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8400000041

第41章 教育家的教育局长(4)

譬如说有些地方的教育工作在不停地变。每一年都有几个新的提法,看似变化很大,看似在不断地创新,但实则没有变,浮躁的作风没有变,急功近利的思想没有变。

从这里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到,创新有大创新,有小创新。

小的创新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的创新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扎扎实实的、艰苦的工作才能完成。譬如说我们要培养新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那就不是一年或两年能够完成的任务,那就必须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

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像魏书生那样,真心实意地搞素质教育,按教育规律办事,而是一个劲地搞应试教育,一个劲地片面追求升学率,那再努力,再艰苦,也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更不要说培养创新型人才了。

魏书生和他领导的盘锦市教育局,从总体上看,他们是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致力于大创新。这个大创新就是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不断增强干部师生的民主意识,科学意识、依法治教的意识;始终坚持端正领导作风和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广大教师的继续教育。在明确的目标引领下,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他们脚踏实地,一心一意,扎扎实实地,高高兴兴地、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实实在在的事,奔向他们宏伟的目标。

在大的创新目标下,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他们的具体工作也必然是充满着创新,因为他们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是朝向大目标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扎实有效的,因而就富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譬如说中小学生每天要做适量家务,要在父母过生日时为父母绘制生日贺卡;中小学生“每天七个一分钟”,坚持培养学生“12个学习习惯”,“落实课堂教学十条要求”;中小学坚持开展长跑活动;每年举办艺术节、教育科技节;每年召开培养习惯现场会;每年举行中小学生运动会;建立特长生档案;每位任课教师和一名后进生组成互助组;学校向家长委员会汇报工作;实行教师轮换制、聘任制和末位培训制;建立教师奖励基金……等等。这许许多多的事情和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都是和素质教育,和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密切联系的。这许许多多的事情和工作,单个地看,似乎都是平常的小事,但这些平常的小事组合联系在一起,和素质教育的大目标联系在一起,认认真真地做,年年月月、天天做,这就不平常、不容易了,这就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意义,因而它就是创新的。

魏书生是高效率的人,他几十年来一直是惜时如金,分秒必争,始终在和时间赛跑,所以在教育局的工作中,也有许多是围绕着提高工作效率的创新。如前文已提到过的时间观念很强,纪律严明;工作的计划性很强,减少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说了算,定了干等。除此之外,魏书生还有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硬措施,这就是公开向广大教师提承若,向全社会公布教育局工作的硬性指标。魏书生任教育局长伊始,就公开向全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承诺,每年教育局只开6个会,如果超过了6个会,校长和教师们可以拒开;而且每次会议的时间尽量压缩在3个小时以内。盘锦市教育局先后向社会公开承诺——确保80%的农民子女走出农村,成为工人、商人、经营者及管理者;到2006年,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提高到75%,城市初中毕业升学率提高到95%。早在2004年,盘锦市教育局就公开向社承诺;“城区公立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不招收择校生,如举报查实,市教育局对举报人奖励1万元人民币。”至今3年过去了,竟无一人举报,1万元奖金还是无主之物。

敢于向社会提承诺,显示了他们的力量和信心,同时这也是立“军令状”,是自己逼自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和退路。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使大家的工作更深入,更细致,节奏更快,工作效率更高。

要快节奏、高效率地工作,要不断地创新,同时也要不断地增强高效工作的后劲,这就是加强学习。魏书生是酷爱学习、自学成才的典范,他是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他对盘锦市校长和教师们的继续教育工作抓得很紧,抓得很实,同时也对教育局全体干部提出了加强学习,建立学习机关的要求。

首先是局领导带头学习。魏书生每日的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教育局很多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他的社会兼职很多,参加会议的时间很多,还要经常受邀到外地讲学,讲课。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但他绐终坚持看书学习,要求自己每天都要看书,每天都要写日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体会,要求自己每月都要写文章。教育局的3位副局长也是带头学习,他们先后读完了研究生课程,并带头写论文,写书,带头参加计算机技能比赛。

盘锦市教育局完全是一个学习型的机关,尽管大家的工作很多、很忙,但每位干部每年每月都有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任务,每天至少都要学习两个小时——常常是在晚上学习,双休日多半的时间也是用来学习。截止目前,教育局干部已获硕土学位和正在攻读硕土研究生课程的已有20人之多。除了攻读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十六大”的《报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党中央、国务院每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文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末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都是他们每年都要认真学习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使每个人都站得高,看得远,胸中有全局,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增强依法治教的观念,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人人成为教育管理的专家、学者。

三全面均衡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多样,这就使得我国的差别很大很多。从大的方面说,有经济方面的差距,有文化方面的差距,有公民待遇的差距,更有教育方面的差距和不公平。

