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5600000019

第19章 打造绿色地球(4)

11月25日世界无肉日

不失时机地把握、重视这些绿色纪念日,是唤起人们环保意识、关注生存状况的大好时机。例如,在世界动物日我们重申:如果有一天所有笼中困兽都获得自由奔向它们祖先生活的地方,那么,这一天便是动物的节日;如果所有野生动物都因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消亡,那么,这一天也就是人类的末日。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宗旨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通过决议,实施全球性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是国际性、政府间合作研究生态学的综合性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结合,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的结合,对生物圈及其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以便校正人类的行为,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生物圈的资源、维持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人与生物圈计划共有14个研究项目。

各个国家的参与

人与生物圈计划在国际上引起了普遍重视,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这一计划,研究课题已有一千多个,一万多名科学家参加研究工作;建立了具有不同代表性的生物圈保护区二百多个,初步形成全球性的生物圈保护区网。

中国1972年参加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是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的理事国。至1997年,中国有13个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由于加入国际人与自然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在世界上都具有较大影响,所以有人将这些自然保护区称为世界级自然保护区。

机构组织

国际性的、政府间合作研究生态学的综合性计划,简称MAB。它是根据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六届大会313号决议设立的。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为国际MAB的最高权力机构。其重要职责是指导和监督MAB计划的实施,协调与其它国际科学计划的关系。每年召开一次大会。中国为该组织的理事国。组织规模: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了该计划。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MAB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重要的国际性公约开展活动,明确提出了通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来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影响及作用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协调管理机构是由30个理事国组成的“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每两年开会一次。理事会闭会期间,由主席一人、副主席四人、报告员一人组成执行局,下设秘书处(在教科文组织生态科学司内),主管协调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促进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建立,组织研究成果和情报资料的交流,举办各种学术讨论会和训练班等。

人与生物圈计划在国际上引起普遍的重视,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这一计划,有的国家已成立了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课题已有1000多个,10000多名科学家参加研究工作。生物圈保护区已发展到200多个,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生物圈保护区网。

项目内容

人与生物圈计划共有14个研究项目:

1.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对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2.不同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实践对温带和地中海森林景观的生态影响;

3.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实践对放牧场、稀树干草原和草地(从温带到干旱地区)的影响;

4.人类活动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带生态系统动态的影响;

5.人类活动对湖泊、沼泽、河流、三角洲、河口、海湾和海岸地带的价值和资源的生态影响;

6.人类活动对山地和冻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7.岛屿生态系统的生态和合理利用;

8.自然区域及其所包含的遗传材料的保护;

9.病虫害管理和肥料使用对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评价;

10.主要工程建设对人及其环境的影响;

11.以能源利用为重点的城市系统的生态问题;

12.环境变化和人口数量的适应性、人口学和遗传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13.环境质量的认识;

14.环境污染及其对生物圈影响。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就是对环境的最好保护。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可分为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三大类。

生态资源又称为恒定资源,如光、热、水、风力、潮汐等;生物资源又称为可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壤等;矿产资源又称为不可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如天然气、煤炭、石油等。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势必要影响和改变环境。例如,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不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如果自然资源退化了,枯竭了,就要障碍生产的发展。采矿业如果实行盲目开采,就会带来矿产资源的枯竭。一个人不能离开水、空气、阳光、土地等等,这些资源一旦缺少,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

就某一种自然资源来说,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时期内,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珍惜各种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指对自然资源多目标的开发利用。是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方式。通过综合利用不仅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扩大原材料来源,还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如“三废”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有利于促进工业部门内部和部门间生产联系的发展,最终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按其综合开发利用的特点和形式分为两类:

1.资源直接开发过程中的综合利用。如河流开发涉及灌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和水产业等;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洋化工、海洋石油、海洋运输及海洋旅游等。

2.资源加工过程中的综合利用。如煤炭综合利用后,可产出焦炭、煤气、氨、硫铵、苯、酚、汽油、轻柴油、重油等300多种产品。许多有色金属矿选、冶炼过程中可回收大量稀有金属、贵金属、非金属、二氧化硫等。

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的历史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经过约四百万年的发展,人类的个体总数累计达到790亿。近几千年来,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速度越来越快。1650~1850年,世界人口从5亿增加到12亿,用了200年时间;1850~1945年,世界人口从12亿增加到22亿,用了95年时间;1945~1980年,世界人口从22亿增加到44亿,用了35年时间;1980~1990年,世界人口从44亿增加到53亿,用了10年时间。1999年,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0亿大关;截止2005年,世界人口已达到64.77亿。这么多人同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挤在同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这可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60亿人要吃、要喝、要住房……而我们地球上的土地、能源、淡水等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怎么能够承受得了没有节制的人口增长呢?

