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48800000008

第8章 天长地久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1],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2],外其身而身存[3]。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注释】

[1]以:因为。其:代词,指天地。不自生:不为自己而生存。

[2]后其身:将自己放在别人的后面,指处世谦退、收敛。身先:指自己处在别人的前面,意指自己因为受到别人的爱戴和拥护,所以处在了众人的前面。

[3]外其身:将自己置之度外,不为自己考虑。身存:自身得以保全。

【今译】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存,因此才能够长生。所以,圣人总是将自己放在别人的后面,保持谦退、收敛的处世态度,正因为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爱戴和拥护,反而处在了众人之前;总是将自己置之度外,凡事不为自己考虑,正因为这样,自身才恰恰得以保全。就是因为他是没有私心的,才能够成就自己。

【解析】

靠无私实现“大私”

在这一章,老子集中阐述的是“无私”的话题。老子首先从天地讲起,天地有什么特点呢?天地是长久的。为什么天地能够长久呢?因为天地是“不自生”的。所谓“不自生”,也就是不为自己而生存,天和地从来都不追求自己的长久,它们哺育和滋养着天地之间的万物,但却从来不为自己着想,不为自己谋利,所以天和地才能够长生。

老子为什么这样讲呢?为什么说天地的长久就是由它们的不自生而促成的呢?这还要归结到老子“无为”的思想上来。其实,天地的不自生,正是“无为”的一种体现。老子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生生灭灭看得非常清楚,生存是必然对应着灭亡的,所以,无论怎样处心积虑地图谋自己的生存,自己也都会有灭亡的那一天,这是不会以自身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事情的两个方面都是相对应而存在的。老子在第二章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是这个道理,你一心谋求着自身的生存,你获得了有利于自身生存的一面,可是呢,不利于自身生存的一面也就同时形成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自家基业能够万世永传,对百姓采取了非常严苛的控制措施,可是结果如何呢?秦王朝统治了仅仅十几年就被推翻了。这就是“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一个反面例子。

老子在第二十五章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说明,天地是人所效法的对象。在这一章,老子同样由天地而推之及人,讲道:“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圣人应当以天地为榜样,保持谦退的态度,将自身的利益置之度外。而“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与老子在第二章中所讲的“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同出一辙,圣人正是因为没有私心,才能够成就自己的利益,就如同天地不为自己而生存却能够长生一样。

老子的话很虚,但是,你仔细一想,字字句句都能落到实处,并充满了圆融的思维与永恒的真理。就“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一语来说,我们还可以做出另一层解读。那就是一个人只有“无私”,才能成就功业和美名。譬如许多战乱中涌现的政治家,彪炳史册的伟大人物,如刘邦、曹操、成吉思汗、朱元璋,也许是因为他们成功之后,成为了天下的主人,后来的文人便设定他们从一开始便心怀天下,为夺取江山而“自私”地奋斗。但在他们的创业之初,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他们在一开始,便打出自己要谋取天下的旗号,甚至是表现出给自己打江山的野心,他们多半不能成功,因为这种赤裸裸的行为很难赢得民心,也聚集不起足以雄霸天下的民心和力量。刘邦开始的旗号是除暴秦,他当时的确不是为自己利益(私),而是为这个目标(无私)在奋斗,故而能聚拢人心,吸引天下志在抗秦的英雄豪杰,形成一个巨大的政治军事集团。曹操开始打出的旗号,还有他的作为,都是为了铲除凶暴的董卓,匡扶汉室,拯救苍生(无私),至于他儿子窃国(私),那是他无私的结果。成吉思汗的初衷是为了反抗大金国的残暴统治和压迫,结束草原上的动乱与混战,完全是无私的心愿和行为。正因为其“无私”,最终造就了黄金家族对大草原的绝对统治(私)。朱元璋起兵之初,一是反抗元朝统治者压迫,二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很少考虑个人的利益,最后他缔造出大明王朝,让天下江山姓了朱,那是“无私”的伟大行为所结出的“私”之果。没有“无私”的愿望和行动,不可能成就“私”的伟业。有了“私”的伟业,如果真的以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私),这个(私)也拥有不了太久。

