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9000000021

第21章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演变(1)

引言

我国对房地产征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至今已有4000多年。房地产作为—种稀缺资源,是比较稳定的税源,特别是对土地的课税,税基比较稳定,能有效地组织财政收入,满足国家开支的需要,因而受到各朝各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夏朝的“贡”实质上是一种土地税,唐朝征收的“间架税”即为房屋税。清朝光绪年间,户部通知各省“议办房捐”。从晋朝开始对房地产买卖征收契税,宋朝以后逐步通行,清朝宣统年间发布《酌加契税试办章程》。在我国古代,房地产税收以土地课税为主线,贯穿中华几千年的税制发展史。

第一 我国古代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我国对房地产征税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奴隶社会起就有相关记载。历史上最早关于房产税的记载见于周代典籍《礼记·王制》:“廛,市物邸舍,税其舍而不税物。”西周开征的“廛布”是对商人储存货物的店铺所征收的税,带有房产税的性质。自夏禹到西周灭亡这一历史时期,形成了以田赋为主体的税收制度,主要税收形式是“夏贡”、“商助”、“周彻”。到春秋时期,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财政制度也要作出相应的改革。井田制被破坏后,齐国实行“相地衰征”,即根据土地好坏或远近分成若干等级,按等级征收田赋(土地税)。接着,鲁国实行“初税亩”,即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须按田地亩数交纳土地税。“初税亩”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土地税制的诞生。

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形成和统一的时期,逐渐形成了一套封建国家的税收体系。但这一时期的房地产税收仍是以田赋为主,房产税收为辅。秦、汉时期的田赋是国家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税,一般以实物(粟米和刍稿)交纳。田赋的税率,秦代为2/3,汉初为6.7%,汉文帝十二年改为三十而税一,东汉初又改为1/10,此后循而未改。西汉时期,房屋与家庭其他财产一起合并作为计税对象。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颁布了“算缗令”,向商人、高利贷者和车船主征收财产税,凡豪家及中产之家的财产,包括缗钱、商货、车、船、田、宅、牲畜和奴婢等,均在征税范围,需一一评定,汇总征收,税率相当于今天的1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房地产税收仍以田租为主体,辅以估税。为满足战争需要,当时推行了新的田赋制度,即田租户调制。估税产生于东晋,可视为后世契税的起源。估税分为辅估和散估两种。对数额较大,又立有文据的田宅买卖征收辅估,纳税人是买卖双方,按1∶3的比例分摊,卖方交纳3%,买方交纳1%。对于那些价值较小,买卖时又不立文字的交易征收散估,税率为4%,由卖方全部负担。辅估和散估的计税依据都是交易额。估税制度一直沿袭到南朝的宋、齐、梁、陈时期。

隋唐时期,先后推行了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房产税作为一个独立税种出现。唐朝初期的租庸调制,沿袭旧制实行对人税和对物税并行的制度,课税对象为田、户、丁。到了唐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均田制遭到破坏等原因,租庸调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改行“两税法”。“两税法”把地税、户税、租庸调和一切杂税合并,分夏、秋两次征收,以田亩和资产为计税依据,克服了从丁而税的弊端,形成了对物的财产税。间架税是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征收的一种以房屋为课税对象的财产税,又称“屋税”。“所谓间架者,每屋两架为间”,其纳税人是房屋的所有者,课税对象是首都长安城内市民的房屋,计税依据是房屋的数量,税率为固定税率,按屋的好坏,分上屋、中屋和下屋三等,“上屋税钱二千,中屋税一千,下屋税五百”。间架税是典型的房产税性质的税种,为后世房产税的渊源。然而,唐代的间架税执行不到一年便因遭到民众的反对而停征。到五代十国时,后晋少祖石重贵和后周世宗柴荣开征过屋税。

