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8500000027

第27章 你们的青春,我们都曾走过(4)

有一天,一个给我辅导中文的学生放出豪言:“我刚刚背下了一本600页的美国小说。”闻听此言,我翻开那本小说,随机翻到其中一页,读了几句,他便流利地背诵了那一整页的内容。他也同样充满野心:“我一定要去美国留学,并且获得成功!”

总而言之,“70后”的精英学生们没有“60后”那么贫穷,也没有背负起整个国家的使命感,但是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对于自身取得成功具有非常强烈的野心,并且一心想要回报父母的期望。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无疑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野心勃勃这一点来看,他们跟日本“泡沫经济一代”的年轻人不谋而合。

发展的代价不该由“80后”埋单

十多年之后的2009年夏天,我作为所属出版社中国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和实际负责人,到北京赴任。那时,北京分公司大部分员工和我的中国客户多是“80后”的年轻人们。

“80后”和“70后”一样,都是独生子女,因此不免会有“小皇帝”的一面。比如说,习惯于向父母伸手要钱,对于日常的一些简单工作总是牢骚不断,凡事不从公司的立场考虑,反倒优先顾及自己。

“70后”和“80后”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在“80后”身上看不到“70后”那种野心勃勃的姿态。

有一次,我和“80后”的年轻下属们在吃午饭的时候,聊起我曾经在北京大学看到的那些野心勃勃的“70后”们,结果他们长叹一声反驳道:“‘60后’和‘70后’这两代人确实是野心勃勃,因为他们的上一代刚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中国从一张白纸的状态突然开始改革开放,‘60后’和‘70后’正好赶上了好时候。无论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先发制人’,‘60后’和‘70后’占尽了先机,尝尽了好处,留给我们‘80后’的只剩下辛劳了。15年前创办一个公司还有可能赚到钱,现如今想要创业可得负债累累,让我们这代人完全没有创业的意识。”

“80”后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买房以及怎样买房。他们也想拥有私家车,但是如果不解决房子的问题,车就没办法买。关于住房问题,“80后”们似乎有很大的意见。

“我们父母那一代人,房子是单位提供的。大约10年以前,废除了福利分房制度,商品房逐步开工建设,价格也还划算。房地产市场也火爆起来。就在七八年前,用自己的积蓄付首付,再跟银行贷款买一套房子还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现如今,想要在北京市内买一间仅有50平米的住房,哪怕我们的工资百分之百都用于还贷,也要花费六十年以上。今早的新闻说,实际上只能用工资的三分之一来支付房屋贷款,这样算起来,完全靠自己的工资拥有一套住房需要花费一百八十年!这几乎是告诉年轻人:放弃买房吧!”

我买了一份下属提到的《新京报》(2010年5月8日刊),找到了他说的那则新闻,当中的确提到:“据新京报调查数据统计,一般的北京市民要在北京四环以内买一套六十平米的商品房,百分之四十四点六的市民需要花费他们六十年以上的收入。”实际上,北京市中心的房价早已超过了东京,但是由于东京和北京的工资待遇相差十倍左右,因此,北京的年轻人根本买不起房。

与此同时,当年在大连召开的大型房地产投资论坛上,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做了主题演讲。任志强董事长在2009年的中国上市企业经营者收入排行榜上高居榜首,年薪高达707万元,堪称“中国的不动产之王”。“任大炮”在当天的演讲中说道:

“现在中国推行的是市场经济,而非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把商品的价格交给市场决定,房地产价格上涨也是市场原理作用的结果,不必危言耸听。本来穷人就没必要梦想住进高档的房子。

“这就跟大学刚毕业的普通员工没有资格分到公司的股票是一个道理。现在的住房价格哪怕拦腰砍断,也会有人嫌贵,既然总有人不满,相信政府不久也会放弃降低房地产价格的举措。”

