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000000053

第53章 博雅回眸(4)

昙华林紧临旧武昌城的东西城墙,早在北伐战争之后,城墙就日渐倾颓,仅剩一道痕迹。城外有块大空地,久已荒芜,学校就把它辟为大操场,各系科的体育活动,以及全校的运动会,都在这里举行。那红旗招展,鼓乐喧天,呐喊助阵的热烈场面,至今记忆犹新。后来,理科各系陆续迁往桂子山新校区,偌大一个操场也就逐渐冷清了,更加日益荒芜了。于是有人提议“开荒!种红薯!”系领导认为这建议切实可行,同意立即行动,开荒队伍很快形成。全系干部、教师六十多人,工余、课余时间男女老少齐上阵,年过半百的老教授,正在哺乳期的年轻女教师,都无一例外自觉参加。首先是铲除丛生的杂草,捡开碎石和硬块。年轻力壮者出大力,年老体弱者不示弱。头顶上烈日炎炎,万里无云;场地上举锄挥锹,汗流如注。经过多日苦战,终于,一条条地垅整好了,一棵棵红薯秧苗栽下了,希望之苗也悄悄在各人心田里萌动。

几个月过去了,秋收的季节到来了,大家提着小蓝子,拿着小筐子,来到红薯地,一眼望去,满怀酸楚!由于缺雨、缺肥、土地贫瘠,茎叶一片枯萎,挖出的红薯个儿小,须根多,每人分了四、五斤。带回家煮着吃,蒸着吃,或掺在米里熬稀饭,倍觉香甜,连皮和须根都不舍得丢弃,这是饱肚子的粮食呀,是自己汗水换来的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重读这两句古诗时,绝不是在欣赏它的诗情,而是发自肺腑的感叹。三年之后,形势开始好转,苦难即将过去,经受了艰苦磨练的干部教师们,此后更增强了在困难中求生存、谋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也更懂得了团结一致奋斗拼搏的无穷力量。

昙华林,您这个承载了多少人美好的、辛酸的回忆的大学校园,我们永远怀念您!

最近,据《长江日报》透露:专家、学者力挺武汉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主打文化创意牌,建议武昌依托武汉音乐学院打造音乐一条街,依托湖北美术学院,打造昙华林美术一条街……这消息令人振奋,相信不久后的一天,昙华林美术一条街,将会以其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关爱它、怀念它的老校友面前。至时我们这些已届耄耄之年的伙伴们,定要相约扶杖去故地重游,观赏昙华林的新辉煌,饱尝新的欢乐和幸福。

(田蕙兰,1951年入中文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往事杂忆——我与昙华林的缘分

【刘兴策】

我的祖籍是湖北随县,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却与武昌很有缘分。1934年8月26日,我出生于武昌,从一岁到三岁都在武昌住。后来,我家辗转迁移于随县、昆明、重庆、南京等地大约十年。从1948年底到现在的60多年,我的家一直住在武昌,武昌可说是我的第二故乡。

但在武昌,我与昙华林和桂子山最有缘分,本文就谈谈与昙华林的缘分吧。

1948年底,父亲带着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一家从南京回到武汉,在昙华林租了几间民房居住。1949年初,我作为插班生考入武昌实验中学读初三下,同年“五?一六”武汉解放前夕,提前在实验中学初中毕业。我只记得昙华林是一条不长也不宽的小街,街面有一些各自独立的青瓦小院,平时街上行人少,昙华林就像一条清静的巷子。离我家不远有一所小学,学校的名字我忘了,解放后它叫做昙华林小学。由于那时家庭经济困难,我家在昙华林住了一年多,就搬到了武昌候补街操家塘,租住一间又小又暗的屋子,厨房是与别家共用的。

1949年秋天我进中师读书,1952年夏天在湖北省实验师范毕业前夕,本已作好了毕业后到小学去当教师的准备;但从那年开始,湖北省教育厅要从几所中师选拔和保送优秀毕业生升入高师深造。我做梦也没想到,从我们年级80多个同学中保送8人升大学,有一个竟然是我。我出身于地主阶级家庭,父亲又曾任国民党军队上校团长,在那特别重视家庭出身和阶级成分的年代,我只知道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读书,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当我与几位同学一起跨进大学校门时,心中满怀着对党和实验师范领导、老师真切的感恩之情,也深深感受到新中国诞生之初,中国共产党严格执行“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政策的公正和温暖。

