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1200000001

第1章 序(1)

这是一个久远而深邃的梦——

人类自从步入文明时代的第一天起,世界各民族就共同执着地追求昌盛、繁荣、民主、自由、发达、富强……

故宫,这座宫殿巍峨,形制严整,左右铺陈,前后延伸,大小建筑物尊卑有序的紫禁城,既象征着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又象征着五千年文明的衰败。

古往今来,生生灭灭,中华民族曾撞响多少命运的晨钟!

推开厚重的历史之门,人们似可听见金戈铁马的呼啸——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李自成挥戈挺进北京……

林则徐虎门销烟……

洪秀全饮恨金陵……

严复译《天演论》……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共图戊戌变法……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邓小平畅游北戴河……

一个苍劲的画外音: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

历史的选择

这位被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称作“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在那个狂躁迷乱的年代,当他一圈又一圈地踱步在江西省新建县这座小城的土坪上时,也许便开始了对未来岁月的深沉思索。

历史注定要他担当起中国这场伟大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角色。

1980年,当华夏民族还拖着沉重的尾巴,蹒跚地迈动它的脚步,他就明白无误地指出:“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是场彻底革命。”

1984年10月10日,他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说:“我们把改革当做第二次革命。”

1985年3月28日,在与来访的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会晤时,他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进一步坚定地说:“我们必须这样做,尽管有风险。”

然而,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

时间上溯26年,那场席卷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大地、震撼全球的史无前例的“革命”——早已成为历史烟尘了。

时至今日,40岁以上的人们回首往事,仍痛感人生曾经历过一次可怕的梦魇;而现今的年轻人,则会觉得父兄辈们当年的举措不可理喻,以为那是一部20世纪60年代的“天方夜谭”。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中国人确确实实曾在这种政治氛围下苦挨了漫长的十个年头。

整整十年,全球正刮起一股“科技革命”的飓风,第三产业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中国的这场“革命”,据经济学家测算损失了5000个亿。

倘若说“文化大革命”有什么特殊“贡献”的话,就是把一切推到极端之后,终于使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大彻大悟——

当经历了狂热、痴迷、磨难、痛苦、困惑、希望、疲惫、抗争,直至灵魂睁开眼睛的人们汇聚在天安门广场,泪水、怒火与热血一齐喷涌;

当噩梦醒来提蟹沽酒敲锣打鼓庆贺又一次解放的游行大军穿越北京长安大街;

当数万观众、运动员如醉如狂地起立欢呼,向首次出现在首都体育馆看台上的久违了的邓小平致意;

中国人才蓦然惊悟:原来准备走进一个房间,最终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

自己把自己的锅碗瓢盆全砸碎了。

一片饥饿、焦渴、困惑的土地。

出路在哪里?

曙光在哪里?

希望在哪里?

历史长河,正是在一个旧秩序覆灭与新秩序诞生的空白地带,悄悄地异常迅猛地不可阻遏地选择突破口……

中国人做过多少次选择?

在这个星球上,也许没有比中华民族更期待发展、向往强盛的了!

中国——这个曾经雄视千古、令四海称臣的东方大帝国,她的衰败只是近代的事。直至19世纪中叶,中国还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产品生产大国,工业产品占到全世界的19.7%,仅仅稍逊于英伦三岛上那个号称“日不落国”19.9%的世界产品占有率,在全球位居第二。

百年离乱,百年屈辱,百年抗争。

自从1840年,英国的“远征军”驾着20艘炮舰轰开清王朝闭锁的国门;随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强加给中国人民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条款;掠去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高达1000亿两白银;仅仅“庚子赔款”一项就掏空了清室12年的财政收入。

北京菜市口。

熙熙攘攘的人流早已淹没中国近代变革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

这座金碧灿然、栉风沐雨数百年的老中药店西鹤年堂,却是当年清代监斩官的休息处所。一百零四年前(光绪二十四年)的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在这座店前慷慨赴死。“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肝胆涂地前所发出的撼天动地的呼喊声犹然在耳……

距此百步之遥的北半截胡同41号,为当年的浏阳会馆,亦即为谭嗣同居室“莽苍苍斋”;往东,米市胡同43号,则是当年的南海会馆,一代名儒康有为的书斋“汗漫舫”即坐落于此。菜市口北达智桥胡同12号内的“谏草堂”,明代杨继盛曾在此写下弹劾严嵩“十大罪”奏章,康有为又借这块宝地召集千余名来京应考的举人,笔走龙蛇写就名垂青史的万言《上皇帝书》——史称“公车上书”。

