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600000010

第10章 书答 (2)

嗟乎,楚倥既逝,而切骨之谈罔闻,友山日疏,而苦口之言不至。仆之迷久矣,何特今日也。自今已矣,不复与柳老为怨矣。且两人皆六十四矣,纵多寿考,决不复有六十四年在人世上矣。如仆者,非但月化,亦且日衰,其能久乎?死期已逼,而豪气尚在,可笑也已。与曾继泉闻公欲艹雉发,此甚不可。公有妻妾田宅,且未有子。未有子,则妻妾田宅何所寄托,有妻妾田宅,则无故割弃,非但不仁,亦甚不义也。果生死道念真切,在家方便,尤胜出家万倍。今试问公,果能持钵沿门丐食乎!果能穷饿数日,不求一餐于人乎!若皆不能,而犹靠田作过活,则在家修行,不更方便乎?我当初学道,非但有妻室,亦且为宰官,奔走四方,往来数万里,但觉学问日日得力耳。后因寓楚,欲亲就良师友,而贱眷苦不肯留,故令小婿小女送之归。然有亲女外甥等朝夕伏侍,居官俸余,又以尽数交与,只留我一身在外,则我黄宜人虽然回归,我实不用牵挂,以故我得安心寓此,与朋友嬉游也。其所以落发者,则因家中闲杂人等时时望我归去,又时时不远千里来迫我,以俗事强我,故我剃我以示不归,俗事亦决然不肯与理也。又此间无见识人,多以异端目我,故我遂为异端,以成彼竖子之名。兼此数者,陡然去发,非其心也。实则以年纪老大,不多时居人世故耳。如公壮年,正好生子,正好做人,正好向上。且田地不多,家业不大,又正好过日子,不似大富贵人,家计满目,无半点闲空也。何必落发出家,然后学道乎?我非落发出家始学道也。千万记取。答刘方伯书此事如饥渴然:饥定思食,渴定思饮。夫天下曷尝有不思食饮之人哉?其所以不食饮者,有故矣:病在杂食也。今观大地众生,谁不犯是杂食病者。杂食谓何?见小而欲速也。所见在形骸之内,而形骸之外则不见也,所欲在数十世之久,而万亿世数则不欲也。夫功名富贵,大地众生所以奉此七尺之身者也。是形骸以内物也,其急宜也。是故终其身役役焉劳此心以奉此身,直至百岁而后止。是百岁之食饮也,凡在百岁之内者所共饥渴而求也。而不知止者犹笑之曰:“是奚足哉,男儿须为子孙立不拔之基,安可以身死而遂止乎?”于是卜宅而求诸阳,卜地而求诸阴,务图吉地以覆荫后人,是又数十世之食饮也。凡贪此数十世之食饮者,所共饥渴而求也。故或积德于冥冥,或施报于昭昭,其用心至繁至密,其为类至赜至众。然皆贪此一口无穷茶饭以贻后人耳。而贤者又笑之曰:“此安能久,此又安足云?且夫形骸外矣。劳其心以事形骸,智者不为也,况复劳其形骸,以为儿孙作牛马乎?男儿生世,要当立不朽之名。”是啖名者也。名既其所食啖之物,则饥渴以求之,亦自无所不至矣。不知名虽长久,要与天壤相敝者也。故天地有尽,则此名亦尽,安得久乎?而达者又笑之曰:“名与身孰亲?夫役此心以奉此身,已谓之愚矣,况役此心以求身外之名乎!”然则名不亲于身审矣,而乃谓“疾没世而名不称”者,又何说也?盖众人之病,病在好利;贤者之病,病在好名。苟不以名诱之,则其言不入。夫惟渐次导之,使令归实,归实之后,名亦无有,故曰“夫子善诱”。然颜氏没而能知夫子之善诱者亡矣,故颜子没而夫子善诱之术遂穷。吁,大地众生,惟其见小而欲速,故其所食饮者尽若此止矣,而达者其谁乎?而欲其思孔、颜之食饮者,不亦难乎!故愚谓千载而下,虽有孔子出而善诱之,亦必不能易其所饥渴,以就吾之食饮也。计惟有自饱自歌自饮自舞而已。况如生者,方外托身,离群逃世,而敢呶呶哓哓,不知自止,以犯非徒无益而且有祸之戒乎。然则今之自以为孔子而欲诱人使从我者,可笑也。何也?孔子已不能得之于颜子之外也,其谁兴饥渴之怀,以与我共食饮乎此也邪!纵满盘堆积,极山海之羞,尽龙凤之髓,跪而献纳,必遭怒遣而诃斥矣。纵或假相承奉,聊一举?,即吐哕随之矣。何者?原非其所食饮之物,自不宜招呼而求以与之共也。然则生孔子之后者,讲学终无益矣,虽欲不落发出家,求方外之友以为伴侣,又可得邪?然则生乎今之世,果终莫与共食饮也欤?诚终莫与共食饮也已。答庄纯夫书学问须时时拈掇,乃时时受用,纵无人讲,亦须去寻人讲。盖日讲则日新,非为人也,乃专专为己也。龙溪、近溪二大老可以观矣。渠岂不知此事无巧法邪?佛祖真仙,大率没身于此不衰也。今人不知,皆以好度人目之,即差却题目矣。与周友山书不肖株守黄、麻一十二年矣,近日方得一览黄鹤之胜,尚未眺晴川、游九峰也。即蒙忧世者,有左道惑众之逐。弟反覆思之,平生实未曾会得一人,不知所惑何人也。然左道之称,弟实不能逃焉。何也?孤居日久,善言罔闻,兼以衰朽,怖死念深,或恐犯此耳。