宋朝田赋沿袭唐末五代旧制,实行两税法,但将田赋税目分为公田、民田、城郭、杂变、丁口五类,按田亩征收,分夏、秋两季缴纳。北宋建国之初对典卖房产和田地行为征收印契税,每贯钱(一千文)征收四十文,税率为4%。北宋大将潘美在攻打南汉时,为筹措军饷,曾命令占领区居民“计屋每间输绢三尺”,用房产税实现了以战养战。南宋王朝每年两次向城乡居民征收屋税。辽国田赋分为三类:公田在屯之民,出兵役,不纳税,所产之粟归公;在官闲田,按亩计租,以赋公上;私田赋税,制度有别。金国田制分官田、私田两类,公田输租,私田输赋,税率有别,优惠政策不同。

元朝土地税制以田赋为主体,有税粮、科差之别。在江北,税粮叫地税、丁税,科差有丝料、包银、俸钞;而在江南,税粮叫夏、秋税,科差有包银、户钞。明初,田赋仍沿袭宋朝的两税法,按亩征收,十取其一,分夏、秋两季交纳;明中期,实行一条鞭法,各类徭役随田赋一并征收,正税与杂税统筹,均按田亩、丁额分摊;明朝后期实行田赋加派,激化了阶级矛盾。清初,田赋制度沿用明代一条鞭法,后对田赋制度进行改革,实行摊丁入亩、地丁合一法,即在全国范围内,将丁税并入土地税,合并征收。这是我国赋税史上又一次重大改革。

元朝开征的房产税称为“产钱”,一般按房产地基面积计征稻米若干,或者折钱缴纳。到清代,房产税纷繁复杂且名称多变。清朝初年,朝廷对买卖典押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开征田房契税,由买主依房产卖价每两征税银三分,以后税率略有变动,但此税一直开征到清末。康熙年间,曾两次临时开征房产税,“税天下市房”,且“不论内房多寡,惟计门面间架,每间税银二钱”,即对门面房计征,按门面房间数,每间征收二钱税银;同时对农村草房、偏僻街巷、鳏寡孤独家庭等,免税一间。另外,清代地方杂税种类繁多,江南一带开征过“廊钞”和“棚租”,宛、平两县有“铺面行税”,江宁有“布廛输钞”,京师有“檀输税”。这些都属房产税的范畴。直至乾隆年间,这些地方杂税才逐渐废止。

清末,中国沦为各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各国租界范围内也开征了房地产税,如1886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开征地价税;1898年德国殖民统治者在我国胶州湾地区开征土地增值税。

第二 旧中国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民国初期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税制大多沿袭清制,各地制定章法,十分混乱。鉴于清末税制的积弊,民国政府于1913年改革税制。自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房地产税收体系初具规模,涉及的税种较多。

一、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指从1912年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的政权开始,至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这15年的历史时期。这—时期,主要税收为帝国主义殖民者所控制,地方军阀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税收制度。北洋政府于1913年进行税制改革,将所有税种分为国家税和地方税两类。与房地产税收有关的主要税种有田赋、地捐、房捐、房屋税、宅地税、契税、印花税等。

1913年11月22日,北洋政府公布《划分国家税地方税法(草案)》,其中将契税、田赋划为国家税,将房捐、地捐和拟开征的房屋税划为地方税。1923年10月10日,北洋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宪法》,将契税定为地方税。

1914年1月11日,北洋政府公布《契税条例》。契税作为民国时期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除正税外还有契纸费、教育费、注册费、查验费等。该条例规定:契税的征税范围包括不动产的卖契和典契,纳税人为不动产的买主和承典人,计税依据为契价,卖契的适用税率为9%,典契的适用税率为6%,以贴用特别印花的方式缴纳。契纸费每张5角,每张契价在30元以上称“大契”,收查验费1元、注册费1角;契价在30元以下称“小契”,只收注册费。官署、地方自治团体和其他公益法人购买或承典不动产者免征契税,但是以收益为目的者除外。在条例执行中,民国财政部多次调整税率。1915年财政部颁发《契税大纲》将税率调整为卖四典二;1917年将税率重新改订为卖六典三;各地实际执行的税率也很不一致。

