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1500000021

第21章 硝烟弥漫(3)

057

1931年9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张学良“九·一八”事变时的决定,“从电文看,张学良对日方侵占东北的野心已有预感,不可与之反抗是他的指示,这显然与蒋介石的主张是相吻合的。这一电文显然对沈阳当局在9月18日晚上决定放弃抵抗起到了直接作用。也许是国民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也许是张学良元帅深知自己的军队没有把握打退日本,最终他命令自己的东北军队放下武器,不抵抗日本军队。他在病床上签署声明。”

058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记者鲍威尔和一批外国媒体驻华记者立即赶往沈阳采访。在日军岛本少校的陪同下,这些外国记者前往柳条湖爆炸现场采访。随即,鲍威尔发回报道:“很明显,是日军伪造现场,在现场,我们和一些军事观察员看到三具中国士兵的尸体倒卧在铁路旁,他们可能是企图逃跑时被击毙的。岛本少校说:‘他们就在这个位置点燃了炸药,炸毁了三根枕木和一段铁轨。现在毁坏的地方已经重新修好。’岛本少校一边说,一边把三根新枕木和一节新铁轨指给我们看。岛本又说,那三个中国人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击毙。但是,岛本少校却忽略了一个很小的细节:就在那三个中国士兵倒卧的地方,居然没有一丁点血迹,可见这里并不是他们死亡的第一现场!由于在进攻沈阳的同时,日军还攻击了沈阳附近的中国驻军,所以弄三具中国士兵的尸体放在这儿,显然是轻而易举的事。”

059

美国记者鲍威尔在其作品《鲍威尔对华回忆录》中还写道,“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派至中国东北的调查团团长李顿在所谓的现场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破绽:“在随团同行的美国专家道弗曼对南满铁路的行车时刻表进行了仔细查对后发现,一列时速50英里的快车,就在日本军方所说的爆炸事件发生后20分钟内,竟然通过了被中国方面破坏了的铁路路段。日本为了自圆其说,随即又推出了一名证人。该证人是那趟列车的乘务员,他证实说,当列车经过那节路段时,的确曾经感觉到‘轻微的震动’。”

060

1931年9月21日中午,美国外交官詹森给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发去一封电报。电报中写道:“作为外交官,在事件发生之后的几天时间内,我根据从各方搜集到的证据,断定日本的这次行动是早已计划和预谋好的:到东北游历的人士告诉我,在过去两三周,日本军队已经进行昼夜模拟战的作战行动,行动地区在南满铁路沿线居民点,范围自长春至辽宁,日军用空弹演习。演习模拟战是在火车站附近进行的,当时住在旅馆的客人说:日军在演习时进入旅馆找到空房间便在那里架起机关枪,放在窗户前或屋顶上立即开枪,骚扰百姓。根据种种迹象,我相信,这些机关枪都是有意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使居民习惯于日军的昼夜行动及机枪和炮声,以麻痹中国人的警觉。据了解,日本军队相信这些行动都是有必要的,是为了恢复皇军的声誉。大约在十天前,中国政府顾问福开森博士给我发来电报说,他相信日本要在三个月内占领东三省。我也曾听说过此类传言,然而我不愿相信,但目前的局势使我不得不相信一切是有计划预谋的。”

061

1931年9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有人炸坏了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控制和守备区域里的一段铁轨。日本关东军指控是中国人搞的破坏,中国人坚称是日本军队自己炸毁桥梁以挑起事端。谁是肇事者并不重要。日本的反击和进攻迅疾而猛烈,日本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从日本控制区出发,在装甲车的掩护下袭击沈阳,整座城市完全被占领了。在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将军的命令下,日军沿铁路进攻,实际占领了南满铁路长达693英里这一地带的所有中国城市。24小时内,日本已实际控制所有南满地区。与此同时,日本军队的军舰在中国的山东半岛的青岛登陆,这里原先是德国的租约港口,日本于1914年占领过,直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之后才归还中国。”

062

1931年9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对“九·一八”事件做了报道:“最近一年内,世界上几个国家纷争不断,战事不断,与之相关的美国大使恰好都不在现场:去年十月份巴西爆发革命时,美国大使摩根正在度假;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被推翻王位时,美国大使劳克林恰巧不在城里;危地马拉一周内爆发三次革命时,美国大使怀特豪斯也是在度假。上周,日本人攻占中国东北沈阳的那一天,美国驻日本大使福布斯则正在回国度假的轮船上。”