1952年秋天我们刚进大学时,学校有一个新奇的名字: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建校委员会。因那时正值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高潮。在武汉,1951年8月先将私立华中大学与南下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合并,改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9月,以公立华中大学为基础,将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的大部分专业和广西大学的个别系科并入。这样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教师和学生急剧增多,武昌城内的昙华林原华中大学本部与城外分部的房子不够用,中文系、音乐系和图画制图系三个系的学生只能住在候补街郎家巷原文学中学校园内,这是新划拨给华师的一块地盘,当时叫华中高师花园山分部。刚进大学时,中文系52级的男生还在昙华林学生宿舍睡了几个星期的地铺,有少数同学感到这样的大学设施,还不如中学,但绝大多数同学都理解学校发展快,有些办学条件和后勤工作跟不上迅速发展的形势,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果然没过多久,我们就搬到花园山分部宿舍,有高低床睡觉了。记得是1953年上半年,每个同学的胸前都戴上了一个布制的符号,大小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符号差不多,上面有“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八个字,到那年下半年,才戴上新发的金属制的“华中师范学院”的校徽。

我们在花园山分部住了三年,睡觉、吃饭、锻炼身体,上专业课、俄语课,都在分部;但是上马列主义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公共政治课,都要到昙华林校本部图书馆楼上的大礼堂去听课。因为各系都要开公共政治课,但教师较少,教室也不够用,好像中文系、历史系、教育系、外语系的1952级学生都是在大礼堂同时听课。在大学一、二年级,我们经常上午一、二节在花园山分部听专业课,三、四节课到昙华林本部上公共政治课。第二节下课铃一响,老师便立即下课,我们便带着讲义和笔记本快步行走或者小跑步直奔昙华林大礼堂去,第四节下课后才不慌不忙地走回分部吃午饭。就这样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寒,都经常奔走于花园山与昙华林之间,几乎没有哪个同学迟到或缺课,也没有谁埋怨太辛苦;相反地,有好些同学还把这样快走和小跑步看成是锻炼身体的一个机会哩。

那几年,中文系1952级在花园山分部一直有一个专用教室,全年级50多个人,每人都有一张专用的方形课桌,座位也是固定的,与中学或中师时代一样。上中文专业课、俄语课,或马列主义基础课举行课堂讨论,以及晚上读书、做作业,都在固定的教室里。记得刚进大学时,我用毛笔在一张白纸上从左到右写了一行字:今天我为祖国做了些什么?并将这张纸端端正正地贴在课桌盖板背面的正中间。这样,每当我翻开课桌的盖板时,都可以看到这句话。可以说,那时我们大多数同学从进大学的时候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同伟大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我们都深信:祖国前途光芒万丈,个人前途充满阳光。我们都乐意用切实的行动响应毛主席“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学习每一门功课。古今中外那么丰富的文学名著,如同巍峨的高山、浩瀚的大海,但我们按照前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教诲,利用晚自习、星期日和寒假、暑假等时间,选读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苏轼、陆游、文天祥、韩愈、柳宗元、龚自珍等人的代表作品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等,中国现代文学主要是选读鲁迅、茅盾、郭沫若、朱自清、巴金、丁玲、冰心、周立波、贺敬之、魏巍、碧野、赵树理、茹志鹃、王愿坚、郭小川、李季、刘绍棠等等重要作家有代表性的作品,外国文学主要是选读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等国名家的作品。那时候我国十分重视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中文系也专门开设了苏联文学课,我们也喜欢看苏联作品,如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母亲》,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列宁》,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柯切托夫的《叶尔绍夫兄弟》、巴甫连柯的《幸福》,还有《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一兵》、《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等等。在大学时代读过的各种作品中,对我教育最深、影响最大的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他在十月革命、国内战争等斗争中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在自己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痛苦和不幸。他的那一段关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精彩的独白,我们不少同学都把它抄在笔记本上,更把它铭记在心中。保尔·柯察金对生命意义的深入理解和对伟大事业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中国广大读者深刻的教育,并激励着中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健康地成长。

当然,那时的我们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专业书”。我和好些同学都给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勇奋斗的志愿军写慰问信,表示我们对他们崇高的敬意和谢意,还给他们寄照片和纪念品;当1954年武汉遭受百年未有的严重水灾时,很多同学都积极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头顶烈日挖土和挑土上堤,有些同学顶风冒雨一次次扛百把斤一袋的水泥堵管涌,防汛宣传队的同学从早到晚到武汉市各个防洪工地宣传鼓动,慰问抗洪大军;为了保卫花园山分部的安全,多数同学都轮流在夜晚值班;为了克服公共厨房人员不足的困难,大家自愿到厨房去帮忙做事……大概是1954年冬天吧,接连几天大雪纷飞,花园山分部的操场被厚厚的雪掩盖着。雪停以后,我们班的同学拿着铁锹、扁担、箩筐等相约去扫雪,别班的同学看到了也纷纷“参战”,大家较快地扫干净了操场,运走了积雪。有的同学说:好久没看到黑色的土地了,我们来跳舞吧!于是大家放下工具,载歌载舞:“唱起来,跳起来,工作完了多愉快,大家来呀,唱呀,跳呀,嘿嘿,跳呀嘛跳起来……”在这并不宽敞的校园里,我们的课外生活也丰富而有乐趣。

