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200000006

第6章 尧舜禅让

纵观中国历史,世袭制是历代封建王朝沿用的王位继承制,而相传在遥远的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与世袭制这种“家天下”不同的“公天下”时代。继黄帝之后,成为天下共主的尧和舜,就曾用“传贤不传子”的禅让方式来传承王位。那么,尧和舜是如何挑选接班人的?关于他们,还有哪些故事流传至今呢?

尧的成长史

涿鹿之战后,天下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平静时期。老百姓们该放牧的放牧,该种地的种地。部落之间的隔阂虽然存在,但因为有了黄帝这样的联盟首领,大家也就和平共处了下来。

这样的和平景象并没有随着黄帝的去世而一同消散。黄帝死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分别是尧、舜、禹。这哥仨全是传说中的圣贤人物。

黄帝去世以后,他的孙子颛顼继承了他的位置,后来传到了帝喾。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将颛顼和帝喾也归入“五帝”的行列,实际上就是凑数玩儿的。要是追究起来,这两位还真没有什么可说道的。

帝喾在位七十多年,没干啥好事儿,也没干啥坏事儿,庸庸碌碌一辈子。别看帝喾庸碌,他的儿子们倒是有些本事。帝喾的大儿子叫挚。挚估计等了得有五六十年,才熬到他爹以一百多岁的高龄过世。

老爹一死,七老八十的挚终于继承了首领的位置。估计是他估摸着自己没多少年活头了,又或许是这五六十年憋得太惨了,所以他压根儿就没打算好好干。

上任之后,挚先是重用自己的亲信,然后一味地贪图享乐。今天开个宴会,明天唱个卡拉OK。手下人有重要事情要回报,他老人家还在深山老林里逮兔子呢。

这家伙胡作非为的结果,就是天怒人怨,众叛亲离。老百姓跟着他活不下去了,就只好背井离乡,去投奔帝喾的小儿子,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尧。

尧的母亲是一位邻部落的女子,她和帝喾结婚后不久就生下了尧。尧从小跟着母亲长大。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老爹安排到一个叫唐的地方当一个小首领。

那一年正好发生了罕见的旱灾,地里根本种不出庄稼。那位挚老大依旧不管不问,该打猎打猎,该泡吧泡吧。百姓一看他这德行,知道根本指望不上这位公子爷,于是纷纷逃难到尧的领地去。

其实,这时候尧的日子也不好过,他那里也好几个月没见雨了。这一点尧死活也想不通:“我哥哥不好好干工作,老天爷肯定要惩罚惩罚,可你要罚就罚他一个人呗,好家伙,天下大旱,我招谁惹谁了?”

为了渡过难关,尧带领着当地的居民,用树枝和石块在大河里筑起一座大坝,将河水积蓄了下来,之后又通过挖沟渠的方式,将积蓄的河水引至农田。

别的地方都旱成了赤地千里,可唐却拥有了一片希望的田野。不用说,各地灾民纷纷投奔。尧也来者不拒,无条件地向灾民提供救助,成为了灾民心中最可爱的人。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当中原大地赤地千里的时候,东夷各大部落开始虎视眈眈。他们认为华夏大地气数已尽,应该由东夷的十日族统治天下。

十日族是少昊氏的十个分支。他们一看中原部落联盟首领如今是这样一副德行,纷纷拿起钉耙、锄头、粪叉子就杀了过来。随后,巴不得事情闹大的那些人也相继叛乱。一时间,华夏大地的东南边境陷入了战火之中。

别人都杀到家门口了,可身为部落联盟总首领的挚依然作风不变,整天花天酒地,胡吃海喝。他弟弟尧实在看不下去了,破口大骂道:“以前我只知道你是个败家子,可如今看来,你也忒败家了!如果咱老爹泉下有知,都得让你气活了!”

