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200000003

第3章 特稿(3)

此案初见于《东华续录》乾隆十六年(1751)八月初五上谕,谓据云贵总督硕色奏折,在贵州安顺府发现赴滇客商传抄的一纸密禀,“阅密禀所抄传播之词,竞系假托廷臣名目,但肆讪谤,甚至捏造朱批,种种妄诞,不一而足,显系大恶逆徒,逞其狂悖,不法已极等语”。于是皇帝命军机大臣,“着传谕步军统领舒赫德、直隶总督方观承、河南巡抚准泰、山西巡抚阿思哈、湖北巡抚恒文、湖南巡抚杨锡绂、贵州巡抚开泰,令其选派贤员,密加缉访,一有踪迹,即行严拿,奏闻请旨,勿令党羽得有漏网,务须密之又密,不可稍有张扬泄漏!”

《东华续录》于同月二十七日载乾隆再谕,始谓密禀假托的作者,即前一年才晋升工部尚书、署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山西兴县人孙嘉淦。乾隆据山东按察使检举,知这年四月该省已发现“伪造孙嘉淦奏本”,而巡抚准泰隐匿不奏,因而怒斥“封疆大吏居心若此,国法实不可容”,于是将准泰革职拿问。

但这只是乾隆怒火爆发的开端。仅看《东华续录》,此案从乾隆十六年八月闹到十八年三月才暂告结束,在二十个月内被皇帝宣布革职、下狱、解任或谴责的“外省”督抚藩臬提镇司道等文武官员便多达数十名,遍及内地十五省。事态如此严重,而所谓伪孙嘉淦奏稿,内容是什么?何以惹得皇帝暴跳?那班倒霉的省军级要员怎会激起皇帝憎恨?由王先谦抄撮的《高宗实录》的上谕奏议均含混不清。

直到乾隆十八年三月初四,《东华续录》所载“军机大臣、刑部奏”,即遵旨结案报告,才透露伪稿的所谓编造者,“凑成五不解、十大过名目,复思孙嘉淦肯上条陈,借名耸听”。不消说,“五不解、十大过”,必定针对乾隆帝即位十五年以来的谜团和罪行而发,否则皇帝不会那样紧张乃至恨怒。可是伪稿指斥的疑与错,倘若尽属捏造,也不可能引起商民乃至士绅的兴趣,以致不过年余,传抄便达十五省,连不少地方文官武将,也信为实有其事,在同僚及戚友中竞相传抄。

很奇怪,时至清末民初,“天网”早已破漏,但最爱暴露满清宫廷丑闻的野史笔记,都对乾隆前期这起文字狱大案,记叙特少。如民国初期搜罗清代史料或佚闻甚详的《清朝野史大观》,仅有一则述及“伪奏稿案”,还是节抄自前引《东华续录》。

稍后,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印的《清代文字狱档》,所刊布的乾隆朝文字狱六十四起,也没有伪孙嘉淦奏稿案,令人不禁怀疑这件大案的材料,已在清廷档案中消失。

因此,多年前偶见《历史档案》杂志公布的“乾隆年间伪孙嘉淦奏稿案史料选”,过后又见上海书店出版社重排的《清代文字狱档》,于补辑五案中收入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编前述史料选,并增补出版社从《高宗实录》辑出的相关材料,始知此案的原始史料遗存,达二百九十二件。虽然伪孙嘉淦奏稿的传抄诸件,迄今仍未发现,可能当年已被乾隆朝君臣毁尸灭迹,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补辑的“伪孙嘉淦奏稿案”近三百件史料内,仍依稀可辨此案的来龙去脉。

伪孙嘉淦奏稿,假托正在清廷充当翰林院文士班头的孙嘉淦之名抨击“今圣”