教育方面的差距时至今日还是比较大,教育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多。因为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对每一个家庭的影响很大,所以就备受社会关注。孩子关系到国家的末来,更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末来。即使是贫穷的人家,贫穷的地区,人们能够忍受生活上种种的贫困,却忍受不了孩子没钱上学,孩子没学上,没有好学上,不能忍受孩子被耽误。

长期以来,中国的家长为孩子上学的事情费时、费力、费神可能在全世界是最多的。而最为普遍的,就是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和上高中阶段,家长们都忙不选地为孩子选择好学校、好班级、好老师,是为择校、择班、择师,而且很热。有托人找关系走后门的,有请客送礼的,有出巨额择校费的,更有农村人送孩子到城里上学,小城里人送孩子到大城里上学,差的地方送孩子到好的地方上学不惜成本代价的。

为什么要择校,且很热呢?因为我们的教育、学校差距很大,很不平衡。我们还把学校分为许多等级,有省级重点校,有地市级重点校,有县区级重点校等等。重点校就是好学校,不仅硬件设施好,现代化水平高,而且师资力量强,好教师多,而且财政支持力度也大。差学校本来就差,农村学校本来就穷,又没人重视,没人支持,就越来越差。孩子是家庭和父母的希望,精神寄托,人没了希望是万万不行的,于是给孩子选择好学校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简直就是人的本能。

面对着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不平衡,面对着择校热,面对着学校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断拉大的差距和不平衡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的呼声——“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我们该怎么办呢?实事求是地说,相当多的人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上的差距和不平衡是客观存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的必然结果,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人力不可遏的,只能面对,只能适应。当然,这样的差距和不平衡对少数富人、有权势的人是有好处的,对大多数平民大众是极为不利和难以忍受的。当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不平衡、不公引起重视并着手解决的时候,我们的许多人似乎应该感觉到自己的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也应该认识到,教育的不平衡、不公也是因为人的不做为造成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只要我们是“权为民可用,利为民可谋,情为民可系”,教育的差距怎么能不断地拉大呢?

还是让我们看看魏书生,看看一位教育家、实干家,情为民所系的人领导下的盘锦教育吧,这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盘锦的教育曾经也是不平衡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差距也是相当大的,也存在过择校热和择班热,但现在的盘锦教育,完全可以说实现了平衡,实现了公平,城乡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差距,但差距已经是很小的了。在盘锦,择校和择班的事情是没有的了。家长和学生用不着挑拣,用不着舍近求远择校了,也用不着择班了,家长放心,学生高兴安心地就近上学了。

盘锦教育的均衡和公平也决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它是魏书生和他领导下的盘锦市教育局十余年间自觉进行宏观调控,致力于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而不懈努力的结果。

早在2004年3月的一期《盘锦日报》上,一行通栏大标题格外醒目——“市教育局设立举报奖”。在标题下面,编者又特意用黑体字作具体说明:“城区公立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不招收择校生,如举报查实,市教育局对举报人奖励1万元人民币。”

至今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还没有一人举报,1万元奖金还是分文不少地落在市教育局的账面上。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震惊!在截止目前择校仍然普遍、很热的情况下,盘锦市的治理择校何以能这样的彻底?是市教育局对招收择校生的学校和校长处罚严厉吧?也可能是,但处罚措施无论怎样严厉,如果城区内各公立中小学之间差距仍然很大,仅凭严厉处罚就能治理择校,就敢向社会公开承诺吗?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不公平、不均衡的问题不解决,只坚持不许择校,群众肯定不答应,魏书生也是不敢做这样的公开承诺的,否则就要出乱子。只所以敢做公开的承诺,又三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学生择校,没有人举报,平安无事,这足以说明盘锦的教育实现了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实现了教育的公平。

这应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一直激烈,教育投入一直相对不足,历史形成的教育不平衡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魏书生又是怎样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实现盘锦教育的均衡公平的呢?

这是一个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硬仗,能做好这个大的系统工程,能打赢这个硬仗,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魏书生又是怎样创造这个奇迹的呢?

这就是魏书生的高瞻远瞩,大胸怀,大气度;这就是他的远见卓识,求真务实,事业心,责任心,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是他的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他的智慧、胆识,他高尚的人格,他超强的能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许多人抱怨素质教育不好搞,抱着应试教育不敢松手的时候,魏书生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认真、扎实、细致的素质教育;当许多人和许多地方大搞明星学校、窗口学校、重点学校,不知不觉拉大教育差距的时候,魏书生和盘锦市教育局已早早地,默默地开始致力于教育均衡发展的系统工程了。

怎么实施呢?说来似乎还很简单,只有八个字——“好的管住,弱的改造”。

什么是“好的管住”?魏书生明确地解释说:“即便是最好的初中,我们也不是要办成尖子学校,不允许它择生,不给予它好于其他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就说,在盘锦市好的或最好的学校是没有什么优待的,不给偏吃偏喝,而且要加以限制。

