过的恐惧。我拿起相机,试图拍照。我最少试了3次,但最终也未能按下快门。”“后来我意识到自己也像那个孩子一样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我的脸上看上去也一定像那张我原想将它告诉给全世界的孩子脸一样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我们的脸都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的恐怖,但我一直认为没有拍下那张照片是对的。”这也许又是一张普利策奖作品,但他还是明智地放弃了。

爱迪·亚当斯的其他摄影名作——每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

除了《枪毙越共》,爱迪·亚当斯还拍摄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战地摄影报道之作。

前文说过,亚当斯的摄影作品涉及战争、政治、文化、宗教、时装、商业、日常生活等。他的每张照片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他曾为世界许多著名人物拍摄过肖像,包括尼克松及以后的每位美国总统、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梵帝冈教皇保罗二世、埃及前总统萨达特、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等。

战地新闻摄影的魅力在于真实,真实是新闻摄影最强有力的生命。战地摄影记者的诞生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战争,而是战争条件下的新闻摄影更具挑战性,更具暴露人性深处的东西。在子弹中穿梭,在战火中跳越,这是一种职业的精神和诱惑,更是一种生命情结。

“纪实”(documentary)这个词描述的是一种风格与一种方法。曾有人提出过许多别的建议:“写实的”、“事实的”、“史实的”……但无一能传达纪实传统那种对真相的深刻尊敬,与对于我们这个世界加以积极地诠释的创作欲望。

纪实摄影通过照片独立地承载着信息,透露被摄者更多的心境而不是形似;它能说出实情,并促使人类重新思考人自身与环境。

作为杰出战地摄影家的亚当斯,对“纪实”的遵奉是成功的。他以图像的语言真切描述世界各地人民为了和平,不假思索、义无反顾地抗争时的勇气与恐怖。不过同时这种道德和精神也将他自己推攘于荣誉和疼痛的两端。他与其他纪实摄影家一起,重新界定摄影美学。现代的纪实摄影家大都熟悉并沿袭他们的传统。

他拍过被人刺杀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遗孀杰奎琳接过覆盖她丈夫棺木的国旗(1963年);他拍过越战退伍老兵斯特里兹在西弗吉尼亚州一个煤矿工作,每天的薪水仅有14.8美元(1969年);他拍过在运载着48名越南难民逃往泰国的一条渔船上,一位母亲抱着病重的孩子乞求帮助(1977年)……

他还拍过神色严肃的黑人解放运动领导者马尔科姆、轻抚小号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怀抱残疾婴儿的特雷莎修女、手举美国国旗的里根总统……

“有些照片看起来比较轻松有趣”,亚当斯说,“其他一些是严肃的,因为它们源于心灵。一幅摄影作品可以改变世界,正是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我们记住了历史上的人和事。”

同类推荐
  • 旧籍丛话(周越然作品系列)

    旧籍丛话(周越然作品系列)

    本书收录了周越然关于古籍版本研究的相关论述文章二百余篇,周越然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不仅酷爱读书,在图书的版本上也颇有研究,在其鼎盛时期,家中收藏有线装书三千余种,一百七十八箱,内中以宋元旧版、明清精抄闻名于世,还有西文图书约五千册,装了十大橱。周越然还曾担任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副社长,兼英文科科长,可以说,书伴随了他人生的每一步。对于古书,周越然有独到的认识和发言权,造诣极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 没有阵地的战争