1955年秋天,我们中文系和政治系、历史系等几个系的学生告别了花园山分部和城外分部,搬到了桂子山新校舍,完成了最后一年的学业任务。1956年夏天我毕业后留在中文系汉语教研室任助教,开始了我梦寐以求的新生活。

1957年上半年,华师和湖北省教育厅派我到北京,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举办的语音研究班进修了半年,回到武汉后在教育厅组织的省语音研究班担任辅导教师,并开始对湖北方言进行调查。1958年1月,我与华师100多名教师、干部一起,第一批下放到湖北当阳国营草埠湖农场劳动锻炼,1959年2月回到华师。因中文系那时已搬到昙华林分部,我也住在昙华林一座叫做颜母室(也称颜母楼)的小楼房二楼。中文系党政机关办公室、会议室在一楼,我和一些单身的青年教师住二楼,在二楼中间的一间小屋子住了将近七年。

回想这七年的生活,前三年正值全国严重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我校师生员工的粮食都不够吃,因为营养不良患浮肿病的不少,于是校领导对全校各项工作进行了调整。中文系一方面坚决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加强了对教学的管理;另方面也尽力地抓生活,保健康,积极治疗师生的浮肿病和其他疾病。为了解决粮食不够的困难,还在城外分部将已闲置数年的大操场改为田地。中文系一些年轻力壮的教师、干部坚持用洋镐挖地,在插上红苕秧子后,还挑水浇灌红苕秧苗,大家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一定的收成。我和几位青年教工还在周末下午或傍晚,推着板车到南湖农村买萝卜,到夜晚才运回昙华林;中文系还派人去黄州,通过熟人买黄州的大萝卜运回武汉。由于采取了一些切实的措施帮助师生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又坚持开展“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中文系师生终于战胜了三年灾害的艰难困苦,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年困难时期刚刚过去,华师党委认真组织教工学习和落实中央的《高教六十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陶军教务长在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上,要求青年教师过“基础关、教学关、中学关、外语关、科研关”等“五关”,提倡中老年教师特别是老教授与青年教师订师徒合同,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为了过教学关,我对61年、63年、64年、65年入学的中文系全日制本科生讲授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课,并于61年、62年撰写了《现代汉语文字词汇函授教材》和《现代汉语文字词汇自学指导书》,都由学校内部出版,供全省各地的华师中文系函授学员使用;为了过中学关,我带中文系1959级实习小组赴黄石市进行教育实习;为了过外语关,我将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语言学家撰写的《语言学导论》(原文是俄文版)的部分章节译成中文,并请在中文系教过我俄语的熊培粹老师审订翻译稿,得到熊老师的认真指点和大力帮助。

同类推荐
  •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登临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共选录作品300首。以《诗经》起点,延续到晚清的登临诗词。对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重要的诗人、经典的诗词作了重点选录,其中尤其突出选录了唐代宋代的登临诗词,又重点选录了王维、李白、杜甫、苏轼、柳永、辛弃疾等人的经典诗作,丰富地展现了古代登临诗词的不同风貌。 古代登临作品通常是在睹物兴情时写成的,多属“为情而造文”,所以这些作品往往显得真实、亲切、感人。而登临时作者心中所涌起的时空感和历史感、生命意识,使作品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性,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 独处之意是清欢

    独处之意是清欢

    中高考热点甄选作家全新美文,各地语文老师力荐,现代文阅读考试“大杀器”。包利民老师亲自精选近100篇美文,初次收录,私家独享。独处,并不是丢下一切躲起来,而是要回到最纯粹的自己。内修于心,自在欢喜。把内心所喜欢、所向往、所不满、所憎恶的,不加修饰、大胆率真、肆无忌惮地表达出来,这便是回归自我的意义。《独处之意是清欢》是一本带你体验人生清欢的温暖之书。小中见大,于细微处书写切身感受。谨将此书献给,在人群中依然坚守的不妥协的你。心存眷恋的暖,独处也积蓄着力量。在失去和遗憾中回归自己,收获照亮迷途的光。愿你手中有花,心中有梦,做丰盈充实的本我。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惟一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包括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图,本书除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月花夕拾》之外,还收录了一部分鲁迅先生的精品杂文。这些杂文处处体现着鲁迅先生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编排形式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历程和作品风貌,深刻体悟鲁迅先生的文学精神与人文思想。
  • 死结

