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1500000016

第16章 紫禁城内乱(1)

正进入青春期的光绪,对姨母的叛逆也更加凸显,也许正是这种紧张关系,使得他承受了长时间的遗精之苦。这对他的自尊是极大的侮辱。正是他的这种极度紧张使他变得阳萎,他既无法做爱也不能生下一个孩子。

中国再次召开议会选举新总统。最终,直隶督军曹锟将军被选举为新的大总统,他以多出当选最低票数50票胜出。有报纸称,曹锟将军涉嫌贿选,每位给他投票的议员受贿5000大洋。

001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这样描写:“1860年,咸丰皇帝继位的第十年,也是斯特林·西格雷夫的30岁生日。然而,这个时候的咸丰帝,面对江山,却没有一点心思去庆祝。灾难如巨浪般接踵而至,而他却再也无法应对。对宫墙之外发生的那些将要席卷一切的事件,叶赫那拉一无所知,她不知道,她即将成为一个逃亡的难民。因为她使咸丰皇帝纵欲过度,精疲力竭,就是她,使得皇帝面对外国的入侵而无能为力。总之,从1860年开始,叶赫那拉不得不忍受人们对她的名誉的攻击,咸丰对另外一个女人的迷恋也被栽到了她的头上,西方人没能力弄清她们之间的区别。”

002

作家劳恩斯维尔·魏德迈在《中国的门户开放》中这样描写光绪:“历史应该为光绪皇帝这位一流叛逆者留有一席之地。他宣布,一个人的可用与否不能以此人写一首诗的能力或此人书法的高妙为准,这使文人学士们从头凉到脚。这太过分了。文人学士们指出这位皇帝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也许会废除筷子,剪掉辫子。”

003

美国作家何德兰在《慈禧与光绪》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不想让人以为光绪是个十全十美的孩子,他不是……如果他要什么东西而得不到,就会躺在肮脏的地上又是蹬腿又是大叫,闹得沸反盈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光绪没有父母的约束,成天受太监和侍女们奉承,被惯坏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004

美国作家何德兰在《慈禧与光绪》一书中还写道:“园艺学家告诉我一件事,说明了皇上性格的另一个方面——即他冲动的性格和难以控制的脾气。他要几个小太监到他身边来,但大家当时都有别的事,没有及时来,只来了一个小太监。当那个小太监跪下磕头时,皇上飞起一脚,重重地踢在他嘴上,踢破了他的嘴唇,小太监的鼻子也立马流血不止。”

005

美国作家何德兰在《慈禧与光绪》一书中还写道:“我们有一架老式的脚踏式爱迪生留声机,看上去十分像缝纫机。我们带大清的官员到实验室里来,让其中一人对着留声机说话,然后用留声机把他的话复述出来。大清的这些官员感到很稀奇,没多长时间他们又来了,而且是带着银子前来的,他们要把留声机买下来,当作礼物敬献给皇上。这是清朝官员邀宠和升官的捷径。”

006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写道:“自1644年以来,没有哪个汉人被允许招募自己的军队,也没有哪个汉人军事指挥官会寿终正寝;他们全都是以虚构的大不敬的罪名被暗杀、斩首、赐死或者蓄意谋杀。但到了1862年,在恭亲王的力荐之下,两宫太后将王朝的命运交到了曾国藩的手里,正是这个人,改变了她们对汉人的成见,将瓦解太平军叛乱的任务留给了他。这样,她们无意之间给了颠覆势力以可乘之机,而她们的先辈们早就警告过,这将会导致王朝的屈辱和崩溃。曾国藩本人当然不会和她们作对,但他的一位被保护人,狡诈绝顶的李鸿章开始着手一项非凡的事业,在这一事业中,他将成为王座背后真正的力量,而留下慈禧操弄一个日渐虚空的外壳。”

007

1875年1月9日,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慈禧应该对自八大臣受戮以来的滥刑负有责任。她是个聪明的女人,而慈安则是个温和的女人。”

