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800000023

第23章 利他——成事的秘诀是永不衰竭的利他心 (3)

第八卷 利他——成事的秘诀是永不衰竭的利他心 (3)

互利共存的长尾效应,体现的正是利他精神。利他就是利己,不论是经济还是人与人组成的社会,都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经济的发展,利他哲学将会成为越来越多经营者和普通职业人秉持的处事法则。

第二十九则

人的智识在于爱国、忠诚和孝顺,因此一个人开创事业,不能为一己之利,而要为国为民。国强民富,事业自然能成功。一个成功的实业家,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促使社会进步的前提下,将事业做得更大更长久。

【遗训】

启人智,即开爱国忠孝之心。报国勤家之道明,百般事业随进。或启耳目,架电信、铺铁道、造蒸汽装置器械,耸人耳目。然何故电信铁道不可缺乎?注目者无几。妄羡外国之盛大,不论利害得失,房屋构造及至玩物,一一仰外国,长奢侈之风,浪费财用。国力疲弊,人心流于浮薄,终无外乎本国溃也。

【释义】

开启人的智慧,就是要开启人的爱国之心、忠诚之心、孝顺之心。领会了尽忠报国、勤俭持家的道理,各种事业也会随之逐渐推进。有的人为了开阔人们的眼界,又是架设电信,又是铺设铁路,又是制造蒸汽机械,使人们耳目一新,为之一震。然而,是什么原因使得电信、铁道变得不可或缺呢?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寥寥无几。说到底,这不过是世人在不考虑利害得失的情况下,盲目羡慕外国的盛大罢了。从房屋构造到玩具制造全部效仿外国,既助长了奢侈之风,也劳民伤财。这样的后果便是,国力衰弱,民心动荡,最终家国沦丧。

承担社会责任才是实业家

赢利是发展实业的目标,但并不唯一。完全以赢利为目的,是无法真正经营好一项事业的。所以西乡说,领会了尽忠报国、勤俭持家的道理,各种事业也会随之逐渐推进。

日本封建时代有一位著名的学者石田梅岩,他创立的“石门心学”,对商业活动的精神第一次作了阐释,其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 “真正的商人追求共赢互利”、“逐利有道”的概念,要“堂堂正正经商”。石门心学的商业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西乡隆盛也深受启发。对发展实业,西乡隆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真正的实业家要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只有明白忠国爱家之道才是保障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如果不符合国家实情,盲目追求实业、发展经济,不能有益于社会人民,那只能是浪费财用,导致国力疲弊,人心浮躁,是对国家、社会、人民都无益的事。

事实上,办实业的最高境界与社会责任是一致的。有人说,实业家走向成功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创业,第二是管理成熟,第三是承担广义的社会责任。

实业家精神要求的是讲求信用,讲求公平竞争,讲究长远利益。在这方面成功的实业家有很多,中国企业家董明珠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工业精神”的领跑者,董明珠认为自己就像《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一样,是一个孤独但坚定的领跑者。

2006年3月,在全国人代会上,董明珠提出要弘扬“工业精神”,并且提交了倡导这一精神的议案,她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方面要在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多干实事、少说空话、长期作战,要耐得住寂寞;另一方面要关注消费者的根本需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企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同时,她还提议设立“中国工业家”奖项,由国务院每年举办一次评选,专项奖励中国制造业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企业及企业领导人,成就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强国的民族梦想。

很多人对董明珠的做法感到疑惑,一个做企业的人,努力把企业做好,让企业赚到钱就行了,没必要去参与这些 “形而上”的东西。再说,那是全社会的问题,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在很多人眼里,董明珠这个人太不“实际”了。

与“工业精神”相对立的是不少企业家热情追捧的“商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部分企业都在用“商业精神”指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一切以赚钱为目的,完全抛弃了对社会负责任的精神。与这种“商业精神”不同,董明珠提出的“工业精神”,是指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全心全意关注消费者需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企业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有了这种“工业精神”,就可以把人的力量和智慧无限地聚合起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自主创新,创立民族品牌,推动中国的制造业和经济向前发展,并与世界接轨。格力集团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赞誉。

2007年1月20日晚,“2006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董明珠这位“工业精神”的提出者与倡导者,捧走了经济年度人物的桂冠。

十多年来,董明珠坚守“一个有责任的人,要敢立潮头勇担重任;一个有责任的企业,要产业报国造福社会”的信念,将格力打造成2006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拥有国内外4大生产基地的全球知名企业,使格力电器12年稳坐国内空调产销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冠军的宝座,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荣登世界空调销售冠军,为国家创造了65亿元的利税,缔造了家电行业的奇迹。

正如颁奖词所说的那样,“十年磨一剑,她永不妥协,专注如一,用‘中国制造’创造世界纪录。她让全球为东方明珠喝彩:‘好产品,中国造。’”

对于真正的实业家来说,赚钱只是一项技能,更多的则是担负对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马云曾说:创造钱的是生意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是商人,而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才是企业家。

