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2800000005

第5章 素心皎皎

敌人是杀不尽的,新的对手总会出现,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层出不穷,才是历史发展的真相,谁也无法改变这铁血的规律。

我不是不喜欢志气高昂的诗篇,只是更赞同从民众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所以更爱重陈琳、王翰等人所作的《饮马长城窟》——那些征伐、胜负,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最好没有关系。

中国古典诗词有一个相当典型的现象,就是不惮意境和主题的不断重复及加深,从诗词歌赋到戏曲小说,几乎没有绝对无迹可寻、从天而降的。如果恰好你是熟悉古典诗词的人,你会很自然地从一个典故,联想到它的历史背景,以此加深对诗意的理解,亦能从中看出作者的功力深浅。

谙熟经典、熟悉创作规律,是必要的,就像《红楼梦》里香菱学诗时,黛玉教她的那样。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为辞害意’。”

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曹公借黛玉之口论道的,是延续至清代,作诗的基本法则。虽是闺阁女儿戏言,却也十分地切中要害了!书中,香菱潜心学诗,精于揣摩,时隔不久果有所成,虽然意境与黛玉、宝钗等人的诗作不可相提并论,但对初学者而言,已是难能可贵。可惜曹公安排她命途多舛——此时的悠闲,不过是日后更叫人生怜的插曲罢了!

除了谙熟格律技巧,掌握丰富的词汇积累,充满灵气地自由组合字句,对前人诗意的领会、提炼、再创作,也是中国古代诗人学习诗歌的重要技巧之一,由此产生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得不说的一类——拟作。

对古诗、乐府、民歌的拟作,强势出现于陆机、谢灵运、鲍照、李白等人的诗作中,让人难以将其忽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诗歌就成为一种和过去的辉煌、沧桑不断重逢的过程。

拟作不能简单视为模仿和抄袭,它更应该被看作诗歌技巧的学习。前代成就需要重新理解和创造;尊重传统,才能创新。一个好的诗人、词人,总能用旧典翻出新意,将它娴熟地放置于自身造就的语言环境中,成为作品浑然天成的一部分——这种重生、延续,成为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传承的重要传统。

几乎没有一个优秀的诗人,不是通过这种严苛的训练脱颖而出,直至形成自我风格的。区别只在于,最终令人记取的诗人,他们的才气和识见最终会消弭掉学习、造作的痕迹,不会让人觉得生硬——仲则是这类“诗歌之子”的典型代表。

拟作古题乐府有几种情况:一是仍能保持原题寓意和艺术风格;二是舍弃原题寓意,以旧题写新意。前篇提到仲则的《拟饮马长城窟》,便是对前人所作的《饮马长城窟》的拟作。他曾作了十七首《杂咏》,我挑出四首来,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寓意如何,他都在学习、延续乐府自然古朴的风貌。

生年三五时,瑶华比光彩。万事非所忧,此景若常在。既见故者非,旋见新者改。未觉少壮过,只增前日悔。所悔行乐迟,精役形乃殆。不知何事劳,但若有所待。贱躯一何眇,前后各千载。

——《杂咏》(其三)

朝行燕市中,夕宿夷门道。酒徒既寂寥,信陵亦荒草。壮士重一言,千金失其宝。万里拥头颅,朝在暮不保。当其悲来时,天地亦为老。抱此感区区,双鬓如蓬葆。眷言怀古人,忧心如捣。

——《杂咏》(其五)

皎皎明月光,延缘上空林。幽堂悄然白,仿佛来素心。素心日以隔,萧景日以逼。薄帏生虚寒,梦醒如在侧。揽衣起彷徨,横涕下沾席。寸心常不移,可以照颜色。

——《杂咏》(其七)

贫女中夜织,扃户绝四邻。荧荧一灯影,自落空草根。伊轧面虚壁,中织自悲辛。颜色不自达,谁知此女贫。贵贱异缯锦,各出桑蚕身。同生而异造,赋命安可论。惟当自努力,弗使机生尘。

