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800000014

第14章 李璟(4)

但南唐诸臣,是分宗派的。宋齐丘那边是一派,韩熙载这边是一派。有意味的是,宋齐丘那一派团结得很紧密,韩熙载这一派却处于分化瓦解中。内中的原因只有一个:韩熙载内心太孤傲了,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是值得他推许的。他在南唐几十年,也曾为报答南唐对他这个来自北方的士人高看,而推荐了很多士人给朝廷录用,但究其真实想法,他还是很孤独,没有谁能走入他的内心。江南名士徐铉,在韩熙载死后为他撰写的《墓志铭》中,就说他:"以俊迈之气,高视名流。"以自己的出类拔萃之气概,高傲地睥睨南唐名流。

韩熙载曾在洛阳游学,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但他的父亲因为得罪被杀,他不得不逃离中原,进入吴国。他的好朋友李谷,也是一名士,知道他要南下,就在淮河边的渡口,冒着风险为他饯行。

李谷,就是当初杜重威与契丹决战时的转运使。史称李谷为人厚重刚毅,善谈论。在淮北的小酒馆里,俩人都喝了不少酒。

韩熙载对李谷说:"吴国如任用我做相,我当挥军北上平定中原!"李谷则说:"中原的帝王如任我为相,灭吴国有如囊中取物!"这些虽然是酒话,但也可以考见二人的风采、志向。他俩的友谊一直保留到最后时刻。后周柴荣、南唐李煜时代,有一个痞子文人名叫陶谷,此人被柴荣派往江南去见李煜。这是两国通使的正常来往。李谷就给韩熙载写信说:"吾之名从五柳公,骄而喜奉,宜善待之。"这话说得意味深长。李谷与韩熙载虽然家分两地,别在他国,各奉其主,但二人书信往来不绝。虽然五代十国是个乱世,但书信自由还是有的。不过那时的书信往来主要是靠有人捎带,但是也要考虑到敌国的对峙,万一书信被人告发,也不是耍的。于是二人书信多有隐语。李谷这封信就用了隐语。所谓"五柳公"指的是陶渊明,在书信中隐指陶谷。"骄而喜奉",是说此人骄傲,喜欢奉承。"宜善待之",就有了嘱咐朋友韩熙载要有对付此人的办法。这是李谷给老朋友的忠告。

伪君子陶谷作秀

陶谷这人,实在是史上一个无赖,从后周到大宋,几乎没有几个人喜欢他,都能勘透他的无耻和邪痞。但此人确实有才,而且不是一般的有才,做秘书,行文,头头是道,所以,一般君主也都能对他"优容"代之,优厚而又宽容。

宋人文莹《玉壶清话》记录了陶谷与韩熙载的戏剧化故实。陶谷代表后周出使江南,以为自己来自"上国",那时后周很强大,已经占据了江淮之地,南唐正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所以陶谷见南唐君臣时",容色凛然,崖岸高峻",宴会谈笑之际,他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几乎不说不笑,而且,为了显示自己出使的严肃性,带着公事公办的模样,滴酒不沾。

南唐大臣韩熙载有李谷给他的密信,知道此人毛病在哪里。他又观察了陶谷几天后,对亲近的人说:"我看此人作秀,不是他表演的端介正人。他恪守的这点架子,有办法让他败坏,诸君看我手段。"于是找了个缘由,奉承陶谷说,你懂六朝文字,可以给我们江南留下抄录六朝文的墨宝啊!陶谷想着青史留名,当然愿意。于是就在江南多待了些日子。韩熙载派遣歌妓秦若兰假装做驿馆管理者的女儿,穿了旧衣戴着竹钗,早晚在院子里洒扫。若兰的美丽在朴素的装扮下,别有韵味。陶谷渐渐与她有了巫山云雨之行,史称陶谷"失慎独之戒"。到了陶谷将要辞行北回时,秦若兰索诗,陶谷为她写了《风光好》一阕。

南唐君臣在高雅的澄心堂为陶谷设宴送行。南唐后主李煜命人用珍贵的玻璃巨杯满酌劝酒,陶谷还是过去的模样,端着架子,"毅然不顾",脸上一副大国来使威风凛凛的样子。这个时候,歌妓秦若兰出现。她怀抱琵琶来"侑觞"(劝酒),当堂讴歌陶谷所作《风光好》,词曰:好姻缘,恶姻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若是一般人,此时当惭愧难言。但陶谷惭愧归惭愧,干脆放声大笑起来,还笑得前仰后合,捧腹喷饭,连脑袋上的簪珥都快掉下来了。于是,接过大玻璃杯,一杯一杯又一杯,不断地自己给自己灌酒,史称"几类漏卮",几乎像个漏壶,没底。他就用这种方式为自己遮羞。酒喝高了,又吐了一地,最后倒在满是呕吐物的宴席上,就这样,还不许完,还要接着喝。不要说南唐君臣,就是主持宴席的小礼官,都瞧不起他了。