民国成立后,房产税沿用旧制,但各地名称不一,如“市政总捐”、“特捐”、“警捐”和“席艄捐”等。1915年,财政部将各省对房屋征收的各种税捐统一为房税,拟定《房税条例(草案)》。该条例(草案)规定:房税在都会、省会、商埠和繁盛城镇设有巡警的地区征收,征税对象包括商业用房和民用住房两类,以房屋租价为计税依据,营业用房的适用税率为10%,民用住房的适用税率为5%,出租房屋的税款由房主和租户各自负担50%,自住房屋的税款由居住人负担。国有、公有和用于公益事业的房屋,全年租金不足5元的房屋,空置不用的房屋,毁损倒塌、不能居住的房屋,可以免征房税。房税由各地征收局会同警察厅按月征收,征收经费从所征税款中提留5%。但是,各地并没有都遵照上述条例(草案)执行。同年11月,财政部通知各省,可以参照《浙江省征收店屋捐章程》办理房捐。该章程规定:店屋捐对营业用房屋征收,以房屋租价为计税依据,省城商埠和繁盛城镇的应税房屋捐率为10%,其他地区的应税房屋捐率为5%,起征点为每月租价2元,出租房屋的房捐由房主和房客各自负担一半。店屋要每年登记一次,由县知事会同警察厅办理,捐款由县知事派人按月征收并公示。征收经费按照捐款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每月收入不超过1000元的,可以提取10%;超过1000元的部分可以提取5%。捐款净收入解缴财政厅,作为警察经费。

民国初年,主要是一些城市由于建设的需要对土地征税,征收宅地税、地捐等。1915年,北洋政府准备按照估定地价征收5‰的地税,但由于政局不稳,没有实行。

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房地产税收体系初具规模,房地产税收收入主要划分为地方收入,包括契税、房捐、土地改良物税、房屋税、地价税、土地增值税等。

(一)1927年至1937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7

1928年,国民党政府第一次全国财政会议召开,公布《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将契税收入、房捐收入和拟开征的市地税收入划为地方收入。1930年公布《财政收支系统法原则》,将契税和土地税划为县(市)税;房屋税划为省、市、县税。1935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财政收支系统法》,将房屋税收入划为省、院辖市、县(市)收入;将土地税收入划为中央、省、院辖市、县(市)共享收入。

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公布验契暂行条例及章程,契税与田赋、营业税成为地方三大税种。但各省、市自行制定本省、市的契税制度,各地税率高低不同,附加名目繁多。1930年,国民政府将契税划为县(市)税。1934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修正改订契税办法四项》。该办法规定:契税的正税税率,卖契和典契分别以6%和3%为上限;附加以正税的半数为原则,卖契和典契契纸每张0.5元。1937年3月,国民政府公布《财政收支系统法施行条例》规定:各省、市现行的契税,在没有按照土地法开征土地税的地区,可以照旧征收、分配。1928年各省、市的契税收入为542.8万元,1937年达到1421.2万元,增长了1.6倍。

这一时期的房捐制度在全国并未统一,各省、市自定规定,捐率差别较大,纳税人规定也不同。但征收范围一般包括商业用房和住宅,在经济繁华的地区征收;多数地区以房租为计税依据,按照商业用房和住宅分别规定捐率;而对于无租金收入的自用房屋,各地大多按照房屋的价值定率征收,或按房价计算年息作为租金计征房捐。