——《杂咏》(其十七)

第一首感慨人生苦短,岁月惊忧。第二首追怀古风,赞颂古代侠义之士重诺轻生的高风亮节。第三首写月夜思人,欲求知己的惆怅。第四首用兴寄之法,借贫女夜织抒发文士怀才不遇的感伤。

他此时的诗作,若放在唐人中,也许算不得一流,比白居易、张祜等,那还是有差距的;但若想到只是习诗短短月余,便有如此笔力,就不得不惊叹他天赋过人了。

这几首拟作借题抒怀,意旨回归传统,涵盖了生死之忧、侠义之叹、怀人之苦、贫贱之哀,述说的都是古典诗歌里再寻常不过的主题。这种题材容易落笔却也格外考验作诗者的笔力。以他当时只有十八岁的年纪来说,这样的感慨或许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但是,毫不夸张地说,仲则这几首拟作,化用典故不见其痕,幽婉悲壮,放在唐人的作品里亦是毫不逊色,全然看不出道学之气——超越时代的桎梏,是富有才气的显现。

这四首杂咏看似意旨杂陈,却可看出仲则的一些思想轨迹。他仰慕高士、敬慕贤良,本性是一个任侠好义、积极进取的人,洪亮吉说他“读书击剑,有古侠士风”不算虚言恭维。

君子固穷,不堕青云之志。他青年后心意渐趋萧瑟,我深信是际遇的影响。试想一下,如果自幼丧父、丧兄,如果家境寻常到无可凭依,必须靠自身的努力进取;如果科举不利,难遂初志;如果颠沛流离,屡遭困厄;如果一生所爱,终成过幻……我们是否还有底气心志坚持到死,毫不怀疑、动摇?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这样的慷慨豪情,我相信是有的,但,做到委实太难了!

太多人是普通人,他们的际遇也是普通的,所倚仗的,不过是一点性灵和内心深处的一点自信,他们很难在经历重重磨折、打压后,最终成贤成圣。所以我怜惜他,理解他——实则不止是他,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人。

与《少年行》和《拟饮马长城窟》的激昂不同,《杂咏》组诗中,日后笼罩在黄仲则诗文中的感伤主义开始显现,他一生未能摆脱这种感时伤世的悲愁,但这份沉重,亦成为支撑他诗文的筋骨。

他的家世、际遇实在寻常,做不了名士,心有孤愤,却更被生计牵累,连狂生亦做得不自在。他这几首诗作,既是拟古乐府,也确实让我读出了《古诗十九首》的凄怆。

汉魏时代寒门士子的身世之悲,内心之痛苦矛盾,并未随着某个盛世的到来、时光的绵延流转而消弭。

声言及时行乐,实则又有何乐可言?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总会存在这样一个庞大而压抑的群体,他们是历史涌动中难以治愈的痼疾,一体同悲。

隋大业三年确立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门阀贵族的限制,让出身庶族、平民的读书人有了实现理想抱负的途径和契机,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制度的极大进步。与此同时,思想道统的限制也加强了,这是难以两全的事。

越往社会的上层走,乱七八糟的事越多。越往社会的下层走,道德的约束越多。

总有些科举失利、才命相负的人辗转沉浮于世。我所欣赏的是,那些经历了巨大的成功或失败之后依然保持清醒的人,那些择善固执、坚持操守的人。

凌云壮志或可消解,风骨气节不可折堕,这可视作士这个阶层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不能急流勇退,起码也要问心无愧。