等到他还朝的那天,南唐只派遣了几个小吏来送他。回到京师之后,经韩熙载安排,一阕《风光好》,早已在汴梁市上传喧开来。

勘破大局名士避祸

韩熙载风流,却不饮酒。南唐中主李璟时代,他得罪了政敌宋齐丘,宋齐丘污蔑他,上书说韩熙载嗜酒如命,狂妄得不着边际,被贬。但南唐主后来知道是宋齐丘诬陷,又恢复了韩熙载的职务。

不过在宋齐丘诬陷事件之后,他看出了南唐王朝的没落,几乎失去了往日的雄心。与李谷作别时的高远志向开始消沉下来。李煜时代以后,他知道他所服务的南唐已经没有大的作为,更渐渐心灰意冷起来。

想当年,韩熙载来到吴国,给刚刚做了皇帝的杨溥上了一份自荐书,那真是才气纵横、气势如虹。明明是求职文件,写得却像天下第一才子的名流画像。文中谈帝王采用贤人非常重要,说"钓巨鳌者,不投取鱼之饵;断长鲸者,非用割鸡之刀"。意思说:您要是用一般钓鱼的鱼饵,那是钓不到巨鳌的;要是用普通杀鸡的刀子,那是斩不断长鲸的。"巨鳌""长鲸"就是南唐的对手,可以指中原诸国,也可以指东南诸藩。文中此类豪言壮语甚多,至今读来,还有回肠荡气的感觉。这是一篇可以与《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相媲美的雄文。文中也说,这样的俊才,"得之则佐时成绩,救万姓之焦熬;失之则遁世藏名,卧一山之苍翠。"意思是:像我韩熙载这样的人,帝王得到,就可以辅佐朝廷建立功绩,足以救助天下百姓脱离水深火热;如果不用我韩熙载,那我可就要隐居起来不再求名,高卧于深山苍翠之中。这样,损失的可不是我韩熙载,而是朝廷、是帝王。

心态变了之后,韩熙载几乎将所有的钱财都用于蓄养伎乐,宴请宾朋。每个月的俸禄散发给艺伎们,有时还不够。他最尴尬的时候,竟去向自己豢养的艺伎们乞讨。乞讨的方式也绝。他把自己打扮得破衣烂衫,装成瞎子老头,手里拿着单弦,让门生敲着板子,在府院中诸位艺伎的住房前讨要钱财。

他实在没有钱了,有一回就向李煜哭穷,李煜给他写了信,挖苦他,但还是"优容"老臣,给了他府库的钱财救急。他的这种行为,显然,任何一个稍稍明点事理的朝廷,都不会重用。

据说,他的放荡不羁成了他没有成为国家宰辅的直接原因,宋齐丘等人就用他纵情声色的日常生活编派他。

所有这些故实,透露了集中在他身上的种种矛盾。他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心灰意冷吗?所以,史上各种猜测不少。那幅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来历就有多种解释。

一种解释说他玩世不恭,天天跟艺伎们混,李煜不满,就让画工画了他搞party的场景,然后将画作送给他,让他惭愧。这是说李煜期待他能振作起来,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有所作为。

还有一种解释是说,李煜时代,后周、大宋都在派遣间谍进入江南,于是李煜对"北人"有怀疑,再加上韩熙载与诸位"南人"的大臣不合,因此,对他就更不放心。于是派遣了画工来偷画他的日常生活。韩熙载勘透这些东西,就故意用淫荡生活自污,让李煜放心。

但我还是相信,韩熙载是个智者,他很可能在用这个混迹于声色之中的生活避祸。但他所避的是未来的名声之祸。他不想在这个偏安的小朝廷--这个朝廷在中原王朝看来,属于"伪朝"--担当大任,以免后来被中原扫荡之后,他被人视为既无能拯救伪朝,同时又无能捍御中原正朔王朝的颟顸之辈。

陆游《南唐书》记录,说韩熙载曾经与一个叫德明的高僧谈话,德明问他为何让家中的女仆、艺伎与客人们风流往来,而不制止。韩熙载说:"吾为此行,正欲避国家入相之命。"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行径,正是为了避免朝廷让我出任宰辅的命令。德明不懂,问他什么原因让他不愿意出任宰辅。韩熙载说:"中原常虎视于此,一旦真主出,弃甲不暇。吾不能为千古笑端。"中原帝国早就对江南虎视眈眈,有朝一日,中原出来个真命天子,扫荡江南,那时候,恐怕连脱掉盔甲逃跑的时间都没有啦!我可不愿意为这个国家负主要责任,成为千古笑柄。