——明太祖只许皇帝称作活着的唯一“圣人”,在明清沿袭五百年,至清光绪初才被僭主慈禧太后打破——应说有历史理由。

这个孙嘉淦,于康熙末期成进士,出名却在雍正初。当时雍正正在自残手足,才任翰林院检讨的七品芝麻官孙嘉淦,竟上书呼吁皇帝“亲骨肉”,被皇帝斥作“狂士”;几年后雍正抓住他御前失礼,论斩,又以虽太戆而不爱钱,保住脑袋。至乾隆即位,“干父之蛊”,命他任左都御史。他以为“今圣”要纳谏了,于是上“三习一弊疏”,说是皇帝“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三习既成,必生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新皇帝不得不“嘉纳”,何况他泛论历史,没有直指“今圣”。他或许真“戆”,以致皇帝不断命他处理棘手案件。他只栽过一回筋斗,被乾隆指斥处理谢济世文字狱案“不实”,罢官罚修顺义县城,倾家荡产得免。

以后复任小官,变得格外谨慎。岂知才晋升尚书,兼掌翰林院,官居从一品,却因早先有敢说话的名声,被匿名痛诋乾隆帝品德恶劣并重用奸臣的传单说成作者。

幸而乾隆不够昏聩,于穷追猛打伪孙稿的同时,没有追问孙嘉淦本人。但据百年后曾任曾国藩高参的李元度着《国朝先正事略》记载,当年伪奏稿案发,孙嘉淦就大为惶恐,对人说:“先帝及今上尝戒我好名,今独假名我,殆生平好名之累未尽,有以致之。”他从此到处赞叹君上英明,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越发小心谨慎,屡蒙乾隆召对,从不敢向朋僚透露一语。这正合乾隆脾胃,在穷治伪孙稿案高潮的乾隆十七年九月,再擢孙嘉淦任吏部汉尚书、协办大学士,并屡拒他退休申请。他还不被吓死吗?被迫入值上书房接受皇子们监督一年,便一病不起,享寿七十一岁。死时正逢乾隆宣布破获伪奏稿,于是皇帝表示叹息,“赐银千两治丧,谥文定。”

但据《清史列传》,孙嘉淦在乾隆御极元年起,尽管极力表明“忠君亲上”,却屡受谴责,不是指他泄密,便是说他扰民,任湖广总督而被斥“畏葸”,办湖北盗贼而挨骂“颓废”。总之服侍乾隆十八年,唯恐偏离皇帝肯定的道学准则,却从未得到用人“内满外汉”的皇帝的真正信任。他死谥文定,借用《诗经》纳币订婚的习语,与其说是赞美,不如说是对他无论怎样受打击仍对君主愚忠的讽刺。

假如《清史列传》记载属实,那么早在乾隆三年(1738)四月,孙嘉淦初任吏部尚书而仍兼管刑部,已经出现过伪造的孙嘉淦奏稿。

当时乾隆帝似乎信任为真,发布上谕:

一月以来,京师喧传尚书孙嘉淦密参在朝多人,如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徐本,尚书公讷亲,尚书海望,领侍卫内大臣常明,皆在所参之列。诸臣皆朝廷简用之人,守法奉公,实心任职,而鄂尔泰、张廷玉,尤系皇考特简之大学士,为国家栋梁。以孙嘉淦较之,识见才猷,岂能与二人为比!朕特以操守廉洁,向有端方之名,故屡加擢用,非以其才识在二人上也。如其才识在二人之上,朕何难即用为大学士,而仍在尚书之列乎?

且朝廷政务,正赖宣猷佐理,岂有将诸人悉行罢斥,专用孙嘉淦之理?至诸臣有可参之事,孙嘉淦何不登之露章,而乃见之密奏?既云密奏,则惟孙嘉淦自知之,伊又岂肯漏泄于人,以招众怨?是或忌嫉孙嘉淦之人,造为此说,以排挤之耶?或趋附孙嘉淦之人,造此以扬其特立孤行之名耶?但传言已久,姑不深究,其令步军统领、巡城御史严禁之。

