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8300000008

第8章 相互理解有多难(2)

我已经有好些时候没有记日记了,今天我又拿起日记本,看到我竟是如此有意识地一步步陷于目前的处境,真是大吃一惊!我对自己的处境一直看得很清楚,可是我的行动却像个孩子,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仍是一目了然,可是境况却并没有好转的迹象。

8月10日

假如我不是傻瓜,我的生活本可以过得最好、最幸福。我现在所处的环境既优美,又让人心情愉快,这是多么难得的。唉,只有自己的心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这话说得很对。

我是这个可爱家庭中的一员,老人爱我如子,孩子爱我如父,夏绿蒂也爱我!

再就是安守本分的阿尔贝特,他没有以脾气怪异和举止无礼来扰乱我的幸福,他待我以亲切的友情,在他心目中,除了夏绿蒂,我就是世上最亲爱的人了!

威廉,我们在散步时彼此谈着夏绿蒂,你要是能听听我们的谈话,那可真是一大乐事。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这种关系更可笑的事了,然而我却常常为此独自流泪。

他经常向我谈起夏绿蒂贤淑的母亲:临终前她把家和孩子都交付给夏绿蒂,又把夏绿蒂托付给他,从这时起,夏绿蒂就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她井井有条地料理家务,严肃认真地照看弟妹,俨然一位真正的母亲,她时刻怀着热烈的爱心,兢兢业业地劳动,然而并没有因此失去她活泼的神情和无忧无虑的天性。

我正在他身边,不时采摘路畔的野花,精心编扎成一个花环,随后将它掷进“哗哗”流淌的河里,看着它轻轻地顺水漂去。

我记不清是否已经写信告诉过你,阿尔贝特要在这里住下了,他在侯爵府上找了个薪俸颇丰的职位。像他这样办事兢兢业业、有条不紊的人,我很少见到。

确实,阿尔贝特是天底下最好的人,昨天我同他表演了精彩的一幕。我去他那儿向他告别,说我一时心血来潮,要骑马到山里去(现在我就是在山里给你写信的),我在他房间里来回踱着,他的两支手枪不经意地落入我的眼帘。

“把手枪借给我吧,”我说,“我出门好用。”

“行啊,”他说,“要是你不怕麻烦愿意给枪装上弹药的话,枪在我这里挂着也只不过是摆摆样子而已。”

我取下一支枪,他继续说:“我的小心谨慎曾同我开了一次淘气的玩笑,打那以后我就不愿再摆弄这玩意儿了。”

我心里好奇,很想知道这件事。

“我在乡下一位朋友家里大约住了3个月,”他说,”身边带了几支微型手枪,都未装弹药,我也睡得很安稳,一个雨天的下午,我闲坐无事,不知怎么,顿时生出奇思异想:我们可能会遭到袭击,或许用得上手枪,可能……你知道,事情会怎样。我把手枪交给仆人,让他把枪擦一擦,装上弹药,而这小子却拿着枪去逗女仆玩,想吓唬她们一下。上帝才知道是怎么搞的,枪居然走了火,通条还在枪膛里,一下子射进一位女仆的右手拇指肌,把她的拇指打烂了。她向我哭诉了一阵,我还得支付她的治疗费,自此以后,我所有的枪支都不装弹药了。亲爱的朋友,小心谨慎有什么用?并不是所有的危险都能预见得到的!虽然……

现在你知道了吧,我很喜欢此人,甚至还包括他的“虽然”二字,因为任何一般定理都会有例外。这是不言自明的。此公竟如此四平八稳,面面俱到!要是他觉得自己说了些考虑不周、一般化的或不太确切的言辞,他就会没完没了地对他的话加以限定、修正、增添和删减,末了与原来的意思大相径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不厌其烦地把这件事情说得详详细细,点滴不漏,到后来我根本就听不进去他说什么了,完全沉浸在自己一些阴郁古怪的念头里,我以暴躁的姿态把枪口对准自己右眼上方的太阳穴。

“啊哟!”阿尔贝特叫道,同时从我手里把枪夺下,“你这是干什么?”