大家都知道,盘锦最好的初中非实验中学莫属,那是魏书生当年教书当校长的学校。可以说,盘锦实验中学对魏书生,就像帕夫雷什中学对苏霍姆林斯一样意义非凡。虽然是魏书生的“嫡系”,但他们也丝毫没有“特殊特遇”。学校坐落在旧城区,门前的街道上净是各色的小本生意,不远处就是棚户区。

按照划片入学的原则,实验中学的学苗都来自附近的几所小学,这些大多是普通市民和做生意人家的孩子,父母是双职工的都很少,基础并不好。

走进这所声名远播的学校,不禁令人有些失望。一眼望去,初中部的两栋教学楼夹着一块不大的操场就是学校的全部。为了不至于一览无余,校门口新建了一排罗马桩,但这更衬托出教学楼的陈旧。魏书生当了局长后,学校面貌也没有太大改观,学校没有得到什么“厚爱”,相反,在资源配置上,还常常被排在最后。比如,局里统一配发课桌椅,别的学校给800套,实验中学却只有600套。

魏书生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感情深厚的学校呢?因为他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私心;他要从全局出发,看眼长远;他更多考虑的是盘锦教育的均衡问题。他说:“之所以择校,还不是因为学校差距太大,假如我把实验中学办成最好的学校,条件高出一截,校内全是优秀学苗或有权势人家的孩子,那人们的各种欲望不就都起来了。”

的确,推进教育均衡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魏书生对薄弱学校的改造上,他更多关注的是薄弱学校。前些年,提起盘锦市五完中,熟悉情况的人无不摇头叹气。由于师资结构老化,管理不力,学校陷入了滑坡困顿之中。家长为了让孩子转学,纷纷花钱改户口。老师们也脸上无光,上班时间常提早一站下车,宁可多走路也不愿暴露“家门”。

2001年,魏书生和市教育局决定,将五完中的初中部跟优质资源的盘锦市一初中合并,组成新的盘锦市第一中学。为了加强管理,使合并后的第一中学健康发展,魏书生把自己在实验中学时的得力干将范宝丰调来当校长。范宝丰临危受命,上任前,他请魏书生面授机宜。魏书生只说了两句话,一要“稳定”,二要“管住自己”。范宝丰心领神会,回去后,他特意把“管住自己”4个字写在校长名牌的背面,时刻不忘。

几年来,范定丰努力践行着魏书生的“六字真言”。对原来五完中的教师,他没有一点歧视,而是积极地发展潜力,唤醒激情;对一初中的“生力军”,他更多地提倡真诚互助,搞好团结。同时他也仿效魏书生,做不离开讲台的校长,年年教毕业班,起模范带头作用。合并后的第二年,学校的生源就达到稳定,很少再有学生转走。近两年,学校的生源完全饱和,不得不有所控制。最感欣慰的还是教师的变化,每个人都扬眉吐气,原来比较生疏隔膜的两校教师现在已不分彼此,真正成了一家人。

学生择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择师,所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师资力量搭配的均衡是关键所在。对此,魏书生从当教育局长开始就解决教师均衡的问题。他采取的强有力的措施主要有三条: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二是每年举行市直在职教师统一考试;三是实行教师流动。

同类推荐
  • 才高八斗:曹植

    才高八斗:曹植

    本书介绍建安时代与建安文学,记录曹植的起伏人生与其文学创作生涯。
  •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这是一本富于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温情追思杨绛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向杨绛先生致敬!参透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智慧,做一个明媚从容、淡定优雅的女子。她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外界给了她颇多赞誉——坚韧、从容、睿智、宁静……但这些于她不过浮华如花,开过即谢,她并不曾为此动容,不曾改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还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名人传记丛书:俾斯麦

    名人传记丛书:俾斯麦

    名人传记丛书——俾斯麦——不羁少年到铁血宰相的蜕变:“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II)(英文版)

    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II)(英文版)

    It was the tim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 a time of great change and great pgsk.comy imprisoned for 18 years in the Bastille, Dr. Alexandre Manette is reunited with his daughter, Lucie, and safely transported from France to England. It would seem that they could take up the threads of their lives in peace. As fate would have it though, the pair are summoned to the Old Bailey to testify against a young Frenchman — Charles Darnay — falsely accused of treason. Strangely enough, Darnay bears an uncanny resemblance to another man in the courtroom, the dissolute lawyer's clerk Sydney Carton. It is a coincidence that saves Darnay from certain doom more than once. Brilliantly plotted, the novel is rich in drama, romance, and heroics that culminate in a daring prison escape in the shadow of the guillotine.
  • 快穿之戏精别撩了

