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200000028

第28章 历史需要细看 (10)

第五章 历史需要细看 (10)

钱穆批评政治上的秘密活动,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个政治体制都是秘密的,便很难保障公益,很可能被暗箱操作。而满清八旗非中原之人,如果他们只为自己着想,其他人就要遭殃,毕竟中国不止一个满族,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被清人统治却不被信任,难免会产生抵御心理。这样的感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历史注脚:

清代秘密政治

清代的军机处设于雍正时,又叫做南书房,只是一间小屋。最初皇帝为保持军事机密,有许多事不经内阁,直接由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就变成了习惯,政府实际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再在内阁。军机处的军机大臣,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这样皇帝可以不再到文华殿武英殿商量政事,只在军机处秘议。所以清代与明朝的情况相似,皇帝不出宫来办事,只在里面找几个私人商量。鉴于明代太监当权而招亡国之祸的覆辙,所以清朝不找太监,而向外面调大臣。

清代有无“尚方宝剑”

尚方是朝廷的一个部门,专门负责铸造君王的兵器等物,源于秦朝。可是尚方宝剑作为一个皇帝权威的象征还是朱元璋第一次开始的。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也非常了解农民的疾苦,所以特别憎恨贪官污吏。他当了皇帝以后,在朝廷中设置了一个御史台,后来又改叫都察院,就是专门督查各地官员的机构。开始御史巡查的时候都是带着皇帝的书信,作为权威的象征,可是书信看起来难以代表王权。于是朱元璋就赐给出巡的御史宝剑,即尚方宝剑,以代表他的权威。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常说“尚方宝剑在此”,但其实尚方宝剑在清朝是没有的。

为满人而划的禁区

清代的地方官和明代一样,是没有什么权力的。而明代临时性的总督、巡抚,到了清代也成了常设官,总督、巡抚就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长。这是一种军事统制。地方行政从县到府、而道、而省,已经四级。再到总督、巡抚,就变成为五级。真到军事时期,总督、巡抚仍不能作主,还要由中央另派经略大臣、参赞大臣之类,总之,清代地方还不如明了。

我们所共知的八旗兵是国家的武力主干,全国各军事要地,都派八旗兵驻防。下面的绿营,说是汉人的军队,实际上率领绿营的将领都是满洲人。这两种军队,饷给是显分高下的。各省总督、巡抚,差不多在原则上也只用满洲人。汉人做到总督、巡抚封疆大吏的,是极少数。至于汉人带满洲兵做大将军的,二百多年间,只有一个岳钟麟。到了太平天国造反的时候,才不得已用了曾国藩、左中棠、李鸿章,替满洲人再造中兴,从此封疆大吏,才大部分转到汉人手里。但是到甲午战争失败前后,封疆大吏,又都启用满洲人。钱穆说清代政治,完全是部族的军事统治。

从上面这两个方面来看,清朝的臣民是不平等的,八旗子弟要高出汉人很多。但要说最不平等的,还是满族人划出的禁区。

清朝统治者修筑的标示禁区的柳条篱笆,被称作“柳条边”,又称“柳墙”、“条子边”。清初,大量汉族人到东北垦荒谋生,为了禁止汉人及其他民族迁入满族住地,封禁人参、貂皮、珍珠、鹿茸等名贵特产产地,保护满族人的特权、防止满族汉化,顺治至康熙初年,修筑了两道柳条边。一道长950余千米,称“盛京边墙”,也叫“老边”;另一道长345千米,因修筑时间晚,故称“新边”。

柳条边由边墙、边门、敌台、路台等组成。边墙有两种形式,即壕沟之后设两道土墙和两道壕沟之间夹一道土墙。墙上植有柳条,边门与一般城门相仿。敌台、路台仿明代建筑,间隔几里至十几里不等,沿线有驻军把守。到乾隆年间,柳条边已形同虚设,逐渐废弛。柳条边的遗迹,今只有少数地方,如辽宁义县附近的清河边门遗址的痕迹可见。

清政府把关东三省划成禁地,不许汉人出关。满洲人本是吉林长白山外松花江畔很小的一个部族,满洲并不就是东三省。辽河东西两岸,秦以前就一直在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战国时代属于燕。秦始皇筑万里长城,东边直到大同江。清代奉天一省,两千年来也一直在中央的控制中。但是道了清代,统治者却把它划出去做为满洲人的禁地,不许汉人出关。直到光绪末年,河北、山东人才可以出关开垦。