“枪里没装弹药。”我说。

“即使是这样,你要干什么?”他极不耐烦地加了一句,“我想像不出,人怎么会这样傻,竟会开枪自杀,单是这种念头就让我极度反感。”

“你们这些人啊,”我嚷道,“只要谈起一件事,马上就要说:‘这是愚蠢的,那是聪明的,这是好的,那是坏的!’究竟想要说明什么问题呢?你们说这些话前研究过一个行动的内在情况吗?你们能确切解释这个行动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必然会发生的原因吗?如果你们研究过,那么就不会如此草率地做出判断了。”

“你得承认,”阿尔贝特说,“某些行为的发生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其本身都是一种罪恶。”

我耸耸肩,承认他说得有道理。

“可是,我亲爱的,”我接着说,“这里也有例外。不错,偷盗是一种罪恶,但是一个人为了使自己和亲人不至于饿死才去盗窃,他是该值得同情还是该受到惩罚?丈夫由于正当的愤怒,一气之下杀了不忠实的妻子及卑鄙的奸夫,有谁会向他扔第一块石头呢?还有那位姑娘,那位在极乐时刻完全沉醉在爱情的狂欢之中的姑娘,又有谁会向她扔第一块石头呢?我们的法律本身——这些冷血的、咬文嚼字的学究也会被感动,不给予他们惩罚的。”

“这完全是另一码事,”阿尔贝特说,“因为一个人如果受了激情的驱使而失去理智,那么只能把他看做醉汉,看做疯子。”

“哟,你们这些有理智的人!”我微笑着叫道,“激情!酩酊大醉!疯狂!你们却在那里冷眼旁观,无动于衷,你们这些品行端正的人,任意嘲骂醉汉,唾弃疯子,像祭司一般从他们身边走过去,像那个法利赛人似的感谢上帝,感谢他没有把你们造成醉汉或疯子。我曾经不止一次喝醉过,我的激情也和疯狂相差无几,我并不为此感到悔恨,因为以我自己的尺度来衡量,我知道,凡是能成就伟大事业,做了看似不可能的事的,都是出类拔萃的人,可是他们却自古以来都被骂做醉汉或疯子。

“即使在平常的生活中,凡是有人做了自由、高尚、出人意料的事,就总会听到有人指着他的脊梁骨在背后嚷嚷:‘这家伙喝醉了,他是个傻瓜!’这真叫人受不了。惭愧吧,你们这些头脑清醒的人!惭愧吧,你们这些圣贤!”

“你又在异想天开了,”阿尔贝特说,“你把什么事都夸大得过了头,至少现在你肯定是错了,现在谈的是自杀,你却把它同伟大的行为相比较。自杀只不过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罢了,因为比起顽强地忍受痛苦生活的煎熬,死当然要轻松得多。”

我打算中止谈话,他这种论调真让我火冒三丈,我的话都是吐自肺腑,他却尽说些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可我还是按捺住了心头的怒火,因为他这一套我早就听惯了,也常常为此而气恼。于是我稍带激动地回答他:“你认为自杀是软弱吗,我希望你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一个民族,一个在难以忍受暴君的奴役压迫下呻吟的民族,当它终于奋起砸碎自己身上的锁链时,难道你能说这是软弱吗?一个人家宅失火,他惊恐之余,鼓足力气,竟然轻易地搬开了他头脑冷静时几乎不可能挪动的重物;一个人受到侮辱时,一怒之下竟同6个对手较量起来,并将他们一一制服,你能说这样的人是软弱吗?还有,我的好友,既然拼命便是强大的力量,为什么过度紧张反倒是软弱呢?”

