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800000015

第15章 鄱阳湖文化(5)

守岁要到快天亮,5点左右,东边即将放亮,村上的头人和家里的大人们要出天煌,出天煌就是放一封最大的鞭炮,打开大门,大人带着年轻人拜四方神圣,分东、南、西、北上香祭拜,每方三柱香,三主纸钱,然后要拜祖年,即是先给祖宗拜年,点烛、上香、放鞭炮,拜毕。年轻人带着小孩从长辈依次到平辈每家每户互相拜年,祝福他们新的一年全家幸福,五谷丰登、万事如意,祝老人们健康长寿,县城内街邻间或村庄上互相拜年祝福平安,穿着新衣喜气洋洋,来来往往,正是:“金鸡报晓喜春临,万里亲朋互挂心。相慰何须钱和酒,‘平安’二字值千金。”

邻里互相拜年祝福后,各人又分别到亲朋家拜年,从初一到初七,均是拜年访亲的好日子。到了初八,县城周围纵横20公里,不能拜年,这是什么来历呢?此规定从康熙十二年(1656年)开始,南康府委派了一位姓麻的县令在都昌做县官,来都昌上任后,举人秀才、地方绅士都要来拜访,正月里地方名人要向麻大人拜年,此后县令又要向各位回拜。可在回拜的日子里遇到几户,家里选时定日在正月给新亡人拜年,县官大人很觉不妥,认为给新亡人拜年也要统一日子,以便红、白喜事有个正当安排,避免外地走亲访友者误会,所以他召集了县城内和矶山、南山、北山、东山、汪墩的乡绅商量,统一定了正月初八给新亡人拜大年,正月初八是正月的一个好日子,以“死者为大,孝为先”的民俗传统,此后300多年来一直是遵循麻大人和乡绅定的初八给新亡人拜大年。初八已后至元宵大家任意走亲访友。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前的这些日子里,除了走亲访友外,还有许多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有的村里爱好武术,老师傅教年轻人习武;有的学舞蹈,排练地方戏剧;有的练习舞狮、拎龙灯,别看舞狮和拎龙灯,没有一定的武术基础是舞不好的,打狮子、盘龙,要通过老师傅指教,排练才可演出,否则会闹笑话,一伙狮子打得好,龙灯拎得好,显示出该家族人丁兴旺、强盛。

盘龙,又称“拎龙灯”,龙灯一般有九节龙、十三节龙。拎龙灯时,拎龙头的人要身强力壮,身材高大,龙头舞得好,龙身跟着盘,长长的龙灯,张着龙口,摇滚着龙身,摆动着龙尾,犹如蛟龙入海,又像扑朔迷离的吉祥瑞虹,左跃右闪,恰如怪蟒翻身,巨龙腾空,使观众眼花缭乱,其乐无穷。观众齐声喝彩助威,场面热闹非凡,他们拎着龙灯走村串户,给村民送去平安吉祥,领头人进门唱道:龙头进门笑嘻嘻,拿把剪刀剪龙须,剪得龙须生贵子,生得贵子穿朝衣,穿得朝衣骑白马,骑着白马做皇帝,皇帝皇帝,红包两个,蜡烛四对,好哇!村民挨家挨户送果品,包红包,放鞭炮迎接,起龙灯时是在自家祖厅“起龙”。走村是与邻村礼尚往来,更重要的是同宗同族房下村庄,属谒祖觅宗,血脉相通。龙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而盘龙、拎龙灯,则是鄱阳湖畔的一种风俗,一种传统,一种值得炫耀的民俗文化。古朴的民俗神光渲染了美丽的鄱阳湖水,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美丽善良的鄱阳湖人。希望拎龙灯这种民俗文化能够延续下去,继续多姿多彩地为鄱阳湖人招财进宝,传递平安吉祥。

下午要散灯,散灯就是把祖先送回他们的家,让他们到自己的世界里过自己的日子。传统的民俗文化大多在民间形成传神、传奇的故事。

十五晚上的灯要通宵达旦,灯光通明,子夜后要燃放鞭炮驱邪、赶魔,赶走那些无家可归的冤鬼,邪气。最后关门熄灯,全家享福(过年过元宵的晚上睡觉俗称“享福”)。

(三)清明节

周朝就开始有清明节,至今2500多年历史。清明节的前一天就是寒食节,寒食节是为纪念忠臣介子推,相传这个习俗是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舍命保护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勤政爱民的国君。

10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逃亡的人,却忘记了最大的忠臣介子推,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子推前来领赏。可是,介子推和他母亲到深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带领臣子们在深山中到处寻找未见其人,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子推是个大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大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母子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全国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纪念忠心耿耿的介子推。

