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600000004

第4章 书答 (2)

前书所云邓和尚者果何似?第一机即是第二机,月泉和尚以婢为夫人也。第一机不是第二机,豁渠和尚以为真有第二月在天上也。此二老宿,果致虚极而守静笃者乎?何也?盖惟其知实之为虚,是以虚不极,惟其知动之即静,是以静不笃。此是何等境界,而可以推测拟议之哉!故曰“亿则屡中”,非不屡中也,而亿焉,则其害深矣。夫惟圣人不亿,不亿故不中,不中则几焉。何时聚首合并,共证斯事!

潘雪松闻已行取,《三经解》刻在金华,当必有相遗。遗者多,则分我一二部。我于《南华》已无稿矣,当时特为要删太繁,故于隆寒病中,不四五日涂抹之。《老子解》亦以九日成,盖为苏注未惬,故就原本添改数行。《心经提纲》则为友人写《心经》毕,尚馀一幅,遂续墨而填之以还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娱,不意遂成木灾也。若《藏书》则真实可喜。潘新安何如人乎?既已行取,便当居言路作诤臣矣,不肖何以受知此老也?其信我如是,岂真心以我为可信乎,抑亦从兄口头,便相随顺信我也?若不待取给他人口头便能自着眼睛,索我于牝牡骊黄之外,知卓吾子之为世外人也,则当今人才,必不能逃于潘氏藻鉴之外,可以称具眼矣。

复丘若泰

丘书云:“仆谓丹阳实病。”柳塘云“何有于病?且要反身默识。识默邪,识病邪?此时若纤念不起,方寸皆空,当是丹阳,但不得及此境界耳。”

苦海有八,病其一也。既有此身,即有此海,既有此病,即有此苦。丹阳安得而与人异邪?人知病之苦,不知乐之苦,乐者苦之因,乐极则苦生矣。人知病之苦,不知病之乐,苦者乐之因,苦极则乐至矣。苦乐相乘,是轮回种,因苦得乐,是因缘法。丹阳虽上仙,安能弃轮回、舍因缘,自脱于人世苦海之外邪?但未尝不与人同之中,而自然不与人同者,以行粮素具,路头素明也。此时正在病,只一心护病,岂容更有别念乎,岂容一毫默识工夫参于其间乎?是乃真第一念也,是乃真无二念也,是乃真空也,是乃真纤念不起,方寸皆空之实境也。非谓必如何空之而后可至丹阳境界也。若要如何,便非实际,便不空矣。

复邓石阳

昨承教言,对使裁谢,尚有未尽,谨复录而上之。

盖老丈专为上上人说,恐其过高,或有遗弃之病,弟则真为下下人说,恐其沉溺而不能出,如今之所谓出家儿者,癨知有持钵糊口事耳。然世间惟下下人最多,所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若夫上上人,则举世绝少,非直少也,盖绝无之矣。如弟者,滔滔皆是人也。彼其绝无者,举世既无之矣,又何说焉。

年来每深叹憾,光阴去矣。而一官三十馀年,未尝分毫为国出力,徒窃俸馀以自润。既幸双亲归土,弟妹七人婚嫁各毕。各幸而不缺衣食,各生儿孙。独予连生四男三女,惟留一女在耳。而年逼耳顺,体素羸弱。以为弟女至已满目,可以无歉矣,遂自安慰焉。盖所谓欲之而不能,非能之而自不欲也。惟此一件人生大事未能明了,心下时时烦懑,故遂弃官入楚,事善知识,以求少得。盖皆陷溺之久,老而始觉,绝未曾自弃于人伦之外者。

平生师友散在四方,不下十百,尽是仕宦忠烈丈夫,如兄辈等耳。弟初不敢以彼等为徇人,彼等亦不以我为绝世,各务以自得而已矣。故相期甚远,而形迹顿遗。愿作圣者师圣,愿以佛者宗佛。不问在家出家,人知与否,随其资性,一任进道,故得相与共为学耳。然则所取于渠者,岂取其弃人伦哉,取其志道也。中间大略不过曰:“其为人倔强难化如此。始焉不肯低头,而终也遂尔禀服师事。”因其难化,故料其必能得道,又因其得道,而复喜其不负倔强初志。如此而已。然天下之倔强而不得道者多矣。若其不得道,则虽倔强何益,虽出家何用。虽至于断臂燃身,亦癨为丧身失命之失耳,竟何补也?故苟有志于道,则在家可也,孔孟不在家乎?出家可也,释迦佛不出家乎?今之学佛者,非学其弃净饭王之位而苦行于雪山之中也。学其能成佛之道而已。今之学孔子者,非学其能在家也,学其能成孔子之道而已。若以在家者为是,则今之在家学圣者多矣,而成圣者其谁耶!若以出家为非,则今之非释氏者亦不少矣,而终不敢谓其非佛,又何也?然则学佛者,要于成佛尔矣。渠既学佛矣,又何说乎!