阿尔贝特凝视着我,说:“请别见怪,你举的这些例子,在我看来和我们讨论的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这有可能,”我说,“别人也常责备我、说我的联想方法近乎荒谬。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是否能以另一种方式设想一下,一个决意摆脱生活担子的人——这种担子在通常情况下是愉快的——会是什么样的心境。我们只有具有共同的感受,才有资格来谈论同一件事。”

“人的天性都有其局限:他可以经受欢乐、悲伤、痛苦到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他的天性就将毁灭。”我继续说,“这里的问题并不在于他是软弱还是坚强,而在于他能不能经受得住自己痛苦的限度。无论是在道义上或肉体上。我认为,把一个自杀者说成是懦夫,正如把一个死于恶性热病的人称为胆小鬼一样,都是不合适的,这两种说法同样是离奇的。”

“谬论,简直是谬论!”阿尔贝特嚷道。

“没有你想像的那么荒谬,”我说,“你得承认,如果人的机体受到疾病的侵袭,使他生命力的一部分被耗蚀,一部分失去了作用,以致机体再也不能痊愈,无论怎么治也无法恢复生命的正常运转,这种病我们称之为绝症。”

“好吧,亲爱的,让我们把这个比喻用于精神上吧,观察一下当人处在狭隘的天地里,各种印象对他起着什么作用,是怎么确定他的思想的,直至不断增长的激情是如何夺去他冷静的思考力,最终使他毁灭的。”

“沉着而有理智的人虽然对这位不幸者的处境一目了然,虽然也劝说过他,但都是徒劳的!这正如一个健康人站在病人的床前,却一点儿也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力输送给病人一样。”

阿尔贝特觉得这些话说得太笼统了。于是我便提起一位不久前淹死在水里的姑娘,又把她的故事给他重讲了一遍:“这是一位年轻的好姑娘,成长在一个狭小的家庭圈子里,每星期干些家务活,到了星期天就穿上一套逐步添置的盛装同几个情况与她相似的姑娘一起到郊外去散散步,逢年过节也许还会跳跳舞,再就是同女邻居兴致勃勃地聊上一阵,说说某次吵嘴的起因啦,谁散布谁的流言蜚语啦等等,除此之外就谈不上别的娱乐了。

“她火热的天性后来感觉到了内心深处的某些需求,男人的谄媚奉承更增加了她的这种需求,以前的快乐已经渐渐变得平淡无味了,最后她终于遇到了一个人,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感情不可抗拒地把她吸引到他的身边,于是她便把此人看成是自己全部的希望,甚至忘掉了周围的世界。除了他一个人之外,她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感觉不着,她心里只想着他,认为他就是她的惟一。空洞的消遣虽可满足变化无常的虚荣心,但她并不为其所左右,一心径直追求自己的目标,她要成为他的人,她要在永恒的比翼连理中寻找她所缺少的一切幸福,享受她所渴望的种种欢乐。频频许下的山盟海誓,给她吃了定心丸,使她确信自己的希望绝不会落空。大胆的爱抚更增添了她的欲求,这一切都亢塞着她的心灵,她浮荡在恍惚的神思中,沉浸在对于欢乐的预感中,她兴奋到了极点,终于伸出双臂,要将自己的全部心愿搂住。

“可是,她最爱的人却将她抛弃了。她惊呆了,神智麻木了,站在那里,面对万丈深渊,她感觉周围是一片黑暗,没有希望,没有安慰,没有感觉,因为只有在他身边她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而正是他将她遗弃的呀!她看不见面前广阔的世界,看不到许许多多可以为她弥补这一损失的人,她只感到孤独无助,感到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她被内心可怕的痛苦盲目地逼上了绝路,于是便纵身跳下了深渊,以便让自己的一切痛苦在环抱着周围一切的死亡中消除。你看,阿尔贝特,这便是某些人的故事!请告诉我,这难道不是一种病例吗?在这混乱而矛盾的力量的迷津中,天性找不到出路,人就惟有一死了之。

“让这帮袖手旁观、专说风凉话的人遭殃吧!他们可能会说:‘傻丫头!要是她等一等,让时间来医治这一切,那么绝望就会消失,就会有另一个人来安慰她。’这正好像有人说:‘这傻瓜,竟会死于热病!要是他等到体力恢复,体液好转,血液骚动平静下来了,那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他兴许会一直活到今天呐!’”