拥挤的地球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每秒钟有3.7个婴儿出生,世界上每分钟净增222人,每小时增加1.332万人,每天增加32万人。从17世纪到19世纪,人口增加1倍的时间为200年;到了20世纪,从30年代到70年代,只用了45年人口就增加了1倍。预计以后人口增加1倍的时间将会缩短为35年至37年。据科学家分析,2000年世界人口为61亿,到201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1~78亿,到2025年将达到82亿,2050年将突破100亿,到208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顶峰,估计为106亿。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地球将变得越来越拥挤。

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随着人口的激增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地球的空间不会增加,地球资源的储量和再生能力有限。因此,人类对环境的压力与冲击就变得越来越大。

有关专家估计,地球的绿色植物资源最多能养活80亿人口。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在2025年时,世界上的人将可达到82亿。这就提醒着我们,再过20多年,地球上的资源将无法承担地球上的人口的需要。世界上的人口如果不加节制地大肆增加,要不了多少年时间,人的躯体的重量加起来将超过地壳的重量,人在地球上将无立足之地,那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图景!

而伴随人口的增长,人们也将面临以下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危机。

人均耕地将越来越少。世界人均耕地从1975年的3100平方米将下降到21世纪初的1500平方米;中国人均耕地也从1000平方米下降到21世纪初的800平方米,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粮食将成为世界最为严重的问题。

森林毁坏更为严重。随着对木材的需求增加,地球上森林面积日益减少,由此带来土地沙漠化,致使大片土地弃耕。

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石油、煤炭等供应将会紧张。

城市急剧膨胀。由于人口过于密集,造成城市空气浑浊、水质变坏、噪音扰人、垃圾成堆,以及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用水量会相应增加,又随着许多水体被污染,水资源日益不足。

同时,人们生活和生产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不仅会引起酸雨,还可增强温室效应,改变整个地球气候。

世界上现在的60亿人,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星球资源和环境的最大负担,人口不加节制地继续膨胀,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机。美国生态学家埃利希认为:人口爆炸对人类的威胁仅次于核毁灭。

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压力,人类应当学会控制自己,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质量,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家根据对国土资源、人口增长、生活资料增长和就业等多方面问题的分析,中国适度人口总数为6亿到7亿。按照这个目标,中国现有人口已超出了6亿。

人口的快速增长将给人类自己带来灾难。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幸福,为了国家的富强和发展,要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把中国的人口出生率降下来,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中国的人口增长稳定在合理水平上。

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要提高人口的素质,包括优生、优育、提高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等。

让城市垃圾变废为宝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源源不断地产生许多生活垃圾,城市的垃圾场难免不堪重负。堆放居民生活垃圾的垃圾填埋场,不仅恶臭熏人,气味扰民,还会产生不少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清洁造成威胁。

那么,如何为城市垃圾场减负,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呢?

鼓励和引导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

分类收集是各种垃圾处理技术的基础和前提。城市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比例比较大,分离后有很大的利用潜力。并且分类收集垃圾的回收好处有:节省土地,减少污染、资源再生、有益卫生、解决就业。从广州一天的生活垃圾分析看,其中的40%为可再生利用资源,回收这部分垃圾,不仅可减少40%的填埋量,还能获得巨大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真是“化腐朽为神奇”。我们应该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

垃圾的开发利用

垃圾的臭气主要源于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为了减少臭气的扩散,垃圾场可按两米一层填埋垃圾,垃圾当天进场,当天轧实,并进行塑料膜覆盖;然后通过管道和负压技术把沼气等抽取出进行焚烧发电,进行合理利用。

在垃圾堆四侧铺填土层,种植绿色植物,一方面美化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固定垃圾堆,防止被雨水冲刷滑落;在垃圾堆旁架上铁丝网,防止大风时装垃圾的塑料袋飘出垃圾场,影响周边环境。许多日处理量超过几千吨的垃圾场,还在垃圾堆旁修建沼气储存罐,以及焚烧发电设备。

