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1500000017

第17章 紫禁城内乱(2)

028

慈禧与光绪的母子之争由来已久,1898年9月21日,清廷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政变,太后和皇帝的争斗,最终以皇帝失败而告终。1898年10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一篇时任大英博物馆汉文藏书部助理道格思爵士写的文章,标题为《中国的遗孀皇太后》。在文中,道格思爵士认为,慈禧一贯的做法就是让所有与她持不同政见的敌人统统消失。道格思爵士还举例20年前同治皇帝的死与两宫太后的宫廷争斗有关,并列举其他几位皇族和官员的死亡事件,以证实凡与慈禧意见相左的人“都有可能消失”。

029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这样写道:“1898年9月18日凌晨,光绪在颐和园第二次秘密召见了袁世凯。这一回皇帝向他透露了一桩更大的秘密:他打算不惜任何代价继续推行他的维新计划,他已秘密会晤伊藤博文,并且打算征询这位日本政治家的意见,看他是否愿意接受特别顾问的职位,这样的安排可以解释为:将中国整个行政机器交给一个野心勃勃的外国人控制,有了皇帝的特别许可,他就可以在中国施行他曾经介绍到日本的那些改革措施。召见完毕之后,袁世凯带着他的卫兵,按照事先的安排,朝着庆王府走去。李鸿章也在庆亲王那里等着他。他把几分钟之前光绪透露给他的重大秘密全都告诉了李鸿章和庆亲王。”

030

美国作家何德兰在其作品《慈禧与光绪》中写道:“1899年,随着光绪被剥夺了皇位,许多诏书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不久就将为端王的儿子所取代之意。外国公使们也表现出对光绪皇帝日子无多的担心,一再要求觐见。已遭到幽禁的光绪皇帝身体状况十分不佳,但还是被带了出来,坐在宝座上朝见了各国使臣。但外交官的夫人们请求觐见时被拒绝了。因为皇太后正忙于国事,不能分身。那些舞刀的义和团员们正在认真地考虑朝廷是否要跟拳民们合成一气,把所有的洋人和洋货都赶出中国。”

031

美国作家和学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这样写道:“1900年,百日维新垮台,李鸿章是真正的胜利者。他的目标有一连串:替换掉曾经鲁莽地让自己既丢脸又丢钱的皇帝;恢复太后在政府中的仲裁者的角色。这样,凭借他在太后心中的地位,就更容易收复自己的头衔和特权。最后,树立死敌,也就是那些铁帽子们(铁帽子是对清代世袭的王爵的俗称)。李鸿章像他从前所干的那样,操纵危机,使事情向尽可能糟糕的方向发展。当他被召唤去拯救大清王朝时,他的身价就会陡然上涨,以往一直是这样的。而且,在他采取行动之前总会顺其自然地敲诈,这在他手上几乎上升为一门艺术。”

032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写道:“1900年6月9日夜里11点,大沽口外,八国联军侵华首领西摩尔将军根据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爵士发来的密报,立刻展开了行动。西摩尔将军通知其他舰队的司令,率领军队到北京和他一起行动。第二天清晨,晚清海关税务司罗伯特·赫德爵士忧心忡忡地致电远在广州的李鸿章,向他说明了目前严峻的事态,并要求他作为太后最年长也最信任的顾问,禀明太后:和义和团之间勾勾搭搭是一项危险的政策。也就在这一天,端郡王竟一反常态地对总理衙门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全面指控,而那些政策实际上正是他与没有骨气的庆亲王联合执行的。这证实了窦纳乐爵士的猜想:庆亲王这回甚至连他自己的衙门也无权过问了。”

033

1908年6月14日,《纽约时报》刊载了特约撰稿人托马斯·密勒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袁世凯审慎揽权心怀机谋》,文中这样写道:“袁世凯认识到,国内外舆论会造成各种政治机遇,并聪明地利用了它。而此时,比他职位更高的官员因怕得罪清廷而在一旁犹豫着,妄图等待时机。袁自知机会难得,勇敢地向前迈进,直到大清国上下除了慈禧太后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能与他争锋。他的势力和影响越来越大,整个大清帝国几乎要听他的指挥了。时值中国的国际处境越来越危急,清廷政府需要他率领军队抵抗日本和沙俄的侵略。所以,袁被调任为军机大臣,并被任命为外务部尚书。”

034

1909年1月8日,《纽约时报》独家采访了康有为,刊登了一篇惊人的社论:“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为躲避追捕逃出京城,他透露袁世凯已经被罢免高等职位。原因是他在前皇帝的死亡中有脱不了的干系,袁世凯可能会因此而被审判。”

035

1909年8月28日,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费莱齐发表言论说:“中国过快的政治改革将可能失控,慈禧太后和袁世凯的宪政改革正在由摄政王加以筹备,在执行预备立宪上,他显然是真诚的。也许摄政王已感到无力逆潮流而动,所以缓慢地往前走,试图减少一些风险。但对大清国引入代议制,不仅保守派官员们急切不安,就连一些最开明的官员,由于了解中国人的性格,也担心宪政运动很可能失控。此前,日本人伊藤博文也有预料:清国政府过快的政改将导致帝国的颠覆,民众叛乱将在三年内发生。”