承示云,赵老与胡氏书,极祗渠之非,曰“云水瓢笠之中,作此乞睩登垅之态。”览教至此,不觉泫然。斯言毒害,实刺我心。我与彼得无尽堕其中而不自知者乎?当时胡氏必以致仕为高品,轻功名富贵为善学者,故此老痛责渠之非以晓之,所谓言不怒则听者不入是也。今夫人人尽知求富贵利达者之为乞睩矣,而孰知云水瓢笠之众,皆乞睩邪。使胡氏思之,得无知斯道之大,而不专在于轻功名富贵之间乎?然使赵老而别与溺于富贵功名之人言之,则又不如此矣。所谓因病发药,因时治病,不得一概,此道之所以为大也。吾谓赵老真圣人也。渠当终身依归,而奈何其遽舍之而远去邪。然要之各从所好,不可以我之意而必渠之同此意也。独念乞睩之辱,心实耻之,而卒不得免者何居?意者或借闻见以为聪明,或藉耳目以为心腹欤,或凭册籍以为断案,或依孔、佛以为泰山欤?有一于此,我乃齐人,又安能笑彼渠也。此弟之所痛而苦也。兄其何以教之?

承谕欲弟便毁此文,此实无不可,但不必耳。何也?人各有心,不能皆合。喜者自喜,不喜者自然不喜。欲览者览,欲毁者毁,各不相碍。此学之所以为妙也。若以喜者为是,而必欲兄丈之同喜,兄又以毁者为是,而复责弟之不毁,则是各见其是,各私其学,学斯僻矣。抑岂以此言为有累于赵老乎?夫赵老何人也,巍巍泰山,学贯千古,乃一和尚能累之,则亦无贵于赵老矣。夫惟陈相倍师,而后陈良之学始显;惟西河之人疑子夏于夫子,而后夫子之道益尊。然则赵老固非人之所能累也。若曰吾谓渠,惜其以倍师之故,顿为后世咦耳,则渠已绝弃人世,逃儒归佛,陷于大戮而不自爱惜矣,吾又何爱惜之有焉?吾以为渠之学若果非,则当以此暴其恶于天下后世,而与天下后世共改之。

若果是,则当以此显其教于天下后世,而与天下后世共为之。此仁人君子之用心,所以为大同也。且观世之人,孰能不避名色而读异端之书者乎?堂堂天朝,行颁《四书》、《五经》于天下,欲其幼而学、壮而行,以博高爵重禄,显荣家世,不然者,有黜有罚,如此其详明也。然犹有束书而不肯读者,况佛教乎!佛然且然,况邓和尚之语乎!况居士数句文字乎!吾恐虽欲拱手以奉之,彼即置而弃之矣,而何必代之毁与弃也。弟谓兄,圣人之资也,且又圣人之徒也。弟异端者流也,本无足道者也。自朱夫子以至今日,以老、佛为异端,相袭而排摈之者,不知其几百年矣。弟非不知,而敢以直犯众怒者,不得已也,老而怕死也。且国家以六经取士,而有三藏之收,以六艺教人,而又有戒坛之设,则亦未尝以出家为禁矣。则如渠者,固国家之所不弃,而兄乃以为弃邪?

