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9400000130

第130章 天下乱象(二)

有了刘备这股生力军,孙坚后顾无忧。两军合力,先是大破区星于长沙城郊。黄忠披坚执锐,于万人中枭区星首级而还。

而后两军又讨平零陵、桂阳之贼,旬日之间。三郡悉平。刘备、孙坚齐上表至朝廷,未几,朝廷封赏下来,进封刘备为广阳侯,封孙坚为乌程侯。

时关羽在侧,回营后心有不忿,道:“主公昔年以一己之力讨平荆州黄巾,又数有军功于国,至今日方得县侯之封,孙文台何德何能,竟一战而与主公并列?朝廷何其不公也!”

刘备责道:“云长,休得胡言,朝廷自有法度,且汝亦亲见文台之功,可曾有虚?”

关羽退下后,刘备心中也自疑惑,他倒不是嫉妒孙坚封侯。而是疑惑孙坚在朝中究竟有谁相助。大汉惯例,不历县之令、长,不得为郡守。袁绍也好、曹操也罢,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历来出仕大致都是郎官、县令(长)、然后有政绩者或入中央或外放为郡守。鲜有未历令、长而直接升迁至太守者。就跟后世,没有基层经验,没当过镇县一把手,高升部级以上的大员就会很艰难一样。

孙坚数任县丞不见升迁,而后转入军中,虽屡有军功,但比之皇甫嵩如何?比之朱俊如何?比之卢植、曹操、刘备如何?皇甫嵩、朱俊也不过县侯、乡侯之封,卢植、曹操未见有封爵,刘备方面之帅臣,屡有殊功,也不过是亭侯、乡侯。孙坚若无人奥助,怎会从军司马、议郎直接拜长沙太守?破了个长沙贼,怎么会直接就县侯之封了?

刘备带着深深的疑惑,返回了帐中。

不过刘备也没打算去试探。他此时的身份和地位,还不足以去拉拢孙坚。且再看看罢。

冬月,太尉崔烈罢,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十二月,休屠各胡叛。

从这时起,大汉彻底乱了,四方兵寇无时不起。叛乱不休,天下骚然,四海动荡。

中平五年春,大赦天下,休屠各胡寇西河,杀郡守邢纪。

二月,有星孛于紫宫。

黄巾余贼郭太等起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河东。自号白波军。

三月,休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又与南匈奴诸部胡人合纵,杀羌渠单于。

四月,汝南葛陂黄巾起,攻没郡县。

六月,益州贼又起,贼首马相托名黄巾,合聚疲役之民数千人,先杀绵竹令,又破雒县,杀益州刺史郗俭。旬月之间,连破蜀郡、犍为等郡,聚众十余万,自称天子。一时声势无两。巴郡太守赵部征发大军讨伐,反被马相击破,杀赵部于阵前……

以后诸月中,天下各地,无有不叛者。或托名黄巾,或是依附之义从。搅得天下动荡,难以安宁。汉家朝廷兵力不济,一时之间不禁焦头烂额。真的是按下葫芦又冒起瓢。乱哄哄一片。

如果说黄巾贼兵复起,还在朝廷意料之中的话,南匈奴叛乱,那就真的是出乎意料之外了。

南匈奴自内附以来百余年,向来唯朝廷之命是从。此番叛乱,却是起源于张温征发乌桓突骑之事。

要说汉家朝廷,以夷制夷的手段还是玩得出神入化的。史料中明载的征发异族蛮兵平定叛乱的事例多不胜数。前番,张温征发乌桓击羌人。乌桓突骑因军粮不继而叛乱归国,与张纯等人勾结叛乱。天子又下诏书着南匈奴发兵讨伐勾结在一起的乌桓、鲜卑叛兵。

南匈奴单于羌渠倒是很听话,他本是前护匈奴中郎将张脩杀了单于呼徵所立。张脩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他对汉廷的命令向来是贯彻到底,说一不二。接到天子的诏书后,羌渠命长子左贤王於夫罗领了精壮出发。

结果於夫罗带了部众刚跑到河东地界,国中部众就发生了叛乱,原因很简单,有人造谣说大汉如今动荡难安,以后只怕战事不断,要这样的话,汉廷不断征发族人,那部落精壮岂不是要死伤殆尽?

结果国中部众就信了,刚好休屠各一部又在造反。休屠各,又称屠各或休屠,南匈奴十九种中血脉最尊贵者,可以说是南匈奴的王族,历代单于便出自此脉。王族都有人叛乱,那还说什么,就一起反了吧。

刚好休屠各部对羌渠单于多有不满,怀念枉死的单于呼徵,于是便聚众十数万,一起把羌渠也给杀了。

杀了羌渠,诸部大人议立单于,本来要立於夫罗,也只有他最有资格。但诸部大人觉得自己刚杀了於夫罗他爹,再立於夫罗为单于,要是这熊孩子继位之后对自己部落进行血腥报复,提起屠刀大开杀戒怎么办?