036

1911年10月13日,《纽约时报》报道:“记者已经掌握了一项重要的证据,该证据恰与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有直接的关系。证据表明,革命事件并非偶然爆发,而是在过去三至四年里,在孙逸仙的组织和领导下,一批最精明、最勇敢的清国进步人士秘密组成革命团体,经他们精心策划和秘密组织才取得今天的结果。这项证据具有权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037

1911年10月27日,《泰晤士报》驻京首席记者莫理循报道:“武昌起义的爆发,对满清皇室是沉重的一击。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廷不得不下旨,军队一切事务均由袁一人调配,军队将领和国防大臣禁止参与任何相关决议。在平乱的过程中,袁拥有指挥军队的绝对权力。类似事件只在曾国藩时期发生过,当时慈禧太后授予曾国藩绝对权力以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同时,皇室宗亲也开始吐出囤积的财产,隆裕太后从她个人的金库中调拨了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军饷,以应付湖北境内的紧急需要。”

038

1911年11月,袁世凯应召回京,《泰晤士报》驻京记者莫理循报道:“袁世凯,皇位的觊觎者,抵达三年前自己被罢官的北京。今天,他在2000名士兵的护卫下回京,并受到清廷的隆重接待。人们井然有序地站在道路两旁,夹道欢迎他的到来。袁世凯身体很硬朗,丝毫看不出有足疾的样子,之前关于他身体状况不佳的报道,现在看来不过是他一再推迟满清政府之邀,不肯出山回到北京的借口。政府,为了欢迎他的到来,还特此发布公告。”

039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这样评价袁世凯:“没有人能比他更适合充当满清皇室和汉人之间的调停人了,他是当下最受中国民众信任的代表人物。”

040

1911年12月6日,摄政王载沣辞职。《纽约时报》就这件事作了报道:“皇太后今天颁发了一道懿旨,宣布年幼的皇帝的父亲载沣辞去摄政王一职,同时由内阁成员签字。懿旨中说,目前的政府不受人民欢迎,一个立宪的政府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摄政王觉得有失皇室的器重,哭求辞去摄政王一职,同时也表达了他最真诚的放弃政治的愿望。政府权衡之后,决定他的辞职被接受。辞官之后的摄政王每年仍将从国库中得到一笔总数为五万两(大约三万美元)的补贴。”

同类推荐
  • 《战国策》研究

    《战国策》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战国策》背景研究”,主要讨论了《战国策》文形成的原因、《战国策》材料在战国的流传,对《战国策》的作者进行了考察。下编为“《战国策》文本研究”,作者阐述了对《战国策》系年的看法、《战国策》体例上的创新,分析了《战国策》夸饰与虚构的表现手法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总结了《战国策》在女性与刺客形象刻画上的艺术成就,从叙事方式的转变探究了《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最后提出了《战国策》文艺自觉的理念。本书为修订版,第一版于2003年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作者根据近十年来的研究做了大量修订,展现了《战国策》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 大唐驸马长孙冲

    大唐驸马长孙冲

    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长乐公主的驸马,一代贤后长孙皇后的亲侄子,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的嫡长子的长孙冲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长孙冲如何避免自己家族的悲催命运,如何潇洒的走自己的道路。
  • 楚山封禅

    楚山封禅

    新书《象棋王座》已经上传,喜欢对弈类型小说的可以看看十六年前,宸国鼎盛,彦国携诸国将其摧毁,十六年后,彦国表面波澜不惊,一番太平盛世,实则内部危机频频,暗流涌动。一个生在彦国皇宫中的“假太监”凭借自己的智谋、诡辩,游刃于朝廷、宗派的各个阶层之中,十六年前隐藏的秘密也被徐徐揭开......伐战,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伐谋,斗权臣,除宦官,铲奸佞......武道,楚山封禅,一剑破长空............每天上午11点一更,晚上8点一更,qq群:736642004
  • 大宋男儿

    大宋男儿

    那一夜之后百万雄兵直指中原,那一夜之后南人尸山血海命比狗贱,那一夜之后神州陆沉再无中国!不认命便拼命,只有死战才能换来一线生机,何必要等日月重开大宋天,大宋男儿总有浩然正气,总有一腔热血,拔剑,冲锋!
  • 三国之帝心

    三国之帝心

    乱世造英雄,三国乱世,英雄齐聚,皆为天下,为夺天下阴谋阳谋层出不穷。重生三国,吾命由吾不由天!吾必逆天改命!夺取天下!逐鹿中原,争战天下,英雄战武,谋士斗智,江山如画,美人如梦……(本书重谋略)
热门推荐
  • 圆明园总管世家