他的这番话在听众中引发了巨大的不满,有一名“80后”的青年站起来大声说:“你去死吧!”并且脱下自己穿的鞋子朝台上的“任大炮”砸去,保安人员连忙出动,控制了这名青年。看到这则新闻时,我再一次认识到,中国的“80后”们对于住房问题内心有多么不满。

据说,任志强今年退休后出版了回忆录《野心优雅》,回忆60年来自己的成长及中国经济发展,言论再次引发争议。

2011年阴历正月初一(2月16日),北京市政府下达了限购令,意图遏制房地产投机的火爆趋势。这是一项果断英明的举措,北京市的房价暂时回落。

但是,这项举措虽然看起来对“80后”比较有利,实际上并非如此。某天傍晚,有一名“80后”的女下属苦恼地坐在办公桌前,我询问原因,结果还是跟住房问题有关。

“限购令一出,房价确实下降了一成左右,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房价依旧遥不可及,并且受到房价下调的影响,房屋的租金大幅上涨,现在每个月只需交纳2000元的房租,可是从下个月开始,房东要涨到3000元。一个月如果要花费3000元来交房租,那生活恐怕难以维持。”

过去5年间,北京市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从800元上涨到1400元,上涨幅度达75%。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我依照这一比例给公司“80后”

的员工们涨了工资。日本过去从没有哪个“80后”五年间工资上涨高达75%。所以我跟日本人谈及这个话题时,他们都惊讶不已。然而在中国,物价也在大幅上涨。

说到“80后的烦恼”,由于我经常跟很多“80后”接触,发现“80后”的世界里存在一个阶段性的节点,可以称之为“28岁的岔道口”。这代人22岁或23岁的时候大学毕业,之后要么工作,要么读研,要么干脆出国留学。过了2~3年,也就是25岁~26岁的时候,他们的人生将迎来第一次转机:工作了的人考虑跳槽,研究生和留学归国的人考虑就业,只要工资上涨3成,已经有工作的人会毫不犹豫地立马跳槽。

再过2~3年,当他们28岁的时候,又迎来了第二次转机。这个年龄段如果不跳槽,形势就比较严峻了,除非确实才华过人,以后跳槽就比较困难了。换句话说,这是最后一个“跳槽适龄期”。

我在北京工作的三年时间内,面试了150多名“80后”,由此深切感受到“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同样也是“世界第一的人才大国”。因为人才资源丰富,作为招聘方,尽量会录取哪怕只年轻1岁的应聘者。在日本,如此重视年龄的只有体育界和娱乐圈,但是在中国,我在面试“80后”时也会首先确认对方的年龄。如果履历书显示应聘者已经超过了28岁,那么他很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另外,在中国的大城市,28岁正好到了结婚适龄期。因此,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个人生活方面,“80后”到28岁的关头都要做一个抉择,我把它称作“28岁的岔道口”。

如前所述,2009年的北京让我想起了20年前泡沫经济时代的东京,令人无比怀念:国贸三期高达330米,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大型购物中心相继开张,电影院和餐厅人气旺盛,的士特别难拦到,这些景象跟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东京非常相似。

但是,在当时的东京,几乎全体市民都在泡沫经济时期分得了一杯羹,而现在的北京,只有10%左右的“暴发户”和“富二代”们享受到了经济繁荣的红利。作为日本的“泡沫经济一代”,我在北京的高级会所和“富二代”们一起吃饭、喝波尔多红酒,感觉自己的青春时代再次来临了。然而,在北京还有90%的人,特别是“80后”的年轻人们,他们不得不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他们跟繁华的经济似乎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这个现象也从反面印证了中国是一个健全的市民社会。所谓健全的市民社会是指,中产阶级--既非“富二代”也非贫困人口的这一阶层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一般来说,中产阶级的增加带来消费社会,只要中产阶级增加了,社会便会趋于稳定,更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来,“80后”当中也会出不少人大代表,那时中国就有可能迈入发达国家之列。毕竟每年经济以7%的速度高速增长的大国,除了中国,别无他国。