当时的台湾,也划为禁地。因为台湾由郑成功反清复明,后来自立为王,还不断有人造反,因此不许福建人私渡。这是为了管理,和关东三省的留作退步者不同。

第三个禁地是今天的察哈尔和绥远。清朝把它划成为禁地,不许添住一户人家,也不许多垦一亩地。因为这些地方接近蒙古,他们的目的,要把蒙古人和汉人隔开,不使相接触。直到光绪末年才开禁。

第四个禁地是新疆。因此新疆有大量的肥沃土地尚未开辟,他们要留作满洲人的衣食之地,希望满洲人能到那里去,不许汉人前往。直到左宗棠平定回乱以后,禁令才松弛下来,汉人才能随便去新疆。

“因于满洲人这些私心的法术,在中国境内无端划出许多处禁地,形成许多特殊区域。”钱穆特别指出的这一点,混淆了视听是小,耽误了国家统一是大。

历史注脚;

闯关东

现在大家熟知的闯关东,就是当年汉人入关的证据。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

移民实边

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廷制定《新疆屯垦章程》,鼓励各地农民前来新疆移民实边。据光绪二十五年(1899)哈密营查报,从甘肃领票到新疆的回民,每月三四百人,或一二百人不等,络绎不绝。进入新疆的还有大批由山东、直隶远途而来的难民。此外,前被沙俄劫走的伊犁维、回农民亦陆续返回祖国,重新定居伊犁。清政府还以各种奖励方式助垦,诸如官司借耕具、物料,官司建村堡、房舍、仓储,安装土地的酸碱肥沃程度租借各种杂粮种子,规定盐菜银两以资津贴,合理拟定奖惩标准以示悬赏,减少税收等等。

可以说,在改革时期,清政府的许多举措都是十分有利于边疆大开发的,然而,后期的政策转变却直接导致了“移民实边”的失败。例如,铜金各矿的长年开采使一些矿无利可图,商办无人应募,“官办则设局招夫置器运粮,核计入不敷出”,于是政府强迫实行摊派的老办法,人们怨声载道,由此形成的一批官督商办的股份公司都如昙花一现,毫无建树。

太平天国,文盲的运动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主流的历史学家都对这场农民运动抱同情的态度,而钱穆与其说是同情太平天国,不如说是在嘲笑他们的无知。“由今看来,大家同情太平天国,认为它是民族革命,这话自不错,但实际也不尽然。”

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从梁发《劝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义,后来自行洗礼,并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这就是天平天国之始。从1843年到1851年之间,洪秀全的势力迅速从广州蔓延到江南,并成了一个“天平天国”。

但是钱穆说他们太不懂政治,他们占了南京十多年,在制度上几乎没有丝毫的建树。比较像样的是军制,但始终未觉悟到水师的重要。对下层民众,太平天国想推行均田制度,但说到政治就太低了。

论国名,钱穆说这名字便是不祥之兆,哪里有正式建立一个国家而号称“天国”的?这是他们对西方基督教的肤浅模仿。再加上“太平”二字,东汉黄巾军之乱,信奉的是太平道。国号太平天国,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只因为这样一个国名,太违背历史传统。

而出现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国号,正因为这个集团里几乎没有读书人,钱穆说,“这是满清政权存心分开知识分子和下层民众之成功。”

知识分子往往是反抗者的首领。于是清朝开科取士,承袭了中国考试制度,表示开放政权,中国读书人依然有官做,许他们参加政治,并允许做政府里最高的官。但实际上,每一衙门满汉夹用,外省督、抚,则多用满人,少用汉人。他们一面在怀柔藩属,一面在招安知识分子来减轻抵抗,又一面是压迫知识分子而讨好下层民众。康熙、雍正年间,中国无言论自由、结社出版自由,而还不断有十分可怕的文字狱。种种压迫之下,知识分子无力违抗。

另外,在康熙五十年起,清廷下诏永不加丁赋,即人口税,而人口则还是调查,五年一编审。但是实际上,钱穆说这一规定并算不得仁政。因为从历史讲,两税制度早把丁税摊运入地租,后来还要农民服差役,或者出免疫钱,这是后来的不对。王荆公制定了免疫钱,明朝提出一条鞭法来,再拿差役归入于地租。清朝的政策,最多恢复了明代万历时旧额,这哪算得是仁政?