阿尔贝特觉得这个比喻不够明白具体,提出一些异议,说我讲的只是一位单纯的姑娘,倘若是个有理智的男人,生活圈子又不那么狭隘,涉世也较深,那为什么也要原谅他呢,对于这一点他无法理解。

“我的朋友,”我大声嚷道,“人总归是人,当一个人激情澎湃,而又受到人性局限的逼迫时,他可能有的那点儿理智也很少能起作用,或者根本就起不了作用。更何况——下次再谈吧……”

说着,我便拿起我的帽子走了。哦,我的心里真是感慨万千,我和阿尔贝特分开了,互相并没有能够理解。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理解另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

同类推荐
  • 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例文分析

    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例文分析

    特级教师胡勤多年教学、阅卷经验的高度提炼;一部囊括命题思路、解题技巧的作文指南;15年命题趋势深度解读,30篇高分例文独到评析。本书由浙江省特级教师胡勤所著,是对十五年来浙江省高考作文的一次隆重巡礼和深度总结,是高中学子应对高考作文的启迪书。这部作品凝聚了胡勤数十年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尤其是作文教学上积累的宝贵经验。作品对2004—2018十五年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真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变化进行了独到解读,同时,对每年的高考优秀例文进行了剖析,挖掘高分作文的奥秘。作品旨在帮助高考学子提高对作文题目的解读能力,找准写作的切入点,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任何一项有社会价值的研究,都是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确立的。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也是如此。随着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一度被忽略的学校特色与学校建设特色研究再度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把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
  • 电视编导基础教程

    电视编导基础教程

    这是本影视艺术基础课教材。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电视编导的基本素养,栏目编导,剧作构成,情节铺排,影视元素,结构严谨。许多章节后面都附有学生作业,可供参考与借鉴。本书主要供与电视节目制作相关的专业师生做教材使用。
  • 古诗文阅读(阅卷教师谈高考语文丛书)

    古诗文阅读(阅卷教师谈高考语文丛书)

    本丛书作者参加了历年高考语文的阅卷工作,接触了大量语文试卷,从卷面中发现高中语文这一课程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本套书将从学生的卷面答题情况出发,深刻分析学生该如何学才能提高成绩,老师如何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通过我们共同思考,学生都能在答题这个环节游刃有余。如果达到我们所提的要求,答题只是从缸中舀一碗水。永远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技巧、攻略。学习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 快乐王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快乐王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王尔德所著的童话虽然很少,但人们将他与安徒生相提并论,称他的童话是“世界上最美的童话”。在王尔德的每一部童话作品中,都有一个因为“至爱”而变得“至美”的形象:舍己为人的快乐王子、用鲜血培育红玫瑰的夜莺、把花园分享给孩子们的巨人……本书收录了王尔德最著名的9篇童话如《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巨人的花园》等,均按照英文原版完整收录。
热门推荐
  • 刀剑浮沉录

    刀剑浮沉录

    国乱了,江湖垮了圣唐四面楚歌,整个武林也都蔫了后有一剑入蜀川,剑下皆声名赫赫之辈后有一刀走边关,刀下皆蝇营狗苟之徒刀剑浮沉,捎带着把这整个江湖都掀了个天翻地覆
  • 老巴子传奇