008

1875年2月12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和《纽约时报》同时在头版刊发了一条极短的报道,报道称:“来自中国的电讯表明,这个国家的内战将无法避免。”次日,这两家报纸继续关注中国的时局,报道称:“虽然醇亲王之子载湉已被选定为皇上的接班人,但同治皇后阿鲁特却身怀有孕,如果她将来诞下的是一位皇子,皇位之争便会愈演愈烈。” 报道中还说,传言皇后吞黄金自尽了,但无法核实。这时,年轻的同治皇帝驾崩刚一个月,尽管大清政要竭力表现出形势安好,但上述两大报纸随后还是在头版同时刊发短消息:“因大统的继承问题,北京已爆发骚乱。”

009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这样写道:“倘若说同治皇帝、皇后、荣安公主的死是一场巨大的阴谋的话,那最大的嫌疑人不是慈禧,而是恭亲王,因为他有最大的动机。同治已经阻碍亲王整整十年的光阴了。恭亲王恼怒的不只是同治,慈禧也在其中,因为她没有对她的儿子采取强硬手段,因而恭亲王的利益受到了牵涉。无论是谁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总归有人下决心除掉同治,以及他的皇后,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异母姐姐。当然,恭亲王是不会亲自动手的,他怕脏了自己的手,如果真的有必要下狠手的话,自有李鸿章这把老练的利器替他完成这项秘密的外科手术。”

010

1875年,在美国驻北京公使馆发回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慈禧太后,两位摄政者中更有权势的一位,病得很厉害。几个月以来,皇太后病得如此严重,以至于紫禁城外每天都有人预期她会死掉,甚至有好几次谣传她已经死了。”

011

《大英百科全书》这样评论同治的死:“据种种迹象表明,正是由于他母亲的诡计而加速了他的死亡。”而美国学者费正清教授则在其著作《中国:传统和变革》中这样写道:“据传,慈禧甚至怂恿同治过一种无节制的生活,这导致了他的死亡。”

012

1884年5月2日,《芝加哥论坛报》报道:“中国的前总理恭亲王奕自杀身亡。”报道中回顾了恭亲王坎坷的政治生涯,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并声称,美国国务卿西华德为了强调自己的权威性,每当谈起中美关系时,总会说:恭亲王与我都认为……西华德藉此来强调自己的权威性。不过在大洋的彼岸,当时刚过了52岁生日的恭亲王还活得好好的。

013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龙夫人——慈禧故事》中记载:1884年,李鸿章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在紧要关头,撤回了对恭亲王的支持,选择支持醇亲王,眨眼间,他站在了死对头一边。就这样,醇亲王兵不血刃地将李鸿章收归帐下。恭亲王首席大臣的位置被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占了去。外交事务则交由48岁的庆亲王奕劻处理。

014

1886年8月29日,《纽约时报》刊登了关于清朝皇帝选妃和侍寝的一些生活趣事:“皇帝的皇子一般15岁时就指婚,结婚。如果确立为皇储后,还要为他选太子妃。选立正式的太子妃前一年,宗人府要先为他选一位比他长一岁的宫女试用,皇子喜欢的话,这位宫女也可以立为太子妃。皇帝就寝时,床边安排八名宫女侍候,还有十六名从内务府传来的侍女在旁协助。她们的职责是保证皇帝在睡眠的过程中不受任何打扰。同时,她们自己更不能有一点动静,打喷嚏、咳嗽等都是不允许的。”“每年的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皇帝陛下和皇后都要盛装出席,主持一场宫内大宴。这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一次大欢聚。”

015

美国作家何德兰在其著作《慈禧与光绪》中写道:“一位中国朋友很是神秘地来找我,说宫里发生了非同一般的大事,原来皇上正在学习《路德福音》。”

016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著作《龙夫人——慈禧故事》中这样写道:“1889年3月4日,光绪亲政,这一年他17岁,同年,慈禧太后光荣退休。年过半百的皇太后表面上装得很豁达,表示自己厌倦了宫廷斗争和政治活动,回到颐和园去过一种简朴无争的生活。并且作为引退的标志,她颁发了半打以上的诏书,感谢所有在她听政期间勤勉效力的人,活着的和死去的。有一篇谕旨,对我在中国期间的工作给予了赞扬,诰封三代一品封典。在外国人看来,没有比这更古怪的了;但从中国人的立场上讲,则没有比这更荣耀的了。”