商量来商量去,刚好於夫罗又统兵在外,又心向汉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另立了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这也是汉室日渐积弱,否则南匈奴岂敢如此?

於于罗在河东,听闻消息,大惊失色,进退不得。只好驻兵河东,自己率了亲信进京哭诉。汉廷自己内部乱成一团,还有心和於夫罗打太极拳。告诉於夫罗暂时不要回去,先帮大汉平了张纯等人的叛乱,然后朝廷自然会支持你登位做单于。

於夫罗也不是傻子,见汉廷态度暧.昧,索性就停留在河东观望,并使人暗通白波贼以为臂援。

大汉朝廷的威信也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平四年,凉州刺史耿鄙被叛兵所害。今年三月,并州刺史为休屠各胡所杀;六月,益州贼马相又杀益州刺史郗俭。

短短年余,屡失重臣。天下不禁惶然。一时之间,三州所在守令,纷纷弃官,望风而逃。于是太常卿刘焉上表,奏曰:“……是时四方兵寇,而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不若改建牧伯,镇安方夏,清选重臣,以居其任……”

刘焉,江夏竟陵人,大汉宗室,鲁恭王之后,曾任南阳太守、宗正等职。他也是见大汉乱象纷纷,估计祖宗气数难继,于是提出这个建议,想全家远迁到交州去避乱。结果天子一听,大感兴趣,表示要考虑考虑。

后来天子一想也对,不如就置州牧,让三公九卿此类重臣担任,让他们担负一州军政重任,来替自己分忧解难。公卿出使地方,自己又可以重新提拔一批人。而地方的烦恼,则全推给州牧,他们解决不了,便治他们的罪。反正不让地方事务再来烦自己了。

天子第一回难得没有听中常侍的劝,一反常态的批准了建置州牧的提议。又觉得姓刘的宗室还是比外人要靠谱,于是出刘虞为幽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太仆黄琬为豫州牧。

至于刘焉,本来求为交州牧,但在等候旨意期间,有术士阴告他说益州有天子气。于是刘焉心中一动,觉得天下如此乱象,而益州与中原隔绝,自己可能没有机会了,但说不定培养培养儿孙,这王气是否就能应在后辈身上?

于是刘焉使钱买通中常侍,诏书下来,出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

因荆州刺史王敏征讨武陵蛮之时不幸阵亡,而荆州刺史之位空缺,于是刘备也在议中,可惜他向来不喜欢结交内朝官,又与何进等勋贵不熟。朝中无人替他说话,而中常侍更是恨他恨得牙痒。于是以刘备年岁太轻,资历太浅为由,拒绝其职位讨论。

朝堂之中波诡云谲,暗底下无数较量数场,于是各地职位纷纷补齐。而其中,却没刘备什么事。荆州刺史去了王敏,又来了一个王睿。这家伙,刘备真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估计又是在朝中使了钱的。

刘备就这样,不尴不尬的客居荆州。天子也不让其解散部队,也不让其领一地太守之职以养军,也不调其去凉州或幽州平叛。反正就是不闻不问不管了。

不过刘备也不在乎。像他一样的人多着呢,皇甫嵩在三辅,带了一枝军,也没人管;於夫罗在河东,也没人管……

刘备知道,虽然自己是处于放养状态,但这种状态也维持不了多久了。到明年,天子身体不大好时,肯定就有诏命下来。就算来不及,自己也不用担忧,到时孙坚孙文台不是要讨董吗?自己一道起兵讨董好了。

刘备此时,不禁有些痛恨起自己的名声起来。名声所累,注定他不能像董卓一样,无所禁忌,为所欲为。董卓他可以拒不奉诏,擅自行动。反正他目光短浅,也没个长远打算。但他刘备不行,不说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就说他以后还想要征服天下,现在就不能胡乱瞎搞。曹操到后面能够一言九鼎,也是他一步步扫平天下后才掌握了话语权。就这样内部还有不少人反对他,挑他的刺呢。

于是,他很有可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董卓进兵洛阳,眼睁睁的看着董卓祸害得大家忍无可忍,关东联盟一道起兵讨董时,他才能够有机会参与其中,兵发洛阳。

至于到时以荆州为基业,还是以幽州为基业,刘备还没有想好。幽州和荆州都是好地方,幽州边兵精锐,民风悍勇,又是自己桑梓之地。若能以幽州为基业,而后俯攻中原,天下可定。但幽州边衅不断,异族虎视眈眈,这也是一个麻烦。

而荆州,地广民富,沃土千里,又是四战之地,顺江而上,可取益州,顺江而下,可取扬州,出南阳兵锋可指司隶、豫州,出零陵、桂阳又可直面交州……这么一个好地方,刘备也不想放手。

转念一想,刘备又忍不住发笑,他想去哪,目前还真不是他能决定的。除非他直接视朝廷如无物,抗旨不遵,否则目前的想法都是空想。

刘备忍了又忍,终于抑制住去和荀彧探讨以何处为自己基业的冲动。打算静观其变。

感谢书友无名神火的打赏和支持,谢谢大家的点推藏。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岳父杀手