尧想自己组织军队进行抵抗,可是又担心大家不愿意打仗。没想到,他招兵的大旗刚一竖起来,之前投奔他的灾民便纷纷响应,表示要保家卫国。

尧又趁机联络了一些别的氏族部落,组成联合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军。

东夷人傻了——不是说他们那儿有旱灾,连肚子都吃不饱吗?哪来的这么多军队!首当其冲的十日族首先败下阵来,尧诛杀了九个部族的首领,只留下了一个甘愿臣服的,加封为日族大首领,统领整个日族。随后他乘胜追击,横扫了整个华北平原。

平定外侵后,也到了跟败家子算总账的时候了。部落首领们纷纷要求挚卷铺盖滚蛋,然后推举尧来做部落联盟的领袖。

圣人也讲究风水

尧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搬家,搬到了平阳。他心想:“我哥以前待的那地方不吉利,差一点国将不国。平阳这地儿是当年轩辕黄帝的龙兴之地,有通天达地的灵气,这里风水好。”

尧有个兄弟叫弃。弃跟神农氏有一样的爱好,喜欢搞农业生产研究,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创造发明了一系列种植五谷的新技术,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尧把弃招入朝中,任命他为农业部部长,然后又任命自己的另一个兄弟为全军总司令。随后,尧又接连任命了历法部部长、工业部部长、水利部部长等。

前面讲过,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早在炎帝时代就有历法了。尧时的历法,规定一年365天,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并用设置闰月的办法,每二至三年增加一个月,调整月份的误差。

历法这个事儿很有意思。世界上的历法分为三种:阴历、阳历和阴阳历。阳历就是现行的公历,一年365天,分为12个月,每个月多少天说不准。

古埃及的太阳历每月30天。罗马从古埃及引进太阳历,并对每月天数做了改动。

本来七月31天完了,八月应该是30天,但罗马皇帝是八月过生日,他觉得八月是个小月,太没有面子,于是就硬加了一天进来,于是可怜的二月就从29天变成了28天。

阳历跟着太阳走,甭管怎么变,一年就得365天。你要高兴一年只弄俩月也没关系。可纯阴历就完全没有太阳的事儿了。月亮绕地球一圈,就是一个月。12个月一过完,就算一年。所以纯阴历,比如伊斯兰教用的历法,一年就只有三百五十几天。

中国的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历,太阳、月亮都管着。最早是每二至三年增加一个闰月,后来是十九年七闰。同时又确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准确时间。中国古代为什么天文历法这么发达?就是为了让农民能够根据季节,准确地安排农业生产。

尧在联盟首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后来他觉得自己干不动了,就想找一个继承人。他把大伙召集起来,一起商量这个事儿。

在商议的过程中,有人就提出,应该让尧的儿子来继承,老子英雄儿好汉嘛。尧听后连连摇头,说:“我儿子我最了解,标准的花花公子,一点气度都没有,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跟人吵架。”一票就把亲儿子给否了。

之后大家又推举了几位候选人,但尧都不满意。最后有人说:“您看舜这个小伙子怎么样?”八十多岁的尧老头一听到这个名字,居然两眼放起光来,很有兴致地说:“我也听说过他,你们再把他的事迹好好跟我说一说。”

跟自家人斗智斗勇

舜是个运气好的苦孩子。他出生后没多久,生母就不幸去世了,他爹就给她找了个后妈。

舜他爹糊涂透顶,被猪油蒙了心,人送外号瞎老头。瞎老头娶了个漂亮的二老婆,二老婆也生了个儿子。瞎老头高兴得不得了,对这对母子百依百顺。

二老婆跟舜没有血亲关系,于是怎么看他都不顺眼。她心里琢磨着,将来等瞎老头归西了,财产还得分给舜一份,心里就很不爽,于是就想害死舜。

更神奇的是,瞎老头居然站在了二老婆一边,也想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结果舜的运气很好,几次都死里逃生。他心里也不怨恨,该孝顺就孝顺,只是留了个心眼儿。

尧听手下人说了舜的故事后,觉得这小伙子挺好,不仅有德行,而且机灵。但他还是不太放心。为了更深入地考察舜,尧还把自己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他,同时给了他一大笔固定资产,又在政府机关给他找了份美差。