屡承接引之勤,苟非木石,能不动念。然谓弟欲使天下之人皆弃功名妻子而后从事于学,果若是,是为大蠹,弟不如是之愚也。然斯言也,吾谓兄亦太早计矣,非但未卵而求时夜者也。夫渠生长于内江矣,今观内江之人,更有一人效渠之为者乎?吾谓即使朝廷出令,前鼎镬而后白刃,驱而之出家,彼宁有守其妻孥以死者耳,必不愿也。而谓一邓和尚能变易天下之人乎!一无紧要居士,能以几句闲言语,能使天下人尽弃妻子功名,以从事于佛学乎!盖千古绝无之事,千万勿烦杞虑也。吾谓真正能接赵老之脉者,意者或有待于兄耳。异日者,必有端的同门能共推尊老丈,以为师门颜、闵。区区异端之徒,自救不暇,安能并驱争先也!则此鄙陋之语,勿毁之亦可。

然我又尝推念之矣。夫黄面老瞿昙,少而出家者也,李耳厌薄衰周,亦遂西游不返,老而后出家者也,独孔子老在家耳。然终身周流,不暇暖席,则在家时亦无几矣。妻既卒矣,独一子耳,更不闻其娶谁女也,又更不闻其复有几房妾媵也,则于室家之情,亦太微矣。当时列国之主,尽知礼遇夫子,然而夫子不仕也,最久者三月而已,不曰“接淅而行”,则曰“明日遂行”,则于功名之念,亦太轻矣。居常不知叔梁纥葬处,乃葬其母于五父之衢,然后得合葬于防焉,则于扫墓之礼,亦太简矣。岂三圣人于此,顾为轻于功名妻子哉?恐亦未免遗弃之病哉。然则渠上人之罪过,亦未能遽定也。

然以予断之,上人之罪不在于后日之不归家,而在于其初之轻于出家也。何也?一出家即弃父母矣。所贵于有子者,谓其临老得力耳。盖人既老,便自有许多疾病。苟有子,则老来得力,病困时得力,卧床难移动时得力,奉侍汤药时得力,五内分割、痛苦难忍时得力,临终呜咽、分付诀别、声气垂绝时得力。若此时不得力,则与无子等矣,又何在于奔丧守礼,以为他人之观乎!往往见今世学道圣人,先觉士大夫,或父母八十有余,犹闻拜疾趋,全不念风中之烛,灭在俄顷。无他,急功名而忘其亲也。此之不责,而反责彼出家儿,是为大惑,足称颠倒见矣。

吁吁,二十余年倾盖之友,六七十岁皓皤之夫,万里相逢,聚首他县,誓吐肝胆,尽脱皮肤。苟一毫衷赤不尽,尚有纤芥为名作诳之语,青霄白日,照耀我心,便当永堕无间,万劫为驴,与兄骑乘。此今日所以报答百泉上知己之感也。纵兄有憾,我终不敢有怨。

复周南士

公壮年雄才,抱璞未试者也。如仆,本无才可用,故自不宜于用,岂诚与云与鹤相类者哉?感愧甚矣。

夫世间惟才不易得,故曰“才难”。若无其才而虚有其名,如殷中军以竹马之好,欲与大司马抗衡,以自附于王、谢,是为不自忖度,则仆无是矣。仆惟早自揣量,故毅然告退。又性刚不能委蛇,性疏稍好静僻,以此日就鹿豕,群无赖,盖适所宜。如公大才,际明世,正宜藏蓄待时,为时出力也。

古有之矣:有大才而不见用于世者。世既不能用,而亦不求用,退而与无才者等,不使无才者疑,有才者忌。所谓容貌若愚,深藏若虚,老聃是也。今观渭滨之叟,年八十矣,犹把钓持竿不顾也。使八十而死,或不死而不遇西伯猎于渭,纵遇西伯而西伯不尊以为师,敬养之以为老,有子若发不武,不能善承父志,太公虽百万韬略,不用也。此皆所谓善藏其用者也。若夫严子陵、陈希夷,汲汲欲用之矣,而有必用之心,无必用之形,故被裘堕驴,终名隐士。虽不遁心,而能遁迹;虽不见用才,亦见隐才矣。黄、老而下,可多见邪。又若有大用之才,而能委曲以求其必用,时不必明良,道不论泰否,与世浮沉,因时升降,而用常在我,卒亦舍我不用而不可得,则管夷吾辈是也。此其最高矣乎。

若乃切切焉以求用,又不能委曲以济其用,操一己之绳墨,持前王之规矩,以方枘欲入圆凿,此岂用世才哉?徒负却切切欲用本心矣。吾儒是也。幸而见几明决,不俟终日,得勇退之道焉。然削迹伐木,饿陈畏匡,其得免者亦幸耳,非胜算也。公今亲遭明时,抱和璧,如前数子,皆所熟厌,当必有契诣者,仆特崖略之以俟择耳。不然,欲用而不能委曲以济其用,此儒之所以卒为天下后世非笑也。