063

1931年10月19日,美国《时代》报道:“在轰炸了满洲中国长官张学良设在锦州的军事指挥部之后,日本飞机低飞盘旋,撒下解释性传单。上面写道:日本皇军将全力清除支持张学良的力量,以及他所任命的锦州政府。同时努力为民众赢得正义和更多的权利。皇军正采取果断手段摧毁他的老巢。”

064

1931年,美国《时代周刊》以《分离运动》为题报道:“已向国联承诺从满洲撤军的日本,上周撤离了部分士兵,但激动的中国人并没有就此平息怒火。在满洲的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将军,抖动着他的白胡子,宣称日本军队对沈阳的军事占领已经结束,至于他的士兵为什么不撤走,他解释说,士兵暂且留下来只是为了保护日本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065

1931年10月12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在沈阳的中国省政府的官员投诚弃职,带着家人逃命去了。在这混乱不堪的时局下,又冒出一个名声很臭的组织,中国人称为‘人民维持会’,他们似在策划满洲从中国分离出来。其他的分离运动也被披露出来,包括哈尔滨、吉林。这次日本占领满洲的行动是由日本的战争大臣南将军秘密指挥的。就在上周,他出现在日本内阁面前,小却坚硬的手中挥着一摞电报。南将军称,哈尔滨人民十分热情地赞同满洲从中国分离出来,成为满洲国。为这一目的,他们已在满洲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将军的领导下汇集起来。”

066

1931年10月,现代东方史专家克罗斯从北平抵达莫斯科,随后,他致电《纽约时报》记者:“那些在沈阳的外国人认为,日本军队的进攻是有预谋的,他们故意挑起事端,采取坚决的手段,在各地中国军队中造成恐慌和混乱。日本人靠扶植奴颜卑膝的中国人组成傀儡政权,欲使中国的满洲和内蒙古成为他们的殖民地。短短几日,日本人关闭了银行和东北大学,沈阳如同一座死城,大批的中国人已经逃离。”

067

1931年10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说,日本的外相币原竭尽全力进行外交努力,以掩盖战争大臣南将军在满洲的“分离运动”中的责任。币原向中国政府和外国各报刊发表了一项声明,声称日本政府已经下令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支持分离运动,可以肯定,无任何日本人参与此类活动。观察家认为,日本的币原竭尽全力进行外交努力,运用各种手段来营造出一种有利于日本的庄严气氛,如此的话,不管在“满洲”的军事局势发生怎样的变化,日本都能够从中获利。

068

1931年10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用蒋介石夫妇做封面人物。内文中以《黄埔》为题报道中日之间可能爆发战争,并列举出双方的作战人数以及作战装备等军事数据,这些数据差距悬殊。《时代周刊》还报道:“黄埔是中国造就军事人才的地方,很多赫赫有名的将才均出自黄埔,黄埔教官是今日中国军队的骨干。蒋主席之前威胁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日本人撵出中国。上周,他保持沉默,紧张地与北方军阀急电联系。其中,有两位军阀可能参加与日本的战斗,一是“模范督军”阎锡山元帅,一是在内蒙古的“基督将军”冯玉祥元帅,这两位元帅都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战将。过去他们和蒋曾有过合作,倘若此次他们加入蒋主席的行列,中国将有大约20万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军队与日本抗衡,不仅如此,还有160万没有进行过训练的杂牌军或者雇佣军,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强,但绝对是一支足够震撼的队伍。”

069

1931年10月26日,美国《时代》报道:“日本正规军兵力为210880人,驻扎在中国的各个军事要塞和重要城市。其中15000名日本士兵上周占领了满洲,日本受过训练的公民已被征兵,穿上了军装,准备上阵。这些人总数达175万。在海上,中国的海军实在无法和日本相比,日本战舰的总吨位达到798394吨,而中国整个海军(68艘)的总吨位还不及一艘英国超级无畏级战舰(40000吨)。悬殊如此之大,难怪日本的一位政府发言人表示:‘倘若中国向日本宣战,我们完全不必考虑。’”

070

1933年12月11日,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报道蒋介石调兵遣将:“七艘军舰连夜运载荷枪实弹的士兵,启程去海上全力攻打造反的军队。蒋委员长在上海的中国城,颁布了战时条令。声势浩大的军用专列一趟趟开往福建前线,蒋委员长下令从南京派出轰炸机直飞福建,在投掷炸弹的同时,飞机上还散发传单:‘致十九路军的同志们!铲除冒牌的福建政府,否则,南京政府就将你们一并消灭!蒋委员长。’”