垃圾渗滤液污染也是公众忧心忡忡的问题之一。国内生活垃圾中混杂着大量水分丰富的有机物,在填埋场里腐烂发酵,这才是产生臭气和渗滤液问题的主要原因。

垃圾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浓度高达4万,是高浓度的危险废水,如果不加以合理处理,使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将严重危害居民生活。

垃圾场都采用了多重过滤技术来处理净化垃圾渗滤液,也就是把黑色、恶臭的垃圾渗滤液经过超滤、纳滤膜处理系统,达到排放标准,才可以向河道排放;也可通过反渗透系统,将渗滤液处理成绿化灌溉等用途的水。

随着居民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对垃圾处理场的处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否则,我们的城市将被垃圾掩埋,因此,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利用垃圾发电

在发达国家,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成熟的产业,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正在向大型化、高效化方面发展。

例如,欧洲各国制定了严格的垃圾焚烧标准并严格执行。英国在其非化石燃料公约、德国在其新能源法中都规定:垃圾直接焚烧发电的电力电量强制上网,并实施电价补贴或绿色电价。

据了解,中国年产城市生活垃圾约1.5亿吨,其中填埋占70%,焚烧和堆肥等占10%,剩余20%难以回收。其中垃圾发电率还不到10%,相当于每年白白浪费2800兆瓦的电力,被丢弃的“城市垃圾处理可再生垃圾”价值高达250亿元。

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

对森林资源保护,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和法律;二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三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四是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五是征收森林资源税。

2.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应分期分阶段和分不同地区来实现。

3.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西北、华北等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发挥森林小气候作用,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土地和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4.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城市应大力植树造林,把城市变为理想的人工生态系统。

5.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同类推荐
  •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环保与人类生活(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保与人类生活(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丛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这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环境与人类健康(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境与人类健康(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境与人类健康》由谢芾主编,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环境与人类健康》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行星与恒星

    行星与恒星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却经常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尽管水星很亮,人们却很难用肉眼看清它。通常人们认为水星表面没有水,但最近科学家用雷达探测水星时发现,水星极地或许有着冰块的存在。科学家们还发现水星磁场的存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像水星这样的行星和恒星数不胜数,天际中一闪而逝的彗星,万道金光划破天空的流星雨,从形成到陨落不断演绎着生命的轮回。当人类的触角伸向宇宙空间后,慢慢的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景仰红色记忆

    景仰红色记忆

    大庄科乡是美丽神奇的地方,也是众多先烈撒过热血的地方。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大庄科作为平北最早开辟的农村根据地,书写了历史上浓重的一笔。为了更好地展示和宣传大庄科地区抗战英烈和模范人物的英雄事迹,大庄科乡党委、政府组织编写了这本《景仰红色记忆》。书中收录的这些抗日故事和人物,貌似平凡实则伟大,他们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永远值得人民怀念和敬仰。非常适合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使用,也可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收藏。
  • 从零开始读懂社交学

    从零开始读懂社交学

    生活中,我们不能缺少朋友。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工作、事业会困难重重。如果你的人脉资源越丰富,你所拥有的能量就越大。拥有了有效而丰富的人脉关系。也就获得了通往财富和成功的门票。《从零开始读懂社交学》介绍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教你如何运用社交技巧来博得他人的好感,建立起扎实而强大的人脉关系,成为一个人脉高手。
  • Agamemnon

    Agamemn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清十大奇案

    明清十大奇案

    本书精选了明清十大奇案,解读其中的扑朔迷离的案情,包括洪武丁丑科场冤案、永乐帝错斩周新案、锦衣卫烈女奇案等。
  • 龙行神武

    龙行神武

    这是一个从复仇开始的故事!这是一个神与武的世界!十万年前的神战,三十万年前的破灭之战,七十万年前的毁灭之战!幽冥,九天,域外,魔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渐行渐远的青竹

    渐行渐远的青竹

    无权无势宅女战青竹,没有母亲的保护,没有父亲的宠爱,饱受世俗的欺凌,却坚定的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生。
  • 在家出家

    在家出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儿子是我的!

    总裁,儿子是我的!

    他们的爱情,在不断错过的夏日悄然登场……
  • 案发现场

    案发现场

    《案发现场》为什么有一幅《带梅花的油画》?透过《猫眼》见到的不止是《美丽邻居》,还有一只《绿蝴蝶》,什么才是犯罪的颜色?6个精彩故事引人哲思,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迷雾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