017

美国作家何德兰在《慈禧与光绪》中这样写道:“光绪年间,清朝妃子的命运比起宫女来更糟糕,因为她一进宫就再也没有离开的希望了。宫女的身份很尴尬,既不是主人,也不是仆人;既不是妻子也不是婢女,踏进紫禁城的宫门,她们就远离了宫外喧闹、美丽而诱人的世界。她们被限制在一平方英里砖铺的、由二十五英尺高三十英尺厚的墙围绕的狭窄范围内。这里面只有一个不是父亲、不是兄弟、不是丈夫、不是朋友的孤独的男人,可这个男人她们可能根本连见也见不到一面。”

018

美国传教士查尔斯·丹比在其作品《中国和中国人民》中这样写道:“1891年,光绪皇帝发布了一份措辞十分严厉的上谕,要求善待传教士。在里面,他说了以下一些话:至泰西之教,本是劝人为善,即从教之人亦是中国子民,仍归地方官管辖。民教本可相安。”

019

1888年,光绪已18虚岁了,到了结婚的年龄,美国作家何德兰在《慈禧与光绪》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彼此有亲戚关系,一位亲王娶一位格格为妻是不被允许的,即使是一介平民,也不能娶他的堂表姊妹,这是规矩。可是既有规矩,就总有打破规矩的。当光绪的订婚期到来时,慈禧太后断然决定让她妹妹的儿子娶她弟弟的女儿。这是怎样的婚配?年轻的光绪皇帝从始至终都反对这一结合,想要另一个女子做妻子,但反抗是没有用的。慈禧太后出于种种考虑,一心一意要促成这门婚事,她不会让自己的计划受到阻挠。她颁发懿旨,叫老百姓在皇上大婚的晚上通通都闭不出户,因为要用红轿把新娘从她父亲的府上抬到宫里来。无论是这件事情,还是其他事情,太后的意志是无人能改变的,她就是所有人的法律。”

020

1881年4月初,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慈安太后突然病倒了。不出几日,病势陡重,她死的时候才45岁,美国公使馆的报告称:“关于宫廷密谋的含糊暧昧的流言在北京城四处流传,但到目前为止,还只是谣言,没有确凿的信息,不值得在此复述。”到了1910年,英国传记作者濮兰德和巴克斯对外宣称:“慈安太后生了一场突如其来而又神秘莫测的疾病。在当时,人们普遍相信并坦言直陈,正是慈禧造成了她的同僚的死亡。”

021

1894年,22岁的光绪皇帝,不得不面对大清帝国自1860年以来最糟糕的军事溃败。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写道:“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了。这让本已千疮百孔的大清国更加雪上加霜,这是光绪的宿命。对于慈禧来说,这场战争却意味着又一场呼唤她出场的宫廷突发事件。对于大清国而言,她作为一个主宰者,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因为那些操持朝政国事的人,要么死掉了,要么被政敌赶下了台,在政治的漩涡中,只有她幸存了下来。这就是慈禧的宿命。”

022

1898年元旦,出现了日食现象,这在中国是不详的征兆,也许是预示皇上有灾难要降临。作家何德兰的《慈禧与光绪》中写道:“那年夏天,光绪开始了他伟大的改革。到九月份,慈禧太后控制了国家事务,光绪被囚禁了起来,从此再未重登宝座……每天看守的人换过之后,连通小岛和陆地的吊桥就被扯起,使得皇上只能在他宫室兼监狱前的院子里漫步徘徊。或许是他向康有为的最后一次呼救,光绪曾对康有为说:‘实有不得已之苦衷,非楮墨所能罄也。汝可迅速出外国求救,不可迟延。’”

023

1898年,恭亲王去世,大清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这样评价恭亲王:“恭亲王在整个大清国的权力架构中,地位不断下降,他日益成为一个大管家,平衡着上、下,平衡着左、右,平衡着‘抓革命’与‘促生产’”。而美国传教士明恩溥,也将恭亲王形容为“朝廷统治机器重要的平衡轮”。