震撼朝野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于中南海瀛台的涵元殿,殿西室刻有一对楹联:“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恰成深刻的历史嘲讽。

于是,虽有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自强不息——由黄河文明孕育的华夏民族,却一如有着狮鬃般大胡子的卡尔·马克思所形容的:“一个用酒精浸泡着的封建胎儿,仍然在瓶子里装着……”

毛泽东——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了。

这个来自韶山冲的乡村教书先生,对于中国国情的了解,犹如农民对于土地的了解——他所领导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无论历史规模和社会内涵,都为这个孱弱的东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机。

一位西方观察家曾经善意地指出:如果中国利用共产党和毛泽东的崇高威望,1952年搞计划生育,1954年搞生态保护,1956年开始经济改革,60年代进行政治改革,那么,中国今天能够达到的综合经济指标,将会是目前的9倍。

历史不是“如果”链,而是一条因果相涌的长河。

毛泽东跳下战马接管战争重创后的江山时,蒋介石已先期将国库中的黄金475.5万两、银元1640万元、美钞1537万元分别劫运去台湾或美国。

一片废墟,百业待举。

迅速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新中国所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其成就有目共睹。

有时,一组枯燥的数字更具有诗的韵味。新中国与旧中国对比:钢产量增长64倍,煤产量增长16倍,原油产量增长428倍,水泥产量增长92倍,发电量增长91倍,粮食产量增长2.6倍,棉花产量增长4.9倍,水产品产量增长7.1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51倍。

任何经济现象的考察,都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的考察——

由于世界东西方冷战的长期对峙格局,中国经济的发展思路,无可选择地纳入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植根于中国这块浸染着小农生产思想的土壤,很快便消融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极为短暂的勃勃生机;

由于成就的取得,头脑发热,急于求成,发动“大跃进”,组建“人民公社”,期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为地强行变革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力的大滑坡;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中国的经济建设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1961年,来华访问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曾由衷地对毛泽东说:“再过50年,你们就了不起了。”

此刻的毛泽东颇为冷静地答道:“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身处领导层中枢的邓小平,则以实事求是的勇气尖锐地指出:“中国社会实际上从1958年开始到1978年20年时间内,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中国的改革伟业,是以气势雄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的。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载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率先向“两个凡是”的思想禁区发起攻击,从而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上至高层政要下至黎民百姓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毋庸置疑地预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与一个旧时代的退隐。

为天安门“四五”运动正名;为张志新、遇罗克烈士平反昭雪;对“文化大革命”彻底拨乱反正……一场民族的大反思,孕育着整个民族的大飞跃。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里程碑式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指导思想从剑拔弩张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转移,从而揭开了中国这场伟大社会变革的序幕!

邓小平曾多次向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描述中国改革的宏伟蓝图:“中国的发展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国民经济翻一番;第二步,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一千美元,步入小康社会;而后呢,再用五十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使整个国家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的采访时,进一步阐述了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从这位伟人的口中,有几个信息,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

——对毛泽东的评价,第一他是有功的,第二才是过。

——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

——共产主义从来都承认个人利益。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改革”的含义就这样越来越明晰了——它的根本宗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腾飞,人民富足,国家强盛!

大型传记故事片《周恩来》,其中一组感人至深的镜头,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铭心刻骨的印象:1975年1月13日,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周总理,强撑病体走出北京医院,驱车来到人民大会堂向出席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的代表们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出席会议的2864位代表噙着热泪,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人民的心声,国家的心声,民族的心声!

先驱、英烈们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苦斗,新中国近30年的曲折反复,时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共产党人终于牢牢把握住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会——舍此,任何书本上的规定或外国的模式,都无助于这个拥有十多亿人口、广袤领土、底子薄弱且情况复杂的东方大国踏上现代化之坦途!

毛泽东、周恩来所预言的宏伟前景,正由他们的继任者邓小平以大无畏的气魄付诸实践。

纵观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邓小平是作为民族英雄站在时代潮头的!

任何社会变革运动都是多层次推进的——

最低层次的变革,是生产工具的变革。农民从使用头到使用拖拉机;李鸿章发动“洋务运动”引入洋人的坚船利炮;包括人类发展史上由旧石器时代进入到新石器时代,都属于这一范畴的变革。

中层次的变革,是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它是现代化经济运作的枢纽。

最高层次的变革,则是观念形态的变革,也即人的现代化——它所包容的内核将释放出惊心动魄的冲击力。

社会变革运动的全部艰辛,都表现在旧意识形态的法庭对新经济秩序的审判上!