071

1933年12月11日,美国《时代周刊》向世界披露中国红色革命现状和蒋介石1933年9月开始进行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大围剿”:“在上周,蒋委员所面临的政治局势异常严峻,对他的统治真正具有巨大威胁的,是已经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他们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控制着富饶的江西及周边约20万平方英里的地区。在这迫在眉睫之时,他已紧急公开购买多达1万张床位的医院设备,大量野战炮、战斗机、步枪、机枪等军火。此外,他分别悬赏8万大洋以取得中国共产党将领朱、毛二人的头颅,如果尸体完整赏金为10万大洋。这两位家喻户晓的红军将领曾在国外受过军事训练。蒋介石本人亲自率领南京方面30万大军,在该地区集结,准备围剿行动。他召集所有将领和参谋来到指挥部所在地南昌,在这个直接面对苏区的地方开会。委员长宣布,他可能会将剿赤战役的全部指挥权交给刘峙将军,令其立即赶往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投入战斗。”

072

1936年10月8日,伦敦《每日先驱报》发表了海伦访问张学良的详尽报道,标题是《宁可要红军,不要日本人,中国将军要团结》。报道说:“在中国的‘西京’西安府,紧张局势正在全面扩展。最明显的是那些思念家乡、遭受虐待的东北军,抵抗日本的情绪日益高涨。人们不再空谈‘和平与秩序’,一种崭新的全民抗日气氛出现了。张少帅公开出面,决定‘收复失地’,他开始左右中央政府抗战。自1931年9月18日失去东三省继承权以来,张学良第一次准备采取积极的行动,‘打回老家去’。显然,对共党的‘围剿’,仅由中央军进行。” 在最后,还报道了当时西安最流行的口号是:“我们恳求政府领导全体同胞立即抗日!” 美联社又把这篇报道发往全美国和全中国。

073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的第11天,美联社记者摩尔斯·J哈里斯发回报道:“走过上海南京路,上百具尸体叠压在一起,应该是爆炸的力量把他们翻滚推挤在一起的。道路两旁水沟里的血水反着光。尸体被扯得支离破碎,大腿、胳膊等肉多的部分甚至消失。有的残肢胶布一样挂在墙上。街上,一些尸体被炸成两段。”

074

1937年10月,宋美龄开始在曼哈顿《先驱论坛报》上发表自己的日记,其中涉及南京的表述为:“中国,南京。我刚从上海前线返回,亲眼目睹了几千名伤员在各急救站耐心等待转往后方医院,我的心如刀绞般疼——尽管他们都强忍着伤痛,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同类推荐
  • 谋尽江山

    谋尽江山

    一代皇子,历劫而归!在重重的阴影之中算谋天下,揭开隐藏在背后的身世真相! 一品谋士,在阴暗之处手握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算计苍生,只为了复仇! 一殇美人,在背后默默无怨无悔地跟随,竭尽全力付出,为的仅仅是心上之人绽放笑容! 壮丽江山,喋血噬影,这权欲又该造就多少可怜人? 暗夜沉寂卷杀机,北风飞雪飘血雨。弓藏赴燕覆初意,劫尽归周谋人心。层层暗影何人觉?重重身世无人知!数番算计终成空,几载兜转恍如始。蓦然回首往昔事,故景依旧人已逝。 吐槽群:744528737欢迎大家加入!
  • 重回五代

    重回五代

    来到这最乱的五代十国,成了墨家传人倒也罢了,最离谱的是,这一世的身份竟然是一位漂亮姑娘!变身文,慎入。单身向。己有完本作品《水浒武松传》。
  • 偷天改宋

    偷天改宋

    中条山战役,山南绝壁之上身后是奔腾咆哮的黄河,身前枪炮相向的日寇。八百好儿男纷纷投入滚滚黄河!震颤的地面唤醒了昏迷中的韩振汉,没死成吗?怎么还有蒙古骑兵?一个男人,为了八百生死相随的弟兄寻求安逸的第二次人生,如何才能安逸,这天下纷乱何以为家。赚钱才能养家,宋人豪赌,他开了赌场,文人风流,他开了百乐门,官家爱听曲,他弄了个民乐交响乐团。忽必烈的掌上明珠成了他的使唤丫头,蒲寿庚被玩死的时候还在帮他数钱。韩振汉,肩负起八百个弟兄都妻妾成群任务的好团长。本书上架前,每日两更。每日中午12点更新一章,下午19点更新一章。加更不定时。1000点币以上打赏加一更,200条评论加一更,500收藏加一更。
  • 三国如烟