    快穿之戏精别撩了

    桃夭本是父神亲手种下的桃树修炼成仙,因实力不俗又辈分极高。平时为人最是不正经,极爱撩拨上界的小仙子。受天帝所托前往万千小世界收集天界战神云泽上神的神魂碎片和尚:并非风动并非幡动是我心动,只对施主一人心动光明神:光明和黑暗本就不可分割,又从何说起的堕落。就算堕落也只因为你每个世界男主女主名字都是一样的别问问就是懒he双洁沙雕
  •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由连山编著的《心理学与口才技巧》全面系统地揭示心理学在口才技巧中的运用,比如,怎样赞美别人而不显阿谀奉承;怎样拒绝别人而不和对方交恶;怎样说好难说的话,应对尴尬场面;怎样打动别人,让别人按你说的做;怎样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等等,指导读者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说话时机、说话曲直、说话轻重和与人开玩笑的分寸,把握好调解纠纷时和激励他人时的说话分寸,懂得怎样问别人才会说、怎样说别人才会听。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同陌生人、同事、老板、客户、朋友、爱人、孩子、父母沟通的艺术,在求职面试、谈判演讲、尴尬时刻、宴会应酬、探望病人及应酬亲友时的说话艺术。
  • 望火楼里的浪漫故事

    望火楼里的浪漫故事

    刚子登上望火楼顶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一个女人正向他走来。刚子站在五十倍的望远镜前,慢慢地旋转着眺望,大林海立刻塞满了视野。刚子不看黑松翠柏云杉和白桦林,而专门寻找着林中的雾霭弥漫处,一旦辨出那不是雾而是烟,他就立刻用电台向山下百余里外的林业局防火办报告火情;而在只有雾没有烟、或者烟与雾都没有的日子里,他就这么重复地、无数次地眺望,任务也就完成了。
  • 北京城杂忆

    北京城杂忆

    本书为劫后余生的萧乾先生站在今和昨、新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用独特的京白抒写过往的人、事、城。幽默、俏皮、利落的文字中糅进了伤感的留恋和深刻的反思。
  • 王爷的全能丫鬟

    王爷的全能丫鬟

    本文属于又甜又虐的类型,喜欢的宝宝赶快走起风流倜傥的王爷,胆小卑微的丫鬟,改变了她的一生,“既然是奴婢,就得有个奴婢的样子!”她的深爱,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他位高权重,只能将爱埋在心底。旁人一次次的侮辱,她都逆来顺受。“你们欺我辱我都可!可是唯独不能打我亲人的算盘!”初次入宫,便得贵妃赏识,到底是巧合还是阴谋?一次诬陷,害得她险些命丧黄泉。不料,却揭开沉封已久滔天大密!她,卿漓该如何割舍?又该何去何从呢?
  • 未等故人归

    未等故人归

    当他凯旋归来,却看到一个孤冢,里面埋葬着他爱的人。
  • 背面的世界

    背面的世界

    梦菲做梦都没想到,在她灿烂温馨的有如三月春光明媚的心境里,会突然爆响一声晴空霹雳。而在此之前,谁不羡慕梦菲一切滋润得恰到好处的生活,而梦菲又何尝不是乐在其中呢?一切发生在确实明媚的三月天。那天梦菲单位自来水公司宣布全体职工开会,而后又宣布了职工们私下嚷嚷盼望了多年、在本市千金难买的黄金地段建集资房的决定。宣布当日预交一万元,否则视为自动放弃。会才开大家就被炸了个措手不及,兴奋的、抱怨的、愁眉苦脸的、六神无主的,各种复杂的表情与生动的脸谱粉墨登场,然而大家谁也顾不得看上对方一眼,纷乱的人群使外人一看这里简直快成了疯人院。
  • 这男人欠揍

    这男人欠揍

    他的胳膊伸过来,我一骨碌站起来,留给他一个后背,“走得时候麻烦关门。”走进浴室,打开花洒,水到脸上,再也分不清哪是泪水!裹着浴巾回到房间,他已经不在了。平整的床上安静地躺着一摞钞票,一张纸还有我的正在唱歌的手机。我没有理会手机,皱起眉头拿起了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强力胶小姐,我想告诉你三件事。第一,我不是出来卖的,所以不能收你的钱。第二,你不戴眼镜,不盘头,不穿衣服的样子很美!第……
  •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这是一本紧扣80后情感生活的作品,作者通过借助李雷、韩梅梅、Lily、Jim、林涛等80后记忆中熟悉的人物引发一段让人回味无穷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了创作,曾访问若干80后关于他们青春懵懂的初恋,通过对每个人的叙述,作者引发“如今我们之所以没有在一起,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年轻,都不懂得爱情。”这样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