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3700000009

第9章 掌握读心术,读懂老板心理(4)

无论在哪个公司,其实不过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打工的,另一种就是当老板的。打工的常常会发出抱怨,抱怨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是自己付出太多回报太少,就是觉得自己付出的是好心,但老板却当成了驴肝肺。打工者眼中的老板不是不近人情的剥削者,就是眼里看到的只是金钱、凡事斤斤计较的吝啬鬼。

但是,明智的员工从不抱怨老板对自己不够好,因为他知道,要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把成本控制好。在员工身上省去一分成本,则意味着自己多赚取一分利润。员工的经济效益就是老板的成本支出,如果单从金钱利益来看,老板和员工之间永远是两个利益对立以及相互矛盾的个体。所以,角色如此,游戏的规则如此,抱怨便于事无补。如果不能根本地改变自己的角色,不如想想办法,哪怕只是做一枚棋子,也要做起决定性作用的那枚,让自己的角色不断在老板心中增值好了。

因此,要想成为老板心目中最重要的棋子,就需要你进行换位思考。当你换位思考后,你就能准确地把握老板的所想所需,从而调整自己的行动,这样你就能获得老板的信任。而且,站在老板的角度看问题,同样是对你当老板的能力的一种锻炼,因此对你而言可说是一举多得。下面这个年轻人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林刚从经济管理系本科毕业时,有好几个特别好的工作机会可以选择,他却决定当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董事长助理。交接那天,前任助理告诉他:“在这里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助理的任务就是收发公文、做会议记录、安排董事长的行程,简单地说就是打杂。”

但同样的工作,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林刚认为,每天接触公司的决策文件,可以看出董事长批公文的思路。一场场会议记录让他见识到企业如何经营、决策如何产生。他说:“再没意思的工作,如果用老板的眼光来看待,就能看出价值所在。”当年那个“逃走”的助理现在不知际遇如何,但林刚已经成为一家年盈利超过1 00O万元的公司的老总。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就是因为站在老板的角度看世界,才奠定了他日后的成功。

一个拥有主人翁精神的人,并不仅仅是让自己成为企业的主人,而是让自己时刻与公司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可以说,当你在工作中对自己说“如果我是老板”的时候,你离在公司脱颖而出的时候就不远了。因为,当你这样对自己说的时候,你会对你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你的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你深入思考,积极行动,那么你所获得的评价一定也会提高,很快就会成为公司的杰出人物。

其实,要成为公司的杰出人物,要让老板喜欢你很简单,问一问你自己,如果你是老板,你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呢?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个故事吧。

在上海的一家餐饮店,老板同时雇用了两个相同年龄、相同学历的年轻人,并且他们都拿着一样的薪水。

过了半年,叫刘小伟的小伙子得到了老板的嘉奖,加了薪;而叫王刚的小伙子却还在原地踏步。王刚很不满意老板,认为自己得到了不公的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了一通牢骚。

老板为了消除王刚的抱怨,便想了个办法。

“王刚先生,你现在到集市上去,看一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好吗?”老板开了口。

王刚很快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土豆呢?”老板问道。

王刚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去,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呢?”老板又问道。

于是,王刚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现在请你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让我们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老板说。

老板把同样的任务交给了刘小伟。刘小伟很快也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有40袋,价格是10元钱一袋,土豆很新鲜,我带回了一个样品,您可以看看。对了,这个农民明天还会弄来三箱西红柿。据我了解,昨天他拿到集市上的两箱西红柿物美价廉,卖得很快。考虑到我们的库存不多,这样便宜的西红柿,我想老板您或许想进一些作为存货,所以我把这个农民请来了,他现在正在门外等着您的回话,老板。”

老板此时回头笑着对王刚说:“现在你肯定知道为什么刘小伟的薪水比你高了吧?加油吧小伙子。”

如果你是老板,问一问自己,你是喜欢刘小伟还是喜欢王刚呢?有了这样的思考,相信你就不会再去抱怨你所受到的不公待遇,而且你会发现,原来让老板喜欢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你也能做得跟故事中的刘小伟一样好。

