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600000001

第1章 歌剧的误会

说起来,歌剧这种体裁从一开始就是个误会。四百年前,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春风在欧洲大地吹拂(春风席卷不妥,改为吹拂较好)而过,文学、美术领域中早已硕果累累。直到这时音乐似乎才如梦方醒,欲与姊妹艺术一争高下,也想恢复失地,再创曾有过的希腊式辉煌。一群文人智士自愿聚集在佛罗伦萨贵族巴尔迪家中,商讨复兴古希腊戏剧的宏图大业(这其中一位,就是日后因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而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伽里略的父亲)。他们认定,在古希腊悲剧中,音乐一定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贯穿剧情发展始终。不过,令人头痛的是,古希腊的音乐不比文学和美术,有着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实物传给后人。那时没有录音,也没有记谱,希腊人的音乐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谁也弄不清楚当时的音乐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有摹本,只好假造。这些文人凭着一股热忱和冲动,声称音乐应该像在古希腊悲剧中一样,必须走上舞台,直接参与戏剧的紧张冲突,以自然的人声吟唱唤起观众的强烈感情。只有这样做,才算忠实继承和复兴古希腊悲剧的精神。这批文人音乐家以为,他们脑子里所想象到的这种音乐与戏剧的结合是古希腊悲剧的再造,但不曾想,结果却促成了一个崭新艺术品种——歌剧——的诞生。“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此乃误会之一。

误会之二,歌剧诞生时的原本意图是一种供贵族圈子观赏的“高雅”人文艺术,取材古典神话,音乐着意于表达诗词的曲折变化和美妙意境。没料到,这东西后来却成了西方文化中大众娱乐的前身,在很多时候几乎成为趣味低下的同义语。歌剧刚好借了意大利人声美妙歌喉的东风,不但王公贵族喜欢,而且平民百姓,特别是刚刚有了些钱的商人和中产阶级也附庸风雅,趋之若鹜。1637年威尼斯建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家公众歌剧院,自那以后,只要肯掏钱,谁都可以去歌剧院过把贵族瘾。艺术走向平民,当然是件好事。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随着看歌剧的人越来越多,歌剧剧目的音乐质量和艺术品位也就大打折扣。当时没有保留剧目的习惯,看戏都是看新鲜,演几遍就完,过后再看新的。像我们现在这样,一部威尔第的《茶花女》在外国演、中国演,翻来覆去看一辈子,要在当时,准当笑话。

买票看戏的人多,供不应求,创作自然粗制滥造。写作快手几个星期出一部歌剧,这并非天方夜谭,也不是什么天才,而是艺术要求较低,熟练的匠人都能一挥而就。这种似乎不动脑筋的写作习惯一直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的专长,我们熟悉的罗西尼、唐尼采蒂等人依然保持着这个传统,令贝多芬这样在作曲中绞尽脑汁富于思辨的德国人又是鄙视又是嫉妒。写得快,当然不见得写不好,但陈词滥调、滥竽充数的概率确实比较高。更要命的是,歌剧的套路基本定型以后,旋律的华丽优美和歌喉的炫技表演(而不是戏剧的冲突和人物的情感世界)逐渐成了公众的注意中心。人们忙了一天,晚上到歌剧院,不为别的,就是要找个乐,寻求点感官的愉悦和刺激。于是,咏叹调迅速发展起来,不管什么剧情,只要有好听的曲调就行。后来,甚至出现了男扮女声的阉人歌手,为了出名捞钱,不惜违反自然,用男性的气息支持似女性般富于诱惑力的花腔炫技,以博得公众的喝彩。难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见识的文人中很少有人说歌剧好话。格鲁克之所以要进行歌剧改革,瓦格纳之所以对以前的歌剧传统嗤之以鼻,确实有其必然性。

如此看来,我们总喜欢把歌剧(以及交响曲)当作一个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度发展的标志,这其中恐怕也有点误会。如果有心人去阅读一下十七到十九世纪的歌剧史,可能不免会有些纳闷,好像这与当今时代的电影艺术有些相似:大制作、高产出,但真正有意义的杰作其实是凤毛麟角。四百年来的歌剧作品数起来总应有几千,甚至上万部,但至今仍能打动人心的、能在舞台上站稳脚的也就是那么几百余部。意大利是歌剧大户,产出最多,佳作出现的频率较高,然而不负责任的劣品也不少。进入二十世纪,似乎精疲力竭,普契尼算最后一次回光返照,随后已无可奈何失去了歌剧盟主的地位。德语歌剧有所成,基本靠德奥人根深蒂固的器乐天才和他们较为深邃的哲学意念。法国人嗜好奢华,他们的歌剧布景常常雍容华贵甚至花里胡哨,好看但不中听,最终是靠像比才或德彪西这样的奇才为法国歌剧挣了面子。