这种看似不负责任的意见,事实上,也是一种政治选择。气节有亏,但大义不缺,那就是顺天应人。这个道理要两分说。归化于正义力量,犹如近代以来脱离极权阵营,轴心国人投奔盟军,就要视为个人选择的正当与合理。吴越钱俶最后归化大宋,无论千年之前还是千年之后,人都应该看到他为江浙一带保留了一份元气,没有将这块富庶之地葬入兵燹。这类选择,自有其合法性。韩熙载用自己的方式,事实上是肯认了中原后周、大宋的正朔性质。这与他初来江南之时的态度不一样。当他鼓励李璟趁契丹灭晋而北上,与草原帝国逐鹿中原时,他对继承大唐而来的南唐是有期待的。但是随着南唐对闽国、马楚的用兵,随着南唐内部的钩心斗角和政治管理的失效,以及李璟、李煜二位君主的弱点呈现,韩熙载看到:南唐,不是一个足以恢复大唐荣光的政治力量。李璟与柴荣比,李煜与赵匡胤比,那几乎就不在一个格局平台上。他见过柴荣,也见过老赵,凭他的识人之明,他懂得,中国的转型,必将来临。说到底,韩熙载有撇脱不开的"中原情结"。他是传统衣冠文明培育起来的一代名士。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的一个初冬,韩熙载曾奉命出使中原,参加宋朝皇太后杜夫人的葬礼。这是他与赵匡胤的第二次见面。

韩熙载第一次见到赵匡胤,还是在后周晚期,那时赵匡胤已经做了后周殿前都点检,中央禁卫军总司令,据宋陆游《南唐书》说,韩熙载曾出使后周,遍观周廷文武大臣。等他回到南唐之后,李璟很认真地"历问周之将相",一个一个地问后周的将相都是什么人。韩熙载说:"有一个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测也。"有一个姓赵的殿前都点检,看人的姿态不是等闲之人,恐怕这人很难测度。等到这位赵点检受禅代周,做了大宋皇上,消息传到南唐,史称"人服其识",南唐人都服气韩熙载的先见之明。

韩熙载第二次见到赵匡胤后,老赵爱才,留在朝中不放他走。

韩熙载在招待所的墙壁上题诗道:我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还至江北时,举目无相识。清风吹我寒,明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诗写得浅白易懂,却很准确地讲述了自己的心情:尽管我曾经是江北人,但我的亲人都在江南。我不想留在江北,我怀念江南的亲人。

赵匡胤闻听此诗,将他放回南唐。这个故实证明,韩熙载晚年已经认识到"真龙天子"在哪里。他不愿意为李煜这个小朝廷葬送自己的名声,但也不愿意背叛南唐,留在大宋。他应该是在极度郁闷中,在担心后世的令名中,死去的。

公元970年,大宋开宝三年,在太祖赵匡胤平定南唐之前四年,韩熙载病死,享年六十九岁。死后被李煜赠为左仆射、同平章事,这个职称已经是宰辅之位。韩熙载死后做了宰辅。

韩熙载当年劝导李璟不要继续在东南沿海用兵,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李璟向"休兵"方向转化。史称李璟在福州、湖南兵败后,知攻取之难,开始接受韩熙载的意见,更开始奉行先主李昪当年咬着他手指头的临终遗言,开始与诸臣讨论"弭兵务农"大计,而不再讨论"恢复中原"大计。

有人对他说":愿陛下十数年勿复用兵。"期望陛下十几年不要再用兵啦!李璟痛定思痛,回答道:"兵可终身不用,何十数年之有!"战争可以终我一世不再发动,何止十几年不用兵啊!但李璟没有想到的是,后周大帝柴荣,却在他已经不准备用兵的时候,准备用兵了。

同类推荐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重生之太子归来

    重生之太子归来

    他是唐王遗落民间的皇太子。他是为天地不容的绝世天才。他是被上苍诅咒的短命少年。他是——李长生。唐高宗十三年,盛唐再现,各路英雄豪杰群雄并起,一场新的风云即将上演。当太子归来,重返大唐,是醒掌天下权?还是醉躺美人乡?是折戟沉沙命陨消?还是风云涅槃长生传?在生命尽头的最后四年时间,在波诡云谲的长安城中,这位天才少年能否逆天改命,重掌天下大权呢?
  • 楚末枭雄

    楚末枭雄

    楚一百五十八年,九月,仁帝崩,新帝继位。次年,改元开宁。来到记忆中不存在的朝代,彭适身为现代人的优势仿佛已经无用了。但身为县令之子的彭适相信,就算是面对未知的历史,自己也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功业。这第一步,就从做一个县令开始吧!
  • 汉末武圣