024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在《龙夫人——慈禧故事》中这样写道:“翁同龢给皇帝洗脑的结果,就是使得光绪在两位太后面前总是呆若木鸡。正进入青春期的光绪,对姨母的叛逆也更加凸显,表面上看,光绪和姨母的关系比较融洽,事实上光绪一直在暗暗较量着。也许正是这种紧张关系,使得他承受了长时间的遗精之苦。这对他的自尊是极大的侮辱。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极度紧张是一种先天性的缺陷所带来的后果。1898年以后的医学报告显示,正是他的这种极度紧张使他变得阳萎,他既无法做爱也不能生下一个孩子。一位法国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之后断言说:这起因于一种肾病,清宫里的御医由于没人认识,所以也就无法及时有效地治疗,最终因为他的极度紧张而更加恶化。”

025

1898年6月15日,在一次所有军机大臣参加的朝会上,翁同龢喋喋不休地反复告诫让皇帝很不高兴。最后,光绪皇帝不顾所有王公大臣的反对,断然解除了翁同龢的职务。然而,英国作家巴克斯和濮兰德在合著的《慈禧外传》一书中却坚决认为,“翁同龢是被太后解职的,因为他领着皇帝走上了维新之路。”

026

1898年6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收到一封来自AE希普斯莱(赫德在天津海关的一位雇员)写的关于此次宫廷密谋的信。“1898年6月15日的诏书(翁同龢被革职)实际上是一场宫廷政变。”希普斯莱在信中直言,这意味着皇帝要将身边所有的反动分子一脚踢开。“当然,太后也得到了报告,她的反应是皇帝的施政手段已经将中国带到了毁灭的边缘,不能再将国事交由他处理了,所以她必须重新执政。我认为,这简直就是要废黜皇帝。”

027

1898年9月14日,光绪皇帝第一次秘密召见袁世凯。关于此次召见,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写道:“自从中日战争爆发的前夕,从朝鲜仓促回国之后,袁世凯就被赋予了很大的使命,全面负责制订一项用西方技能和武器重新训练中国陆军的计划。这件事导致了许多人,当然也包括激进的维新分子,误认为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39岁的袁督军是个多面人,极会伪装自己,特别善于讨人欢心。年轻的光绪轻易相信了他的话,认为他对自己是忠心的。时刻准备着用他的新军支持皇上的一切行动。两天之后,袁世凯得到圣旨,皇帝十分器重他,已经钦授他为兵部侍郎。”

同类推荐
  • 抗日援朝1592(下)

    抗日援朝1592(下)

    史上最彪悍的抗日战争,大明帝国最后的绝唱!这是决定东亚三百年格局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人赢得最漂亮的抗日战争。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实际统治者太阁丰臣秀吉,挟统一日本之威,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李昖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血战,在朝鲜半岛拉开了帷幕……本书再现的正是这一段尘封已久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日本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历经艰辛奠定的基业,在这场战争中分崩离析,最终落入德川家康之手,书中写出了两位枭雄的明争暗斗、权术阴谋。
  • 丐启新生

    丐启新生

    谁说土著一定会被穿越者占据灵魂?这是一个土著乞丐吞噬了穿越者的灵魂,改变自己人生的故事。
  • 逍遥万岁爷

    逍遥万岁爷

    二十一世纪上市公司总裁赵易,意外穿越到古代,却被神秘势力一路追杀。一切从头再来的他,誓要在这个世界,江山美女一锅煮!书友扣扣群:278704241
  • 魏晋风流十讲

    魏晋风流十讲

    本书以十讲之篇章,通过上百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世说新语》这部奇书所再现的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奇人异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一卷在手,王谢旧事,尽收眼底;古风今韵,如月入怀。
  • 我的征程始于1641

    我的征程始于1641

    杀杀杀!无尽的杀戮,是明末的主题这里是,杀百人为雄,杀万人为人雄,杀百万人为雄中雄的时代。血腥的战场,无尽的杀戮,不择手段的战争,能够陪伴你一直走下去的人,只有生死兄弟!提枪跃马,逐鹿中原,引百万大军,一定乾坤。1641年,将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晋北重工,工程师,将明末历史这架狂飙的马车,引向了另一个未知岔道。历史的改变,是吉是凶,是祸是福,没有人知道。华夏历史数千年,王朝兴衰,帝王更替,战争从未停止,只有这里的百姓,和奔腾的黄河水,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记忆着这里发生这一切。
热门推荐
  • 赞观世音菩萨颂