虚拟时空里的“90后”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中国的“90后”。我曾经在东京的明治大学讲授亚洲论,每周一次。来听课的学生超过50人,其中正好有10名中国的“90后”留学生。他们很用功,虽然我上课的时间是在每周六的上午,他们每次都按时上课,认真听讲。

他们这代人有个特点,就是大多数人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电脑了,最迟也从中学阶段开始。

我在北京任职期间,曾去一位在某大学担任教授的朋友家做客,参观了他家小孩的房间,让我大吃一惊。他的独生女儿才刚开始上小学,就已经在电脑上玩画图填色的游戏了。在我的固有观念里,画图填色都是拿着蜡笔在纸上涂。我如实提出自己的疑问,他说:“我从没给女儿买过纸笔。”无论是汉字听写练习,还是算术练习,他的女儿都用电脑操作。

我还去过一位在某银行任职的朋友家做客,他家也有一个刚上小学的男孩,小男孩用爸爸的智能手机开心地玩着游戏。在他们家,“智能手机”几乎就是“儿童游戏机”的代名词。

“90后”操作电脑和智能手机就像是指挥自己的手脚一样随心所欲。与过去的时代相比,在广泛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时代,人类正在逐步异化,这究竟能否称作“人类的进化”呢?将来的历史学家们一定会说:“20世纪末,人类发生了巨大的异化。”

20世纪末,人们跟他人长时间交谈的机会少了。以往我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声音很大,很爱说话”。但是“90后”的留学生们都很沉默寡言。他们插着智能手机的耳机静静地走进教室,上完课后,又戴着耳机默默地走出教室。从这个意义上说,“90后”已经跟之前的中国人有了明显的差异,完全是不同的“人种”了。

“90后”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虚拟时空度过。大学临近暑假的时候,我问一名“90后”的中国留学生:“你打算怎么过暑假?”他答道:“跟平常一样,在家上上网,看看视频。”我建议他:“机会难得,不如出去旅游吧,环游日本列岛?”

二十多年前我读大一的时候,拿到了驾照,跟同班4个同学一起租了一辆车,环游了日本列岛,包括2011年“3·11大地震”中受灾区福岛、岩手、宫城等地,我们当时走过了日本的每一村、每一寨。这份“初始体验”对于我了解自己的祖国大有裨益。比如,要说福岛县农村地区的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可以说这30年来都没怎么改变。

然而,“90后”的中国年轻人是这么回答我的:“环游日本,不过是花钱、费时间、消耗精力的一件事,如果有必要,完全可以到日本各地的观光主页上去看看宣传资料,这样就足够了吧?”

我对这个回答简直哑口无言。对于“90后”来说,虚拟的空间已经转化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了,因此无论什么事,他们都会从虚拟的空间出发考虑问题。

“90后”留学生还有一件让我震惊不已的事。在课堂上,围绕日本和中国存在主权之争的“钓鱼岛问题”,我问这群“90后”的中国留学生:“你们为什么认为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有一个中国留学生是这么回答我的:“只要上中央电视台等的网站看看,就会发现到处都在说‘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现实里的中国和日本围绕一个实实在在的岛屿产生了纠纷,而中国“90后”的回答却是这个样子。当时我就深刻感受到:“90后”浸润在虚拟世界中不要紧,但是他们应该利用虚拟世界来解决现实问题、改善现实状况,而不是一味逃避现实。

在我的课堂上,既有中国的“90后”,也有日本的“90后”。通过观察他们,我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到了“90后”的时代,战后的中国人跟日本人终于保持同步了。

前面说过,中国的“60后”跟日本的“团块世代”(“40后”)非常类似;“泡沫经济一代”(日本“60后”)在精神方面跟中国的“70后”相似,在物质上和属于“80后”的“富二代”相似,日本的“团块二代”(“70后”)在某种意义上也和中国的“富二代”类似。

迄今为止,中国总是步日本的后尘,与日本相差了一两个时代。然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最终2010年的GDP总值赶超了日本。IT革命的洗礼,使得国境的障碍得以简单地“跨越”。到了“90后”的时代,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终于同步了!

