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9400000003

第3章 可贵的人生(2)

人道为罪福圣凡户枢:人道在无数众生中为一类,佛法中常分众生为十类:所谓四圣六凡。四圣已超脱生死轮转;其犹在生死中轮回者,则为六凡──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在六凡中,人 道上只有天之一道,在人道下则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四道,即四恶趣,系感受恶业之果报。阿修罗意为非天,近似常人之所谓神道,彼有天之威福而无天之德,其性好斗,故亦难免受苦。此 下畜生、即飞禽走兽等类,常人谓为动物者,此为人类能见之众生。尚有人类所不能见者,即所谓幽冥世界之众生,则地狱、饿鬼两道也。此两道众生,纯受苦报。大致在十类中,人与天适居中间,但 人天虽同处中间,天道则以享受福报为胜,若其身心之活动创造能力,则仍不及于人道。在人道中,造恶业则可受多生多劫之罪报,造善业或值遇三宝,得闻佛法,则可受多生多劫之福报;且从凡位转 超入四圣果位者,独以人道为能,此在经论中有详论。由异生──即六凡──而生圣道者,唯人中能之,为别道异生所无。以人道而修习布施、持戒、多闻等功德,虽天道亦所不如;此为人道特殊之功 用,所以谓人道为转六凡成四圣及是余五凡之户枢。人生此种意义,唯佛法发挥尽致,非佛法,则不能知人生乃有超凡入圣之希望。

——太虚法师《太虚大师全书》

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如若听闻不到法音的宣流,就好像在茫茫的大海里行船失去了目标和航向,随时都会有触礁沉没的危险,这是何等的痛苦与不幸;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渺无人烟的孤岛,接受 不了知识的教育,受不到法音的熏陶,如同固执呆板没有开化的原始野蛮之人,同样是苦不堪言!要知所有的众生之类是没有间断地轮回六道,如果堕落畜生道、饿鬼道那又是何等的苦。所以佛陀要我 们珍惜人身,把握人生,因为“人身难得”,一失人身万劫难。

诸佛世尊要我们珍惜人身,但并不是要我们珍惜这个色身,而是要我们利用这个色身更好地自利而利他,咸令一切有情众生得大安乐。更好地利用这个色身去弘扬佛法,“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 “我们不能赖佛而偷生”,应发扬积极进取的入世情怀,为创造人类的极乐净土,使众生由听闻而熏修佛法,而增长智慧,离苦得乐,同登极乐彼岸,证入涅槃。

——悟忍法师摘自《法音》

佛问诸比丘:“盲龟百年一出其头,能值遇此孔否?”

阿难答道:“不能,因盲龟若至海东,浮木随风或漂至海西,南北四维,围绕亦如此。”

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不易值遇,然或尚有机率得遇;而愚痴凡夫漂流五趣,若遇再得人身,甚难于彼。”

——《杂阿含经·卷十五》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 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我亦如是。舍离大师如来世尊甘露法味。而服魔怨种种恶觉。人身难得如优昙花。我今已得。如来难值过优昙花。我今已值。清净法宝难得见闻。我今已闻。犹如盲龟值浮木孔。人命不停过于山水今日 虽存明亦难保。云何纵心令住恶法。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云何恃怙而生骄慢。犹如恶鬼伺求人过。四大恶鬼亦复如是常来伺求我之过失。云何当令恶觉发起。譬如朽宅垂崩之屋。我命亦尔。云何起恶。 我名沙门。沙门之人名觉善觉。我今乃起不善之觉。云何当得名沙门也。我名出家。出家之人名修善道。我今行恶云何当得名为出家。我今名为真婆罗门。婆罗门者名修净行。我今乃行不净恶觉。云何 当得名婆罗门。我今亦名刹利大姓。刹利姓者能除怨敌。我今不能除恶怨敌。云何当得名刹利姓。我名比丘。比丘之人名破烦恼。我今不破恶觉烦恼。云何当得名为比丘。世有六处难可值遇我今已得。 云何当令恶觉居心。何等为六。一佛世难遇。二正法难闻。三怖心难生。四难生中国。五难得人身。六诸根难具。如是六事难得已得。是故不应起于恶觉。菩萨尔时修行如是大涅槃经。常勤观察是诸恶 心。一切凡夫不见如是恶心过患故受三觉。名为受漏。菩萨见已不受不着放舍不护。依八圣道推之令去斩之令断。是故菩萨无有受漏。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三》