古人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如果我们还像王刚这样,等待我们的就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被老板辞退。因此,我们要时时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始终满足老板的需求,真正成为老板最重要的棋子。

搞清楚老板的真实意图

职场之中,领会上司的意图,读懂上司非常重要。如果老板总抱怨你“不灵通”、“交代多少遍也不明白”,那你最好在“领悟力”上多下点工夫,否则你将很难得到老板的赏识。

很多时候,老板所说的话的表面意思并不是他要真正表达的意思,这就是所谓的“潜台词”。“潜台词”就是不讲出来,却放在面前,要以身体语言来表达,或以面部表情来示意,甚至要根据他的语气去探索。以下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可以教你用最安全的方式应对、解读老板的“潜台词”。

丽嘉是某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人员。有一天,她正为新品牌的牙膏该如何表现出独一无二的清新感而在电脑桌前伤透脑筋时,老板迎面而来,问她:“还好吗?工作进展得怎么样?”

丽嘉带着无力的眼神说:“我正在苦思当中,但我很难想出新的创意。”接着她又略带抱怨地诉苦道:“这家广告客户真是够蠢的,艺术指导能力不足,业务经理又没什么水平……也许事情总是物极必反,越大的公司越容易走下坡路。”

在这次简短谈话后的几个月内,曾是公司内最炙手可热的广告新星丽嘉发现自己不再获选为重要广告文案的一员。受挫的她想请老板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老板一改温和的态度说:“我怎么能相信你可以处理大案子?你根本无法专注于工作,还带着叛逆的态度对待客户,我能放心吗?”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当老板询问员工“还好吗”或者“工作顺利吗”时,绝大部分时间,他们并非是想仔细探究你目前的状况,而是表现友善(但不是太过友善),并希望你的问答是“一切都很好”。他们并不想听到诸如工作中的不顺利、无法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因失恋而心情不好,或者昨晚的宿醉还没醒等等。丽嘉当时显然误会了老板的意思,她以为老板问她“还好吗”是想了解她的工作状况,结果她说得太多了。

老板通常喜欢借着问东问西来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或者闲来无事只是随口问问,又或许他们已经察觉你出了什么问题。如果搞不懂他究竟是什么意思,最安全的方法是,进一步问得更明确些:“您的意思是?”这比起你开口就劈头盖脸地说话要好得多。

领悟老板的“潜台词”是一个职场中人不可或缺的技巧。它可以给老板以懂事明理、机智灵活的感觉。要想变得“机灵”点儿,能够把握老板的意图和“潜台词”,你就要多费点心思,根据老板说话的语气、表情,去捕捉、判断其本意。

读懂老板的“潜台词”很重要,但是要真正完全理解老板的真实意思却不是仅仅读懂“潜台词”就能够实现的。人类的情绪、感情都是很丰富的,往往在一些感情因素的作用下会说出自己并不想实现的话,这时便需要你来领会老板的真实意思,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和执行。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派樊哙以相国的名义带兵去平定谋反的燕王。樊哙出发后,有人向刘邦揭发,说樊哙一向有谋反之心,他这次去是与燕王的兵马会合,肯定会共同来对付汉朝的。古代君王最忌讳谋反,刘邦一听非常生气,没有多加思考,立即下令陈平带兵传达命令,让周勃代替樊哙指挥军队,并立即在军中将樊哙斩首。

陈平接到命令后,私下里与周勃商量:“樊哙是朝中有功之臣,又是刘邦的妹夫,这次一定是受到诬陷,才让大王一时发怒,下此命令。我们还是暂且不将樊将军斩首的好,把他押回去让大王亲自发落。”樊哙被押回来,刘邦当时的怒气已经消了,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并派人调查这件事情。事情不久大白于天下,果然是有人诬陷樊哙。于是,刘邦就宣布樊哙无罪,同时对陈平也是大加赞赏,此后多次委以重任。