日本的“90后”学生们也是戴着耳机进教室,下课后戴着耳机离开。当我说:“暑假可以出国去旅游,多见识下外面的世界。”他们会淡淡地答道:“有必要的时候我会上网查看。”中日两国的“90后”,其思维模式是完全一致的。他们都喜欢动漫、手机游戏等,在相似的文化洗礼下长大。

并且,中国和日本的“90后”一般都没有“将来我想要改变世界”的野心,他们只想着“安安稳稳地生活”。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完全是“小市民”(petit-bourgeois)的想法。这一代人无论男女都在往中性化发展。在中国,2005年李宇春夺得了“超女”比赛的冠军,让我对中国女性的中性化惊讶不已。

有个新词叫“伪娘”,凸显了男性的中性化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IT开始支配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这种动物,也渐渐地中性化了。

虽然国家不同,但中日“90后”的世界观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对中日关系未来的走向非常乐观。如果数年以后发明了性能优越的自动翻译机,中国的“90后”和日本的“90后”一定能迅速成为朋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谁也无法阻挡时代的发展,今后“00后”会成为年轻一代的主流。“00后”的年轻人较之“90后”一定能更进一步,跨越国境的障碍,实现中日大同。

到那时,年老的我定然一手端着白酒,一手端着清酒,与我的北京老太婆共同举杯,对我们的孩子--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说:“万岁!”

同类推荐
  • 张开成功双翼(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张开成功双翼(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本书主要阐述如何以下成功技巧:做人为本,以德立身处世;既方且园,外柔内刚游刃有余;自我砥砺,开发心中的宝藏;好学不倦,知识让人更有力量;张扬个性、塑造良好形象;培养气质,展示迷人的风度;竞争胜出,打拼职场事业有成;广结善缘,赢得广阔的人脉资源;口才致胜:口吐莲花妙语成金。
  • 成大事必知的88条金科玉律

    成大事必知的88条金科玉律

    "成大事者,必然人情练达、世事熟谙。做大事者,做人必如铜钱之像,外圆内方,吃得开,玩得转。古之成大事者,不惟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成大事必须有谋略、城府,谋大事必须要有计策。成大事要广交豪杰,接纳贤才,物色良将。"
  • 每天读点博弈学

    每天读点博弈学

    《每天读点博弈论》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同时运用大量案例讲解了博弈论在职场、生活、投资理财、爱情与婚姻、军事和商业领域的应用,展示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博弈世界。每个读者都能通过《每天读点博弈论》轻松学习博弈论,进而成为生活中的博弈高手。
  • 管好自己,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管好自己,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人生的竞赛本质上是自我管理的竞赛,成功属于那些善于自我管理的人。”本书是这种哲学与理念的实践版!本书通过9堂自我管理课,告诉每一位读者,管好自己,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本书更是一套既实用又系统的自我管理训练方案,能全方位地开发你的潜能,提升你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你身心健康、成就事业、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的必备案头读物和人生行动指南!
  • 主持人社交技巧

    主持人社交技巧

    本书阐述正是这套“秘不示人”的交际技巧,本书作者通过主持人有意、无意的“泄露天机”,进行归纳整理,首次将他们的秘诀献给广大公众——这就是“加减交际术”。
热门推荐
  • 妇科百辩

    妇科百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娇妻:聿少的心尖宠

    重生娇妻:聿少的心尖宠

    【全文完】18岁生日当天,云可儿惨遭表妹与未婚夫设计,沦为男人五年禁脔,女人的无偿血库。五年里,亲表妹顶着她的脸,她的心,成为云家大小姐,荔城第一名媛,与市长儿子订婚,霸占云家所有产业,还不算完,父母、妹妹、亲人都接连惨死两人手中。当心脏再次被挖开,当亲人的鲜血铺满地,她带着滔天的仇恨,踏血而来。重活一世,她誓要让贱人渣男血债血偿。可是这位大叔,我坑人,你挖坑;我手刃仇人,你积极掏枪,是为嘛?你这么多管闲事,以为自己是谁?聿少霸气回应:“是......你、男、人!”1V1,女强男霸道宠文,欢迎入坑开心新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回古代当县令