【注释】

修梵行、向菩提道者之六种难处。即:

(一)佛世难遇,谓诸佛不常出世,众生悬远难遇;纵使诸佛出世,若众生不修胜因,不行众善,亦不得遇。

(二)正法难闻,谓虽值诸佛出世,然因机缘之违逆、身体之障难、根性之愚钝等,而不能听受;又值佛灭后,不得听闻正法,或生邪见,虽听闻而不能信受。

(三)善心难生,谓人生于世间,宿习垢重,恶缘易染,邪惑蔽心而生诸贪著,若不遇善知识之劝教,则终不能发心修习善行。

(四)中国难生,此系以地域而言,与边国、夷狄之域相对称。佛教所称之中国,乃指恒河流域中之摩羯陀地方。此处佛法流布,为文物之地,若非持戒修福则不得生于此。

(五)人身难得,谓行持五常、五戒,出离四趣者,方得人身,故称人身难得。

(六)诸根难具,谓虽得人身,然或有聋盲喑哑等六根难具者,故称诸根难具。此说出于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相当于阿含部经典所广说之八难处(指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聋盲喑哑、世智 辩聪、佛前佛后八种障难)。

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大智度论》

问:力行放生可以成佛否?

答曰:普贤行愿品云,若令众生欢喜,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 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如来因地为流水长者子,救十千鱼仍为说法、念佛,鱼皆生天,长者子终成佛果。故知放生因缘必定成佛,非其余小善之所能比。

——《净慈要语》卷下

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

深著世乐,无有慧心。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

如是等火,炽燃不息。如来已离,三界火宅,

寂然闲居,安处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

唯我一人,能为救护。虽复教诏,而不信受,

于诸欲染,贪著深故。以是方便,为说三乘,

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

——《法华经·卷二》

【注释】

法华经上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就是众生轮回的六道,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整个宇宙。

佛陀将众生所在的欲界比喻为一个已经起火的大庄园,但众生犹如孩童还不明白,仍在里面玩耍,更不知顷刻之间就要丧命。于是佛陀以方便力,开示三种解脱要道,以此来引导众生出离三界火宅之苦 。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历朝以来,缁素通人,慈善大家,以放生为务者,典籍所载,未易仆罄也。

古圣先贤,莫不以仁慈济物,博爱利生,是知凡为人者,要当以仁存心。

夫干曰大生,坤曰广生,生物不息,天地之大德,人秉天地之气以生,当以天地好生之心为心。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语录》

我们多今生累劫以来,所造所欠的杀债,可能也虚空也装不下,而放生就是还债,还累劫多生以来,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

我们要深信因果,放生自有放生的善报,杀生自有杀生的恶报,鼓励赞叹放生自有鼓励赞叹放生的善报,阻挠批评放生自有阻挠批评放生的恶报,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因因果果是绝对错不了的。

疾病癌症,灾难不幸之所以会发生,就是缘于我们以前所造的杀业感召而来的业报。解决之道就是放生,借着这出钱出力赎命放生,来偿还以前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

每一个众生最宝贵的是自己的生命,杀了他,他最恼恨,冤仇结得最深,所以说杀业最重。每一个众生最珍贵的还是自己的生命,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善积得最深,所以说放生第一。

放生就是救急,与其他的功德不一样,放生是救性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受困受难的众生,我们一放生,当下众生就免除死难,重拾生机,我们不放生,众生就只有受宰待杀的唯一死路了,放生是救急救 命的行为,所以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拟!

放生最重要的是皈依佛以及念佛。“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物命在经过三皈依仪式后,承佛法僧三宝加持,畜生报尽,不再沦入三恶道中,得以转世超生,并且 物命亲闻“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六字洪名盈盈入耳,既植道种,他日因缘成熟,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断六道生死轮回,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是放生中最重要的意义。

放生最容易消业障,因为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人多人少、钱多钱少都可以放生,正因为简单易行,人人可为,太容易消业障,所以我们的冤家债主便无所不用其极,千方百计阻挠我们放生,不让我们 消业障,所以放生所遭受的阻挠最大,所引起的批评最多;这是因为众生业障深重的缘故。因为业障深重,众生物命无福值遇善人受救免除死难,因为业障深重,人们无福救赎生命,偿还杀债。