不意忧世者乃肯垂大慈悲教我如此也。即日加冠畜发,复完本来面目,二三侍者,人与圆帽一顶,全不见有僧相矣。如此服善从教,不知可逭左道之诛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然事势难料,情理不常,若守其禁约,不肯轻恕,务欲穷之于其所往,则大地皆其禁域,又安所逃死乎。弟于此进退维谷,将欲“明日遂行”,则故旧难舍;将遂“微服过宋”,则司城贞子未生。兄高明为我商之,如何?然弟之改过,实出本心。盖一向以贪佛之故,不自知其陷于左道,非明知故犯者比也。既系误犯,则情理可恕,既肯速改,则更宜加奖,供其馈食,又不但直赦其过误已也。倘肯如此,弟当托兄先容,纳拜大宗师门下,从头指示孔门“亲民”学术,庶几行年六十有五,犹知六十四岁之非乎。又与周友山书承教塔事甚是。但念我既无眷属之乐,又无朋友之乐,茕然孤独,无与晤语,只有一塔墓室可以厝骸,可以娱老,幸随我意,勿见阻也。至于转身之后,或遂为登临之会,或遂为读书之所,或遂为瓦砾之场,则非智者所能逆为之图矣。古人所见至高,只是合下见得甚近,不能为子子孙孙万年图谋也。汾阳之宅为寺,马燧之第为园,可遂谓二老无见识乎?以禹之神智如此,八年勤劳如此,功德在民如此,而不能料其孙太康遂为羿所篡而失天下,则虽智之大且神者,亦只如此已矣。元世祖初平江南,问刘秉忠曰:“自古无不败之家,无不亡之国。朕之天下,后当何人得之?”秉忠对曰:“西方之人得之。”及后定都燕京,筑城掘地,得一石匣,开视,乃一匣红头虫,复诏问秉忠。秉忠对曰:“异日得陛下天下者,即此物也。”由此观之,世祖方得天下,而即问失天下之日。秉忠亦不以失天下为不祥,侃然致对,视亡若存,真英雄豪杰,诚不同于时哉!秉忠自幼为僧,世祖至大都见之,乃以释服相从军旅间。末年始就冠服,为元朝开国元老,非偶然也。我塔事无经营之苦,又无抄化之劳,听其自至,任其同力,只依我规制耳。想兄闻此,必无疑矣。与焦漪园弟今又居武昌矣。江汉之上,独自遨游,道之难行,已可知也,“归欤”之叹,岂得已邪?然老人无归,以朋友为归,不知今者当归何所欤?汉阳城中,尚有论说到此者,若武昌,则往来绝迹,而况谭学!写至此,一字一泪,不知当向何人道,当与何人读,想当照旧艹雉发归山去矣。与刘晋川书昨约其人来接,其人竟不来,是以不敢独自闯入衙门,恐人疑我无因自至,必有所干与也。今日暇否?暇则当堂遣人迎我,使衙门中人尽知彼我相求,只有性命一事可矣。缘我平生素履,未能取信于人,不得不谨防其谤我者,非尊贵相也。与友朋书顾虎头虽不通问学,而具隹又眼,是以可嘉,周公瑾既通学问,又具隹又眼,是以尤可嘉也。二公皆盛有识见,有才料,有胆气,智仁勇三事皆备。周善藏,非万全不发,故人但见其巧于善刀,而不见其能于游刃。顾善发,然发而人不见,故人但见其能于游刃,而不见其巧于善刀。周收敛之意多,平生唯知为己,以故相知少,而其情似寡,然一相知而胶漆难并矣。顾发扬意多平生惟不私己,以故相爱甚博而其情似不专。然情之所专,爱固不能分也。何也?以皆具双眼也。吾谓二公者,皆能知人,而不为知所眩,能爱人,而不为爱所蔽,能用人,而不为人所用者也。周装聋作哑,得老子之体,是故与之语清净宁一之化,无为自然之用,如以石投水,不相逆也。所谓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者,此等是也,最上一乘之人也,何可得也?顾托孤寄命,有君子之风,是故半夜叩门,必不肯以亲为解,而况肩金巨任大,扶危持颠,肯相辜负哉。是国家大可倚仗人也,抑又何可得也?顾,通州人,周,麻城人。答刘晋川书弟年近古稀矣,单身行游,只为死期日逼,阎君铁棒难支,且生世之苦,目击又已如此,使我学道之念,转转急迫也。既学道,不得不资先觉,资先觉,不得不游四方,游四方,不得不独自而受孤苦。何者?眷属徒有家乡之念,童仆俱有妻儿之思,与我不同志也。志不同则难留,是以尽遣之归,非我不愿有亲随,乐于独自孤苦也。为道日急,虽孤苦亦自甘之,盖孤苦日短而极乐世界日长矣。久已欲往南北二都为有道之就,二都朋友亦日望我。近闻二都朋友又胜矣。承示吴中丞札,知其爱我甚。然顾通州虽爱我,人品亦我所师,但通州实未尝以生死为念也。此间又有友山,又有公家父子,则舍此何之乎?今须友山北上,公别转,乃往南都一游。七十之年,有友我者,便当安心度日,以与之友,似又不必奔驰而自投苦海矣。吴中丞虽好意,弟谓不如分我俸资,使我盖得一所禅室于武昌城下。草草奉笑,可即以此转致之。