    三国之岳父杀手

    穿越到动乱的东汉末年,作为并州境内最恶名昭昭的纨绔,如何为自己正名?谋己谋人谋天下,斗友斗敌斗岳父。芸芸众生,皆位我之下!
  • 盛唐侠骨

    盛唐侠骨

    那一年,阿武重回宫阙。那一年,太极宫前血光飞溅。那一年,大唐的江湖风起云涌。那一年,洛阳的牡丹红透了半边天。
  • 赵德芳贤王之路

    赵德芳贤王之路

    烛影之下慈爱的父皇离世,母后形同幽禁,王叔贬官软禁,兄长自刎而亡,赵德芳与狄妃如何走过皇权虎视下的腥风血雨?身体的伤痛怎比内心难以弥合的悲哀,本书将带给你最不一样的大宋贤王,这里有最真挚的爱情、难舍的友情、逗趣的典故,也有刻骨的伤痛、悲情的人伦……以宋初三朝历史讲述赵德芳不平凡的一生,这本小说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物:多才哀伤的后主李煜、凄美悲惨的小周后、是非难判的功臣潘美、无惧敌寇的忠将杨延朗、善谏贤能的寇准、勇武直率的呼延赞,他们各自的经历令人悲喜交加,更充满无奈和叹息……
  •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下)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下)

    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泱泱中华,在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历朝历代,能人辈出。但应证了三国演义中一句话:“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本书为您讲述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
  • 公子请保重

    公子请保重

    我叫苏寂,我不是老司机,我在荒郊野外慌得一批。……开局一身伤,还没带银两。四周野茫茫,内心很抓狂。伴随着一声天雷滚滚,苏寂来到了这个陌生的朝代。于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苏某人暗下决心,定个小目标:在史书上浓墨重彩一笔?等等,我好像有个退婚的问题……ps:轻松幽默为主,设定莫较真,文笔极菜,不爽轻喷,谢谢合作。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女人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女人是一本百读不倦的书。学做男人先要读懂女人,学做女人先要读几本女人的书。
  • 从前慢今世离

    从前慢今世离

    相识于微时的人,他们见过你最初的模样,知道你的坚强与软肋,知道你描摹梦想的点点滴滴。
  • 忧伤动物

    忧伤动物

    1.马龙的小说使人领略到了她作为随笔作家的睿智和激扬……她是个心思缜密却又热情率性的女作家,从不吝于表达悲喜交加的情绪。2. “忧伤动物”(Animal triste) 这个词组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拉丁语名言,即“欢爱后,每个动物都忧伤不已”。无疑,这部被冠以如此标题的小说让人有不祥的预感,并暗示着宿命的思想。3.作者把回忆与联想相结合使小说的多条线索在不同层次上展开,让小说具有丰满的立体效果;同时,这种创作手法也颠覆了读者素来只喜欢大致跟踪情节的传统阅读方式。
  • 触战

    触战

    风波诡谲的大上海,是否有甘露儿的一丝容身之处,玩世不恭的柳家公子,身份不明的柳家表少爷,哪一个才是甘露儿的感情归宿?动荡年代,一个身无分文的弱女子是否可以在这繁华的大上海生存下去?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异界最强吃货

    异界最强吃货

    对吃货来说,这世上唯一不能吃的就是亏!对于吃货来说,唯一拿的起放不下的是筷子!饭桶是能吃,而吃货是会吃!毕竟就一条鲲,就有麻辣、爆炒、油炸、清蒸……多种吃法。龙头做的猪头肉!凤凰蛋做的蛋挞!麒麟肉做的香辣排骨你确定不来了解一下?书友群:675588302新书《我吃美食得属性》已发布!
  • 明鹿鼎记

    明鹿鼎记

    天启四年,木匠皇帝只剩下三年寿命,崇祯眼下还只是信王。天启四年,他还在山海卫种田打猎,为他的科举路攒着路费。天启四年,他遥望顺天府,仿佛看到了那里的灯红酒醉,夜夜笙歌。我这一生,不信命运,不畏生死,只求轰轰烈烈,快意逍遥。
  • 你是不是暗恋我快穿

    你是不是暗恋我快穿

    小世界的女配跑了,因为她发现,反派暗恋她。分开讲的小故事,甜。
  •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

    【已完结】新书《娘娘每天都在洗白》他高冷薄情,阴鸷难测,将权谋玩弄于股掌之间,却独独将她放在心尖尖上。她是他的嫡福晋,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若音穿越了,穿到了四爷后院,还好是个大老婆,有钱有势有地位!本以为那位爷是个宠妾灭妻的,不曾想是个宠妻灭妾的!后来,她被他宠得有恃无恐,扬言要罢工不干了。“这掌管中馈的权利,我不要了。”她看着步步靠近的男人,还是有些弱弱开口。“没良心的小傻瓜,从来都是你想要什么,爷便给你什么。”他走近她,低沉而磁性的烟嗓,就像是行走的低音炮,“但只一点,爷给过你的,就决不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