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800000012

第12章 用诗学的方式来研究诗:陆耀东先生的一次演

王本朝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这篇文章主要想记述陆先生的一次演讲,在进入论题以前,先绕个小弯子,说说认识陆先生的经过。还是在大学时代,就知道陆先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现代新诗研究名家,因为读过他的《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和《徐志摩评传》等著作。在一个杂志上还曾看见过陆先生讨论徐志摩小说的一篇文章,记忆非常深。当时的文学史老师和教材上都还以批评性的眼光告诉我们,徐志摩是一位诗人,当我从陆先生的文章里知晓他还是一位小说家时,惊讶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遗憾的是,我已经记不起发表文章的那个刊物的名字了。当时,陆老师的文章给我的印象是敏锐而持重的。

真正与陆先生见面是1987年的秋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次年会在成都召开,那个时候的学术界似乎非常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大会期间研究生可以旁听会议,《丛刊》还专门组织了青年学者,主要是研究生的座谈会。记得当时以研究生身份去参加会议的,至少有20、30位,包括今天已是大名鼎鼎的程金城、王兆胜、吴俊、余斌等都还是以研究生身份出场。我也是以研究生身份去“混”会的,由于都是从武汉到成都,乘上同一列火车,陆先生在卧铺,我和另外的研究生则在硬座车厢,在李俊国老师的引荐下,认识了陆先生,和蔼可亲,满脸笑容。谈了些什么内容,我已无法回忆起来,只记得说到了徐志摩存放在凌叔华那里的书信,引出了人们的种种猜疑。从此开始了与陆先生的交往,真正接触比较多的是到他的门下攻读博士学位,亲炙他的教诲。所发生的故事清晰如昨,我想其他同门肯定会有详细而生动的记录。这里,我只记录陆先生在西南大学的一次演讲,从一个侧面见出陆先生的学问精神和研究方法。

时间是2004年9月中旬,陆先生到西南大学新诗所参加世界华文诗歌论坛,我邀请他在文学院给研究生和本科生做了一次关于“新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演讲,在征求有关演讲论题的时候,他说他曾经也到中山大学做过同题讲座,内容非常熟悉,也想再次给研究生讲讲。我如获至宝,这应该是他最拿手,最有话说的题目。

他讲的题目本来是新诗中的几个问题,但在讲的过程中把范围扩大到整个文学领域。他首先讲到要多读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而言,古典诗话词话,其他艺术门类的书籍也应该有所涉猎,要有广博的知识。什么领域,什么流派都应该有所涉猎,特别是哲学,可以训练人的理论思维,并且认为学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的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强的人,肯定有学术潜力,而一个理论思维能力不好的人,即使他很用功,他的成就也有限,所以,人的理论思维能力非常关键。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应该多看书,多思考问题,不论哪一天,哪个时候,你的脑海中都应该存在一些问题,逼着你去思考,要是很长时间,人的头脑里没有问题,这也说明学习没有读进去。有问题,就会有文章,没有问题,那写的文章绝对是不行的。

这里,陆先生由学术思维进而谈到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要研究问题,除了要勤思考以外,还要多读书,快速阅读,要多写作。他说,你如果写了50篇文章,那我想你的文章肯定写的差不多了,平时每天都要写,你并不一定要写出文章,几十个字,几千字都可以,成文的不成文的都可以,但一定要每天都写,你如果每天不动笔,那你的笔怎么能快起来?他说他年轻的时候6000字的两篇文章,都只花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也就是不是一整天,6000字的文章就可以写完。这样快的速度,是因为平时有思考,有积累,另一个就是写的比较多,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平均每年至少发三四篇文章,写的比较多,手也就快了。怎么写好文章呢?他提出“三点论”,第一,要新一点,有一点新的见解,第二,深一点,也就是说观点并不新,但你说的比人家深,这也可以,最后是细一点,你的观点不一定新,也不一定深,但比较细,比较细也带有深的性质。他说,这三点能做到其中的一点,也就有点价值,如果这三点中一点也没有,那你的文章发不发也就无所谓,发了也没什么价值。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引出了听众的笑声,因他的口气里含有一种反讽。