社会变革运动的恢宏,必然预示着民族精神的高扬。

如果说,上一个世纪,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曾在欧洲大陆游荡,那么,在改革的潮流以其澎湃的潮头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已经发动的现代化进程,更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性与不可逆性。

多次来华考察的法兰西学院院士佩雷菲特,以其独具的慧眼指出,中国的改革“将对世界命运发生重大影响”。

关山万重——人民共和国的改革列车,在心理、思想与理论日臻成熟的轨道上奔驰。

中国人的目光越过历史的峰峦,正苦苦探寻他们脚下的路……

农村新起

土地——人类伟大的母亲。

在这个地球上,也许没有任何一种崇拜比得上中国农民对土地的崇拜更虔诚的了。

延续了几千年的黄河文明和农耕文化孕育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有如脐带一样将中国农民和土地紧紧地扭结在一起。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都堪称世界之冠。究其缘由,大抵不是别的什么,正是土地使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纵且有一天工业文明占据了这块黄土地,也依然替代不了农业维系国家之命脉的地位。

农业的成败,无疑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第一要素。

后世史学家们也许会评述:是饥饿引发了今日中国一场深刻而又复杂的伟大社会变革……

这个场面,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家召集到一块儿。他神色凝重、悲怆:“俺们得自己救活自己。”“把土地分了!”他们一起对天盟誓立下了这份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今后能干好,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行,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21个长年累月在土里刨食却不得温饱的庄稼汉,含着眼泪按下了鲜红鲜红的手指印——日后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这一纸皱巴巴的“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了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庄稼汉们按下手指印的同一天,正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的日子。

没有土地的耕耘,哪来丰收的喜悦;没有实践的检验,哪有真理的标准——犹如枯树要发芽、古莲要开花,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揭示了民族昌隆发达的大深奥。

更值得探寻的一个社会现象是:在关乎国运昌盛的严峻历史关头,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邓小平的话意味深长:“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

然而,历史沿袭的惰性力量是巨大的。

1979年春,正是局势犬牙交错时期。安徽滁州地区一位县委书记,每天清晨必怀揣一小收音机,一字不漏地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一日,当他得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读者来信”,严厉指责农村“包产到户”是复辟倒退时,急如星火地找到了当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

万里心中也揣着一本账:1978年,凤阳县逃荒要饭的人由六七千人猛增到二三万人,几年内全县农村人口骤减了10万。被穷困压得直不起腰来的小岗生产队,1978年这个队打下的粮食只有1955年的三分之一,76人离乡逃荒要饭。这种状况并非凤阳仅有,在安徽全省,到处都可以看到拿着介绍信讨饭的饥民……

当时的中国,有两亿多农民吃不饱饭。

万里以坚定的口吻对地县领导干部们说:“报纸不种田,报纸不打粮,到了秋后农民没饭吃,可要找我们哩。别理那一套,我们照干……”

农民要种田,种田要吃饱饭,这是1+1=2的最简单的道理。但在1979年,却成为一个举国上下反复争论不休的严重政治问题。

同类推荐
  • 岛屿和远航:当代爱尔兰四诗人选

    岛屿和远航:当代爱尔兰四诗人选

    本书是包慧怡和彭李菁合作翻译的当代爱尔兰四位诗人的作品集。四位诗人中,迈克尔·朗礼、哈利·克里夫顿和葆拉·弥罕分别为最近三届爱尔兰桂冠诗人,保罗·默顿曾经任牛津大学的诗歌教授,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本诗集所选四位诗人的作品,多是诗人对普世价值观与国家身份认同的思考、对爱尔兰语和英语的情感与考量、对诗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反思,均有极深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 后顾之忧

    后顾之忧

    班车从城里出发,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这座郊县县城。沿着新中路向左,转入新西路,尽头便是一座军营;继续向左拐,穿过一片小树林,再沿着一条干涸了多年的满是白沙和大块鹅卵石……
  • 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

    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

    《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Espa?oles De Tres Mundos)是西班牙著名诗人、作家希梅内斯的一本文集。希梅内斯将它称为“抒情漫画”,书中勾绘了一百多位诗人、政治家、大学者,所写人物包括大散文家阿索林、大画家毕加索、拉美的大诗人鲁文·达里奥、聂鲁达等人。此书首次在中国翻译出版。2012年塞万提斯文学奖获得者何塞·曼努埃尔·卡瓦耶罗称此书“立于那个时代西班牙散文的光荣顶峰”。本书译者赵德明称“《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是一座瑰丽的宝库”。
  •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热门推荐
  • 独家游戏系统