同类推荐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寻觅柳永

    寻觅柳永

    金秋的周末下午,天高云淡,和风拂面。我和作家陈旭驱车去武夷山上梅乡白水村探访柳永遗迹。不料遇上修路,汽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四五十公里的路程却花了3个多小时。到了村口,我即到一农家问路,一位20多岁的农民兄弟得知我的来意后,执意要为我做向导,领着我们借着手电筒光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依山傍水的路边自然村,他比画着跟前的五六幢房子说:“柳永曾住在这个地方,具体是哪里已无证可考。”眼前视野开阔,溪水潺潺,绿波荡漾。不远处,朦胧可见两棵参天大树,我们沿着田埂走到树旁,两棵罗汉松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收录了《终于能管你一回》、《心境》、《失眠》、《张山的相好》、《后妈》、《女人》、《捕鱼者说》、《福婶的心情》等近百篇微型 小说作品。
  •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书中不仅包括他们过去的散文佳作,也酌选了每人最新的散文名篇。
  •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我以为妈妈是港湾、是依靠、是最后的壁垒;却发现,她也曾是别人的孩子,也渴求关爱和宠溺。我以为爸爸是头顶的天,是身后的树,能永远用最有力的手臂给我支撑;却发现他也会变老,老得需要我去呵护和照顾……妈妈也会想妈妈,爸爸也会变老,再坚强的人也会脆弱无助,我们要抓紧时间爱他们。
热门推荐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气剑东来

    气剑东来

    以真人身,集浩然气机。山上修真,上下养气。一气搬山倒海,一剑长空破渊。御气行疆,举剑问天。以气机养众生,持剑道话长生。 且看苏东来如何计谋以弱胜强,气剑登天。
  • 残情王爷的嫡妃

    残情王爷的嫡妃

    月半悬空,白雪皑皑。浩瀚王府,洛神苑。洛王妃小产出血过多而死,浩瀚王爷自白天进宫到现在还未曾归来,正王妃逝,大夫人西美主持大局。西美为了表示自己的姐妹情深一直守在这里不肯离去,把眼泪都哭干了,整个浩瀚王朝的谁人不知,她们姐妹向来情深,不然洛王妃也不会应允自己的庶妹妹进府为妾了。西洛就是在哭声中被惊醒的,哭声一撞入她的耳中她就在寻思,不知道今天又死了哪……
  • Letters on England

    Letters on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相平话

    全相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家小调

    农家小调

    外出从夫,家内从己,一切从简。换得了煤气,扛得起大米,打得掉老鼠,灭得了蟑螂。这是八零后女青年木小菲的三从四德。她本想凭借这套独特的理念,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为自己谋得一安宁之所,做一名称职的家庭主妇。只是,一朝穿越,返古入农家,三从四德已变样,主妇变媳妇儿。
  • 葫芦湾传奇

    葫芦湾传奇

    怪人姓康名允义,祖籍葫芦湾,今居青隆镇。他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其祖父创立了亦医亦商的经营模式。当时人们对青隆镇有着“青隆小镇子,家家有银子,一家没银子,旯旮里扫出几盆子”的说法,每天进进出出的银子哗哗如流水,康家祖先就不甘心当个穷医生,因此在镇上开了万亨祥药店,康老先生坐堂行医,顺手卖药,每年下来也能挣个一二百两银子。到了康允义父亲手上,将亦医亦商发挥到极致,兼做药材贩运,从甘肃、宁夏、内蒙收购枸杞、党参、黄芪、红芪、甘草等药材,装船运到青隆镇,再走陆路,由驼队运到晋中一带出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殖民蛮荒

    殖民蛮荒

    三十年前,海蓝星人发现了一座战争废土,从此这个宇宙初级文明走上了一条史无前例的分岔路。吞噬史前神话文明的遗宝玄兵,肉身可战钢铁洪流的玄兵进化者;同化天地元素,只手可掌风火雷电的元素进化者;继承蛮荒异兽血脉,天赋神鬼莫测的血脉进化者;攀登科技书,利用细胞活性同化尖端科技,将肉身打造成机械堡垒的机械进化者。旧时代已经逝去,新时代即将到来。这是属于海蓝星人的开拓时代,也是属于方长炮轰苍穹的争霸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