因寒食节和清明节相隔一日,民间渐渐将寒食节和清明节两者的习俗融合一体,到了隋唐年间(581年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合二为一,成为扫墓祭祖的节日,后人统称“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也叫“三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按照《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正逢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在鄱阳湖畔俗称“上坟”、“上社”,祭祀祖先的一种活动,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数人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习俗扫墓时,要做清明粑,其中有米曲粑、小蒜粑等,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香、鞭炮等物到墓地,将食物供放在亲人墓前,接着压纸(给墓主人盖漏)插花清理坟旁杂物、杂草,点香跪拜、焚化纸钱,为坟墓培上新土,这是鄱阳湖畔最为常见的习俗。最后检查香纸爆竹全熄灭否,再吃掉供品回家。唐代诗人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直至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四)端午节

端午节是鄱阳湖畔又一盛大传统佳节,用划龙船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在公元前340年,曾任楚国左徒,辅佐楚怀王,对内力主修明法度,举贤荐能,对外坚持合纵,联齐抗秦,惜因正道直行,后来遭谗去职,被黜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被楚怀王疏远。后因强秦压境,社稷倾危,屈原无力挽救危亡,痛心疾首,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以死殉国明志。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思想家、政治家特建造了屈原公庙,把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逢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包粽子,百姓自动组成七七四十九条船,每条船上49名男丁,用篮子装49个粽子,在船上对着汩罗江水,喊一声屈原公归来啰,投一枚粽子到江中,希望鱼儿吃粽子,千万不要伤害屈原公遗体,直至抛完粽子,喊完屈原公归来啰。汩罗江四周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他们每人拿一件男子的上衣向江中招魂,同时连喊49声,喊完后同船上的人,一起回到屈原公庙里祭拜。后来这种船在宋朝年间改为龙船,每逢五月初五划龙船并包很多粽子,抛一部分入江中,纪念屈原公,一部分自己吃。划龙船是鄱阳湖畔人们最喜欢的民俗文化之一,划龙船是从五月初一开始,由湖边村庄自行组织,村里领头的族长安排身健力壮的年轻人,小型龙船每船16把摇子(即划船的工具),大船24把摇子,最大的龙船有36把摇子,龙船的两边人数各半,齐心协力,一人打锣,一人打鼓,一人扶舵,在划船的时候“鼓”是总指挥,一开始便咚咚噔咚咚噔,划船的人听鼓划摇,鼓打得越快划船的人动作越快,扶拖的人撑握方向,如果有很多艘龙船下河相互比赛,叫“赛龙舟”,赢者有奖,输者自罚,湖边两岸人山人海,场面激烈,热闹非凡。这是民俗文化的一大奇观,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这样纪念屈原。

文人有诗赞曰:身虽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上述是划龙船、吃粽子的来历,其次是百姓门前五月初五挂菖蒲、艾,焚苍术,吃雄黄酒的来历。相传南宋年间,峨眉山里出现青、白二蛇,它们情同姐妹,在深山千年修炼,已成正果。一日,二位思凡,便化为青、白二位娘子,来到杭州西湖边,白娘子巧遇许仙,他们真情相爱结为夫妻。金山寺法海和尚视白娘子为妖孽,无故拆散这对恩爱夫妻。并施法用雷峰塔将白娘子镇压在塔底下。二位蛇仙本来经过千年修炼自愿改恶从善已修成正果,到凡间寻找真爱,善待世人,欢度时光,但不知人间竟有这样善恶不分的坏人。无故拆散这对恩爱夫妻,镇压了白娘子,这事激怒了小青妹妹,于是她便翻江倒海,吞云吐雾,水涌金山。小青作法推倒雷峰塔,救走白娘子,法海和尚惊慌失措,连忙向南极先翁求救,讨得菖蒲、艾、雄黄、苍术四味仙草在五月初五这天放置在人们的房屋内外,菖蒲挂在大门两边祛毒、镇邪;用温火焚烧苍术消毒;雄黄泡酒喝了消灾避邪。因此,四味仙草流传至今。清明节过后就是农历六月初一,俗称“过半年”,要做米粑敬祖宗,半年后又要过七月半,是鬼节,七月半又要做粑,还要买凤尾鱼、针公鱼烤干,俗称“烤鱼”,同音叫“靠鱼”,寓意是用靠鱼敬祖宗,就是靠子、靠孙。

(五)中秋节

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月圆之夜众人赏月。从古至今人们赏月都以月饼为主,作赏品,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月饼香甜可口,造型美观,形如满月,而不知月饼的来历。

