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2800000017

第17章 浪游之始

[壹]

“自邵先生卒,益无有知之者,乃为浪游。由武林而四明,观海;溯钱塘,登黄山;复经豫章,泛湘水,登衡岳,观日出;浮洞庭,由大江以归。是游凡三年,积诗若干首。”这是仲则写在《两当轩集·自叙》里的话。

在他的生命中,什么时候埋藏下一颗浪迹天涯的种子?

故乡白云天涯,书院松柏今在否?对恩师的思忆之情,延续了他后半生。当初因为相知而相守,如今因为离散而浪游。继科举失意之后,仲则再不肯困守书斋,要游历四方谋一个出路。

乾隆三十四年,仲则再游杭州和徽州。途中,时遇故人又作别,留作《遇伍三》、《遇故人》、《醉歌行别伍三》;时而访友,作《访曹以南五明寺》;时而独醉独卧独思亲,写下《醉醒》、《初春》、《客中闻雁》。

星荧荧,月皎皎。漏声将残客行少,有客仓皇窜荒草。十年仗剑都亭行,鼓刀贱者知姓名。仰天酒尽各万里,蓦地相逢服华紫。悲来欷吁,浮云四徂。挥手且去,各为长图。浮云何萧萧,川陆何悠悠。白杨着霜古陇头,嗷嗷飞雁悲其俦。

呜呼!昨日不知今日雨,居者不识行者苦。天寒日暮君莫留,他日相逢与君语。 ——《醉歌行别伍三》《遇伍三》和《遇故人》在前文解析过,这里不再赘述,单看这首《醉歌行别伍三》,很见仲则歌行体的功力。起句便清旷,时残月在天,零露在田。漏声将尽而人不能眠,其心耿耿也。中述行客飘零之状,十年仗剑江湖行,行经蓬蒿,因生性磊落不羁,每与市井之辈交好,知其慷慨抱负者也多为此辈中人。

这般浪迹,似六朝,似唐朝,又不尽然。六朝有荡子,唐有游冶郎,此皆是托承人世的清扬亮直,在仲则诗中,虽有豪情,喜言来日如何,眼下却总为生计所困,亦见得当时世景萧条了,如云遮月、雾隐星的黯淡。

陶渊明诗:“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淹留无成,尚存自嘲的余地,仲则云:“白杨着霜古陇头,嗷嗷飞雁悲其俦。”心境何其孤寒!是连自嘲的余地也失去了。

伍三,名宇澄,字既庭,阳湖人(与武进同属江苏常州府),为仲则同乡,其生平事迹难考。观仲则予他的诗作,两人为少时旧识,志趣也颇为相投。

前《遇伍三》诗中,有“相期著书好,归去掩蓬门”之语。话虽说得潇洒,怀才不遇之愤却不是那么容易消解。壮志在胸,前途渺渺,唯有击节悲歌,借酒浇愁。酒已饮,话未尽,天寒日暮,要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

来日茫茫,又岂能料知再次相见时的境遇呢?

与伍三别后,仲则前往徽州,去歙县探访一位隐士——曹以南。曹以南,名学诗,字以南,号震亨。安徽歙县榕村人,乾隆十三年进士,官湖北麻城、崇阳知县,归后常居山中。“五明寺,在歙县南福圣寺后,东北隅有容膝之地,而峻崖松竹交荫……盖幽绝境也。”曹以南名重一时,“其人工骈体文,索碑铭传记者无虚日。著有《得雪文钞》等。”(《重修歙县志》卷八之五《文苑》)尤为难得的是曹以南天性淡泊,不慕荣华,曾为遂母愿入仕,为官有官声,亲殁即返,至死不复出,讲学授徒终老。

仲则《赠曹以南》赞其:

传经风雨心犹壮,阐谛鱼龙气已平。

自是江山归巨手,谁教天地老诗名。

此诗浑厚沉着,颇得杜诗神韵,老杜赞庾信“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赞四杰“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都是这个气调。

我所认知的成功,如严子陵,功成不居,笑傲王侯;如邵齐焘和曹以南,辞官归隐,传道授业。

一路是修竹,到门惟鸟声。

幽人正眠觉,稚子解将迎。

香缕断还续,道书纵复横。

昨宵雷雨急,可有毒龙惊?

——《访曹以南五明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一个人,难怪在《两当轩集》中屡见其行迹。除这首《访曹以南五明寺》外,《两当轩集》中并有《赠曹以南》、《雨中入山访曹以南》、《夜坐怀曹以南》、《重至新安杂感》(其一“谓曹以南”)等诗。

这首《访曹以南五明寺》,清远淡逸,不单符合彼时他的心境,亦符合被探望之人的气韵。读其诗,仿佛随仲则前往古寺探访高人。一路是修竹,到门惟鸟声,可见其居所之静谧。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谁遣山风迎佳客?曹先生颇有卧龙先生的风范,日高犹未起,入得门来,有稚子迎客,入其室中,见炉烟暗转,佛经散落。仲则因知曹先生居山寺中焚香阅经,参禅,遂笑问一句,昨夜雷雨骤狂,君在山中安否?