舜一下子就发达了,这么优越的经济条件和地位,让他的后妈和弟弟很是羡慕嫉妒恨。他们心想:“不行,这有爹生没娘教的野小子怎么能骑在咱们头上呢?”于是他们和瞎老头一合计,准备灭了舜。

这一天,舜的弟弟趁舜不在家的时候,悄悄蹬着梯子爬上粮仓,在粮仓顶上捅了好几个洞。第二天恰好赶上下雨,粮仓漏了雨,里边的粮食被淋湿了,所以瞎老头、二老婆和小儿子就来找舜,让他去修补粮仓。

舜正要答应下来,但转念一想,觉得这事儿不对:“你们不去也就罢了,以咱家的经济条件,请个工匠总可以吧?非让我去,肯定有猫腻。”舜就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说改天找个工匠修理。

瞎老头和小儿子没想到舜拒绝得这么干脆,而且合情合理,一时没招了,但这没难倒二老婆。这女人不仅心肠黑,而且有的是心眼儿,不是个省油的灯。

她连声冷笑,听得人头皮发麻,然后说:“咱们家的大孝子啊,怎么,如今当了官,连你爹的话都不听了?你是家中长子,让你修补粮仓不应该吗?还要找什么外人!你这不是分明告诉别人,我们仨都是废物吗!行,你现在不是一般人了,我们也指望不了你了。我们现在就离开这儿,我们到外边要饭去。”

这招太狠毒了,这是什么?这是道德绑架!如果不修粮仓,那就是没道德,只能等着天下人指着鼻子骂。舜只好让步,把这事应承下来,然后回去换衣服了。

舜回到家,把这事儿跟自己俩老婆一说,其中一个一听就笑了,递给她老公两个大斗笠,说是他们要对你不利,这东西能帮你化险为夷。舜半信半疑地把斗笠接过来,换了身短小的衣服,背着两个斗笠,转身就出去了。

在粮仓下等了半天的瞎老头看见舜这身打扮,顿时摸不着头脑。舜解释说:“这两天我头晕,拿这个当遮阳帽。”

瞎老头也想不出俩斗笠能干什么使,也就没再深究。这时瞎老头还想拖延点时间,毕竟舜也是他亲生的,虎毒不食子嘛。二老婆见状,赶紧将他拉到一边,催促舜赶紧上去。

舜沿着梯子上了仓顶,聚精会神地补漏洞。这时候,他弟弟悄悄地把梯子搬走了,然后点了一把火将粮仓烧着了。

火势见风就长,不一会儿就浓烟四起。在仓顶的舜大惊失色,四处寻找梯子,又哪里找得到。正在这心急火燎、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突然想起背上的俩斗笠来,灵光一闪,瞬间明白了媳妇儿的用意。

他将斗笠解下来,两手各抓一个,张开双臂,纵身一跳,就像驾驶着滑翔伞似的,忽忽悠悠就飘到了地面。那三人一看傻了眼了,没你这么玩儿的,赶紧上去点头哈腰地承认错误:“您大人有大量,这事儿就这么过去吧,不然让狗仔知道,电视上一曝光,我们都没脸混了。”

舜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拉出去打四十大板肯定不行,所以就息事宁人了。

后来那三个还不死心,又设了一计,让舜去掏井。等舜下到井里,立即动手填井。他们心想:“这下你有斗笠也没用了,除非你是土拨鼠。”

没想到的是,这井里有个暗道,是当年尧留下来的。于是舜就沿着暗道悄悄地爬了出来。上面三个人以为舜死了,准备把舜留下来的财产分了。二儿子还想着两个漂亮的嫂子,嘴都快乐歪了,结果一推门,舜正在那悠然自得地弹琴呢。

舜也没解释自己是怎么逃出来的,只是用力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就出去了。从此以后,这三人再也不敢起坏心思,一家人的关系反而比以前好了。

