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0700000002

第2章 焚书坑儒的前前后后

秦始皇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嬴姓,名政。因生于赵国,又名赵政。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始皇13岁时,其父秦庄襄王去世,秦始皇即位,以第二年为秦王政元年,历史上也称秦始皇元年。

秦始皇九年(前238年),秦始皇22岁,在秦国故都雍城举行了成年加冕仪式,开始亲政。

自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派秦军先后攻灭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国——秦朝。

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自称始皇帝;废除分封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此外,又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建了万里长城;还派五十万秦军平了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秦始皇置酒咸阳宫,大宴群臣。七十位博士上前献酒祝寿。仆射周青臣走上前去颂扬说:“从前秦国土地不过千里,仰仗陛下神灵明圣,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陛下把诸侯国改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业可以传于万代。陛下的威德,自古及今无人能比。”秦始皇听了这些颂词,心里十分高兴。不料博士齐人淳于越上前说:“臣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长达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辅佐自己。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陛下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救援呢?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未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当面阿谀,以致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秦始皇把他们的意见下交群臣讨论,丞相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将天下治理好了,这并不是他们故意要彼此相反,而是因为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现在陛下开创大业,立万世不朽之功,这本来就不是腐儒所能理解的。况且淳于越所说的是夏、商、周三代的事,哪里值得效法呢?从前诸侯纷争,大量招揽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在家就应该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就应该学习法令刑律。现在,儒生不学习今天的治国之道,却要效法古人,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民心。丞相李斯冒死罪进言: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够统一,所以诸侯并起,说话总是称引古人,为害当今,矫饰虚言,扰乱名实,只欣赏自己私下所学的知识,指责朝廷所立的制度。当今皇帝已统一天下,分辨是非黑白,一切决定于皇帝一人。可是,私学却非议法令,教人一听说朝廷有命令下达,就根据自己所学的粗陋知识加以议论。有些大臣入朝时在心里指责,出朝后则去街巷谈议,在君主面前夸耀自己,求取名利,追求异说,抬高自己,在民众中带头制造谤言。对这些如不禁止,则君主的威势就会降低,朋党的势力就会形成。臣以为禁止这些是合理的。臣请陛下让史官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焚毁。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凡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里一起烧掉。有敢在一块儿谈议《诗》、《书》的处以死刑示众,借古非今的满门抄斩。官吏如果知道而不举报,以同罪论处。命令下达三十天仍不烧书的,处以黥刑,发配边疆四年,白天防寇,夜晚筑城。不取缔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就以官吏为师。”秦始皇听后,下诏说:“可以。”

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第二天,全国焚书。结果,藏在民间的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都化为灰烬,留下来的只有皇家藏书阁的一套藏书。

在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坑儒不是焚书的继续,而是因方士诽谤秦始皇引起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心想把天下治理好,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他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做为一国之君,他有责任经营天下,让天下达到大治。但要达到天下大治,绝非易事,必须假以时日。因此,他想长寿,想找长生不死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秦始皇的愿望,答应为他找到这种药。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一天,秦始皇驾幸梁山宫。正当他登上山顶,把酒临风,心旷神怡时,偶一抬头发现丞相李斯随行车骑甚众,不禁皱了皱眉。这一细微的动作被随侍在侧的一个宦官看在眼里。这个宦官与李斯是好友,便把秦始皇不满丞相车骑过多这事泄露给了李斯。

几天后,此事为秦始皇所知,顿时勃然大怒,把当时随侍在侧的宦官全杀了。

这样一来,搞得人人自危。侯生、卢生闻知此事,顿时吓破了胆。原来,按照秦律,方士所言如果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是要处以极刑的。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怕像秦始皇身边的宦官一样被杀,便决定逃跑。逃跑之前,他俩到处诽谤秦始皇:“始皇帝这个人天性乖张,刚愎自用。自以为起于诸侯,兼并了天下,古往今来无人能及,因此专门任用狱吏,而那些博士官虽有七十人之多,只不过摆摆样子而已。皇上专爱用刑罚施威,而丞相与文武大臣只知墨守成规,使人无法尽忠。朝廷虽有三百多位占星家,但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只知阿谀奉承,不敢直言皇上之过。而皇上恃才傲物,贪于权势,这样的人怎能帮他找仙药呢?”