    死结

    时间上世纪70年代。地点中国西南某偏僻山村。人物王满堂,男,26—36岁,农民。王母,女,60—70岁,王满堂之母。李凤英,女,19—29岁,王满堂之妻。刘半仙,男,50—60岁,乡村游医,掐指算命,拉牵说媒,司仪支客,无所不通。孙婆婆,女,50多岁,农民,乡村接生婆。大丫,王满堂长女,出场时13岁。二丫,王满堂次女,出场时11岁。三丫,王满堂三女,出场时9岁,哑巴。计生员甲、乙,群众演员若干。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热门推荐
  • 她真的很喜欢你呀

    她真的很喜欢你呀

    “唐泽然,我……喜欢你。”“我不帅。”“啊?噢!没事,我不看脸,毕竟陪一辈子的人不能肤浅要看内在。”“我没权。”唐泽然继续。“没事,平平凡凡的挺好的,我不在乎。”“我没钱。”“没事,我有……时间陪你一起挣,一起白手起家。”“我没时间。”“没事,我有。”“我说的是未来的时间。”简翊悠皱眉不解,不知他说什么,但话不能在自己这里断了,无厘头的回了一句:“那我分一半给你啊。”唐泽然勾唇一笑,命这东西怎么分一半?
  • 恶女重生之绝代妖娆

    恶女重生之绝代妖娆

    现代异能组织女杀手莫倾浅因为想要离开组织被组织派人杀死,后穿越到异世大陆莫家嫡女的身上,因为其母亲在体内留下了家族长辈的灵魂,在其一步步的引导下,进步飞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宋江管理有一套

    宋江管理有一套

    一般人要讲忠、信、义,当领导更要讲忠、信、义。人不忠就不叫人,这个忠不是让你愚忠,而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与团体。忠是有条件的,要看具体人,信则是无条件的,对小人也要讲信,否则你也成小人了。义是对自己人好,很多人干事老让亲者痛而仇者快,就是不明白义的重要性。义有小义,有大义,小义大义都好,小义有小成,大义有大成,当领导要有大义。
  • 酷总裁的赔心交易(全本)

    酷总裁的赔心交易(全本)

    【潘绍赫】诚泽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将女人玩弄于掌股之间的他却破天荒的高调宣布将与她同住,一场交易正式开始。他想尽办法让同住的日子极尽“精彩”,然而一天他突然发现他手中的筹码不再起效……【徐秋婷】为了完成父母的遗愿,尚未毕业的她辛苦地扮演着“时间女神”的角色。意外的机会她找到了完成愿望的重要人物,而他却趁火打劫,提出苛刻的交易条件,好,她接受,可他更得寸进尺,把她当病猫了?!……【陈昊希】秋婷的校友、干姨妈的儿子,玩世不恭却也对秋婷情有独钟,然而半路杀出个潘少来让他想尽办法守护住对自己而言的初恋,他才应该是她的王子……一场赔心的交易悄悄精彩上演……---------------------------------樱奈子的首发作品,大家多多关注与指导哦!~喜欢的亲们不要吝啬,记得收藏推荐撒花花咯!~亲们的支持才是小樱的动力!~此篇小言终于完结了,欣喜万分之余,也感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在下一篇文中,小樱一定会努力的!推荐一篇新文给大家,现代穿越现代的小言《情迷变心新娘》,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下,内容也很精彩咯!~http://m.pgsk.com/a/185894/另:由于红袖近日系统升级造成不定期的不稳定状况,故如在阅读中出现问题,亲们可以去旧版阅读。旧版地址:http://m.pgsk.com/a/183334/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 新鹰崛起

    新鹰崛起

    “恭喜冠军之心夺得第七届南部荣耀超级联赛杯总冠军!”七连冠!这是任何人无法想象的成功,冠军之心做到了。在观众席上,龙兴满是憧憬地望着他们捧杯欢庆的样子。总有一天,我也要捧起荣耀圣杯,让所有人都俯首称臣。这里没有异能,没有超能力,仅是纯粹的足球。
  • 只是风徐过

    只是风徐过

    青春很短暂,但是那些爱却还一直都在。也许,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每个人都会哭过笑过,但是最后都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倘若当初的我们不那么,是否会不一样。
  • 小姐姐,快到我怀里来

    小姐姐,快到我怀里来

    易容迷迷糊糊的将手臂搭在他的脖颈上,喃喃自语道:不要走。男人想要离开她的身体,却被身下的女人紧紧缠住,“我要。。。”原以为美女总裁是个霸道御姐,没想到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小姐姐,我来满足你”男孩嘴角露着邪魅的笑容。这是一个年轻的傲娇美女总裁在俊朗小鲜肉的猛烈追求下变成甜美可人小娇妻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际传送阵

    星际传送阵

    开启了星际传送阵,迈向星际时代。踏遍宇宙星辰,穿越无尽空间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