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8500000015

第15章 愤怒的青春,最难将息(3)

当年还没有电脑,写稿都得用钢笔在稿纸上一笔一画地写。所以一篇5000字左右的文章,如果上司说“太无聊了”,把稿子退回来,我就得从头重写。如果第二次仍旧被评为“没意思”,那加起来总共就要写1.5万字了。所以哪怕我从傍晚开始写,也很快就到深夜了。这样一来,上司就会不耐烦地命令:“你给我通宵重写!”然后自己就先回去了,而我只能留在公司接着写。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好不容易熬夜改完,可如果上司说:“还是挺无聊的!”那我仍旧得重写!

到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件事:我的顶头上司和我的思路完全是南辕北辙。我经常会深度采访,挖掘一些其他报纸或是电视不曾报道过的独家新闻,并且引入美国最新式的报道体裁。当时媒体最发达的国家要数美国,美国记者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客》为据点,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报道体裁。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加入记者个人的想象和类推,这是一种介于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写法,有时甚至还会加入悬疑的手法。

但是我的上司认为,报纸和电视上已经报道过的内容,哪怕是重复的东西,人们也想看。他还认为新闻杂志上的报道,惯用一些夸张的形容词,或者大量引用某位名人的评价,这种很早就有的固定写法,读者都已经习惯了,所以不需要创新写作手法,人们自然会去读。

总之,我的上司是个典型的保守派,而我是个典型的改革派,我们俩可谓水火不容。所以每周,一到截稿日,上司虐我千百遍,我待报道如初恋。那时我觉得,这个上司完全是一个农村出生的草根,他甚至连护照都没有申请过。

然而所谓组织就是,上司能选择部下,部下却无法选择上司。并且那个时代日本公司的常态就是上司甚至可以殴打部下,而部下连一句怨言都不能吐露。因此,我的顶头上司可以对我出言不逊,有时甚至揪住我的前襟痛骂,而我无法反抗,这就是组织的规则。2013年夏天播放的电视剧《半泽直树》打破了日本近30年的收视记录,讲述大银行里出人头地的竞争故事,详细描写了日本大公司内部的上下关系。

日本经历了近700年的武士统治后,于1868年通过明治维新,过渡为以军队为中心的社会。1945年日本战败后,转变为了以“企业战士”为中心的社会,并延续至今。也就是说,虽然日本社会历经多次变革,可谓脱胎换骨,但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却岿然不动。而武士道精神最重要的道德元素就是孔子倡导的“忠”。

所以每当上司对我说“写得真无聊”的时候,我都只能低着头说:“非常抱歉。”有一名优秀的同事,跟我同年进公司做记者,由于受不了日复一日的巨大压力,他在痛打了总编一顿后,当天就辞职走人了。这就是武士道精神所谓的“切腹”,而我没有切腹的勇气,只能一直忍耐。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在被上司痛骂一顿之后,我都会离开公司,到附近的护国寺去,在寺院里大声喊:“混蛋!”寺院里的本尊佛祖看到我,一定会以为我是个狂躁之徒吧。

除了工作上生气,在餐馆吃饭的时候,有件事让我很不爽。倒不是饭菜的味道不好,而是我实在无法忍受刺鼻的烟味。当时的日本,还没有禁烟的概念,餐馆也没有分区域设座位,以避免不吸烟的人被动吸烟。大多数日本人都在吃饭的时候抽烟,其中不乏年轻女性。

我的呼吸系统一直不好,闻不了烟味儿。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吃饭,有一种想吐的感觉。特别是烟味儿附着在寿司、意面上的时候,我简直一口都吃不下。但是在20年前的日本,如果你向餐馆的服务员投诉,也不过是徒然罢了。而且往往其他吸烟的顾客会火冒三丈地说:“凭什么不能抽烟!”并且跟我大吵一架。由于店内并没有规定禁止吸烟,往往就演变成了抽烟的顾客加上服务员针对我一个人的骂战,结果当然是我被扫地出门。

所以,当1995年日本首家星巴克在东京银座的松屋商场背后开张的时候,尽管单程就要花费30分钟以上,仅仅为了喝一杯星巴克的咖啡,我会专程坐地铁前往银座。这不仅是由于当时星巴克的咖啡口感特别醇正,更是因为星巴克是日本最早的一家倡导“店内全面禁烟”的咖啡馆,这一点非常符合我的口味。能够不再忍受烟味儿的困扰,喝上一杯咖啡,在20年前的日本,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日本居然好意思称自己是“亚洲第一的发达国家”,其实真没什么发达。