接着,他讲到做学问的资料文献问题,说到他80年代初查阅、抄写资料的困难,以及全国一些有代表性的图书馆的藏书特色。认为现在全国资料的收集、藏书最多的几个单位一是北大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包括原来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和燕京大学图书馆,这是解放以前两个大学的图书馆合在一起的,它的藏书就现代文学来说可能还超过了现在的北京图书馆。第二家是文学研究所的资料室,第三家就是北京图书馆,但书借出来很困难。陆先生还回忆起他曾经和师母两个人去北图借书的艰难情景,一天只能借到两三本书,中午在那儿吃快餐,吃完后就再借,一天也只能借三四本,你去借来回就是半个钟头,你写了卡片出来,来回又是半个钟头,浪费很多时间。上海图书馆藏书比较丰富,另外还有一些大的图书馆,省级的像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还可以,其他的高等学校都差不多,各有所强,像北师大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的民族主义资料最完整。他特别强调写文学史资料的重要性,他以自己写新诗史为例,他说,资料没收集完一直不敢写,后来敢写了,是因为有百分之九十的资料已经收集到了,觉得写起来有把握了。他还提到李欧梵到他家里去,看见他收集的一些资料,在给孙玉石先生的信中说,陆先生收集的诗集之多,海外学者不能望其项背。

他讲到资料对研究的重要性,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它的版本基本搞清楚了,但究竟是谁起草的还没有搞清楚,哪些是秘书写的,哪些是毛泽东自己的,都需要搞清楚,他举例说,有一段话肯定不是毛泽东的,而是秘书的,如文章中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毛主席说,……”如果是毛泽东,那他就会说“文学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文学是从地上产生的吗,不是。”他不会使用这样一种理论的方式。“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反映的产物”,他绝对不会用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你看在《毛泽东选集》里面,没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这些肯定是其他人的,不是毛泽东的,这都是可以研究的。另外像理论问题,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可以,比如说这个讲话,究竟是针对谁的,是针对张闻天的,还是针对胡风的,因为毛泽东发动一个运动,一般是针对党内的一些同志来的,张闻天的观点从30年代就和毛泽东不太一样,张闻天在20年代是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他是懂文学的,也搞翻译。一些基本的问题,好像很清楚,实际上是不太清楚的,似是而非的现象是存在的。

最后,他讲到研究文学的方法问题,特别是诗歌的研究方法。他主张用诗学的方式来研究诗,不是不能用其他研究诗的途径和方法,比如说政治学,也可以从文化学、心理学等角度来研究诗,但不能忘记了诗学,因为我们是在研究诗。并且,他提出研究诗要从诗歌文本特点入手,用适合它的理论来关照,研究文学作品研究诗都是一样的,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要是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那就非常简单了,我们可以办一个短期班,要求大家把这些规则都背下来,最多一个礼拜就可以了,那大家都成为了理论家,可问题不是这样,任何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没有独特的创造就不可能成为文学作品,因此就不可能用一套固定的方式一套固定的条文来衡量它,因此你不能用现实主义的标准来评价现代主义的作品,也不能用浪漫主义的标准来评价现实主义的作品。每一个流派都有他不可替代的长处,也有他不可避免的短处,每一个流派都不能例外。后现代主义也不能例外,任何一个流派大多数作家都是平庸的,只有少数的才是优秀的,个别的才是伟大的,有一些甚至连伟大的都不能涌现,后现代主义现在至少还没有出现真正伟大的诗人吧,因此不能站在任何一个流派的立场来说话,而要超越他们,俯视它们,对研究对象我们要避免崇拜的感情,崇拜它就看不见它的真面目。他还幽默地说,你跪在我面前就只能看见我的下巴,就看不见我的头部,因为你是跪在地上,所有你看不见我的头,但如果你站在高处,那你就可以很容易看见我的头部,因为对任何对象,哪怕是伟大的对象,我们也不能崇拜他,我们都应该拉开距离,包括感情的距离。他说他自己和一些诗人、文学家都有一些接触,但害怕有很深的接触,很深的接触之后就下不了笔,因为从接触来看,有一些诗人确实很好,但还是有一些诗人希望你要怎样,这就令人很不舒服。一个研究者总应该冷静一点,不要太情绪化,至少太情绪化了不行。这是一个矛盾,一方面是要敏感,要有直感,另一方面要有冷静的理性,要有超越性,要俯视一切,过去我们强调立场,但更重要的是要超越,要对一切文学现象采取俯视的态度,不要把一部分情绪化,理想化,不要对任何一部分抱有成见和偏见。