顺利接过老丈人的班

舜的表现让他的老丈人非常满意。经过这么一番考察,尧认定了舜是德才兼备的好苗子,于是让他代行首领之职。尧临死前,正式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叫作禅让,一直以来都被当作美谈。

其实在当时,部落首领老了,都是用这种办法来推举新首领的,这属于原始民主,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现在又有了一种新的说法,说这种禅让,实际上跟汉献帝禅让给曹丕是一回事儿,是被迫的,其实是篡位。

我们现在还是相信史籍记载,尧是因为舜德才兼备,才将首领之位让给了他。

舜代行首领之职之后,勤劳又俭朴,深受百姓爱戴。过了二十几年,尧死了,舜还是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

为此,舜干脆辞职不干,跑到一个偏僻的角落藏着。结果他藏到哪里都有人找他,反而是尧的儿子被晾在王城没人理。这下天命难违,众望所归,于是舜就正式接了尧的班。

舜接班之后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开诚议政,认真地治理天下。根据史籍的记载,舜命令主持政务的各方首领,要对百姓提高政务透明度,要让百姓明察四方政务的措施得当与否,详细倾听百姓意见。

不仅如此,舜还认为君为民本,民贵君轻。他经常提醒手下各个部落的领袖,要以善施政,执政为民,否则早晚会被臣民抛弃。

舜统一了当时的历法和律法。历法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律法使社会秩序得到稳定。

传说中,舜还是一个音乐发烧友。他和乐师联合创作了许多大型交响乐。这些音乐连后来的圣人孔子听了都非常喜欢,三个月回味无穷,连吃肉都吃不出滋味来了。

在舜当政的时代,百姓们过上了安定的好日子,但是大洪水持续不退。这可是一个大难题,舜会怎样渡过难关呢?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铁血三国,战骑无双,颖川陈玉,生于世家,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收猛将,得谋士,娶美人,一揽众美在三国,建至强骑兵,铁骑所向,扬威无敌!
  • 千门帝师

    千门帝师

    千门,相传最早起源于华夏战国时期,属于兵家的一个分支。战国时间兵家传承鼎盛,且不说鬼谷子王诩,苏秦张仪之流,就算是孙膑庞涓这些兵家弟子也是手握兵权贵不可言。
  • 爸王三国

    爸王三国

    梦回大汉,小人物张翦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搅动风云的魔星,一时间天下大乱风云变色。霸王项羽,无敌吕布,打虎李存孝,盖世李元霸。水浒四大寇,隋唐十八路反王,冉天王,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金主辽皇,无数英雄豪杰、奸相弄臣以各种身份进入了这个混乱的世界,且看张子良如何在这乱世中为家人拼杀出一片桃源圣地!
  • 这里曾经是汉朝6

    这里曾经是汉朝6

    “这里曾经是汉朝”是一套全面解读两汉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它全景再现了中国古代第一盛世王朝的勃兴与衰落。本书是该系列的第六部,书中从马皇后入宫奋斗写起,到东汉末年军阀董卓被屠杀泄愤为止。东汉时期,自刘秀刘庄父子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因为皇族子嗣无能,外戚趁机揽权。皇族为对抗外戚,开始重用宦官。面对这种情况,多年垄断汉朝话语权和行政权的士大夫,纷纷提剑上马,联合外戚跟宦官战斗。在这场史无前例、打得难舍难分的政治势力斗争中,东汉犹如被人从内部掏空的巨山,轰然倒塌……
  • 落落叶之寻妻

    落落叶之寻妻

    前世的不完美,这一世来弥补。王正带着前世的记忆和对妻子的遗憾,穿越而来,寻找前世妻子,只为弥补前世的遗憾
热门推荐
  •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

    本书从思维、时间、学习、健康、工作、管理、交际、财富、处世、成功等各个人生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习惯对人生成功的意义,懂得运用习惯的力量能成就你的一生。习惯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左右人的成败。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足以改变你一生的伟大的习惯工程,形象而生动地剖析了左右人生的卓越习惯和负面习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优良习惯、跨越人生障碍的切实可行的妙方,从而为读者重塑自我、改变人生命运提供了一条黄金途径。
  • 重生成为灵珠