    独家游戏系统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 天行九歌之王妃太嚣张

    天行九歌之王妃太嚣张

    现代杀手组织NO.1的杀手和花满萝穿越到了古代,还可以修炼?逗我玩吧!这才刚来一天,这升阶就跟吃饭那样……
  • 一生的爱裴少的醋包甜妻

    一生的爱裴少的醋包甜妻

    前世沐筱语千方百计逃离裴寒暄的魔爪,逼着他和自己离婚,到头来是她错了,错的彻底,直到渣男和姐姐将她绑架,看到了来救她的那个男人眼中的那一抹心疼,她才明白,这一生唯一爱她的就只有眼前这个她曾经的前夫。重来一世,她发誓要好好爱他,弥补她欠下的债!
  •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中,美国克利亚瑜伽大师托宾·布莱克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冥想秘诀,告诉我们如何从头开始练习冥想,如何安排时间和姿势,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应对冥想过程中包括“走神”在内的各种障碍,如何进入深度冥想,达到“无牵无挂的慈悲”境界,感受个体生命与宇宙的交流……通过100天简单易学的练习,托尼·布莱克会让你发现,冥想是上天赐予每个人最珍贵的礼物,哪怕没有一丝基础,你也可以轻松上手,体味冥想带给你的深度愉悦和持久宁静!
  • 蒹葭萋萋白露未郗

    蒹葭萋萋白露未郗

    是否会有这样一个人,让你念着,便深觉欢喜?时隔七年。茫茫人海中,江萋萋再遇陆未郗。于她,他是最重要的朋友,也是生命中最温暖的阳光。于他,她是浅淡岁月里最深的执念,也是冰雪初融时的那一片微光。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幸,未晚。男主女主一对一,双洁
  • 安安静静等你来

    安安静静等你来

    向渊彬,我这辈子我最大的错误就是跟你在一起!你放过我吧,从此以后,我们两不相欠!安瀞,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珍惜你对我的感情,我真的知道错了,求求你,求求你不要离开我。。。向渊彬,我陈默从不为任何事后悔!可是现在,我后悔当初不该为了成全安瀞,把她让给你!从今往后,她的喜怒哀乐我都会负责,你别想再伤害她!
  • A Cathedral Courtship

    A Cathedral Courtshi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色的墓地

    金色的墓地

    《金色的墓地》是作者在叙事艺术上颇具创意性的一部长篇力作。《金色的墓地》以细腻饱满的笔触,对太行山革命老区一个叫匡家峪的小山村在改革开放中所经历的阵痛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描绘。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独立师曾在这里驻扎多年。村边的那片抗日英烈墓地,记录着小山村血与火的过去;一户由祖孙三代、四个不同姓氏组合起来的大家庭,成为那段血腥历史的活的标本。家中的大孙子匡世宗,先是当副县长,后来辞职回村,从他的爷爷、一位威震太行的抗日老英雄的手中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征程。曲折艰辛的创业道路,扑朔迷离的爱情纠葛,在一群与老区有着血肉联系的年轻人中,演绎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动人画卷。
  • 魔眼小神医

    魔眼小神医

    乐韵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华夏最优秀的医生。好运来了挡不住,高考前无意间开启一个系统,双眼获得魔力,看一眼就知人或物有无生病,病在哪个部位。系统空间种出来的药材吃一口,力气充盈,吃一样,身体倍儿棒,乃医生成神之必备神器。一直为当杏林国手而奋斗的乐韵,简直乐晕了。只是,现实很骨感,系统是半残的,需要吃东西维持,它不吃金不吃银,要吃有灵气的翡翠玉石,异珍奇宝等高大上的东东。从此,乐姑娘在成为旷世女神医的道路上又多了一项任务—帮系统找粮食。
  • 眼巴前儿那点事

    眼巴前儿那点事

    《眼巴前儿那点事》为作者二马三十年来的自选作品集,多数曾发表在各类媒体。作品京味十足,幽默乐和,读来既解压,又解渴,大部分是亲身体验,很多作品的得来还是像蒲松龄一样,是与旁人聊天聊来的。舒乙对其作品有这样的评价:“冯亚东的文章都超短,可以算是小小说,这是一种新品种,干巴利落脆,抖一个包袱就结束,短小精悍,轻松之至,可读性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