时间过得快,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陆先生讲到激动的时候,还引发了咳嗽。我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不得不控制时间。最后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其中有学生问到对未来诗歌和文学的看法。陆先生认为,恐怕今后诗歌的发展还是在交流和演变中发生蜕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该是多样的,任何时候多样是主流,因为文学是最有创造性的,如果某一个理论反对文学的多样性,那这个理论肯定出了问题,如果是某一个社会流行这种看法,那这个社会就出了问题,如果是某一个权威人士说了,那就是权威出了问题,文学始终是多样的,没有多样就没有文学。

应该说,这次讲座带有漫谈性质,也没有完全让先生尽兴发挥。但先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其几十年的人生体验和学术经验托盘而出,呈现出了一个文学史家的理性眼光,以及融合诗性激情和反思精神所升华而出的学术品格。

同类推荐
  •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这是一本当代最为传奇的诗人海子的诗传,主要讲述了诗人海子的一生,从他生命的开始讲到最后留有许多疑团的自杀。里面穿插了海子的诗,增加了此书的可看性和收藏价值。是每一个海子迷不可错过的传记。
  •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好说歹说

    好说歹说

    文坛怪才阿城、陈村担任主持人,与文艺圈各路高手共同打造十二场谐趣对话。神侃对手包括姜文、洪晃、朱德庸、史铁生等人。话题不拘一格,既有关于生命的哲理性体认、对爱和快乐等人类情感的溯源;也有对语言文字和音乐影像的生动考察;抑或闲聊惬意的旧时光、身边的新动向。看似庞杂随意,但在话语的交锋处时有火花闪现。
  • 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20以上,30未达,其实是个不尴不尬的年纪。从社会传统观念来说,你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年人,你会被要求成熟,坚强,甚至圆滑世故,需要有肩膀,有担当;但在你的心底,还有很多东西仍未脱稚气,还有追梦的天真,还有相信的执着,还有对于感情奋不顾身的愚敢。这些柔软,这些敏感,一方面似乎是制约我们成熟理智的软肋,而也正是拥有这些青春期的遗产,才使得我们不会在往来复去的街头,变成面目模糊的“成年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热门推荐
  • 一径长途

    一径长途

    翟妍,原名翟景华,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发表在《中国作家》《阳光》《青年作家》《金山》《天池》《家庭》《绿野》等刊。1二十七岁的戴安走了。她走的方式有点特别,让人无法接受,惹来议论纷纷,整个家族都因她这一走而蒙上了巨大的耻辱,她那一向高傲的母亲舒丽倔强挺拔的腰杆竟然在她走了以后微微地弯了下来,而且,头也低垂下去了。夜晚来临的时候,舒丽的房间里传出嘤嘤的哭声,哭着哭着就埋怨地骂一句,这是造了什么孽,生了这么一个糟心的东西?舒丽虽然已六十出头,但眉眼依旧很俏,哭起来的样子让人看上去还是那么端庄,一看就是有涵养的女人,谁都会想到这样的女人从小家教就一定很好,那种气质举手投足都带着呢。
  • 太虚洪荒