语气略带调侃,流露出少年顽皮心性,这在仲则是少见的。“昨宵雷雨急,可有毒龙惊?”这看似随意的一问,并不随意,此处合用二典,其一是雷声能惊蛰眠之龙蛇,其二是佛家以毒龙喻妄心俗念。《涅槃经》云:“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妄心俗念这条“毒龙”,唯禅理可制之。

王维《过香积寺》云:“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仲则是在探曹先生修为的境界。诗到此作结,曹先生如何作答,两人相见后又是怎样一番情景,不得而知,但从三年后的另一首诗《重至新安杂感》其一(“谓曹以南”)诗中可知:“黄须老子应无恙,可许谈诗坐漏深?”——可以想见他们相谈甚欢的情形。

黄仲则友人左辅在《黄县丞状》中谓仲则:“狂傲少谐,独与诗人曹以南交,馀不通一语。”由仲则“黄须老子”的爱称,可见两人交情匪浅。

大约,似仲则这般风神俊逸、才华横溢的少年,是很得真性情的老名士欢心的,他们都很乐意以这样颖悟的少年为徒为友,喜欢后继有人的欣慰。可惜的是,邵齐焘也好,曹以南也好,薄了浮名,胸绝纤尘的他们,都不曾改变仲则孤愤固执敏感的性格,无力化解仲则命中的困厄。

叹一声,知和悟之间的距离,有时只在一念间,有时却如雾隐千山,路遥难期。人生的许多事,还是要自行经历了,才能心甘情愿。

[贰]

作别了友人,仲则又恢复了孤身飘零的状态,此时的他,流露出的寂寞是明显的。且看下面三首——不分春风解劝餐,只将幽恨上眉端。

将归燕子休垂幕,渐老梅花莫倚阑。

最怕难醒惟独醉,生憎易中是轻寒。

新传多少红笺字,半为昏盹未忍看。

——《初春》

梦里微闻薝卜香,觉时一枕绿云凉。

夜来忘却掩扉卧,落月二峰阴上榻。

——《醉醒》

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

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

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春日客感》

《初春》这首诗,当作于乾隆三十四年春季,在《两当轩集》里却列于秋诗之间,不知何故。早年仲则亦作过一首《初春》,前文有述,情调立意与此诗大不相同。后一首《初春》,亦可当作宋词小令来读,“小令”这个词,读起来便有一种婉转温柔。仲则这首诗正是温柔欲醉。

梅花渐老燕将归,一年春至,而我又无声无息地老去。在初春时分,饮酒独酌,那春恨直堪下酒,那幽恨覆上眉端,潜伏多时的难言之痛,只因你有红笺捎来而再起波澜。昔年曾有女子托双燕传书,而今你亦有消息传来。这乍暖还寒的时节,我亦体弱多病,愁绪难遣。

关于你的消息,不知道难受,知道了更难受。我竟不知如何是好,唯有借醉来逃避。

眼前俗物关情少,醉后青山入梦多。往事不知多少梦,夜来和酒一时醒。

醉后一梦,梦中花香隐隐,似你我少不更事时情怀暗转,徘徊难去。梦中,你身边的人是我。醒来月影覆床,原来你不在我身边,这是最令我哀伤的。

露湿墙花春意深,西廊月上半床阴,梦中我以为余生度尽,睁眼却见月光皎皎,原来,别去不过经年……人间事事不堪凭,心事历历终虚化。让我们忘了彼此吧!纵使不能,也要假装若无其事。

一如既往的醉,翻来覆去的梦,空空如也的爱情,散发着陈年旧事的气息,我低头唏嘘,这耿耿心事仍待消磨。

与《初春》情意相近,是仲则的《竹眠词》里的一阕《昭君怨·初夏》:

一自护花消瘦,病过折锦时候。春去已天边,又今年。

拥住薄衾如水,守得篆灰心死。常动有谁来?是风开。

遣词造句也寻常,似是一时感触,随口道来,唯其随意,却令人入目难忘。

实而言之,仲则的《竹眠词》缠绵悱恻的功力绝不逊于纳兰。只是此词集不如《饮水词》盛名在外,鲜为人知罢了。

从《初春》到《醉醒》,再到《春日客感》,仲则频以细腻呈现内心的纠结和颓唐。命运似乎从未赋予他拥有长久爱情的能力。他深心爱过的人,注定成为生命中转瞬即逝的人。

他的生命注定离安稳很远,离漂泊很近。《春日客感》叙事真切,自是客中绝唱。纵置于唐人诗中,亦不逊色。“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道尽千古游子,阑珊心意。