秦始皇听说侯生和卢生逃跑了,大怒道:“我对他们不薄,赏赐甚厚,而他们居然在背后诽谤我。听说咸阳的儒生中也有人妖言惑众,惑乱百姓的思想。”

于是,秦始皇下令逮捕了一些诽谤他的读书人。这些人在严刑拷打之下,互相乱咬,共咬出了四百六十多个诽谤过秦始皇的儒生。秦始皇查实之后,将这四百六十多个儒生都活埋了。这就是发生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的“坑儒”事件。

一说:秦始皇将文字统一为大篆和隶书后,天下儒生大多不满。秦始皇怕天下不从,便召儒生到咸阳,共召到七百余人,全拜为郎官。

接着,秦始皇密令亲信在骊山硎谷的暖坡上种瓜。瓜熟时正值冬天,秦始皇暗中派人上奏说:“陛下,现在正是冬天,骊山竟长出瓜来了!”秦始皇佯装大吃一惊,急令儒生前去察看。儒生到了谷中,正在辩论不已时,忽然头上土石俱下,皆被活埋。

东汉初年,卫宏在《诏定古文尚书序》中载有此事。

因此,骊山硎谷后来又称“坑儒谷”,汉代称“愍儒乡”。

据专家考证,坑儒谷在今陕西省临潼西南五里处,是一个狭长幽深的山谷,与上述史实相符。

《史记》记载的秦始皇咸阳坑儒与卫宏所记载的秦始皇骊山坑儒在地点、人数、方式上都不同。因此,专家认为秦始皇坑儒至少有两次。

同类推荐
  •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如果历史是一出波澜壮阔的音乐剧,历史的格调就是某个时代留下来的回响和印记。动人的篇章、优美的旋律、悠远的意境、高雅的品位、处处在人的耳边回响,仿佛是历史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历史虽然已经逝去,但余波未了,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历史的格调是什么?它是丰富的,我们依然离不开对它的体味;它是现在的,我们时刻都能记忆起它的形式。历史的声音又是什么?只有认真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白马长风

    白马长风

    苏桓,蜀中人氏也,幼无大志,略读书经,空得一才子之名,然天降奇缘,竟穿越于异世,兵戈缭乱之地,成就医神文仙。(不发女频了,果然这书还是适合爷们看。)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雄霸楚汉

    雄霸楚汉

    特种部队年轻教官龙天羽,因参与一次保护神秘皇陵出土的宝物,而意外穿越时空,来到了秦朝末年,此时的大秦帝国已经风雨飘摇,龙蛇起陆,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生灵涂炭,龙天羽踏秦川,战霸王,醉枕佳人,指点江山,震撼各路群雄!
  • 正统天命

    正统天命

    理科生穿越了搞大建,文科生穿越了能干啥?明正统九年的京师,穿成杨荣嫡孙的杨尚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继而挥舞起了科学的大棒。在穿越之后的第二十个年头,他站在乾清宫内的龙椅旁,一脸感慨地念了两句诗:苟利中原以生死,岂可趋避因骂名。
热门推荐
  • 邪瞳狂妃乱天下

    邪瞳狂妃乱天下

    一代赌神,却成了裴家的痴傻三小姐。“太子妃之位,你可愿意?”疏远而淡漠的声音,带着真挚的情感。“卧槽,谁敢动本大爷的妹妹,老子毒死他!关门,放团子!”那个对什么事请都特别随意却唯独对自己妹妹认真的毒医不满的吼道。“谁敢欺负朕的公主,关门,放儿子!”某个不输相貌的皇帝老爹也来参和一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调调新文:毒步天下:狂傲催眠师】多多支持哦,越到后面越好看哒。
  • 我的系统抽取万界