    太虚洪荒

    一个穿越的后世灵魂,一段神奇的修道之路,由古老的洪荒开始,见证那些神话中的传说和神秘!(PS:简介无力,直接看正文,不一样的洪荒见解)
  • 厉少,请节制

    厉少,请节制

    结婚的时候,她爱他入骨。离婚的时候,她恨他入怀。原以为离婚之后他们再无交集,没想到,这只是他们交集的开始。他打掉她的孩子,他说她是他“不要的垃圾”。可明明不爱,他为什么却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厉琛,我和你已经没有关系了,请你以后不要再打扰我的生活!”叶青青忍无可忍。“没有关系?”厉琛淡然一笑,拥她入怀:“前妻也是妻,有些义务,非你不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广州许地许氏家族与国民党

    广州许地许氏家族与国民党

    《广州许地许氏家族与国民党》是一个比较空泛的题目。严格说来,中国国民党(及其前身)作为一个党派,对许氏家族这个群体的荣枯,并无直接关系,当国民党登上近代中国政治舞台的时候,许地的这个簪缨世家,已经走过了历史鼎盛时期。然而,在各自寻找出路的时代,许氏家族的若干子弟,又确实成为国民党的精英,他们的活动记录,已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不可或缺的一笔。自清乾隆间潮州人许拜庭落籍番禺在广州高第街许地开基,迄光绪二十九年(1903)许应骙以被劾解闽浙总督任,已传至第五代“崇”字辈,被誉为子孙蕃衍、科名鼎盛的粤中世族。
  • 假面骑士和神奇伙伴在火影里冒险

    假面骑士和神奇伙伴在火影里冒险

    一位少年,获得了假面骑士的力量,来到梦寐以求的火影世界,本来只想默默观赏,可谁知,他发觉了世界的崩坏......
  • 农女神厨:傲娇郡王帮种田

    农女神厨:傲娇郡王帮种田

    她是被流放的大将军之女,也是享誉全球的华夏神厨,一朝觉醒记忆,点醒神厨技能,养家赚钱小意思,反派炮灰直接碾!王孙公子,达官贵人,小商巨富,江湖豪客……抱歉,这世上就没有她征服不了的胃!只是,后面跟着的这只郡王各种傲娇求表扬是怎么回事?她只想好好做菜,赚钱养家致富,没兴趣各种点赞表扬啊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皇商

    嫡女皇商

    族妹陷害让她一夜之间名誉扫地,成为众人讥笑的无耻小人。被逼无奈仓皇出嫁,更是让她身负恃强逼婚的骂名。亲如姐妹的丫鬟容貌尽毁、无辜惨死,她心如刀割,追悔莫及。一夕间,父母双双殒命,阖府被抄,她悲痛欲绝,生不如死!心爱丈夫的一纸休书,直接打落她下万丈深渊!临死之时,她许下最后愿望:永生永世,再不相见!卡……卡卡卡……怎么回事?竟然重生了?什么?还有未来空间选择她成为主人?呐尼?那个弃她如敝履的人竟然像牛皮糖一样黏着她?还说什么没她在身边就寝食难安!停……让她冷静一下!这可是一副人生好牌,让她先想想怎么出牌才能……大杀四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笑了

    笑了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妄想狂

    妄想狂

    郑天野非常笃定地认为罗菲一直苦苦暗恋着他。于是,这是一个妄想症重症患者的苦逼情路……女主被脑残神经病赖上了的爱情故事。
  • 我的刀剑易生

    我的刀剑易生

    在这有与世隔绝的龙族;里之乡的长耳精灵;鬼斧神工勤劳朴素的矮人;族群繁杂的亚人种;最弱小人口最多的人族。我,高怀英,既然来到了这个奇幻世界。我只想安稳的和我的妹子们过完这一辈子,并在超大陆开启了他的没羞没臊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