不久之后我开始学习中文,这个过程中我经常生自己的气。从小到大,无论是学习语文、数学还是英语等科目,我从来没遇到过跨不过去的坎儿,但是学习中文我却屡遭挫折。

很多日本人觉得中文跟日文一样,都使用汉字,所以很简单。这完全是个错觉。的确,哪怕不懂中文的日本人翻开《人民日报》,也能区分出眼前的新闻报道究竟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文化方面的,因为“政治”和“文化”这两个汉字和日文的写法一模一样。

追溯汉字的历史,你会发现古代日本使用的所有汉字都是从中国引进的。那时没有版权特许权类的概念,是中方给我们免费提供的。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开始逐步把外来语译成汉语词汇,这时,日本人创造的汉语词汇反倒被中国引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譬如,中国人现在普遍使用的“共产党”“革命”“社会主义”等,都是中国古代没有的词汇,这些政治、经济概念上的词汇,大多数是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访日的留学生从日本带回中国的。

然而对于日本人而言,中文简单易懂只是因为汉字的“外形”与日文相似而已,一旦想要开口说中文,那发音的差异就好比隔着一座比富士山还要高的山。因为日语的发音只有“五十音”,而中文的发音多达405种。

学习中文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口中就像有一个交响乐团。日语的发音顶多就是小提琴、大提琴跟低音大提琴的合奏,而中文的发音还要在这些弦乐器的基础上加上木管乐器、金属乐器和打击乐器等等,各种各样的乐器必须齐上阵。不仅如此,中文里还有日语中没有的四声,四声就好像交响乐团的总指挥。实际上我在学习四声的时候,就好像指挥家挥舞着指挥棒那样,时而仰起头,时而低下头,才能准确地发出四种声调。

最让我觉得难为情的事是,“我是日本人”这句对于日本人来说非常基本的一句话,总共才5个字,我却用了将近半年时间才能准确地发出这5个音。对于日本人来说致命的一点就是,“日”这个字当中“ri”的发音是最难的。同样,酷暑难耐的夏季,日本人也没法儿开口说“热”

字,因为“re”的发音同样很困难。

无论如何我都发不出“r”的音,我的中文老师对我说:“那么,下周再接着过来练习吧。”于是我很不甘心,生气地离开了教室。然而下周,下下周,我依旧发不出这个音。最后我甚至带了把勺子去教室,把勺子含在口中以矫正舌头,进行痛苦的发音练习。

汉字就在眼前,我虽然知道它的意思,却无法读出,没有比这更折磨人的了。苦苦练习却没有成效,我的中文老师责备我道:“中国13亿人都能很平常地发出这个音,为什么你就不能呢?”让我觉得更加无地自容了。因此我对自己感到特别愤怒,气得乱挠头发,或是打自己嘴巴,这样的事不是一次两次了。

经不住这样反复的折腾,大部分日本人都放弃学习中文了。现在,日本的大学生有一半以上正在学习中文,但是恐怕90%以上的学生在没能正确发出“我是日本人”这句话之前,就大学毕业了。几乎可以说是学无所成。

北京大学附近有一所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这所学校的日本留学生每天晚上都在重复着一个“悲剧”--他们一旦出门去玩儿,就没法儿回学校了。

当时北京还没有地铁10号线,留学生们回校几乎都得打出租车。但是“语言学院”这四个字的发音对于日本人而言非常困难,初学者往往涨红了脸也发不出这四个音,出租车司机更是听得一头雾水,觉得“这些个老外讲话完全不知所云”,因此拒载过他们。有的日本留学生怒而回国:“连自己留学的大学叫什么名字都念不出口,这个中文不学也罢!”

这一点我倒真该感谢自己的留学地北京大学,这个校名对于日本人而言比较容易发音。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我来谈谈愤怒的本质吧。从前我拜访过日本一位著名的精神医学家和田秀树先生,据和田博士研究,愤怒的根源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大脑边缘系统的愤怒。边缘系统又称“古脑”,从动物的进化过程来看,“古脑”在古代就已经发育完成。例如人在被殴打的时候,边缘系统最先反应。这时边缘系统会向交感神经发出指令,要么本能地还手击打对方,要么立刻逃离。狗对着人狂吠也是来自边缘系统的一种反应,是愤怒的本能表现。

另一种愤怒来自只有人类才进化出的大脑皮质。人在被殴打的时候,可以进行冷静的思考:如果我现在还手,对方太过强大,自己根本不是对手,或者很有可能会以故意伤害罪被逮捕。最终得出结论:目前暂时忍耐,等来日想办法用其他的方式报复。大脑皮质抑制从边缘系统产生的本能的愤怒之情,并在一定时间内作出最合适的反应。怨恨也好,前面提到过的嫉妒心理也好,都是来自大脑皮质的愤怒情绪的一种延续。