太平天国没有文化的另一个证据就是他们封王之类的闹剧。洪、杨一出来就称天王、东王、南王、西王、北王、翼王,那些名号只在通俗演义里有,成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就有点不恰当了。南京内哄以后,杨秀清被杀,还是有许多人继续称王,而名号更荒唐了。萧朝贵的儿子称号为幼西王,洪仁发、洪仁达又称王长兄、王次兄。诸王以下,又有天官丞相。“哪里有全不读书,把自己国家以往历史传统全部推翻,只抄袭一些外洋宗教粗迹,天父天兄,一派胡言,便能成了事?就是满洲人初进中国,也没有这样表现得粗陋与幼稚。”这是钱穆的原话,而满洲人初兴,还能用汉族的知识分子,而洪杨集团则没有用知识分子。

另外,太平天国到处焚毁孔庙,孔子的书被称为妖书,他们想把民族传统文化完全推翻,在钱穆看来,即使当时没有曾国藩、左宗棠的围剿,洪、杨还是注定要失败。“我们不必纵论其他之一切,但看他们那些国名官名,就知其必然会失败。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可以说当时的太平天国,并不是推不翻满清,但他们同时又要推翻中国全部历史,所以只可失败。

天国自称太平天囯,其中的“囯”,和一般的书写笔划不同,“囯”字里面是一个“王”,是指一个国家里有王在内;另外“天”字中的横划是上长下短。

可以说太平天国的粗鄙,是钱穆最不能同情的。而这种粗鄙之气,与唐宋的文雅决然不同,这还要“归功于”清朝的文化政策。清朝的卧碑立于顺治五年,就是控制言论的证明。有名的金圣叹,就因为犯了卧碑禁令而被杀头了。因为当时考试官贪污,一些生员跑到明伦堂向孔子灵位哭叫,就犯了言事结社的禁令。自古以来,只有清代不仅不许人讲话,连交流的自由都受到限制,更不用说教育和学习了。

历史注脚:

卧碑

清朝当时府学、县学都有明伦堂,清廷在每个明伦堂里都置有一块石碑,这块碑不是竖栽而是横躺的,故叫做“卧碑”。卧碑上镌有几条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这三条禁令,恰好是近代西方人所要争取的“三大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在这方面,东西双方的现代史上有一个恰好相反的对比。

众说纷纭的太平天国运动

一百多年来,史学界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历经了几度大转折:

清政府自然对太平天国恨之入骨,极尽污蔑之能事,太平天国的原始文献也多亡佚。清政府多不实之词,自然不在话下。

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对太平天国热情称颂,所谓“反满先锋”“革命前驱”“神圣洪杨”“盗贼曾左”。1923年出版的《太平天国野史》,流于荒诞,但是影响很大。

1951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纪念太平天国百周年》社论,把太平天国定性为一场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此社论后来成为研究太平天国的主要指导思想。文革之前,有关太平天国的讨论比较自由,论文十分丰富。“文革”期间,首先是戚本禹发难,拿李秀成投降开刀,把历史学泛政治化。最典型的就是把洪秀全吹捧成反孔模范,洪秀全被神化,李秀成、石达开被完全否定。

“文革”结束以后,洪秀全反满的色彩被淡化,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开始对曾国藩的重新评价,太平天国也面临着被重新评价的问题,对太平天国评价的分歧开始扩大,抑和扬的言论在史学界同时出现。

历史“为时所用”,“为政治所用”的功能,也都在这一件事情上体现了出来。

同类推荐
  • 唐风吹过

    唐风吹过

    巍巍大唐,多少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晃晃盛世。一个流浪的灵魂,穿梭在大唐与梦境之间,期间嬉笑怒骂,看精怪挣扎祈活,看仙佛俯视众生,孤寂的灵魂要带领大唐铁骑恢复我华夏,让人族主角名副其实。唐风吹过,皆为唐土,唐风过后,尽入华夏版图。
  • 晚明商旅

    晚明商旅

    晚明富商生活实录,原汁原味原生态,尽显盛世繁华。豪车,豪宅,豪门,豪气冲天。美景,美食,美人,美不胜收。亲情,友情,爱情,情真意切。
  • 大宋重组

    大宋重组

    在历史上,宋微宗是个聪明的人,但不是英明的皇帝。其实也不能怪他,不论换谁上位,如不能彻底改变当时的社会形态,靖康之耻迟早都会发生。那要如何改变,改变到什么程度,则尽在大宋重组。
  • 三国庞统之谋略天下