如果要把歌剧作为一个国家艺术的典型代表,最有传统也最有资格的实际上只有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三家。其他国家和语种的歌剧或多或少都是某种移植或衍化,算不上本土的正宗。比如拿英语国家的歌剧来说,英国自十七世纪末的珀塞尔这个早逝的天才后,就一直后继乏人。二百年后,直到本世纪中叶,英国歌剧才以布里顿为代表,在国际歌剧舞台上抢占一席之地。而美利坚这个在所有一切领域都可以傲视群雄的少壮暴发户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在歌剧中找到自己独特的声音。东欧国家,借民族乐派兴盛之势,给歌剧注入许多新的血液和生机,只可惜语言障碍太大,像穆索尔斯基和亚纳切克这样难得的优秀戏剧作曲家,很难为外族人所理解。凡此种种,说明没有必要把歌剧当作一个民族艺术上最高成就的标志。当初肖邦刚刚出道,老师、朋友以及家人都力劝他写作歌剧,为波兰人争口气。但肖邦一直固执地把自己拴在钢琴的黑白琴键上,令很多同胞感到惋惜,甚至败兴。现在回过头看,才知道肖邦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他非常喜欢歌剧,但他更了解自己。难道不是肖邦在钢琴上的诗意独白,比那些刻意追求轰轰烈烈重大题材的民族歌剧,更能表达波兰人的民族魂吗?!

对于国人,歌剧属地道的“舶来品”,观赏起来首先就碰上语言文字的障碍,但一经翻译,声调别别扭扭,特别在宣叙调时,几乎无法卒听。另外,歌剧的形式惯例与我们本土的戏曲还是有相当差距,因而我们在习惯上总感到有些抵触。随着西风东渐,歌剧和其他西方文化一起传入我国,其中的误会当然也在所难免。别的不提,单说这“歌剧”二字,似乎就有些误差。查西方原文,opera这词,系从意大利文opus衍生而来,原意只是“作品”,并无“歌之剧”的意思。按最早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们的理解,opera是drammapermusica——以音乐作为手段的戏剧,或者说是通过音乐展现的戏剧。这也正是格鲁克、莫扎特、威尔第等伟大人物的歌剧理想。照这层意思,opera最确切的中文对等词应是“音乐剧”或“乐剧”。很可惜,“乐剧”已经成为瓦格纳的专利,而“音乐剧”一词我们又给了美国的一种轻型小歌剧musical。但是,opera中的音乐显然要比musical复杂多彩,不仅要“歌”,而且有“咏”“叹”“吟”“叙”等等之别,更有“咏叹”“咏叙”“小唱”“吟说”“宣叙”“诵唱”等等细微之分。还不要忘了,自瓦格纳以后,管弦乐队在整个戏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此细想,opera比musical肯定更有资格称“音乐剧”。但这个误会已是约定俗成,改起来恐怕麻烦太大。

拉拉杂杂谈了这么多歌剧的误会,但请读者不要误解,好像我是在揭歌剧的短。我的本意是想提醒大家,歌剧就其作为一种艺术体裁而言,并不见得就比其他品种更加“高雅”。它有它自己的问题,当然也有别的品种无法比拟的长处。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原来我的确是想说说歌剧到底有什么特殊魅力令人神往,没想一兜圈子,误了正题,只好索性把题目也改了。看来,误会产生,往往在不经意之中。本文的写作也可算一例。

同类推荐
  •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结合多年考前培训教学经验,全面解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难点——影评写作的应试策略。本书收录40余篇优秀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的能力。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三十年细说从头(全集)

    三十年细说从头(全集)

    大导演李翰祥1948至1979两岸三地回忆录 一字未删,完整本内地首次出版! 本书集结自李翰祥导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香港《东方日报》连载的同名专栏,内容涵盖其从影三十年的心得杂感,两岸三地影坛的掌故见闻,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五行八作等。全书幽默风趣,文辞生动,细节丰富,金句百出,甫一推出海外华文报纸便竞相转载,深得广大读者喜爱。此次恰逢李翰祥导演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二十周年,经过重新增补、整理,附上难得一见的家庭珍藏照,同时推出精装限量典藏版和平装版,以表纪念。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热门推荐
  • 追忆张逸生

    追忆张逸生

    张逸生是冀东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军人,忠诚的共产党员,1973年任柏各庄农场党委书记。2016年是柏各庄农场建场60周年,张逸生诞辰100周年。本书收入20多篇富有真情实感的追忆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见证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人民公仆不平凡的人格和精神。此书既是对他的纪念和缅怀,也是以史鉴今的重要文史资料。
  • 初恋是你余生是你

