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1400000087

第87章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司/法国 莫罗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司》布面油画,206.4厘米×104.7厘米。创作于1864年。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莫罗(1826—1898),法国画家。出身于巴黎的一个建筑师家庭,母亲是位音乐家。他从小就显示出了绘画的天赋,并跟随新古典主义画家皮柯特和夏斯里奥学画。

1857至1859年,莫罗赴意大利游览期间,临摹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提香的作品,并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意大利,他还结识了德加、德复瓦纳,后来又到荷兰去研究伦勃朗的技法。回国后,在1864年的巴黎沙龙展出了油画《俄狄浦斯与斯芬克司》。这是他早期的作品,画面上色彩丰富,艺术语言具有象征性,写实主义手法与象征性形象相结合,给人以唯美主义的感受,显示了独特的风格。

19世纪70年代,莫罗创作了以神话和圣经为题材的油画,以刻画莎乐美形象的作品最为引人注目,如《莎乐美在希律王前跳舞》,它们显示了莫罗的艺术具有真实、崇高和某些神秘的特色。19世纪80年代,他还为拉封丹的寓言故事创作插图,这些用水彩技法制作的小幅作品,笔触流畅,造型精确,画面透亮,富于光的效果。莫罗的晚期作品色彩强烈、常用猛烈的笔触和刮刀涂抹厚彩来作画,画面显得异常的生动和狂放洒脱。他不太注重物体的完整,但形象的整体感却很强。

莫罗是一位隐士,直到1888年才进入巴黎艺术学院任教。他的学生中有著名的马蒂斯等。

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的斯芬克司是狮身人面的女妖,长得非常美丽,也很有学问,曾受到文艺女神缪斯的教养。当她出现在忒拜城时就成了那里的一个大害,她盘踞山口要道,每当遇见过路人就用“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的谜叫人猜,猜不出者即被她吃掉。而此时,忒拜城的国王又被人所杀,王国政府不得不以美丽的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婚约为赏召示天下:谁杀死斯芬克司就当国王并取王后为妻。揭榜者为一过路人俄狄浦斯,他揭了谜底是“人”:人小的时候爬着走,是四只脚;长大以后站着走,是两只脚;老了以后拄上拐杖,是三只脚。斯芬克司便跳崖自尽了。俄狄浦斯当了国王又娶了王后,但不幸的是他就是王子,在无意之间既杀了父王又娶了母亲为妻,当他知道犯了大罪后就自残双目成了流浪乞丐。

这幅画以耸立的山峰作背景,美丽的斯芬克司跳到俄狄浦斯的身上,眼中露出乞求的神色,似乎在乞求俄狄浦斯的宽恕。英雄以坚定怒视的目光看着女妖,毫无同情之意,因为斯芬克司让太多无辜的人丧了性命。在画面的下端,露出一只丧命的路人的脚,暗示以往发生的悲剧。

画中的俄狄浦斯是以一个健壮裸体男子的形象出现的。而斯芬克司美丽的面容和丑陋的狮身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不和谐的怪异。画中人物和环境的造型,以古典主义写实手法与神秘主义境界相结合,形象蕴含着善与恶的强烈对比。

我既不相信我摸到的东西,也不能相信我看到的东西,我只相信我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

大多数画家确信,艺术的成功就在于是否能愚蠢地再现自然,但是只有那些表现自然界的艺术家才能流芳百世,他们的作品才能不朽长存。

见仁见智

莫罗希望创造这样一种作品:所有的爱、温情、梦幻、热情与宗教的渴望都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任何事物都是高尚的、慈善的、有力的,都富有道德和教育意义。在步入神圣未知的奥秘世界时,这个境界里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富有想象力、不可遏制的欢乐,他以对自然的看法和对艺术的信念,在一个波澜壮阔的运动里起着特有的作用。

(路易·玛狄奥)

莫罗的艺术反映了流行19世纪末期的令人扑朔迷离的神秘主义,并使作品具有象征性。他反对印象派的自然主义探索,因此,他所创作的作品充满了梦幻般的神秘效果。这引起一些象征派诗人和崇拜者的赞赏。由于莫罗在写实的技法中表现象征性的理念,包括了传统和现代两种因素,被人们称为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上过渡性的人物。