    圆明园总管世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怡情绝恋

    怡情绝恋

    此文原名《花似雪》,是侠王胤祥的传奇爱情故事,喜欢的朋友请进来~第一卷怡然素心初相照第二卷诺言旖旎晓梦寒第三卷千回百转情意浓第四卷年过春回心依然——*————*————*————*————*————*————*——玉宇薰风,宝阶明月,翠丛万点晴雪。炼霜不就,散广寒霏屑。采珠蓓、绿萼露滋,嗔银艳、小莲冰洁。花痕在,纤指嫩痕,素英重结。枝头香未绝。还是过中秋,丹桂时节。醉乡冷境,怕翻成悄歇。玩芳味、春焙旋熏,贮农韵、水沈频爇。堪怜处,输与夜凉睡蝶。——*————*————*————*————*————*————*——“你看,这颗水滴,多像一滴眼泪。”“为什么是眼泪?难道它不能是别的什么?比如珍珠,比如水晶……”“那些东西都是无情的,只有眼泪,带着情。”“哦,是的,只有眼泪,是有情的,可是有情,又怎么有泪?”“伤情,绝情,不都会有泪吗?”“伤情,绝情,应是无情,无情,应无泪。”“哦,有情,又爱,有幸福,也会有泪,那是幸福的眼泪。”“茉儿,我会让你幸福,但不会让你有泪。”胤祥牵过她的手,把冰凉的指尖含在口中,那一丝冰凉顿时沁入心脾。——*————*————*————*————*————*————*——她是今世的天之骄女,文采斐然,商情卓绝。他是大清王朝的龙子,圣学渊源,风流倜傥。曾几何时,她从这个时空莫名的穿越,只为不老的诺言,还他一朝相守的美梦。曾几何时,他执意留在那个空间,不肯轮回,只为等待那一刻的花前月下。“不要来寻我,你只要好好的活着,便是给我最好的安慰。”他看着她哀伤的眼神,沙哑的说。“不,无论你是尊贵的贝勒,还是阶下囚,我都会跟着你。”“傻瓜……”他伸出手去,却握不住她冰凉的小手。“你到底是谁?为何这样伤我的心?”他痛苦的看着她,不敢面对这样的背叛。“我不是谁,我只是那个等在千年之外的一支孤魂……”长剑横过,鲜血如桃花绽放,她哀伤的倒下去,目光中依然是浓浓的爱意。……——*————*————*————*————*————*————*——酒阑娇惰抱琵琶,茉莉新堆两鬓鸦。消受香风在良夜,枕边俱是助情花。——*————*————*————*————*————*————*——广告区:推荐我自己的红楼V文《红楼惊梦之黛灵》给大家一个玄幻武侠版的林妹妹
  • 坠羽司命书

    坠羽司命书

    他,为爱创下旷世奇书《坠羽司命》,又为了一对姐妹背离羽族。当他被封印时,失传已久的《坠羽司命》再次出现,变为了他的眼睛:看她身世凄苦,远嫁敌方、备受欺凌,最终如何成为女祭司;看她如何因司命人一言而被囚禁在千年岛,一次次向命运抗争……
  • 饮血囚魔

    饮血囚魔

    一段岁月,一世恩仇,一叶凋零,一个江湖。初翠依依,饮血夕阳,盛花伴绿,暮年残喘,刀兵如林,若雨淋尘。公元961年南唐后主昏庸无道,流连后宫,沉迷诗词,偏信神魔,南唐江山在北宋的铁蹄之下摇摇欲坠,失踪已久的武功至尊《囚魔咒》即将重现江湖,武林豪杰再次掀起又一场腥风血雨,乱世之下,尘烟滚滚刀兵四起,江湖纷争国将不国。
  • 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

    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

    航天、太空探索、星际旅行,到处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图文并茂地描述了人类太空探索的各个里程碑事件,展示了人类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赞扬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尽管航天具有极大的风险和失败,但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也是一种伟大。
  • 公子留步,这个龙女很多情

    公子留步,这个龙女很多情

    七十年前,江湖上四大门派和四大妖族业已形成,四大门派中以长春派为尊,四大妖族以龙族为王。八足鼎立的形式虽看上去十分平稳,实则岌岌可危。被封印了五十年的龙月恒被尹清远意外唤醒,二人从抗拒世俗到相互误解。这场有趣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系暗恋:偷心高冷祁少

    萌系暗恋:偷心高冷祁少

    (朋友新书:《我喜欢的,你都有》是个很宠溺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以去支持支持。)从小青梅竹马,他对她宠到骨子里,却不想一场无妄之灾夺得五年时间。当她重新出现在他的世界,以弱者之态藏着心里那刻暗涌的心。到底是爱还是一场你追我赶的闹剧???
  • 论语演义(一)

    论语演义(一)

    《论语》可说是中国第一书,华人社会从孩提起即深受其影响,八岁读触动情思,八十岁时再读仍觉隽永无穷。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二十章一万六千多字几乎谈遍,句句精练到位,若能虚怀体悟,真诚实践,确可身心受益。因近代西化浪潮冲击,当代世变酷烈,人心失守,不少人又重新探究审理。然而,《论语》智慧的真相一般人依旧未明。《论语》为四书之首,以孔子思想为核心,义理涵盖《大学》《中庸》,并启发后续的《孟子》思想。不通《五经》,不会真正了解《论语》所言为何,孔子那些因机触发、自然流露之语,若熟悉经旨,便可知其所谓,豁然贯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瑶石山人稿

    瑶石山人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