【从政之道】

李固劝黄琼

《后汉书·黄琼传》中有这样两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峣峣,是形容很高直的样子,很高直的东西总是容易残缺的,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的就的是这个道理。一棵树如果在一片树林中显得太挺拔、太高直了,就很容易遭到大风的摧折。皎皎,是形容很洁白的样子,很洁白的东西总是容易脏污的。初降的雪,是很洁白的,但是它很容易就变脏了,可是泥土就不会那么轻易变脏,因为它的颜色本来就不洁白。

这两句话是一个叫做李固的人写给黄琼的,黄琼多次受人荐举,可是都以生病为由而拒绝了,一直都不肯出来做官,李固因为很仰慕黄琼,对黄琼不肯出仕感到很惋惜,于是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通达贤明的君子都认为伯夷、叔齐是很狭隘的,而柳下惠则有失恭敬,(伯夷、叔齐是殷商末期孤竹君的两个儿子,武王取得天下后,他们因为不吃周朝的粮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名士,曾做过鲁国大夫,但是因为生性耿直而屡受排挤,后来隐遁不仕),所以为人不应当学伯夷、叔齐,也不要学柳下惠,而应当采取折中的态度不偏激地行事。你如果确实愿意隐居于山林之中,就像巢父和许由(这两个人都是尧舜时期的隐士)那样,也就罢了;可是如果你心中怀有济世救民的志向,那么现在就正是大好的时机啊。有史以来,就是政治清明的时候少,而天下混乱的时候多,如果一定要等待尧、舜一般的君主,恐怕仁人志士们也就没有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了吧?”

李固又列举了被征召的鲁阳樊君的例子,这个人被召为官之后,朝廷待之有如神明,他的政绩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稀奇之处,也没有什么缺点可供人指摘,但是他却招致了很多的埋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昔时他的声名太盛,而人们对他寄予的希望太深了。接着,李固又说出了几个被召来做官的隐士,可是这些人的功业完全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于是,人们就觉得那些所谓的隐士都是一些沽名钓誉之徒,开始的时候说不做官,可那只不过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从而为自己将来步入仕途捞一些资本。最后,李固说:“希望先生能够以自己的亲身作为来否定那些毁谤之言,做出一番令人叹服的业绩来。”黄琼见到了李固的信,深为赞佩,终于出仕为官,后来为国家和朝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追寻着一条柏拉图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与灵魂结构之间的比较,重新反思了《理想国》的核心主题,以及上述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柏拉图在城邦与灵魂之间进行的比较如何运作,要点何在;并将城邦与灵魂之间的比较置于两个更大的背景之中:一个是古代的修辞理论,另一个是当时的思想竞争,特别是柏拉图与伊索克拉底之间的竞争。作者以其令人钦佩的洞察力与见识,通过挑战利奥·施特劳斯、伯纳德·威廉斯、乔纳森·李尔关于柏拉图的著作,向读者们揭示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以及僭主政治与哲学家的选择。
  •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古代哲学家曾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随着哲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不为自己意识到的偏见、谬误和错觉,比如先入为主、事后诸葛亮、对人不对事(因人废言)、多数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迷信权威,等等。本书总结了在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的61个偏见、谬误和错觉。针对每一个问题,作者用一篇生动的文章来介绍这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家怎样通过思考或实验来解释它们产生的原因、在历史上或现代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案例,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偏见、谬误和错觉。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热门推荐
  • 天才小医妃

    天才小医妃

    医学,法医学双料博士的她,因在药物研发工作,沉迷医道游戏无法自拔,最后历尽千帆万苦终于获得顶级技能“天人合一”就在她仰天大笑之后,她便穿越了……还莫名其妙有了一个“医道系统”?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深中媚毒,还被诬陷跟神秘黑衣男子有不可告人的交易。“爱妾,回家。”她差点被某男的笑容迷了眼。“现在该改口叫皇后了。”她霸气的冲某男勾了勾手指,笑得一脸狡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女友是最强王者

    我女友是最强王者

    哪有什么梦想,只是苟延残喘的活着。电子竞技,我都快要放弃了!
  • 驸马的自我修养

    驸马的自我修养

    卫小白六岁在大唐向虞士南学过字、八岁和陆羽学过茶、十二岁认了阿青为姐姐、十六岁和唐寅喝过花酒,参加过高考、逃过学挂过科、鬼谷门下听过学、太平府中戏过婉儿。可谁想,作为穿越界的老船长,在调戏婉儿之时竟然遇到了霸气无双的则天大帝,逃跑之中落入被时空乱流包围的另一个大唐。被某个霸气的公主绑到琼崖之后,是离开,还是留下。
  • 打造高绩效团队:经理人提升团队活力必备