这道圣旨很有趣。乾隆显然已见过北京遍传的孙嘉淦“密奏”稿,如要辟谣,说一句未收到孙某密折,“流言”便失却依据。岂知皇帝反而借谣言做文章,一是指名乾隆三年四月在职的全体满汉军机大臣(参看《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连同皇帝的侍卫长,表示个个可信。二是特指同官保和殿大学士、同兼领军机大臣的满人鄂尔泰、汉人张廷玉、均为雍正帝临终指定的顾命大臣,乃朕即“国家”的栋梁,岂可怀疑他们的智谋不及孙某?三是声明朕躬即位两年多来,将孙某由从六品的河东盐政,接连提拔,官拜兼管吏刑二部的从一品汉尚书,看中的是其人品德,而非才识,即此人是否对帝国官制和法律都迂执不通,没有关系,只要他“忠君亲上”,便是人品高尚,有资格主管帝国人事司法两大部门。这样,乾隆就借所谓孙嘉淦密奏案,彰显他决不甘受先朝顾命大臣摆布的私心,重申他用人的唯一尺度是对自己效忠,警告元老重臣勿欺他年轻乾隆时年二十七岁),而结党营私——不久乾隆便明白谴责朝臣“满人则附鄂尔泰,汉人思附张廷玉”。妙的还有乾隆此谕,对京师喧传的孙嘉淦密奏,实有与否?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但以接连几点疑问,追究孙嘉淦居心,最后表示怀疑谣言是“趋附孙嘉淦之人”所造,无疑暗示所谓密奏,出于孙嘉淦本人指使。然后圣旨表示宽容,只指示首都治安官员,“严禁”密奏流传。这不是正言若反吗?假如谣言指向满汉辅政头目,假如谣言分明出自首要部院大臣的党羽,那么步军统领即首都卫戌区司令,以及分管北京五城区治安的巡城御史,禁止得了吗?

于是孙嘉淦随即调任直隶总督了,官名全称“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直隶者,帝国中央直辖行省也,辖区当今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治所在保定,终清一代都是内地十八行省之首。总督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兼省长兼通省河道水利总管,军政财文大权独揽,岂非皇帝对于挂在他名下的密奏表示欣赏,而授以帝国第一总督的实权?

可惜孙嘉淦毕竟是书生,做直隶总督两年,治理与北京供水及漕粮攸关的永定河工程失误,被首辅鄂尔泰抓住把柄,迫使乾隆帝亲临天津阅河,作诗承认“嘉淦督直时,谬听人言讹”,判定他应为京畿水灾负责见乾隆御制《中亭河纪事诗》)。于是他被调任湖广总督,又因躲避处理湖北安陆“匿名逆示”,被皇帝斥作“畏葸”,命回京“候旨”,当然给政敌攻讦理由。结果“照溺职例革职,命修顺义县城工赎罪”。

罢官而以私产修某县城墙,是雍正发明的恶作剧,首例为雍正怀疑广东学政惠士奇,被粤省士子恳请留任,必因盗用君权学政全称钦差提督某省学政”,与督抚抗礼)而营私自肥,革职罚修镇江城,以致倾家荡产。乾隆用这一招对付孙嘉淦,表明他从来不信此人真的“操守廉洁”。

然而雍正早就规定各省官员的“养廉”体制,照费正清的说法,就是将满清官员整体变成“有组织的合法贪污集体”。孙嘉淦先后贵为直隶、湖广总督,依例瓜分的养廉银,虽仅五年,合计当在十万两以上。

因此,他被罚修葺顺义小县城墙,年余便竣工,回朝授正三品的宗人府丞,再度连连升官并得美差,被乾隆表扬在“内廷行走勤慎黾勉”,并于乾隆十六年重现的“伪孙嘉淦奏稿案”中间,竟有惊无险,实不奇怪。

奇怪的是乾隆皇帝本人,对待重现的“伪孙嘉淦奏稿案”,心态与处置手法与前一案截然相反。

同名两案相隔十三年。前一回,乾隆年未而立,面对京城官场纷飞的孙嘉淦“密奏”,显得从容自若,只发布一道上谕,将当朝权臣,尤其是满汉两名首辅,旁敲侧击一通,便以不了了之。那心态很像《论语》孔子称道的君子,“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不想乾隆十六年,皇帝“万寿”已逾不惑,忽见素称穷乡僻壤的贵州小城的一纸手抄密稿,他立即断定是假托复任吏部尚书孙嘉淦之名的伪作,却大动肝火,掀起一场震撼帝国十五行省的文字狱,近两年里株连士商乃至满汉封疆大吏不可胜数,又很像堕入《论语》孔子所谓“小人长戚戚”的魔障。