    三国庞统之谋略天下

    庞统竟然是自杀?得到谋略系统,庞统要推翻历史,轰轰烈烈战三国,得谋士,商贾天下,令众大儒与天下枭雄干瞪眼。
  • 血浴狂飙

    血浴狂飙

    这是由一群起于草莽而纵横捭阖的人留传下来的令人开卷唏嘘掩卷深思的真实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包含着山规盟约、侠义豪情、绿林暗语、英雄相惜、江湖规则……在他们的故事里,充斥着涕泪交流、血肉横飞、明争暗斗、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在他们的故事里,交织着爱与恨、恩与怨、血与火、情与仇、沉与浮、生与死……他们,就是豫西蹚将!
热门推荐
  • 我们的小时光暖暖的

    我们的小时光暖暖的

    遇见你以后,我沉寂了许久的心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可我明明离你很近,却怎么也追不上渐渐的,你越行越远,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任我怎么努力,还是没能找到你我有点乱,也有点慌再次见你,是如今盛夏的夜晚我借着灯光,踩着你的影子,慢慢走到你身边看着此刻就在我眼前的你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 都市之至尊战神

    都市之至尊战神

    【都市江湖,热血不灭】山河锦绣,天骄并起。有传奇将星,风华绝代,屹立国门之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武道枭雄,横压当世,独我无王。有无双国士,两袖清风,愿以一人之死守住万载山河……宁轩辕,本为人间世一粒尘沙,戎马十年,起于青萍之末,以燎原之势,登天而行!!!
  • 剑霸三界

    剑霸三界

    战神之女降临人间界!魔族使者扰乱萨恩帝国朝纲!两界通道20年内开启,三界之战临近!这三个消息以魔法阵特有的远程传播能力,从萨恩帝国传往其他四个国家,同时传递的还有另一个消息——五大帝国必须团结起来共抗……
  • 一澜清梦

    一澜清梦

    “我始终相信,这世上,总有一种东西,可以超越离别和死亡。”“臣愿意接替父亲未完之事,替皇上分忧,也可使臣告慰家父在天之灵,以全孝道!“婚期延后,兄弟二人自此踏上了一场危机四伏的旅途。皇位之争就像是一潭无尽的泥沼,将每个人都卷入其中不能自拔。明明是一样的面庞,哥哥却是谦谦君子,风姿特秀,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弟弟精通武艺却玩世不恭,自上而下散发着一股子侠骨风流。二人如何解开谜团,冲破危机。“哥,有我在,这帮人连你一根儿头发丝儿都碰不着。”“哥哥,你不是说你永远都不会离开我吗。”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证仙录

    证仙录

    仙路漫漫,谁人登顶。王信然,一名普通山村少年,机缘巧合下得一方仙土。孕育万年灵药,放养极品灵兽,仙丹法宝,唾手可得!更得逆天灵眼,勘破万法!从此以后,斗仙道宗师,诛邪道大魔,与仙子赏花,陪妖女喝茶,威震天下,屹立顶端。天地浩浩我为尊,仙者亦本出凡尘。谈笑春秋一语尽,不若佳人舞纷纷。
  • 文娱教主

    文娱教主

    吴桐,一个土生土长的蓝星人,从小梦想着成为明星,成为文娱界里教主级的人物。当梦想成为现实,面对这表面光鲜亮丽的娱圈,他,该怎么做?
  • 你好像一点也不想我

    你好像一点也不想我

    一段感情,最糟糕的结局不是被甩了被骗了,而是越来越想不通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感,过后开始质疑自己了。这本书里的24篇故事,写尽了爱情里的无畏、痴着、隐忍、莽撞、焦虑、沉默、不舍和决绝,让你在心痛和感动中,观照从前那个爱得努力却又有些笨拙的自己,进行一次自我梳理。好在,它不仅仅只是打开你的伤口,还尝试为你消炎、包扎。希望你能通过里面的故事,窥见感情中易被忽视的“痛苦根源”,得出一些适用于你自己的思考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爱情面前,心态更从容,言行更妥帖。其实,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秀的恋人。希望你为此做出的思索和努力,都能被那个人读懂,并被珍惜啊。
  • 超神学院之冰雪女神

    超神学院之冰雪女神

    一屌丝变身且穿越到了超神学院的世界,并获得了超能力。“如果给你个拯救世界的机会你干不干?”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梦,而我的梦想将在这所超神学院里实现。书群:600922903,喜欢这本书的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