莫罗在遗嘱中宣布把所有作品捐赠给法国政府。1903年,他在巴黎的故居被改成莫罗博物馆。

同类推荐
  • 中国电影的起源

    中国电影的起源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诞生,确实经历了欧洲国家中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长的实验过程。他们对运动的光学幻觉进行了科学探索与实验。《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电影的起源》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大众阅读。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剪纸:民间剪纸年画

    剪纸:民间剪纸年画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的一种。从题材上可分为人物、动物、景物及花卉、组字等;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彩色、套色、衬色、拼色等若干种;从形式上分,有剪纸、刻纸、撕纸、烫纸和几种形式相结合等,多姿多彩。剪纸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不但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也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个珍贵品种。
  • 色彩学:传统与数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色彩学:传统与数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不仅介绍了色彩的产生、体系、特性、分类、属性、构成、调性、感觉等传统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同时对当前色彩设计在不同专业的运用、数字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色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色彩学慕课的建设与应用等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作了全面的分析。
热门推荐
  • 公子点墨:坐上琴心不思归

    公子点墨:坐上琴心不思归

    一道圣旨,将素未谋面的两个人结成夫妻。一个是京城混世小魔女陆淮湘,一个是江安浊世佳公子贺雏清,性格南辕北辙的两人,对待婚也持不同看法。陆淮湘:我不干。贺雏清:要看淡。陆淮湘:我要逃婚。贺雏清:我来迎亲。……历经波折之后,两人终到皇城,彼时,两人早已深陷情缘,但却迎来更大的挑战。陆淮湘:你走吧。贺雏清:我永在。陆淮湘:我不放手。贺雏清:便跟我走。
  • 岛上猎奇的故事

    岛上猎奇的故事

    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科幻故事的情节不是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 太古集

    太古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檀树

    紫檀树

    一块青玉,一只雪貂,是他们相遇的开始;她的胆怯,她的自私,是他们爱情的结束。
  • 平和与不安分:我眼中的沈从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平和与不安分:我眼中的沈从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以沈从文身边最亲近的亲友对他的回忆,体现沈从文有温度的日常。作者笔触凝练大气,道出了沈老温厚纯良的品性,也刻画出了沈老肝胆相照的气概。
  •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本书为“大唐才子系列”中的一本,评述了实现李白豪放洒脱却又坎坷悲情的一生,书中结合他的诗作,为读者展现了少年意气风发,追求梦想,游历名山大川,广结好友,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狂放不羁,官场失利,报国无门,客死他乡的过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当代人的感慨和反思,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
  • 极品战牧

    极品战牧

    黑暗与光明同时降临,宿命会将他带向何处?命运之门被打开,权利,财富会带来怎样巨大的影响?凭借着强大的战斗意识,层出不同的超强控制手段,他带领着团队不断前进……他,一个网游新手,究竟会达到怎样的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 蚁路高歌

    蚁路高歌

    主要讲一位打工仔阴差阳错之中变身蚂蚁,与蚁后及其它一些异类美女的情路历程,其中的男儿热血,热情,热不要脸,能让朋友们一爽到底。全篇以轻松,搞怪,幽默写法贯穿全文,能让文友一笑喷之是我最大的动力和成就。
  • 杨花落

    杨花落

    小说描写的是鄂东地区文坳山村里的生活,充分展示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复杂、原始的人性斗争。小说围绕村里基层干部的人事不和谐,充分展示了在非常年代里的乡民们的命运,以及人在命运中的沉浮,呈现出一种悲怆的美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复杂又充满伦理、情理、哲理,以及超越生活又合乎情理的人生百态与生活哲理。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默许浮生(精装版)

    默许浮生(精装版)

    她从高大老旧的书架上抽出一本墨绿色封皮的精装法语字典,午后的阳光一下子从书架的缝隙间倾泻过来,炫目刺眼。当她适应了那光线再睁开眼时,她清楚地记得,一个男生光洁的颈项便隔着书架呈现在她的眼前。在那抹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轮廓模糊却柔和,白皙的皮肤在阳光下几近透明。书架后面的人应该没发现有人在偷窥他,他专注地捧着手里的书看了足有一刻钟,或许更久。她当时也不知道这个人就是D大的风云人物,这个连脸都没有出现的画面,却让她一直铭记。然而多年后她才知道,那天他们的相遇并不是一场巧合,巧合的只有——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