所以说,不论多么精明的上司,总会有情绪波动或者出差错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更应该注意,万不能以为上司讲的就是他要求你做的。我们要分析清楚上司做这个决定的前因后果以及种种利害关系,如果含有能让上司后悔的成分,那我们可以先暂时敷衍一下,等到上司考虑好了,再去执行。这样可以避免给上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上司也会因此看清你的实力。

上面只是两个很小的例子,在现实的职场竞争中,老板的“潜台词”远不是那么简单的,动作、语言、表情往往都包含着丰富的意思。这就是考验你的时候,如果你能细心观察,并从中揣摩出老板的真实意思,你便在与其他人的竞争中获得了主动,自然也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同类推荐
  • 女人赚钱靠什么

    女人赚钱靠什么

    独立是现代女性的重要标志,女性不仅要在人格上独立,还要从经济上获得真正的独立。女性 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因为事业是基石,是资本,是女性与社会联系并保持自信、自尊的 一个重要纽带。女人赚钱离不开经验,更离不开知识。因为经验往往是从失败中得来的,而知 识却是成功的起点。聪明的女人,如若能运用智慧的头脑辨明真伪,捕得商机,那它的“附属品”——财富,也就 “鱼贯而入”你的”私囊”了。
  •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并没有卓越的资质,却令人顶礼膜拜。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传记、家书、日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参考了众多资料,从曾国藩的家训、日记、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来剖析他,并列出了八大黄金法则,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 压力决定动力

    压力决定动力

    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人们常把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忧惧、负担统称为压力。在庸人的眼里,压力无疑是一种负重或拖累。而在强者那里,压力却变成了动力,他们把在压力下取得的成功及其所运行的轨迹归结为:压力——动力——胜利。其深刻的内涵可以注释为:压力产生动力,压力决定动力,压力与动力的合力又派生出了意志力、毅力、耐力、执行力、战斗力,而最后又生成了能力、权力、盈利、胜利。
  • 不可不读的人性寓言故事:轻轻松松就能读懂人性

    不可不读的人性寓言故事:轻轻松松就能读懂人性

    寓言是一种短小精悍、深具讽喻意味的故事形式。丁丁编著的《不可不读的人性寓言故事:轻轻松松就能读懂人性》辑录了100多则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性寓言,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体会真实而全面的人性。每则寓言之后都辅以富含哲理的阐释,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别人也了解自己,从而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扬人性的优点,提升人生境界,获得多角度的生存智慧。本书将可读性、趣味性、哲理性、知识性融为一体,让人在融会贯通之后回味无穷,孩子阅读能启发智慧,成年人阅读则能点醒人生。
  • 教学生懂得感恩的17堂课

    教学生懂得感恩的17堂课

    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快乐的生活。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不幸。只有心怀感恩,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加美好!教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使他们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帮助他人,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学会包容,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才会明白事理,更快的长大,才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喜欢过你少年

    我喜欢过你少年

    我喜欢过你,正是这句话,封印了年少时的喜欢,留住了年老时的回忆
  • 薛仁贵征辽事略

    薛仁贵征辽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祭汾阴乐章

    祭汾阴乐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煌术士

    东煌术士

    这个世界是疯狂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下一秒死去,而我身为一个社会废材却选择了这个世界上比任何人都要死得早的职业----搜查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弃妃倾城

    弃妃倾城

    夏雨梦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北冥国,穿越到一个弃妃身上,意外穿越后,多次靠自己的聪明化解危难,但当她爱上男主时,男主并没有把心完全交给她,所以误会猜疑……对男主从有些讨厌甚至怨恨,到理解他作为君王的所作所为,最后被他的气质心智折服,最后爱上了男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战环宇

    神战环宇

    人到底从哪里来?我们的世界是怎么开始的?神仙从哪里来?又要去到哪里?未来会是怎样?天堂和仙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种疑问。
  • 西厢以北允长安

    西厢以北允长安

    可是啊他说,“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