    三国如烟

    那胜利之酒,芳香扑鼻、清冽甘醇,不知用多少鲜血酿就。孤高王座,累累白骨,留名者又有几何?功名利禄、酒色财气、仁义礼信、一生一愿,何为?
  • 雄霸楚汉

    雄霸楚汉

    特种部队年轻教官龙天羽,因参与一次保护神秘皇陵出土的宝物,而意外穿越时空,来到了秦朝末年,此时的大秦帝国已经风雨飘摇,龙蛇起陆,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生灵涂炭,龙天羽踏秦川,战霸王,醉枕佳人,指点江山,震撼各路群雄!
热门推荐
  • 学霸的黑武学系统

    学霸的黑武学系统

    天道扭曲,众仙沦丧,武道大兴,"系统,什么是黑武学?""一点都不科学的武学!"“我的磁场转动呢?我的核武金身呢?都不科学了,还怎么练?”“揍啊!大力出奇迹,这天下武学,万变不离一个揍字,揍中自有黄金屋,揍中自有美容院,只要,你肯往死里揍,颜值有了,智慧有了,钱也有了......武学资质也有了!还怕没有你想要的黑武学?”我只是一个文化人,我真的不是在揍你,我只是在搞科研!......
  • 神器图

    神器图

    传说里的人物们,是否真实存在呢?由于证据不足,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人。但——凡事总有例外。灵器师,便传承了神话人物所持有的神兵利器。他们,在这个社会的另一面,保护着人类。现在,故事正式开始,准备好了吗?
  • 故事会(2018年8月上)

    故事会(2018年8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我家的仓鼠是个神

    我家的仓鼠是个神

    哥哥林松送来的仓鼠,在妹妹林子的喂养下,听着林子日常的抱怨和欣喜。偶然间,得知仓鼠咪咪会说话,就常和它说天说地的。突然有一天,在林子哭诉下,冲动的对着仓鼠来了一拳,鬼知道在这时,仓鼠吃着零食,竟化为一个帅气的男子,说起话来,绕在林子身边一一化解着林子的不开心。不久,仓鼠便时而化为人形,时而回归仓鼠,陪着林子开心的生活,渐渐的生了情源。然而,仓鼠的能力是有限的,它帮助林子完成了很多以前林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最后剩余的能力下,仓鼠变得很虚弱,林子悉心照料。不忍离开的仓鼠在给神的请求下,划去神力,成了一个普通人,一直陪在林子身边,开心的生活着。
  • 地球最后一个灵农

    地球最后一个灵农

    阴阳之主,化五行,建万千法则。轮回之主,定轮回,建前世今生。时间之主,开时间,建四季变换。空间之主,立时空,建昼夜之分。生命之主,散生命。建亿万生灵。五主为五灵,维护宇宙次序,为超脱,五主陨落,次序蹦碎之时。少年自祖地走出,得生命之主传承,踏上未知道路,重建次序,争超脱,立永恒宇宙,留下传奇!
  • 谁的莲灯,渡我今生

    谁的莲灯,渡我今生

    他于高堂满座睨视天下,而她是他浅尝不够的温柔……男主是个万能开挂多面手,女主是个小别扭,且看万能男主收服小别扭吧!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从小就很个性鲜明,聪明好动,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争强好胜。童年时期的小盖茨非常喜欢读书,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书相伴度过的。他经常一连几个小时都坐在父亲的书房里如痴如醉地阅读。但是他对一般的儿童书籍,例如卡通、童话之类的并不感兴趣,而是非常喜欢阅读各种大人们的书籍。他最喜欢读的就是《世界百科全书》。小盖茨不但对书中的内容从头读到尾,而且还非常喜欢在读完后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思考。比尔·盖茨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他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道德真经注疏

    道德真经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差阳错,总裁的首席新妻

    阴差阳错,总裁的首席新妻

    她本是手腕高深精明能干的江州第一千金,沈家下任家主,却在遭遇阴谋陷害后,一觉醒来失去所有记忆,只恍惚记得半个名字。他是一出生便被赋予厚望的明家大少,儿时的意外让他对任何女人都毫无感觉,洁身自好二十多年,他曾以为自己这辈子是要孤独终老了。一场精心谋划的暗杀,一次举手之劳的帮助,让本该背道而驰的两人开始有了交集。他们互生戒备,他们日渐熟悉,他们心生喜欢,他们毫不犹豫在一起。阴谋,算计,误会,陷阱,却慢慢向他们袭来......“爱,就一定要在一起吗?”她带着无尽的疲惫,缓缓开口问道。“如果相爱,却不在一起,这还算爱吗?”他语气坚定,口吻之间是绝不容她逃走的决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