只剩寂寞,唯有寂寞,如影随形。

同类推荐
  • 蒋子丹自选集

    蒋子丹自选集

    蒋子丹的小说深刻而锐利,语言机智而酣畅,在中国当代女性主义小说中独树一帜,她的小说创作中所显示出的开创精神,为当代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本书精选和节选了蒋子丹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囚界无边》《长大不容易》,中篇小说《桑烟为谁升起》《风月@E时代》《从此以后》,短篇小说《左手》《绝响》《黑颜色》《没颜色》,散文《彭师累了》《复数史铁生》,随笔《一个人的时候》《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你看你看鹿的眼睛》等,全面反映了蒋子丹的小说创作成就。
  •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戴望舒作品集(4)》本书分为小小的死亡之歌、呜咽、关于迦尔西亚·洛尔迦等部分。
  • 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本书以理论的追根溯源为逻辑起点对道德学习进行了多学科的理论建构: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理论源头,对道德学习进行概念考察。在此基础上,笔者重新界定了道德的概念、学习的分类和道德学习的概念及内涵。其次,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较深入细致地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对道德学习的理论指导,解读考量了中西方道德学习理论,建构了较扎实的道德学习理论基石。最后,笔者试图以时代特征为背景,以个体的内在独特性为前提,以多维的视角为手段,确证概括出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本质特征,即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统一、规范性和愉悦性的统一。
  • 花季的足音:一个留美高中生的精彩故事

    花季的足音:一个留美高中生的精彩故事

    本书是一位高中留学生的成长集,描写了花季少女在美国的留学剪影以及在冰岛等地的奇妙旅行:在纽约歌厅里嗨歌,在宿舍灯下苦读;站在深冬的寒风里,为马拉松参赛者指路;站在冰岛海边,从欧洲一步踏入美洲……这些来自异国的文字,让人有春风扑面之感,酥酥的,暖暖的,让人满眼都是青葱的草地、灿烂的鲜花、歌唱的翠鸟和蓝天白云下淙淙流过的河水……
  • 有梦楼随笔(格致文库)

    有梦楼随笔(格致文库)

    本书所收录文章为之前发表在报纸、杂志的,有对异域电影的看法,有对中国影片的见解,更有对中国传媒的的认知。还有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过往之事的回忆,有对北大学习生涯的回顾,也有和朋友往事的记忆,另外,还有对“艺术”“义”的看法。
热门推荐
  • 买莲

    买莲

    买莲是黄村人,黄村人几乎都姓黄。到目前为止,黄村就只有那么一两家不知道何时从何地迁来的外姓人。买莲他爹姓黄,买莲自然也姓黄,她家是地地道道的黄村人,不知道从哪辈起就一直生活在黄村。黄村前面,有一条小清河。小清河汩汩流过多少岁月,养育了多少代的黄村人。小清河上有一座石桥,它将黄村和镇上连接了起来。初中毕业那天,买莲一个人卷起铺盖行李灰头土脸地顺着学校的墙根脚,闷头朝校门口走。她生怕被谁认出来拉着东问西问,下不了台。背上那床草席可能是没有压服帖,直挠她的脖子,痒痒。
  • 小侠录

    小侠录

    千里亡命,险死还生,七载既逝,物换星移。神功已成,伊人何处?碧水潭边,古树依旧。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一起快乐,一起成长。女儿是妈妈生命的延续,母女间的对话好像变得不一样了。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女儿天天成长,妈妈与女儿的互动似乎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突然有一天,妈妈发现,女儿不再是贴心小宝贝了,女儿越来越前卫。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宝贝,这话应该不会错的,但时代的改变,社会的信息来得太多,女儿的生活方式远远出乎妈妈成长时的经历,乐观、成功、开朗、时髦的妈妈也必须跟着越来越摩登时髦才是啊!辣妈咪,才不会让女儿逃之夭夭,离得越来越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麻辣妈咪的教女经历!
  • 大明鼎鼎

    大明鼎鼎

    “不就是钱嘛,赚嘛!花嘛!凡是用钱可以解决的事那都不算事!”苏莫满脸嚣张,慢慢的从口袋中掏出了身上唯一的一枚铜币。。。。。
  • 建文野望

    建文野望

    天子没钱怎么办?撸起袖子自己干。天子没权怎么办?海外开设街道办。天子没兵怎么办?铁铳把你头打烂。^_^看魂穿新帝朱允炆如何纵横捭阖,重建现代大明。
  • 中国经世史

    中国经世史

    经世致用,是中国知识分子为学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继孔子之后,继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以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作者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历代以来,经济、政治、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经济方面,其重点在讨论有关田土税制与商业经济等;政治方面,重点在讨论有关中央、地方政制,科举教育与监察行政得失;军事方面,重点在于历代军事体制得失的检讨;至于交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了重点之分析,并综合新旧史料,作详细讨论。
  • 绝世宠妃:娇妻不好惹

    绝世宠妃:娇妻不好惹

    架空霸道高冷腹黑王爷vs呆萌机智可爱小娇妻“王爷,公主邀请您参加游船。”某君:“让她滚。”面无表情。“王爷,王妃说要爬树。”某君(邪魅一笑):“哦?快去看看,别摔着了。”
  • 独家溺爱:冷少宠妻成瘾

    独家溺爱:冷少宠妻成瘾

    林雨霏嫁给冷少琛的第一天,就知道他不爱她,在他心里,她是最阴毒最卑鄙的女人。可是林雨霏没有想到冷少琛连他们的孩子都不爱……孩子没了,林雨霏对冷少琛的爱也消失了。可是就当林雨霏准备离开的时候,冷少琛竟然抓着她不放手:“你是我的妻子,怎么可以离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