元朝至正年间,汉族人反对元朝的歧视和残酷压迫,经常和元兵作斗争,汉族人多势大,元朝蒙古人难以管制,于是便用残酷的手段来管理汉人,他们把汉人每30户编成一组,每3户共用一把菜刀,每组用1位蒙古兵监督管理,平时不准外出,如有事出村,出乡必须向蒙古人告假,否则当逃役论处,平时各人在各家中,不得与其他人聚在一起交谈,否则当妄谈国事论处。蒙古组长是在蒙古兵内选出来的,他的衣食住宿概由其30户轮流供养,供养不周到要挨皮鞭或罚站在烈日下曝晒。更可恶的是汉人结婚要经组长批准,新娘首先要与蒙古组长睡三晚,否则要以不服管束治罪,轻者服苦役三个月,重的可视为反叛论处,要杀头。因此汉族人敢怒而不敢言。这时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要推翻元朝的残酷统治,其中有一支农民起义军,他们的首领叫朱元璋,他的农民起义军,平定了北方,南方尚未平定,朱元璋派他的谋士刘伯温,八月间秘密地来到鄱阳湖边,他制作了很多圆形扁饼,上面撒满芝麻,其味脆而香甜,准备八月十五,卖给各户人家,并暗示饼中秘密,江南百姓吃饼得书,其书曰:“十五月圆除鞑。”百姓得知此信,在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一齐动手,把蒙古驻村组长全部消灭了,其他元兵也被朱元璋的大军彻底消灭了,朱元璋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刘伯温将月饼传书的事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龙颜大悦,给刘伯温记了一大功,并把这种饼钦定为“中秋月饼”。从此月饼传书的故事流传至今。

在鄱阳湖畔还流传着这样一种古文化的习俗,人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吃完了赏月酒,大人们端着果品、月饼、泡一壶浓茶,把桌子摆在院内,品茶赏月,兴高采烈地谈天说地讲时事;可是小孩子便聚集在祖厅门前或者村子里的空道场上,把下午准备好的瓦片和砖块开始聚瓦灶,每一处瓦灶都有一名大人指挥怎么个聚法,首先挑两名年龄大的孩子、挑砖,用砖头打基础聚两尺高左右,留一个灶门,灶门高1尺2寸、宽1尺,上面再用瓦片搭花格子聚起来,瓦灶底层约3尺6寸左右,以后慢慢缩小向上,高度一般都在5尺,尖顶上放5个红辣椒,“五”字代表五谷丰登,一切完成后再用毛柴点火,另安排小孩把毛柴扎成柴团,码在瓦灶旁,用专人烧火,这种瓦灶烧红后人们叫它“烧瓦灯”。瓦灯确实好看,老远也能看见瓦灯的红光冲天,这时大人们拿着白酒,酒泼洒在瓦灯上,只见红灯绿火酒香扑鼻,全村的人甚至邻村人都来观看,孩子们围着瓦灯唱着儿歌:瓦灯好、瓦灯亮,人寿年丰都健康,瓦灯红、瓦灯旺,金秋时节收割忙,收了早稻割晚稻,金黄的谷子堆满仓,瓦灯园,瓦灯长、瓦灯内面出宝藏……孩子们围着瓦灯转,边转边唱,大人们站在外围为孩子们拍掌喝彩,中秋月夜男女老少乐开了花。(注:烧瓦灯,实际上是将元兵杀死后,放在瓦灶内焚尸灭迹,后人把烧瓦灯作为一种节日娱乐)

(六)重阳节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这种民俗始于东汉约公元88年,和帝喜爱在九月九日(称九九重阳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花糕,五色糕,制作的方法各地制无定法,较为随意。重阳节这天清早,以糕片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万事胜意。古代九月制作重阳糕,按照宝塔试的作法上小下大共有9层,上面还特制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旗,并点蜡烛灯。就是用“点灯”、“吃糕”代表“登高”的意思,小红旗代替茱萸。至今重阳糕仍无固定造型,鄱阳湖畔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之类统称“重阳糕”。

九月间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这天是一年的金秋时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菊花盛开,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他隐居于桃花源以诗会友,以酒待客,爱菊闻名;后人效仿之,还有重阳赏菊与宴饮结合的方式庆贺重阳节。

唐代文人所写登高的诗很多,大多都写重阳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明清以后,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赏菊之风不限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均为繁盛。

建国后,重阳节的民俗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各地尊老爱老成为我国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1989年,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这一天,鄱阳湖畔的人们和全国各地一样,组织老年人登高、秋游,让老人们开阔视野,观赏秋色;但见:“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花香,屈指重阳。南山顶上登高望,干涸鄱湖见老港。湖水清微波浪,夕阳斜照,鸿雁两三行,金秋虽好天渐凉。”他们互相关心,相互交流感情,政府专门为老年人准备娱乐场地,打门球、台球、乒乓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希望老人健康长寿,让老人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力所能及的事,老年人自愿把余热贡献在人民需要的地方,总之重阳节是老人们最开心的一日,也是老年人登高和参加各种老年运动大显身手的一天。