    赞观世音菩萨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兽武装之使命再现

    超兽武装之使命再现

    超兽武装的衍生同人文,本部作品中火麟飞和天羽将会有新的身份,而且还会有新的人物登场。本部作品的时间线是原作结束后的又一个轮回。
  •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精选了传奇的侠道诗人王琪博创作的近百首诗歌,大多数篇幅短小精悍,出语雄奇,展示了大学生诗派旗手的创作魅力和才华,也展现了他2005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后的风采。所选诗歌涵盖王琪博整个创作时间段,是了解王琪博诗歌创作和学习现代诗歌写作的不错参考读本。
  • 招远县续志

    招远县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环II次元战争

    魔环II次元战争

    击败黑暗宿主后,奥斯克大陆出现了新的动荡。爱葛妮丝的失踪,次元裂隙的出现,一切都指向五百年的次元战争。四个平行世界之间的恩怨,家族的崛起与没落,被抹去的历史......在这一切的背后,幕后的指使人究竟是谁?这一切究竟是一场荒唐的游戏还是一个阴谋?文字保证,这本书的一些设定绝对独一无二。想看点不一样的,就来这儿吧!
  • 变革之路

    变革之路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程序员,随着一声惊雷,来到了未知宇宙。开元三年,立国四百年的齐国,表面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实际上早就暗流汹涌,周边诸国也是跃跃欲试。穿越者李睿,胸无大志,只想着随波逐流,享受一下腐败的生活。造反?李大少只想着平静的生活,酿酒,开矿,搭桥,铺路,咱们要先富带动后富。科举?经常有人问,汝何秀?九年义务教育一直很优秀,小小科举如何能难倒我!美女?这不是我花心,十三岁的我有心无力,无奈穿越者自带的光芒,太过耀眼,各路美女纷纷要来霸占我年轻而优秀的肉体!官场?捧起一个优秀的府尹大人,做一个善良正义的官二代,让璀璨的民主之花在封建的时代绚丽的绽放。帝王?皇位什么的不稀罕,我只想有尊严的活着,请你从你的龙椅上下来,让天下百姓都能上去坐一坐!挥舞着时代的长鞭,平民乱,除恶霸,斗贪官,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皇亲贵胄,总要让你知道民主的洪流势不可挡,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 大隋最强逃兵传奇

    大隋最强逃兵传奇

    杨明感觉糟透了,刚穿越过来就遇到了一个类似电影集结号的开局,被上司故意出卖,被无数敌军追杀,这能玩?好不容易逃出升天,杨明却又发现他所处的隋朝跟历史上的隋朝完全不一样,在这个时空里,杨广没有登基,隋朝没有二世而亡,唐朝更是不复存在。 为了挽回名誉,为了生存下去,被世人误会的杨明只好努力奋斗,并一不小心闯出了一番传奇事业,震惊天下!
  • 魔刀问剑

    魔刀问剑

    剑,是百兵之君,使剑的人使的是一种流传千古的风流。“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白衣公子,一剑惊鸿。似乎每一个怀春少女的心中都住着一个白衣飘飘的俊美少年,似乎每一代江湖人心中都住着一个一剑独行的落拓大侠。所以,江湖的风流必然属于剑客。那么,刀呢?刀,是一种杀人的利器!虽然剑也杀人,但剑杀人是为了止杀,剑开双刃,一刃克敌,一刃克己。刀则不然。刀是为了纯粹的杀戮而生!刀冷硬、暴躁、孤僻、嗜血、恶毒???似乎人类人性中的所有丑恶都集中在了刀的身上。所以,刀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杀人!
  • 被阳光照耀的地方

    被阳光照耀的地方

    她有一个世界,一个独属于她自己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或是极度安静,或是充满激情;那个世界里有骄阳似火,有雨雪风霜;那个世界的狂想与安逸并存;那里是音乐的海洋。如果她世界没有他的闯入,那她这一生定会活在自私当中,将那个世界珍藏起来,独自享受,不与示人;她自己的心也会躲藏到以那个世界为缘由筑造的王国当中,且将闭关锁国,渐渐断开与外面这个阳光照耀下,温暖的大世界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