批评毁谤放生、阻挠质疑放生的人要小心,因为阻挠人家放生就等于杀生,害了千千万万物命无法受救,含冤而死,其罪过无量无边,一定要赶快改过忏悔,否则地狱苦刑是一定逃不掉的。

──圆因法师《圆因法师开示》

寿命多灾厄,如风吹水泡

寿命多灾厄,如风吹水泡,若得瞬息停,卧起成希有。

──龙树菩萨《亲友书》

欲脱离生死,首先须明白无常的道理。今朝健在,明日大病忽至,一口气不来已成后世。世间人认为过生日是长了一岁,庆生时希望得到祝福,殊不知生命是过一秒就少一秒,不断地缩减,如渐渐缺水 的鱼,有何可乐?仔细观察,世界有成、注坏、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事、物是永远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无数众生出生,也有许多众生死亡。无论贫富贵贱,皆不免一死。即使家财万贯,忽 遇水、火、风灾,则财产尽失。明白无常之理,并非消极地及时行乐、纵情恣意,应当更珍惜寸阴,广修福慧。

同类推荐
  • 世界佛教通史·第九卷:日本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九卷:日本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由十四卷十五册构成。第一卷和第二卷是对印度佛教的贯通性叙述。第三卷至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阐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的历史。第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佛海中的摆渡

    佛海中的摆渡

    我们经常听到或读到,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可以改变周遭的一切。从客观上来说,外在的一切并没有改变,我们仍然是原来的自己,因为心灵的修行改变了我们的观点及看法,所以一旦心灵产生了变化,世界的一切也随之改变。可以那么说,世上一切的根本都在于心性,心灵的修为是至高无上的。佛陀教诲的奥妙就在这里,一切都在改变。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热门推荐
  • 招摇传

    招摇传

    落叶成唉难再首,终化末路几回愁。恩与怨,一剑划过,情意断。心碎魂飞散六界,一曲清鸣渡此劫。忧与伤,天命作祟,孤女悲。那年,她命格带劫,命带凶煞的来到了这个人世。虽然生活艰苦,却活的自在。那年,她遇见了自己生命中最爱的人,却发生了多重挫折、磨难、浩劫,却坚持着分离后的思念,见面后的无助,到了忘不掉,爱不起的地步。那年,她们终于走到了一起,好不容易才让二人有了面对的勇气,却因为求药失忆,她又回到了那个天真无邪的年岁,不用去想,不用去爱,不用去看,一切的记忆都被封印在了灵魂最深处,希望能带着这些珍贵的记忆轮回到下一世……
  • 佣兵圣骑大帝

    佣兵圣骑大帝

    半夜王杰打完游戏,关掉电脑沉沉的睡去,醒来后发现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哎呦我去”这是啥情况!佣兵、骑士、贵族、国家、战争,从此在这片战乱的战群雄,成大帝
  • 李嘉诚的资本

    李嘉诚的资本

    李嘉诚的成功关键在于对形式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在形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他善于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制定正确的决策,从而把握这样或者那样的机遇。本书从十五个方面分析李嘉诚的资本,回顾李嘉诚商业帝国的建立以及其个人身上拥有的特质,很多人会有其中一个、两个的特质,但这远远不够,这些所有的特质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李嘉诚。
  • 排毒美容养颜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排毒美容养颜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现代社会,人们不但关注自己的财富收入,更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如何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美丽的容颜,是每个女性朋友都关注的话题。最新的健康美丽理念告诉我们:排毒。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毒”在体内存在与否有直接关系。毒存体内对人体的危害,就是打破人体的健康状态,使之向着疾病状态转变。而毒存体内原因主要是由于食疗系统的功能紊乱所致。
  • 道系高玩

    道系高玩

    这是一个高玩重生后,成为先驱者的故事。异世独行太过寂寥,不如扬起战旗召唤队友。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上,再度争锋问鼎,让异世土著知道。他们所谓的天骄,在高玩群体面不过土鸡瓦狗之辈。——新书上传没有存稿,暂定每日一更,万赏加一更,盟主十二更。
  • 乘轺

    乘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Charmed Life

    A Charmed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日强魂

    末日强魂

    末日,死亡,重生。林左儿做梦都不会想到,昔日战友居然会害死她。重活一世,她只会保护真正对自己好的人!而那些已经伤害或者试图伤害她的,只有死路一条!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