    穿回古代当县令

    女主角,罗小点,警校高材生,然而在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因为追凶一个穿着古代的抢劫犯,穿越到了古代,而且还正在考试的现场!正在考试!只是考题,完完全全看不懂!抓瞎随意乱写一通,竟然中了探花!还未进宫见皇帝,就出发命案!而那犯罪嫌疑人竟然是那引她穿越而来的人!而此人还是辰国的摄政王!!搞事情!绝对的搞事情!更让罗小点没有想到,这皇帝竟然直接让她当了县令!且在三年内让玉玲县发展起来!被邪魅摄政王纠缠,收复美男,破获各种各样的谜案,一步步的平步青云,一次次的惊天阴谋,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惊险!
  • 二宝驾到

    二宝驾到

    周怡菲和杨致修是一对在省会城市打拼多年的夫妻,终于在城市买了房安了家,但随着二胎的全面放开,两个人面临生二胎,作为独生子女的周怡菲想生个二宝跟她姓,于是小夫妻决定生二胎。二胎生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家庭矛盾,两个家庭同心协力克服困难,迎接幸福的生活。
  • 空间少女的奇妙穿越

    空间少女的奇妙穿越

    身怀空间的云晓曦,来到恋人失踪之处对他做最后的告别,想不到一脚迈出,居然步了她男友的后尘,跟着穿越到异世。新的世界与地球没太多不同,除了一点儿——大小!这里的人都是盘古转世吗?这里的虫子都好大啊!面对这令人震惊的新世界,云晓曦表示: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从天而降,拯救我于苦难之中,我没猜到开头,也没猜到结尾,更没猜到他从天而降时,骑的是一只大!蟑!螂!
  • 那个女孩笑得很甜

    那个女孩笑得很甜

    “后来的我终于明白,真正的思念不是彻夜难眠想你到流泪,也不是大醉后大声地呼喊你的名字,而是我以为我已经彻底忘记你了却在生活最平凡的时刻想起你了,只需要一个背影,一个名字或者任何一个熟悉的场景这些都会告诉我,我爱你这个事实一直以来从未改变过。”“多遗憾,如果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当年一定要把该说的话都说出来。”“如今,看你过得这样好,我终于可以安心离开了……”
  • 重生归来唯我魔尊

    重生归来唯我魔尊

    简介:末世三千年,重生归来,全能系统加身,自此一路高歌,重走无敌路!通俗版:地球半神级至尊强者莫余,于生命最终时刻,归档重生,重回三千年前地球末世降临的时刻。上一世我登临世界之巅,俯瞰众生,却最终眼睁睁的看着爱我的人化作灰烬。这一世只愿不负前尘不负卿,杀遍诸天我称尊!欢迎加入石头成精的正版读者群:重生归来58502315,进群验证!
  • 二次元手办制作师

    二次元手办制作师

    高中生兼职手办制作师的夏浩,在一次制作手办的过程中,无意使手办获得了生命,同时也渐渐接触了“真实的世界”......本书类型为战斗、修行、异世界、无敌、非日常。前期甚毒,请注意食用欢迎加入《二次元手办制作师》讨论群,群聊号码:832912723
  • 盛唐九歌

    盛唐九歌

    唐正,因排行第九,故小名九哥儿。时年其父蓝田县令唐文山,因牵连进天皇天后二圣之争被诛,唐正随母其后几年,求存于蓝田秦岭山下。史载唐正少时顽劣,年十二,家遭大难,其后,却能正其心,诚其意,修其身。在山中时,体悟自然,得知行合一之道。十八岁出山后,更是词绝天下。又因唐正丰神俊朗,浪漫多情,能处处体谅她人,时年,长安女子皆言:不愿穿绫罗,愿依九哥旁,不愿王侯召,愿得九哥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