    汉末武圣

    二十一世纪关云长穿越成关羽,却只继承了一股蛮力,正当他以为会辱没这位历史名将时,王者荣耀中关羽的技能开始逐渐激活。刀锋铁骑、青龙偃月、单刀赴会,问天下英雄,几人能挡此三刀?一骑当千,鞍刀咆哮,血战到底!关羽纵马提刀,遥指贼将尸体,睥睨敌军:“聪明,就该跟我的大刀保持安全距离。”本书企鹅群:561782183,欢迎大家常驻。
  • 鬼谷两千年

    鬼谷两千年

    鬼谷子,谋圣,兵家、纵横家、阴阳家的鼻祖,一生收徒无数。历史系大学生王诩穿越成了鬼谷先生,开启一段守护历史之旅。曹刿、先轸、专诸、孙武、孙膑、苏秦、白起、李斯、张良、卫青、郭嘉、诸葛亮、李淳风、刘伯温……一个个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粉墨登场。这里只有谜一样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天才相师

    天才相师

    少年叶天偶得相师传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往圣继绝学
  • 现代周公解梦180例

    现代周公解梦180例

    人的一生始终都在与梦相伴,也始终被梦困惑。其实,梦是我们潜意识的表露,是人类情感、意象、欲求等内心活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只要我们遵循心理学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就可以轻松地找到梦的成因与规律。吴长坤编著的这本《现代周公解梦180例》不依从迷信盲目解读,而是从科学和心理学等多角度解梦,涵盖人物、动物、植物、食物、器物等十几个方面的梦境,在给您解梦的同时为您出谋划策,力图助您避开航行的风险,达到和谐幸福的彼岸。此外,《现代周公解梦180例》在形式上采用词条的方式,便于您节约时间,让您在第一时间找到答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阎王神昊

    阎王神昊

    一个巨大的玄幻世界即将展示在所有人面前,虹星与阎星的战争,看似只有两个,但各个星球中的真正主宰者都在观望,谁胜谁负,谁也不知道。但,那人类罗昊将使用云仙册,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我就是阎王神昊,这就是我的名字,今后我的名字会响遍整个宇宙。”罗昊在战争中怒喝一声。
  • 寂静中召唤

    寂静中召唤

    本书侧重散文随笔进行筛选。从《点击新西部》选取了几篇,将两首诗歌揉进了散文,还将三篇小小说和四首歌词放入了“生活记忆”中。如此,这本书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大杂烩,但其内核还是散文,还是随笔。这些文章,短的只有几个字,最长的也是由片断组成。这些文章,哪怕一人、一事、一物、一句话、一本书,包括部分诺贝尔奖获奖作家材料的苦心搜集和综合利用,都曾在作者心中泛起过涟漪或涌动过波浪。潮涨潮落,都蕴含着力量和真情。所谓宁静水面,波澜深藏,如那默默的爱;所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那追问和召唤。
  • 古玩生死局

    古玩生死局

    南京城里的古董小贩胡闹突然被卷入一宗国宝盗窃案,一盏由台湾同胞捐赠归国的琉璃佛灯离奇被盗,此灯是明成祖所建后毁于太平天国内乱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在世间仅存的文物,堪称国之重宝,意义非凡。为了证明清白,胡闹着手调查真相,不料却意外窥探到了一个隐藏在清平世界背后的庞大古董黑市,同时还牵扯出了一段建国前风起云涌的历史往事:曾是南京古董三大家族的兴衰与变迁之中居然暗含着关于国宝的明争暗斗,更包藏着人性的起伏纷争。真假佛灯、赝品走私、机关算尽、江湖险恶,在黑吃黑局中局的背后是一个围绕着国宝更大的阴谋,而阴谋之中更是深藏着一个曾经左右国家历史的终极秘密……
  • 没有语言的生活

    没有语言的生活

    本书为东西所作的一部中篇小说,获得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小说讲述的是“不正常人”的故事。父亲瞎,儿子聋,媳妇是个哑巴,这三个残疾人组成了一个加倍“不正常”的家庭,他们却力图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本书汇集了东西的六个中篇力作:《没有语言的生活》《猜到尽头》《目光愈拉愈长》《慢慢成长》《原始坑洞》《迈出时间的门槛》,其中《没有语言的生活》改编的电影《天上的恋人》获第十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 苏轼文集4

    苏轼文集4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时光与你,恰是正好

    时光与你,恰是正好

    作为实习生的她,能进入一个大公司,还被这公司的副总看中了,韩小西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啊?可是,天天被副总的前任挑衅,真以为她好欺负吗?!韩小西当着副总的面毫不留情打脸他前任。然而,副总竟然还帮着她这是怎么回事?“女人,你把她赶走了,你得补上来!”什么?她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