别刘肖川书“大”字,公要药也。不大,则自身不能庇,而能庇人乎?且未有丈夫汉不能庇人,而终身受庇于人者也。大人者,庇人者也,小人者,庇于人者也。凡大人见识力量与众不同者,皆从庇人而生,日充日长,日长日昌。若徒荫于人,则终其身无有见识力量之日矣。今之人皆受庇于人者也,初不知有庇人事也。居家则庇荫于父母,居官则庇荫于官长,立朝则求庇荫于宰臣,为边帅则求庇荫于中官,为圣贤则求庇荫于孔、孟,为文章则求庇荫于班、马,种种自视,莫不皆自以为男儿,而其实则皆孩子而不知也。豪杰凡民之分,只从庇人与庇荫于人处识取。答友人书或曰:“李卓吾谓暴怒是学,不亦异乎。”有友答曰:“卓老断不说暴怒是学,当说暴怒是性也。”或曰:“发而皆中节方是性,岂有暴怒是性之理。”曰:“怒亦是未发中有的。”吁吁,夫谓暴怒是性,是诬性也,谓暴怒是学,是诬学也。既不是学,又不是性,吾真不知从何处而来也,或待因缘而来乎?每见世人欺天罔人之徒,便欲手刃直取其首,岂特暴哉!纵遭反噬,亦所甘心,虽死不悔,暴何足云?然使其复见光明正大之夫,言行相顾之士,怒又不知向何处去,喜又不知从何处来矣。则虽谓吾暴怒可也,谓吾不迁怒亦可也。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昨闻大教,谓妇人见短,不堪学道。诚然哉,诚然哉。夫妇人不出阃域,而男子则桑弧蓬矢以射四方,见有长短,不待言也。但所谓短见者,谓所见不出闺阁之间,而远见者,则深察乎昭旷之原也。短见者只见得百年之内,或近而子孙,又近而一身而已,远见则超于形骸之外,出乎死生之表,极于百千万亿劫不可?数譬喻之域是已。短见者癨听得街谈巷议、市井小儿之语,而远见则能深畏乎大人,不敢侮于圣言,更不惑于流俗憎爱之口也。予窃谓欲论见之长短者当如此,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此盖孔圣人所以周流天下,欲庶几一遇而不可得者,今反视之为短见之人,不亦冤乎!冤不冤,与此人何与,但恐傍观者丑耳。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为孔子后人子思所作,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将研读《道德经》作为必修功课。《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为“道经”与“德经”两大部分。《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而论述精辟,其中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现实自然、社会、国家、民生等众多方面。大致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本书《道德经》原文遵照中华书局发行的通行版本,每一章以原文开头,之后有“注释”和“译文”两个板块,对字词的注释简明扼要,对原文的翻译精妙准确,同时融入通俗易懂的解读思想。另外,本书除了常有的字词注释和译文之外,还加入了“河上公”对道德经的注解,希望这位黄老学派的集大成者的见解,能为读者们抛砖引玉,以其为伴为镜,协助自我来更好地阅读并理解《道德经》的主旨思想。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本书的内容丰富,记述了帝王将相、英雄人物,也写了下层人士的生活,是一部浩瀚的著作。全书使用了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几种体例,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史记》记述的是从上古到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司马迁曾自述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总写作风格史无前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著作。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宫氏女朝