诚如西乡所说,盲目贪羡外国的强大,一味追逐效仿,并不是真正为国为民办实业。真正的实业家应当具备如下的特点:

首先,创办实业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一己私欲,而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国家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富国强民。

其次,办实业应成为国家引进先进文明技术的先导,同时也是打开国民眼界、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平台。

再次,推进环保。办实业虽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总是或多或少地透支了社会资源,所以在环保方面,实业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和公益责任。

最后,在国际领域代表一国的尊严。提升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实业家不容推辞的责任。

纵观古今,石田梅岩生活的江户时期,西乡所处的幕府末期,以及现代商业社会,虽然属于三个不同时期,但是它们所倡导的商业精神是如此一致。创办实业与国家经济、与未来息息相关,因此实业家的目的不应当仅仅是赚钱,更重要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实业获得的利润固然养活了一群人,可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实业的发展也倚重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他们在社会这个大载体上还应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做企业不是节省成本,而是创造高价值

现代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前提。市场上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商家为新产品大作宣传,促进人们消费。可以说,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消费社会,甚至有人大力宣扬“消费是美德”的价值观,也有人认为不消费就难以带动经济增长。而西乡认为,在消费时代,更应该提倡节俭的美德,他说,不成体统的奢侈浪费,以致国力衰落,人心流于肤浅,离国家灭亡就不远了。西乡的观点在现代社会同样适用,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应该“富国有德”,做一个高素质的富裕国家。

对于企业,如果一味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企业家为富不仁,企业离垮掉也就不远了。企业生存需要赚钱,但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做一个高素质的企业。然而,如何平衡价值与利益的关系,也是一个难题。没有高价值,客户不会理睬;没有低成本,企业很可能会死掉。低成本竞争确实曾给不少企业带来了竞争力的提高。但是低成本是竞争中很容易被模仿的要素,在劳动力低廉的现状下,靠低成本、低价格建立的门槛,很难阻挡新来者的加入。因此,虽然有一些靠低成本成功打入市场的例子,但我们很难找到依靠这一优势获得持久成功的企业。真正的企业霸主是能够创造高价值的企业。企业立足,不仅仅靠低成本、高利润,想要持久发展,必须创造高价值。

很多企业家在创业初始,就把服务众人作为奋斗的目标。譬如比尔?盖茨在创业之初就已经把“让千万人都用得上电脑软件”作为目标;又如山姆?沃尔顿发誓要建立一种既便利又廉价的商业形态,沃尔玛成为实现他这一理想的工具;再如马云创业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当然,光有使命感的企业仍然无法长久生存下去,必须产生财富,能创造价值的企业才得到人们的认可。

马云认为,如果要说创造价值和赚钱哪个重要,他会说都重要,但是一定要问哪个更重要,则创造价值更为重要。如果创造了价值却没赚钱,这个价值根本不是价值。如果创造了这个价值结果没人愿意付钱,这是垃圾,企业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创造垃圾。

雅虎中国总裁曾鸣曾用“大舍大得”来概括阿里巴巴的战略选择,他认为马云为了使阿里巴巴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一直“舍得”让新成立的业务处于战略亏损状态。放弃暂时的利润,旨在创造社会价值的理念,让马云把握住了互联网的命脉。正是基于对电子商务的坚定信念,阿里巴巴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

完全以利润为目标经营企业是错误的。做企业既不能指望偶然的机遇,也不能完全靠利润来支撑,新企业只有多考虑未来的长远发展,为社会创造高价值,才能逐渐做强做大。

西乡一生对源源不断地涌入日本的欧美新技术始终以冷静的态度对待,他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做人和做企业是相通的,市场瞬息万变,可能有一些看起来无价值的产品会赢得人们的喜爱,从而为企业赢得高收益。这些产品为企业赢得了短时间的利益,却会使企业失去信誉,没有信誉,企业也就无法生存。无论怎样,创造高价值都应成为企业的发展宗旨。

同类推荐
  •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对气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包括对气场的认识,强弱气场的分析,职场气场,生活气场,气场的挖掘与提升……不但帮助读者深刻地了解气场,而且可以使读者轻松快速地掌握如何打造强大气场的方法。通过对《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的学习,10天你就会打造出强大的气场,你的人生将因气场的改变而改变。
  • 你若绽放,工作自来

    你若绽放,工作自来

    《你若绽放,工作自来》针对大学生毕业前后及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和问题,不仅讨论了毕业就业和职业发展,而且助力更多年轻朋友快速成长。通过阅读《你若绽放,工作自来》,让未毕业的读者可以提前体验毕业求职、职业发展的过程;已经毕业的读者可以通过它找点不同阶段的调整点,可以实时查阅、解决问题,这是一本成为入校大学生以及面临求职面试大学生的贴身职场工具书。
  • 菜根谭的智慧(全集)

    菜根谭的智慧(全集)

    本书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了归类,参考前人注解,对原文中难解的字词作了注释,为原句配上了相应的译文,尤其是加上了精彩的点评,穿插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力求通过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阐释精辟的道理,使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更容易理解距今几百年前的古人的思想精髓。
  • 与世同流,但不合污