别的不说,单看上海书店出版社重刊《清代文字狱档》补辑的“伪孙嘉淦奏稿案”,所收关于这起文字狱的材料二百九十二件,将原先分散于清宫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和《高宗实录》的档案加以集中,就凸显其案闹得多么厉害。不是说国家元首“日理万机”吗?据我粗数,从乾隆十六年七月至十八年三月,不到六百天,这位皇帝在有关奏折上所作朱批,便有一百五十九则,发布的煌煌上谕,又多达一百三十二道,二者合计,平均每两天皇帝就要劳驾理此一“机”。上谕虽有军机大臣笔受,朱批却出自御手。后者除“览”、“知道了”之类套语外,约半数为阅后感,对那班位居封疆的奴才,非斥骂即威胁,偶然批个“好”字,便使彼辈急急谢主龙恩。

前已提及《东华续录》有关此案的记载仅三十多则,可知王先谦在同治年间所见《高宗实录》,已将此案记载删削得只及当年旧档的五六分之一。但补辑本《清代文字狱档》所存诸件映现当年案件全貌吗?不然。由《东华续录》所载乾隆十八年三月初四军机大臣与刑部会奏审拟捏造伪稿案犯折,证明传抄本早缴呈清廷,而且累积多件。岂知乾隆专发上谕百余道,督责各省火速破案,务必缉获捏造伪稿的正犯,在切责各地军政长官的同时,还屡次指授破案方略,忽谓正犯必为湖南曾静雍正朝《大义觉迷录》案主犯)的余党,忽谓捏造者或为张广泗(征服大小金川战役后被杀的大将)部下的汉军,忽谓线索应在啸聚山林的不法之徒中找寻,如此等等,唯独矢口不提伪稿揭发他罪过的内容,甚至不提“五不解、十大过”的名目。

如今补辑本“伪孙嘉淦奏稿案”,收录的清廷旧档近三百件,有几件提及“五不解、十大过”名目,却同样完全回避十五条的具体内容,可证在当时已按乾隆“密之又密”的旨意,将传抄各件毁尸灭迹。看来销毁得如此彻底,以致仅能从当年江浙巡抚会审传抄者的奏折所附案犯供单内,得知传抄稿约有二三千字,也有供说约二三百字,然而案犯对于具体条款,不是说忘记了,就是“打死也不敢说”。在供单中仅可见的名目,只余两三条,如说皇上南巡、大金川不该用兵、张广泗被杀之类。

不过乾隆上谕表明,他追查伪稿案,地域锁定在他南巡征发赋役最多的江南、江西、浙江等省,对象专注于沿途官绅和文武大臣的幕僚等知情者,总在痛骂督抚提镇徇私隐讳,不消说传抄稿内所揭某种实情,使他感到刺痛又说不出口。乾隆十八年正月江浙两巡抚会审奏折所附宿迁守备一名书办供单内,说出伪稿内有“皇上南巡,孝贤皇后大事剃头的事”,当为乾隆帝咬定此案不放松的真实缘由。

原来,乾隆十三年皇帝东巡回程,至德州登舟与皇后富察氏相会,当夜皇后突然死去。乾隆回京大办丧事,谥富察氏为孝贤皇后,还命词臣代草了一篇《述悲赋》。当时宫廷内外盛传,因为富察氏发现乾隆与她的胞弟傅恒之妻通奸,认为损害家族名誉(富察氏为满洲八大贵族之一),规劝皇帝,于是皇帝恼羞成怒,将皇后推入河中淹死。尔后乾隆表示沉痛哀悼,正是欲盖弥彰。待云南首报发现伪孙嘉淦密禀,他始知丑闻早已传遍民间,怎不恨怒?