根据孙中山先生关于“平均地权”的主张,南京国民政府于1930年颁布了《土地法》,开征了地价税、土地增值税和土地改良物税。该土地法规定:土地税为地方税,但是中央土地管理部门因整理土地需用经费时,经过批准,可以在此项税收总额的10%以内拨付。土地税分为地价税和土地增值税两种。地价税按年征收,以估定地价为计税依据,税率按照土地类型分为6档:市改良地税率为1%至2%;市未改良地税率为1.5%至3%;市荒地税率为3%至10%;乡改良地税率为1%;乡未改良地税率为1%至1.5%;乡荒地税率为1%至10%。此税种主要在少数城市开征,全国多数地区未开征。当时开征地价税的地区有上海、青岛、杭州、广州等市和广东省。此后,南昌、镇江等市又陆续开征地价税。纳税人自住、自耕的土地,按照应纳税额的80%征收。土地增值税于土地所有权转移或者15年届满土地所有权无转移时征收,以土地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实行5级超率累进税率(20%至100%)。改良物税在征收地价税时征收,市地改良物以估定价值为计税依据,按年征收,最高税率不得超过0.5%,也可由地方政府规定免税,乡地改良物不得征税。但由于土地法的实施不到位,许多地方仍征收田赋、契税和房捐。

这一时期,与房地产有关的税收还包括遗产税和印花税。1928年,国民政府财政部拟定遗产税条例草案;1929年,修改后制定了《遗产税条例》及实施细则,此后又经过多次讨论,但仍未付诸实施。193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印花税条例29条,后又提出整理办法两条:第一条,印花税票改托邮政局代售,由人民自由购贴;第二条,印花税提拔一成归省,三成归县,二成接济边远贫困地区,以为裁减或废除苛捐杂税,减轻田赋附加之抵补。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印花税法》,共设35个税目,包括商事凭证、产权凭证、人事证凭、许可凭证、比赛票和娱乐票等。

总之,南京国民政府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在全国并未统一建立,房地产税收收入主要划归地方,以契税和土地税为主。从房地产税收环节来看,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并重,都规定了相应环节的税收课征。

(二)1937年至1945年的重庆国民政府时期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平津陷落,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这一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重新划分了税收收入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1941年11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改订财政收支系统实施纲要》和《财政收支系统分类表》,将契税收入划为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共享收入,原来属于省财政收入的部分划归中央,原来属于市、县财政收入的部分仍然划归市、县,即契税划入中央税,契税附加仍为地方税;将房捐(在土地法实施地区为土地改良物税)收入划为县(市)收入;地价税和土地增值税收入为国家财政(包括原国家、省、院辖市财政)与自治财政(包括原县、市财政)共享收入。

同类推荐
  •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到欧盟的“地中海联盟”,再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世界格局的演变,遵循的其实是一套经济学的逻辑。被广大读者誉为“一本真正接地气的财经奇书”。了解大国博弈、世界政治经济的必读书。中国的当家人为何在十八大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特点和优点是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没有持续性?中国经济的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本书精彩地回答了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出的这些问题。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关系扑朔迷离,错综复杂,要进入世界政治与经济这个学科的大门,把握国际关系的本质,认清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必由之路就是熟悉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掌握有关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是资本主义列强争霸和扩张的历史,也是国际社会的秩序和准则逐步形成、国家行为得以规范的历史。西方国家的学者从西方立场和角度力图探究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主张,推动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老城社区复兴是上海城市发展重要内容。老城是上海之源。本书总结和分析上海部分老城社区复兴案例,并通过老城社区调查了解社区各类人群对本社区复兴实践的评价。
  •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政策建议集(1996~2017)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政策建议集(1996~2017)

    本书秉承“三言两语、理论色彩、一家之言、内部争鸣”十六字方针,在聚焦理论热点、关注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书遴选1996~2017年政策建议集结成册,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热门推荐
  • 重生王爷很狂妄

    重生王爷很狂妄

    再次睁眼她从权倾天下的摄政王重生为碌碌无为的女王爷! 人人欺辱嘲弄恨不得得而诛之?打,不掳袖子何以平定天下。 欺她无权无势毫无地位?女皇当金子赏回来的国玺算不算?灭奸臣得来的兵符、拔剑打回来的天下、灭妖族收回来的战利品算不算? 这一世她不过随性而活,然佳锋乱世出英雄、醉卧红尘究竟谁为谁倾心? 红衣妖孽追上瘾。 清冷神医护上瘾。 温柔暖男赖上瘾。 腹黑蛇君欺上瘾。 呆萌小兽撩上瘾。 禁欲仙师宠上瘾。 等等……想逃? “女人,招惹桃花遍地开胆敢偷着跑路?" 抓,抓回来使劲捂,万年石头不开花还是欠了火候。 注《本文甜宠一女多夫,男生子不喜勿入!》
  • 孽情:情是何物