    老巴子传奇

    应该说,秦山娃是我们学校最壮硕的学生,虎背熊腰,毛系发达,一身的蛮力,每逢县里或地区举办运动会,掷铁饼撇标枪,冠军非他莫属,远远领先于他人。他老家原在湖北神农架,家道中变,母亲亡故,被老爹用背篓背到东北,定居在靠山村里,靠面糊糊和豆腐渣喂大。早就有另一种说法,说秦山娃他妈被野人掳走,过了四五年,才大着肚子回来了,于是就生出了秦山娃。神农架当地人都把野人叫做老巴子,我们就给安到他头上。据说谁家的孩子闹觉,先说狼来了,虎来了,吓唬不住,最后才说,老巴子来了!孩子立刻声息泪止,乖乖地团缩在那里,屡试不爽,个个灵验,可见老巴子何等的威名。
  • 最佳死亡时间

    最佳死亡时间

    美好的生活彼此相似,不幸的生活各不相同。茫茫人海她在这里,人海茫茫他在何方?
  • 左道末世行

    左道末世行

    中二少年赵皓,多年收集各种秘籍,打坐站桩,因为他坚信修仙长生,结果仙没修成末日来了。全球性的火山爆发,大面积冰川融化各种天灾接踵而至。当人类陷入恐慌时,植物开始快速生长,特殊的雾气笼罩地球,大面积电子仪器失灵,昆虫动物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大,地底人,岩石人,鲛人,鱼人,红野人这时候人类才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末日。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

    本书是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结项成果为基础定稿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构建的根本基础与重要内涵。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构建,既是结合中国国情,接受与吸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并以此指导中国文艺发展,解决文艺实践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原典形态与价值内涵在中国文艺实践考察与当代形态文论构建中,不断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并为人们自觉认识与明确掌握的过程。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思想的最新表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中也特别阐述了习近平文艺座谈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结合中国文艺实践,特别是“大众文化”实践,并借鉴西方“大众文化”的研究成果,探索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定位、批评尺度以及健康发展的路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深刻的历史意味。作为本项目的核心成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立足中国国情,强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丰富内涵的多向拓展与整合,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梳理与求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正确途径,从而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基本导向。
  •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聆听东方智慧,启迪当下生活。天与人,古与今;阴与阳,生与克;是与非,真与假;知与行,善与恶;义与利,德与才;和与同,治与乱;民本与任贤,礼与法;小康与大同……听周桂钿教授为你,答疑解惑,点亮人生。
  • 剑墨染血

    剑墨染血

    墨如寒月,剑易染血!缘份易散,情易淡,一声大侠,英雄难当。儒墨染血,剑已断,独行天下,生死两茫。“如若人的一生,只是为了苟且偷生,那也太可悲了!”每天下午更新,记得收藏哟!
  • 滇国迷踪

    滇国迷踪

    中国版《盗梦空间》:想知道消失近两千年的古滇国的秘密吗?想揭秘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恨情仇吗?据史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从此以后滇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直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天,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和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来到了云南省博物馆,才慢慢揭开了滇国神秘面纱的一角;辗转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的新生赵定一因离奇的梦境,接踵而来的各种机缘巧合发现了新线索。(此文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回忆录,文中人物、地点皆为化名)自此一段跨越华夏南北惊心动魄生死起伏的故事就此展开...起点APP书籍互推圈,历史圈公布有微信交流群二维码.鉴于QQ群大家用得少,酌情再开通。
  • 我们注定向死而生

    我们注定向死而生

    苏岭——年幼时父亲被信任的人害死,小小年纪撑起整个舵口。黛樱——是大人们眼中的乖乖女,纯良无害的少女,却在而是害死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又在后几年亲手杀害了自己的母亲。一个为父寻找仇人,一个因为纸包不住火等待法律制裁。两个人碰到了一起,却出现了第三者,十年前的悲剧竟然重新问世,阻止阴谋的同时却经历了多个家庭的悲剧,究竟是谁做错了酿成了悲剧。作为每一段悲惨经历的旁观者,这些发生的事情敲打着她们的感情与观念。带上面具,观看这一场场无声的“喜剧”
  • 谁言爱情不过夜

    谁言爱情不过夜

    为了得到这个男人,她失去了理性。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只因她深爱他,爱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