然而乾隆追查伪稿案首犯,历时年余仍无结果,在不断拿江左江右督抚提镇出气的同时,也想出保全皇上颜面的一道计策,即从传抄伪稿的时间先后作为缉凶主线。江西巡抚鄂容安依旨而行,竟穷究出乾隆十五年便有伪稿抄本在漕帮各卫下级军官内传阅。所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经过严刑逼供,抚州卫千总卢鲁生和南昌卫守备刘时达,熬不住了,供称早就信谣传谣。乾隆闻奏大喜,立即裁决二人正是伪稿炮制者,解往北京夹讯,据称从不翻供。于是圣上命将重病的卢某立即凌迟处死,刘某等斩决。那么,卢某等保证永不翻案的供状呢?同样在宫廷和军机处档案中失踪了。

“伪孙嘉淦奏稿案”,便于乾隆十八年正月二十五日,由皇帝发布的“正犯已得昭告中外谕”,宣告胜利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么?原北平故宫博物院辑集的乾隆朝六十四起文字狱,有六十二起都属于这场大案的后续故事,可谓曲终奏雅。

2010年4月21夜改

钱锺书邀请钱穆:尴尬与无奈

孙玉祥

同类推荐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

    这本“词典”有近千个词条,包括哲学、科学、文学、医学、宗教、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赋予现代词汇全新的诠释与内涵。  这是一个医生放下手术刀,在工作之余、旅途之中执笔剖析诊治社会病症之作,是一个医生对社会、人、事物的一种另类思考和感悟。一种后现代文化与智慧的表达,一种脱俗的、似不经意的,更是深刻、泼辣的理性认识。它也许是一种调侃,却绝非庸俗的黑色、灰色或黄色幽默。它可能看似怪异,却着力维护人性,维护真、善、美,揭露虚伪、空话、大话、套话的假、恶、丑,用意在于分清是非,明辨荣辱。
  •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本书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力图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高度,系统梳理、阐释、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形成依据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聚焦于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根本的理论、现实问题,并努力把握蕴藏在其中的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凸显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穿越财富人生

    穿越财富人生

    重生78年香港创造财富帝国,打造豪门家族。同样的香江,不一样的故事。qq群772199411新书《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 末世女主宰

    末世女主宰

    末世来临,一夕之间,尸横遍野。空间?灵泉?先知先觉的能力?任凭挥霍的物资?N系异能?安璃都没有!!她有啥?一身从精神病院穿出来的病号服!一张沟壑纵横的脸!一具骨瘦如柴的身体!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啥的鸡肋异能!
  • 白话文学史

    白话文学史

    民国十年(一九二一),教育部办第三届国语讲习所,要我去讲国语文学史。我在八星期之内编了十五篇讲义,约有八万字,有石印的本字。
  • 水穷处

    水穷处

    男女情感的悬疑之作,坊间流传的爱情真相,探询当代婚外情根源。这是一部关于情感问题的悬疑性小说。主人公张望的办公桌上在同样的时间段出现了同样内容的五封匿名信,一个自称他“曾经拥有过的女人”告诉他,她和儿子都很健康,只是偶尔有点想他。这给事业有成、家庭稳定的张望带来了无比的恐慌。当第六封信到来时,他决定沿着他的情感记忆,去寻访这个神秘的女人。他不禁陷入深深的迷茫和反省中。他不知道他爱的女人到底是谁;也不清楚哪个女人真正爱他。爱和恨的边缘又到底在何处?忠诚与背叛又如何能分清?家庭在男女情感中又究竟占多大的份量?对于一个中年男人而言,“行到水穷处”便得返璞归真,“坐看云起时”已是无思无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笙,而不得闲

    笙,而不得闲

    总是害怕会忘了她和她相关的一切,就写出来吧。
  • 唐朝好地主

    唐朝好地主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读者群:656118488(荣获2016星创奖历史优秀奖作品!)
  • 邪王独宠顽妻

    邪王独宠顽妻

    本文为轻松搞笑文,坚决不虐:一朝穿越,苏笑笑得了个便宜儿子。但儿子的爹却不知死哪儿去了?“走,儿子,娘给你找个便宜爹去!”路人甲挺帅的,但没钱!路人乙挺有钱的,但人却实在是不符合她的审美观。苏笑笑拔拉着便宜儿子一路走一路找便宜爹的故事……(全文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上)(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上)(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外交,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而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是在一次次外交活动中达成,为国家繁荣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国与国之间链接的纽带。看《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回味张骞的西域之行,再看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无不改变了世界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