    重生成为灵珠

    辰雨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到了一个珠子里,本以为他这一辈子就只能在这里孤独终老了,又发现自己也就是珠子可以吸纳天地灵气修炼,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于是,一个可以修炼的珠子就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了,同时这个世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 她养的崽长大了

    她养的崽长大了

    她,血族女王完颜陌,莫得感情只爱钱。有一天机缘巧合之下和舒家大小姐签了合同替她养娃。从此她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姐姐!要抱抱!”直到小崽子长大了……“陌子!过来!抱我!”陌子:“……”为什么小崽子养着养着就变味了呢?
  • 温暖的小窝

    温暖的小窝

    曹潇,1988年生,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86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现在鲁院第15届高级研讨班学习,在《山花》、《文学界》等刊物发表过小说作品。窗外,风裹着雨,飘飘洒洒,雨点细密而连绵,就好像竹子说话时微微有些拖长的尾音屋里,门窗紧闭,把潮湿和阴冷锁在了外面,留住了一方干燥而温暖的空气小屋里有一个很大的内置阳台,地是普通的水泥地,屋子里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桌子,简简单单的布置惟有阳台上晾着的衣服和桌子上散放着的书籍,显出了一丝家的味道这就是我租住了两个月的小窝,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空间。
  • 独家喜欢你

    独家喜欢你

    她一眼钟情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却在校园网上说到他有未婚妻,在伤心难过之余意外的看到他与自己的表哥相识。他是学校最年轻的授课教授,家世有名,在一次研究生演讲上发现了闪闪发亮的她,一见倾心。在得治朋友就是她亲戚时果断出击。双向奔赴的喜欢真的很甜,虽然曲折,但是结局美好。
  • 快穿之宿主你丫够了

    快穿之宿主你丫够了

    潇卿:系统,下一个位面我要当人!系统:好的……小卿子,机器人如何?潇卿:你叫谁呢!等等,机器人!系统:传送开启
  • 你可能有点逗

    你可能有点逗

    逗?二?作死?我楚风认第二,谁敢认第一?说我追不上班花?存在吗?课堂上,杨老师面带微笑“接下来,有请咱们的班花,花萌萌与老师一起来回顾一下上一堂课的课程~”女神有难,我岂能当缩头乌龟?楚风趴在课桌上,花萌萌几个字就如同有着某种魔力一般,顿时精神抖擞。“老师,我来替她回答~”楚风呼的一下站起。“哦?那~白毛浮绿水,下一句是什么?”“这个我知道~我只爱小花~”“楚风,你给我滚出去~操场,十圈~”。。。。哈哈,这样一个逗比,如果穿越了,那会怎么样呢?
  • 蔡元培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蔡元培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共收录蔡元培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36篇。前大部分文章均为蔡元培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美育与人生》《以美育代宗教》《美育》《学生的责任和快乐》等,也包括一些为师生做的演讲稿;后面部分的文章是蔡元培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北京大学、谈文化、他读书、谈孔子等方面的文章。
  • 铁树记

    铁树记

    全称《新镌晋代许纯阳得道擒蛟铁树记》。太上老君是道祖,居于太清仙境。一日是寿诞之辰,众仙人皆来恭贺。酒至半酣,太上老君说,四百年后,江西会出现妖怪,需要一个仙人下凡寻找到一个行浑全者,传以道法,帮助世人渡过此劫。孝悌王推荐了兰期。孝悌王来到凡间,将将仙家妙诀及金丹宝鉴、铜符铁券,并上清灵草、飞步斩邪之法,一一传授兰公。兰公欲将仙法复传与谌母,于是变为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谌母怜其孤苦,于是把他带回家抚育。此子长大后,将仙道传给谌母,并告知她,后世晋代有二人来学仙者,一人姓许名逊,一人姓吴名猛。老母可将此道传与许逊。许真君得道后,开始斩妖除怪,为民除害。本书除渲染道家仙法外,对汉末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生活也有一定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