(七)婚红喜仪

同类推荐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诗经开讲

    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韩国常识

    韩国常识

    《韩国常识》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去韩国最不能错过的热门旅游景点,介绍了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常识。此外,切合实际地全面介绍了留学韩国、旅游韩国的注意事项,全面介绍了在韩国不能不吃的各种美食以及多样丰富的异域文化。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在韩生活攻略,以帮助大多数人解决在赴韩留学或去韩旅游的时候遇到的各种问题。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剑惊诸天

    剑惊诸天

    因剑而死,因剑而生,少年一人一剑,诛仙,灭魔,弑神!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妾心如水

    妾心如水

    *一场宫廷斗争,我被拉进漩涡。我最最爱的亲人惨死宫中。我最最爱的人与我成婚只为了折磨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成了这个世界最最孤寂的一个人。灵魂在狂风中摇摆…当身体被疼痛淹没,情感是否还能被守护在心底的最深处,完好无损!*我常说:人不能做错事,因为有些事错了,就不可能再挽回。所以,做错了!就要罚!做错的人,就应该坦然的受罚!*逃走是否能够逃离噩梦般的一切?心死是否能够逃避所有的伤心?事情发展到最后,还有什么是我所能坚持的。一手帮助我最最心爱的男人得到帝国江山。是我赎罪的方式。*渊哥哥,但愿我们永不相见…*当爱,被恨蒙蔽!当鞭打,变成了你爱我的方式。我能给你天下,却再也给不了你,我的心…
  • 长夜有微光

    长夜有微光

    二十岁这年,冉微光家逢巨变。父亲锒铛入狱,母亲重病卧床。曾经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跌入尘埃深处。那个叫席长夜的男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他说:“冉微光,我能解决你的一切难题。”于是,冉微光成为了C市人人艳羡的席太太。所有人都说,冉微光是修了百世的福气,才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嫁给席长夜。直到有人看见冉微光一刀刺穿席长夜的胸膛……
  • 沙丘之星(兽王系列)

    沙丘之星(兽王系列)

    兰虎等人却被送到了绝望战场,相比那些受到侵略的星球,这里更像是一个地狱,一个血肉磨盘,来自各星球的强者们每天都在这里毫无尊严的死去。绝望战场是一片广阔的星域,守护者联盟在这里设立了抵御邪恶智慧种族的防线,每一年、每一天这里都在发生战争,想要在这里活下去并不容易,想在这里活下去并获得足够的资源炼制属于自己的守护碑更是难上加难。唯一的好消息是在这里战功能够兑换到足够多的炼制守护碑的材料,只要战功越大,兑换到的材料就越大,意味着成功率就会提高。兰虎等人将面对怎样强大的对手,他们如何在绝望战场上幸存下来,他们又能不能成功炼制守护碑?
  • 与妖成说

    与妖成说

    臭狐狸,你怎么总爱穿你那闷骚的大红衣! 臭狐狸,听说你昨晚又在醉香阁留宿了!奶奶滴,本小姐可比那些花魁好看多了! 别人养鸡养鸭养狗养猫养二奶,而我养的是一只近千年的狐妖!~O(∩_∩)O哈哈~不对!当初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超级无敌可爱的小狐狸怎么长成了……如此邪魅慵懒腹黑的一祸水!
  • 兽王·宠兽大赛

    兽王·宠兽大赛

    神鹰城初试牛刀的兰虎在二年级开学后迎来了七大洲八大新人类学校联合组织的宠兽大赛,只有排名各校前十名的学生才能参加,而本来不够参赛资格的兰虎却因为兽王的特殊身份而意外受到破格邀请。七大洲八大新人类学校强者云集,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兰虎不得不开始特殊强化训练。一个月的魔鬼式训练,终于使他掌握了校长传授的绝技,修为也突飞猛进,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大赛面纱层层揭开,为了夺得宠兽大赛的桂冠,八十位新人类顶尖高手各显神通。究竟谁能够勇闯三关,摘取无上的荣誉?年龄最小的兰虎能否如愿夺取“风之无形”神剑?隐藏在暗中的敌人到底是谁?……
  • 坠渊之

    坠渊之

    都说下一世和上一世截然不同,我信你个鬼!既然天意难违,我偏偏要人定胜天!在这群雄角逐,欲意升天的世界,唯我坠渊!
  • 山林红霞

    山林红霞

    他们的结论是,此剧不是出自草台班子之手,就是制作成本大大的被打了折扣,否则,不至于这么“业余”。在下一集的片头上,他们在编剧的一屏上看到了刘国良的名字,但排在最后。他的前面,还排着一溜兼着导演或制片什么的“编剧”们。估计混得也挺惨。这剧,也只能在半夜里播了,齐盈盈打了个哈欠,说,“黄金时间里拿不出手。”“唉,不管怎么说,最后总算是拍出来了。”廖小宁有些感慨。“拍了还不如不拍。”齐盈盈又打了个哈欠,“不看了,越看越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