    宫氏女朝

    历史上曾有过女子统治朝政的时代,称之为“女朝”,历经四百余年,共有三个姓氏的女人们统治过中原大地,分别为司徒氏、宫氏、陶氏。故事从宫氏第二代女皇宫梓夏开始。宫梓夏晚年,在传位给贤德但是出身低微的长女和柔善出身高贵的次女之间犹豫,不论传给谁这个朝廷都不会安宁,那么结果到底是?
  • 阴影下的花为谁而开

    阴影下的花为谁而开

    如机械一般运行的城市,里面包含了梦想,欲望,争斗和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的阴谋。一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少女,名字里却承载了这个世界全部的希望。
  •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穿越了不要紧,穿越到了大清也没关系。但是,你总该让我在大清熟悉熟悉吧,哪有当天穿来就成亲洞房的啊?!嫁人吧也没关系,嫁到了皇家也没关系。但是,为毛别人嫁的都是四阿哥,十三阿哥,八阿哥的,我却要嫁给皇家有名的炮灰呢?!即然嫁了,就要认命,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努力,争取不让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们给吃了!只不过,为毛大清唯一的太子殿下表现得如此的怪异呢?呜呜,看着好害怕,一点也不像别的清穿小说里面写的那样好色嚣张,简直就是一个绝世好男人啊!呃……只不过有点不着调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皇陛下请饶命!

    女皇陛下请饶命!

    女皇威武版简介: 扶熙国风雨飘摇,先皇一命呜呼, 年仅十岁的公主云葭,被靖安将军推上了王座。原以为是一只楚楚可怜的小白兔,没成想竟是天生的女皇。自此,扶熙国内不时传出大臣们的哀嚎:“女皇陛下,请饶命!”执手天下版简介: 现代女重生古代,从小国公主一路成长为强国女皇。多年后,女皇立于巍峨的皇城之上,对身旁人感慨道:“朕能有今日荣光,皆是靖安将军的功劳。”身旁人微微一笑,道:“难道陛下不该称臣为爱夫么?”PS:实际上是女皇成长史加将军升职记,高甜1V1。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诸世纪亮尘时代

    诸世纪亮尘时代

    约亮尘六百年后,大陆一片繁盛之景,圣殿组织支离破碎。之前受到重创的魔族开始蠢蠢欲动,他们认坚信只有持续圣战,血宿才会提前苏醒归来。血族中也流传着这样类似这样的预言:在大洪水过后,血宿“阿波罗”卡利奴曾立下这样的誓言:“当我觉醒之时,世间再没有黑夜,烈日高悬,化凡人为蒸气,化血族为松粉。神将收回的,只有一片焦土。”血族对血宿的传说又恨又怕。虽说他们表面上否定血宿的存在,心里却对末日传说的临近坚信不移。为了使种族永远延续下去,宏观及微观的准备工作一刻也不曾松懈。对魔族发动清洗,被认为是巩固权利和树立威望的重要步骤。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一直在暗中持续。
  • 魔君重生之太子难求

    魔君重生之太子难求

    那一日,落漪继任魔君那一日,凌恒经历飞升那一日,他们相遇,四目相对,熟悉却又陌生,过往的一幕幕在落漪的脑海中浮现过去、现在已成定局,三生三世缘起缘灭,爱亦不爱,只在一念之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清穿之四福晋团宠日常

    清穿之四福晋团宠日常

    本文1V1,男女双洁。放心入坑。什么!穿越了!沈意归在海上冲浪时遭遇不测,原以为就要去喝孟婆汤了,结果她穿越到了清朝!而且她还穿越到了一个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的沈家,这可咋整?不管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于是我们的意归小可爱就开始了她的团宠生涯——爹宠,娘宠,哥哥宠,还有叔叔婶婶爷爷宠!嫁人后更有相公宠!要问我相公是谁,?那当然是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胤禛了!胤禛: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意儿,我们,白头偕老,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可好?意归:不好,要是我看腻了咋办!胤禛:你说什么?意归:没啥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