    孽情:情是何物

    她,被骗嫁入豪门,只因仇人痛恨她死去的母亲,想要变着方儿折磨她;她,为了拆散分开多年、陷入不伦恋的双胞胎弟妹,却被误解,最终与他们反目;她,生孩子后惨被整容遗弃,却被夫家宣布死亡,办了隆重的葬礼;失去身份,她再入夫家,甘心为保姆,只为能守在儿子身边;丈夫终于玩火自焚,死于非命;婆婆继而发疯。夫家衰落,公公苦苦支撑,因为被整容,她和母亲的容貌一模一样,一直钟情于自己母亲的公公将她当作母亲。母爱和善心两难抉择,如何面对儿子,如何面对公公,她左右为难。一切烟消云散,弟妹相认,一家团聚,她带着儿子坚强地活着。
  • 驰骋疆场名震词坛的辛弃疾

    驰骋疆场名震词坛的辛弃疾

    本书介绍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生平,内容包括:靖康耻后、政局飘摇,幼承家教、文武兼修,壮岁拥旌、起义南归,勇杀叛贼、扬名立威,三献奇策、志图恢复等。
  • 独家溺爱:冷少宠妻成瘾

    独家溺爱:冷少宠妻成瘾

    林雨霏嫁给冷少琛的第一天,就知道他不爱她,在他心里,她是最阴毒最卑鄙的女人。可是林雨霏没有想到冷少琛连他们的孩子都不爱……孩子没了,林雨霏对冷少琛的爱也消失了。可是就当林雨霏准备离开的时候,冷少琛竟然抓着她不放手:“你是我的妻子,怎么可以离开我?”
  • 女职工心理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女职工心理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末日合成系统

    末日合成系统

    合金+玻璃+弹性材料=强弩合金+动力系统+武器库+人工智能=变形金刚核反应堆+人体=虚空生物……来自神明的实验,地球被植入超级病毒,并与大量场景融合,每个城市融合的场景不一样。狂蟒之灾,厉鬼复苏,火焰山,疾病失控,深渊虫群,僵尸墓地周辰本以为凭借合成系统能在末世杀出一条血路,掌控命运,但……………书友群:322303255
  • 废材嫡女她又在作妖了

    废材嫡女她又在作妖了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冷艳杀手。任务失败被主上赐死。一招穿越成了一个废物?这是个强者为尊的时代!斗灵?驭兽?炼药?不好意思!她全包了!但谁能告诉她这傲娇的小龙真的是上古神兽?!传闻中令人闻风丧胆的鬼王真的是她背后赶不走的跟屁虫?!
  •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相关概念的简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体系的发展现状、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转型、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创新以及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的实践研究等。本书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具体矛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政话语分析创新、转型的建议。
  • 漫步重生路

    漫步重生路

    陆宝宝重生了,漫步重生路,她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然后,期待有一天,面包有了,爱情有了,幸福还会远吗?可是,当爱情,是“中年大叔”;当面包,是“大叔”的附赠品,……重生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就已经被俘虏,命运的车轮会把她带向何方?
  • 浓情百分百:陆少你甜齁了

    浓情百分百:陆少你甜齁了

    一场乌龙,让本想安安心心在海市混到毕业的沈清悠,遇到了雅尚总裁陆臻森,然而,高冷总裁根本就不是她的菜。怎知,高冷总裁居然这么毒舌?居然还会做饭?要不要这么强?一朝有事相求,一夕温柔醉语,饱受“情伤”的沈清悠沉沦了,可是,豪门哪里是她这个小透明想进就进的?斗情敌唬公公,还要跟总裁斗智斗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