    初恋是你余生是你

    封笔多年的Ken大在某一天携着《余生有你》的新漫画复出之后,二次元三次元都炸了。他们的Ken大这是在变相官宣吗?Ken大的粉丝们抱团柠檬并且顺藤摸瓜找到了漫画中的女主角的微博。陆心念看着自己的微博被某人的粉丝围观脸都黑了:“沈余生你是故意的吧?!”沈余生将她搂紧,与她十指相扣:“嗯,故意的,咱们结婚也该给我个名分了,老婆~~”
  • 游戏人生forme

    游戏人生forme

    【前排提示:这可不是什么龙傲天爽文,主角可不会一路无敌爽到最后的。(毕竟老夫也不是什么魔鬼嘛OwO)】“醒来吧...”少年睁开黑色的眼眸。混乱的记忆在空旷的大脑中狠命地冲撞着。身边器械身躯少女无神的眼中闪着微微的亮光。少年缓缓起身,拉起身边人的手。“不论什么代价,这一次...”少年拖拽起残破的躯体“我拒绝那个结局!!!”“向盟约起誓...”(看完《NGNLzero》感触蛮深的。里克休比二人的命运不该如此。所以就有了这个小说。希望他们起码于在下的愚笔下,能有个幸福的结局吧。这一次,是人类赢了。)(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影后和大总裁官宣了

    影后和大总裁官宣了

    【甜宠苏爽】重生前,顾倾颜活得步步退让,小心翼翼。重生后,顾倾颜活得肆意轻狂,随心所欲。渣女在她面前装白莲花?不好意思,本影后比你演技好一万倍!渣男在她面前跪着求复合?不好意思,本小姐好马不吃回头草!一不小心捡了个小白脸老公,顾倾颜叹气,还能怎么办,养着呗。直到有一天,顾倾颜发现……本书又名《老婆只爱工作不爱我》《老婆在吗老婆今天官宣吗》《论打脸的100种正确姿势》
  • 别枝惊鹊

    别枝惊鹊

    工区坐落在盆地底部,一座二层小楼,围在一个小院内。从高处望下去,仿佛剩在碗底的一颗米粒。高处是铁路桥,桥高十二米,又建在山顶,因此显得更高。站在桥上往下看,工区显得更小。灰顶白墙,连同方方正正的院墙都变成铅笔画出来的俯视图。倒是院墙边的那棵柏树,不知道为什么,越发显得高大起来。那棵柏树,听说有八百岁了,是方圆几十里年岁最长的树。每逢春节、七月初七还有八月十五,就有老年村民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来到树下祭奠。祭奠完了,在树枝上拴上红色的祈福带。柏树长得高大,树枝也高,那祈福带挂得就高,微风吹拂,祈福带像飞扬的雪花,飘得厉害。
  • 本宫奉旨恃宠而骄

    本宫奉旨恃宠而骄

    她是凤星转世的沐家大小姐,十八岁惨遭灭门。他身具青龙之气,却中忘情蛊,注定命不长久。她是天凤最尊贵的女人,却在冷宫之中度日。他是煞星出世,阴历阴时所生,出生便被帝王之家抛弃。一道圣旨,她转嫁给他。这一生,他誓要护她,宠她,爱她。只是爱上之时,忘情蛊发,从此人见人怕的隐王爷在吃软饭的路上越走越远。蛊毒解去之后,终于走上了吃干抹净的康庄大道。
  • 销售心理学:直抵客户内心需求的成交术

    销售心理学:直抵客户内心需求的成交术

    美国保险销售大师乔·甘道夫说:销售是98%对人性的了解2%的产品知识。所以,销售就是一件走心的活儿,想要做好产品营销,在准确找到客户购买的真实需求的同时,更要抓住客户的心理与消费习惯,俘获目标客户的芳心。销售打的是一场心理战,在这场心与心的较量中,销售人员想要提高业绩,必须掌握客户的心理活动。找准客户的心理需求,做到投其所好;解码客户的“微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察言、观色、攻心,掌握了客户的心理,就能引爆销量!
  • 你是我逃不掉的宿命

    你是我逃不掉的宿命

    曾经我是被捧在手心上的千金大小姐,呼风唤雨连星星也唾手可得。后来我成了顾泽南的情人,他给我第二次生命,也把我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我扯着他的衣领,嘶哑着喉咙让他去死。他冷眼看我,“现在你除了听我的,哪里还有活路?”这世上没有人能一辈子顺遂逃得过颠沛流离。看着以前穿着贵的离谱的高定西装的顾泽南,如今衣着邋遢满脸胡茬。我微笑说,“这些报复手段,都是你曾经手把手教我的。”他不说话,也不看我。很多年以后,我终于知道,顾泽南奋不顾身的赴死,是为了不让我死。在我们的关系中,从来没有过刚刚好。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