    没有阵地的战争

    1998年8月7日,星期五,上午10时40分左右,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遭汽车炸弹袭击,大使馆在这声巨响中楼倾墙摧,包括美驻肯尼亚总领事和他的儿子在内的十二名使馆人员被炸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更惨的是紧邻美国使馆的一座综合商业大楼的配楼,在爆炸的巨响中无情地扑向行经此地的公共汽车和行人,楼内正在上课的一所秘书学院的一百多名学生也被活活埋在下面,楼前空地上被炸出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巨型弹坑,方圆一千米内的建筑物四处乱飞的玻璃碎片和瓦砾变成了枪林弹雨……肯尼亚的爆炸声之后仅隔十几分钟,在邻国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美国使馆又响起另一声巨响。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主要收录了加缪的散文作品及评论文章,包括《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时政评论一集》《时政评论二集》《夏》《时政评论三集》《关于断头台的思考》《在瑞典的演讲》等。在文章中,加缪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
  • 名家名作精选:徐志摩散文诗歌

    名家名作精选:徐志摩散文诗歌

    一个传奇的人物,一生如烟花绚烂短暂,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的诗是中国语言的结晶,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他的诗字句清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艺术形式整饬、华美,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之何归

    斗罗大陆之何归

    何归(雾)意外和唐三结缘,然后唐三不小心变了的故事。——何归:我永生都在寻求信仰,终于我找到了,你就是我的信仰。——
  • 拉萨热度

    拉萨热度

    我立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翻身起床,叫起阿汉,简单说了一下,就向刚才的地方跑去。我在心里默念不要有什么意外。但我和阿汉一会儿就傻了眼。我们远远就看到前面灯火通明,急救车的声音还在不远处响着,警车停了一大片。我想过去,阿汉从后面拉住了我。他向我摇了摇头,拽住我转身回去。第二天早上天刚朦朦亮,我和阿汉就出了门。卖报纸的一上街,我们马上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份。翻开,头条上一个骇然入目的报道:昨晚一男子在XX街被人刺穿心脏,经抢救无效,已于今天早上五时许在XX医院身亡。警方怀疑是仇杀,并在现场找到了一些物证。
  • Life's a Bitch and Then You Change Careers
  • 宝宝很乖,求表扬!

    宝宝很乖,求表扬!

    三十岁的秦辞,娶了十八岁的孟南;他不是老师,她却是他的学生。学渣孟南表示:好好学习天天撩叔!秦辞:“孟孟,英语作文写完了么?”孟南:“嗯嗯,您过目!”然后,秦辞看着鬼画桃符一样的作文,不发一语。孟南晃着无形的尾巴凑近问:“秦叔,我这么乖有奖励吗?”秦辞放下鬼画符,挑眉,学渣满脸羞涩指了指唇。秦辞朝她勾手指:“过来。”“诶!”孟南喜滋滋凑过去闭上眼;秦辞:“下次再用拼音凑数,分、房、睡……”
  • 快穿男神,请离婚

    快穿男神,请离婚

    被龙卷风吹进了位面空间站,想要走,完成任务再说。女主轻抚秀发,表示小儿科。然而连闯三关,她都战败收场。她心累的败退,请问现在放弃任务还来得及吗?叮咚,恭喜女主,任务请继续!
  • 我是哭鬼师

    我是哭鬼师

    我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哭鬼师,出道两年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被迫接了一个老人出殡的单子后,却让我的人生发生巨变。死者诈尸,亲人被绑架,师门遭难。一些人找上了我,竟然跟我的身世有关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校园极限运动

    校园极限运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体育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如何进一步“宏扬奥运精神”“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旋律。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在全国大、中、小学生当中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掀起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热潮。由此以体育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培养青少年阳光的心态,塑造强健的肌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主题。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皇都十里春

    皇都十里春

    “我要是去汴梁,怎么才能找到你?”夕阳下,燕双澄望着渐渐驶向远处的马车喊道。车内的少年犹豫了一下,抬手推窗:“宣德门内第九家,朱红金钉门,黛绿琉璃瓦。”她一直记得他的回答,可当她真的去了汴梁——那夜月华如水,花灯如潮。她却被数不清的官兵围捕,最后还被当成刺客关进了大牢。燕双澄欲哭无泪,身穿玄黑貂裘的少年却冷眼旁观:“欠我那么多年,自己倒忘得一干二净,这笔债要到何时才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