答邓明府

何公死,不关江陵事。江陵为司业时,何公只与朋辈同往一会言耳。言虽不中,而杀之之心无有也。及何公出而独向朋辈道“此人有欲飞不得”之云,盖直不满之耳。何公闻之,遂有“此人必当国,当国必杀我”等语。则以何公平生自许太过,不意精神反为江陵所摄,于是怃然便有惧色,盖皆英雄莫肯相下之实,所谓两雄不并立于世者,此等心肠是也。自后江陵亦记不得何公,而何公终日有江陵在念。

同类推荐
  • 洞山岕茶系

    洞山岕茶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茶经续茶经

    茶经续茶经

    《续茶经》模仿《茶经》体例,亦分三卷,篇目分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等十个门类。本书介绍了茶的源、茶叶采制的用具、茶叶的采制、制茶工具,煮茶的用具,煮茶的方法、茶的饮用等十个门类。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热门推荐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白云象林本真禅师语录

    白云象林本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纵宠一千金凰后

    纵宠一千金凰后

    她是相府最不受宠的九小姐,诗词歌赋,不懂;请棋书画,不知!姐姐是第一才女,她却是第一白痴,而且懦弱胆小,人尽可欺!被人欺负践踏,最终魂归西厢,再次睁眼,她已然不再是那个任人揉捏的人了!一道圣旨,她成为了公主,一枚远嫁西夏的棋子。为了国家?笑话,她可没那么伟大。想把她当做棋子?那也得看看你有没有那本事。一场阴谋,一道算计,掀起一条血腥的和亲之路!他,西夏冷血暴戾的君王,传闻他杀兄弑父,手段狠辣,嗜血无情,却甘愿为她展现自己的铁血柔情!她,孤傲、冷清,身份成迷,只为他一次次的相护,打开尘封的心扉!他们的结合原本只是意外,但当他们逐渐的了解对方,才发现,原来自己要的就是这么简单!《内容一》“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把贵妃娘娘推到,贵妃娘娘滑胎了!”“没了就没了!”反正那不是他的孩子!“皇上!皇上!皇后娘娘把公主打了!”“皇后的手有没有受伤?”语气急促。“呃......没事!”但是该关心的不是这个啊!“那就不必管,她爱打公主就打吧!”一脸漠然。“......”那是一国公主啊!《内容二》“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带着公主离家出走了!”“什么?离家出走?太子呢?”“太子还在东宫!”“来人!拟旨,把皇位传给太子!”话落,人已经在千米之外了!留下文武百官看着在龙椅上派来爬去的奶娃娃,风中凌乱......-------------他霸道:你是我的人,就算死你都只能死在我怀里!他温柔:万里江山,有你才美!他狠厉:谁敢伤害朕的皇后,朕必让他生不如死!男强女亦强,一对一宠文,外加一个悲催的宝宝!
  • 释迦如来降生礼赞文

    释迦如来降生礼赞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种曲四贤记

    六十种曲四贤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对主角之灵傀

    绝对主角之灵傀

    穿越到能拥有强大力量的世界应该很兴奋吧?可当你发现处处是绝境而你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一死的命运时你会怎么办?当你又发现天下苍生需要你拼尽全力还要牺牲生命去保护时你又会怎么办?你会努力修炼打到boss以拯救苍生还是自暴自弃反正终究一死干脆趁早享乐呢?赵天弃就是这么一个倒霉蛋,或许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吧,他就是个天弃之人,所以才会这么倒霉!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 民建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民建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民建史话》以《中国民主建国会简史》为主要资料来源,同时参考了大量的会史档案、民建先贤人物传记,为读者演绎了一个民主党派70年的发展史。书中讲述了在时代的洪流中,一代代民建人是如何为着理想的实现而努力拼搏奋斗;面对困难、面对抉择,一个政党是如何把握好航向,由爱国主义驶向新民主主义,又由新民主主义驶入社会主义的航程。
  • 摄宠王妃

    摄宠王妃

    一朝穿越,惹上腹黑骚包王爷,还被亲爹逼着嫁给一只毒舌。芳心暗许,王爷要她去做妾……你咋不上天呢,做妾…做你妹啊!国师语:浅浅莫怕,本国师曾断言你命硬克夫,你身边是开不出桃花的。侍卫喊:“王爷,大事不好。王妃爬墙跑了!”ps:穿越小白文……考据党慎入啊啊!!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