    我的系统抽取万界

    “系统,你有什么功能?”“我能抽取万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抽不到!”体力耗尽,身受重伤?七龙珠的仙豆嗑上一粒,包你满血复活!遇到强敌,实力不足?八门遁甲了解一下?“少年,你的武器不见了?你看掉的是这把叛逆之刃还是这把冰轮丸?”犹豫就会败北,果断就会白给!且看脑回路偶尔劈叉的少年怀揣系统在异界走出一条无敌之路!
  • 我有特别的卧底技巧

    我有特别的卧底技巧

    听说天戣门门主凤林染心狠手辣,嗜血成性,杀人不眨眼。唐小左哭着说:“师父,为何派我去做卧底?”师父说:“你人胖、脸圆、齐刘海,你这形象去凤林染身边做卧底,他肯定不会怀疑。”唐小左捂着脑门喊:“我们齐刘海招你惹你了!”师父:“而且你长很得像凤林染身边的一个人。”唐小左:“他初恋?”师父:“他丫鬟。”因为长相和凤林染身边的丫鬟一模一样,被师父派去做卧底,试图寻找五年前失踪的空灵岛岛主的下落。深入天戣门的唐小左也发现凤林染和传闻中并不一样,开始努力的给他洗白,结果一边洗白一边还稀里糊涂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 穿越之科举路

    穿越之科举路

    钱有才一朝穿越,成了古代的农村娃儿“钱有财”。家穷也就算了可为什么她变成了个五岁的小男娃儿,钱有财对天哀嚎,老天爷你是在逗我吗?好在爹娘疼爱,爷爷奶奶也还算慈祥,日子虽然穷但也过得和和睦睦。钱有财通过努力带领家人摆脱了贫困线,不料兄弟又被迫上了战场,为了改换门庭钱有财又逐渐走上了科举之路,慢慢步入仕途――――――――――科举的艰辛、战场的残酷、仕途的沉浮
  • 马氏诊所

    马氏诊所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Dr. Critchlore's School for Minions (#1)

    Dr. Critchlore's School for Minions (#1)

    Welcome to Dr. Critchlore's School for Minions, the premier trainer of minions for Evil Overlords everywhere. No student is prouder to be at Dr. Critchlore's than Runt Higgins, a twelve-year-old werewolf. (At least he thinks he's twelve. He was abandoned at the school as a baby, so he can't say for sure.) Runt loves everything about Dr. Critchlore's. He loves his classes—such as History of Henchmen and Introduction to Explosives. He loves his friends—such as Darthin the gargoyle and Syke the tree nymph. And he loves his foster family, who took him in when his wolf pack couldn't. But not everyone loves Dr. Critchlore's as much as Runt. After a series of disasters, each worse than the next, it's clear that someone is trying to shut the school down. It's up to Runt, who knows the place better than anybody, to figure out who's behind the attacks … and to save his home, and Dr. Critchlore himself, from total destruction.
  • 回望两河

    回望两河

    本书是余秋雨作品的精选集。分别从余秋雨名作《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遴选了五十八篇文章,按文章主题归为以下几卷:尼罗河畔、恒河浩叹、所罗门石柱、巴比伦悲怆、西风夕阳、神殿铭言、兴亡象牙白、小巷老门、追寻德国、牛津童话、砰然关门。本书几乎集合了余秋雨国外题材历史大散文的精华,堪称文集之佳作。
  • 长安古意

    长安古意

    世事一场冰雪,花间几度红棂。一个妇人,一个稚童,一卷书。一场残忍酷烈而又温情脉脉的江湖追亡。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磨难才能读懂这个江湖?要拥有怎样的爱才能依然对这个江湖抱有信心?江湖险恶,世事冰雪。但总有那么一股风骨在――那肝胆相照的风骨。纵使江湖上再也没有人可以承担“肝胆”两个字的重担,何妨裙钗与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