    与世同流,但不合污

    《与世同流,但不合污》讲述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如何做一个精神贵族?从做人、做事入手讲述趋利时代的:处世智慧、人生哲学、成功之道、人际沟通。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解答现代人的处世难题。宽、厚、缓、平、无意,这些是处世的格局,强调的是气度和胸怀。耕、读、勤、俭、忍、让,六个看似平凡的字眼,其实它所传承的精神往往是不平凡的。修业、应事、蓄德、处众之难,可想而知。但人之可贵,也正在于能够迎难而上。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从来都有两途:一曰精明,所谓“儒表法里”,以儒家的礼对待人,以法家的刑规范人,是为积极入世的一途;一曰退守,所谓道家精神,谦厚卑下,逆来顺受,是身处失意状态时的万灵药。同流而不合污强于遗世独立,结党而不营私胜过孤军奋战。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
  • 做事高标准 做人低姿态

    做事高标准 做人低姿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如何掌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如何成为优胜劣汰中的胜者,是需要掌握大智慧的。人生苦短尘世琐碎,是非成败转念间,若想安然处世,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以最严格的标准来作为做事的准则,要以最低的姿态来作为做人的准则。以高标准做事,会把事做得更出色,以低姿态做人,会把人做得更成功。所谓做事高标准,即为要敢想敢做,要雷厉风行,要自信乐观,要严于律己,要志存高远……所谓做人低姿态,即为要安贫乐道,要宽容大度,要能忍善让,要勇于低头,要敢于吃亏……掌握了这些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智慧,就能够在纷繁的社会中独善其身,就能在复杂的交际中左右逢源。
热门推荐
  • 佛魇

    佛魇

    孤佛雷雨很大,像是要震碎整个天地,扶摇中州这一方偏远的寺庙里,一个小和尚睁大了错愕的双眼,嘴唇不住地颤抖,看着面前孤佛深邃的双眼,小和尚耳边又有了那空灵飘忽的声音,他双手合十在胸前,指甲互掐进手指肉里,疼痛未能让小和尚紧绷的神经舒缓下来,他的眼前似飘动过那一幅幅画面。昏暗阴森的地窖里,四周堆满了空空的箱子,一个官衙护卫打扮的男人靠在墙根边。
  • 明伦汇编人事典名字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名字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极公子

    太极公子

    曾经有个梦想:驰骋江湖,快意恩仇。已经实现……曾经有份愿望:千里追凶,十步溅血。也已经实现……曾经有腔豪情:奇功盖世,名冠武林。初见成效……曾经有种期盼:烛影摇红,衣袖添香。桃花运很足……欢迎加入官方书友群:73832506
  • 流金岁月

    流金岁月

    芳芝嘴巴动了动,还是没吱声。她是不习惯反抗的,也是顺从惯了,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云妈把宝春跟他们撇干净,好像她和苕货都成了罪魁祸首。她就不想想,是谁把她和苕货那东西扯在一起的。云妈一定以为当初是她芳芝勾引了叶汉明,所以借此惩罚她。可这一招也太狠了点,让她一直饱受煎熬,或许到老,到死。
  • 我在进化之巅

    我在进化之巅

    罗江回到了五年前,拥有了一双神的眼睛。可复制一切武学。可看穿一切招式。可看破一切幻术。别人几十年才练就的神功,他只需看一眼就能为己所用。别人看不见的,他能看见,别人看不穿的,他能看穿。当然,神的眼睛嘛,能力肯定不止这些.....
  • 齐俗训

    齐俗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舔狗日常

    重生之舔狗日常

    薛不二和王大一的爱情,从他们的前世到今生,前世,我因为一个错误而错过你,今生,因为机缘巧合,我又回到过去,这辈子我不会再放手!有的人会认为女主是一个渣女,但是我更爱她的态度,我就是她,我没有她的幸运,我只有她的不幸,我希望每个人都像她一样幸运,回到过去找到自己爱的那个人!
  • 豪门挚爱:捡个帝少当老公

    豪门挚爱:捡个帝少当老公

    那个矜贵又清俊的男人自蹭了她车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占了她的家。“先生,我们好像不太熟吧。”胥薇薇纠结良久,还是将他拒之门外。胥薇薇几夜噩梦,梦里影影倬倬都是那个男人。他再次出现,一本正经地道:“薇薇,我观你脉象,必是忧虑过重,缺一味药。”胥薇薇皱眉:“什么药?”男人俯身亲了过去:“我这款苦口良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桑德堡诗选

    桑德堡诗选

    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g, 1878—1967)是一位地标性的美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一生中先后三次荣获普利策文学奖:两次颁给他的诗集,一次颁给他的林肯传记。在他的有生之年,桑德堡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的丰碑,他的诗歌作品——包括《芝加哥诗集》、《剥玉米的人》、《烟与钢》——尤其受到好评。本诗集从桑德堡一生中创作的全部作品集中精选了206首诗歌,囊括了诗人大部分的代表作,填补了国内出版界在桑德堡作品译介上三十多年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