    打造高绩效团队:经理人提升团队活力必备

    经理人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管人吗,显然这远远不够。经理人不但要具备管人的能力,要需要具备带领下属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目标的能力。这就是带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的能力。我们曾经对比过现实中的优秀经理人与失败经理人,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从本质上来说只有一个:他们所带领的团队绩效不同。我们基于对一百多位优秀的经理人的深刻剖析,最终发现问题的核心——7项团队管理技能。那么,现在就开始高绩效团队建设课吧。
  • 给我一个理由忘记

    给我一个理由忘记

    我爱我的丈夫宋离予,心甘情愿踏进婚姻坟,想为他筑起温暖家。幻想家里有我,有他,有宝宝两仨。可结果,他和白莲花情比真金,我引掉孩子扫下堂。我有千百种理由走开,可又被十四年前的阴谋拖进深渊。当另一人成为我心口朱砂,我为令一人伤心而哑。宋离予才终于信我,我才是他许诺要娶小哑巴,是他恨着不想放手慕穆。小瞎子:【小哑巴,如果我们都活着,我娶你做新娘。】小哑巴:【啊..啊..】这是我追随他,守着他,恨透他,无视他,却依然学不会忘记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男人总是要做父亲的

    男人总是要做父亲的

    几十年后,钟小京千辛万苦求证了这件事,结果令他唏嘘不已。原来,宋梅的母亲韦芸在日本读书时与大学生松井太和相识。松井从帝国大学毕业,没有按父亲的意愿进取仕途,而是潜心研究中国的“玄学”,以图反对日本侵华战争,并且于1939年同他父亲一起来到石图。此时韦芸早已回国并与宋梅的爸爸宋景和结了婚。不久后,松井接到他母亲病危的消息匆忙回了日本。1949年松井的父亲——造纸厂的厂监(驻厂监造官员)回国,临行前告诉韦芸,松井探视母亲的第二年就被征入伍,在渡海的轮船上跳海自尽。求证的信息显示,松井太和跳海后获救,之后不知去向。而韦芸在得知松井罹难后去了日光寺。保存在壁龛里的家书是松井太和写给韦芸的。随着时间推移,鉴于家书的人文思想和历史价值及其实用性逐渐凸显,引起国际国内多方重视,加之各种势力不择手段僭越其中,使得钟小京在人生旅途上遭遇了诸多难以想象的磨难……
  • 白骨精养成记

    白骨精养成记

    职场上求生存,办公室里争名利,金融危机下愈加残酷的生存考验中的职场男女,竞争与合作,对手与友谊,成功与失败,挑战与机遇……这是我的一段职业生涯的真实记叙,这是把一个普通职员养成“白骨精”的真实历程……“我肯定也很渴望能够成为一个在职场上获得成功、拥有炫目光环的女人,所以我也每天都在期待着能够突如其来地得到一次机会,让我崭露头角、异军突起……但是职场就是一座原始森林,每一步都是陷阱和猛兽,只要想迈一步,就会遇到风险,只有畏缩不前一动不动才是最安全的,却也是最没有活力的。所以,必须冒险!”
  • 一品寡妇

    一品寡妇

    年轻俊美的大将军出征西南,生死不明。安顺王爷深明大义,坚持把婚约已定的女儿顾心然出嫁。…古代的顾心然悬梁自尽。……她能蹦能跳的怎么会是先天性的心脏病?这玩笑开的大了。……不嫁不成?那就嫁吧!那儿养着不一样。寡妇要钱不要是非!瞧,衣服漂亮吧?那是!有机会看一眼,人更漂亮!大将军没有成亲,却有个六岁大的儿子?将军府里一大家子热闹非凡?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人多找不到寂寞啊。……一年半后,大将军没死?没死的大将军,带回个心上人?!……推荐新文:《盛世桃花》
  • 我不是侏儒

    我不是侏儒

    身为女神后裔的爱德华老被人叫做侏儒,总有一天,爱德华会告诉所有人,他不是侏儒。
  • 武修为帝

    武修为帝

    丹田被废,被逐出师门的萧恒,偶得武经,以武入道,从此逆天改命,一路高歌。“废物?那是为了扮猪吃老虎!”“天才?那只是我的踏脚石!”浮华乱世,且看萧恒如何登临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