人类存在瞬间性的强烈愤怒之感以及持续性的缓和的愤怒之感,这两种愤怒通过复杂的组合,决定我们在实际情况下采取何种举动。

那么,人们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愤怒呢?和田博士说,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时候,用中国的说法就是“丢面子”的时候。无论是谁,都有自尊心,被他人辱骂,或是被人看轻时,都会感到愤怒,这是因为伤害到了个人的自尊心。

日本六大报纸之一的《日本经济新闻》每周六都会有一个“盘点常识”的栏目。前几天我在这个专栏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愤怒”的特辑。依据报道,人的愤怒情绪产生的根源多是由于“计划被打乱了”。例如,跟男朋友约好晚上6点见面,但6点半了他还没来,于是女孩子很生气。那么她生气的原因就是“计划被打乱了”。

再比如说,员工提交了一份报告,上司看完后勃然大怒,喝道:“写的什么破玩意儿!”这时发怒是由于员工所提交的报告比上司预期的内容要差,上司的愤怒产生的原因也是“计划被打乱了”。父母对孩子生气也是一个道理,父母所设想的计划被孩子莫名其妙的行动完全打乱了。

那么,当发现自己很生气的时候,该注意点什么呢?特辑中指出了两点:

一是不要随意在脑海中自行编故事。例如,刚刚提到过的,跟男朋友约好了晚上6点见面,过了30分钟对方依旧没到。这或许仅仅是因为交通拥堵,公共汽车晚点了,如果女孩子陷入胡思乱想之中,“一定是他不把我放在心上,所以故意迟到的”,“说不定,他在见我之前,去跟别的女孩约会了”等等,这种随意编造的故事只会进一步助长愤怒之情。

同类推荐
  • 若无好天气,就自己成为风景

    若无好天气,就自己成为风景

    这是一本让你活得通透的成长之书,也是一本提升女人内在的优雅修炼手册。写作十年,人称“心灵疗愈师”的蒋婵琴,感动过数百万读者,抚慰过无数颗受伤、迷茫的心灵。很多女性读者在遇到生活、情感、事业上的问题时,都会来找她倾诉。这本书直击女人内心,切中痛点,从而让人豁然开朗,获得心灵的平静。她的文字,如同流水一般,润物细无声,往往一句平常的话,就能触及人心。很多读者说,读她的文章,就像是在给心灵做SPA。本书精选了蒋婵琴十年散文,从情感、婚姻、家庭、自我成长等多个方面,为你指引方向,抚慰你的心灵,帮助你在这复杂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归属,当下不惧,未来不迎,成为一个真正优雅的女子。
  • 不迷茫!我的第一本职场指导书

    不迷茫!我的第一本职场指导书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惑:面对海量的校招社招信息无从下手;确定好了职业规划,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公司?总是面不上自己理想的岗位?工作一段时间,但反而越来越迷茫;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犹豫是否要跳槽;……本书作者为从事人力资源领域十数年的资深HR,在实现自身职业成长和成功的同时为职场人士提供咨询服务,累计解决了上万个职场困惑,在书中,他将教你如何摆脱以上困惑并在职场风生水起——N种方法慎重择业!
  •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如果陪伴父母与追求人生不能两全,你会怎样选择?在作者威尔·施瓦尔贝处于风光无限却也疲惫不堪的职业巅峰期时,母亲突然查出癌症晚期。两难之间,威尔选择了陪伴母亲走完最后的时光。但是威尔一直不知道如何与母亲沟通并自然相处,直到他们开始共读一本书。在固定进行的读书会期间,他们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从热门惊悚小说到经典畅销书,从诗歌到悬疑故事,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借阅读,他们探讨了勇气、信仰、陪伴、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分享着各自对文字和生命的态度和观点。
  • 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

    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

    《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将和你一起探寻关于右脑的一些知识,引导你打开你的右脑宝库——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你在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工作上的创造能力、艺术上的想象能力,都决定于你的右脑。你的右脑是否也在沉睡中?人的大脑拥有无穷无尽的潜力,但如果一直让它处于闲置与沉睡的状态,它的能力就会退化。开发它吧!“地球上未开发比例最高的地区,就是介于我们两只耳朵中间的方寸之地。”美国科学家代尔·欧布莱恩如是说。
  • 理想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理想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热门推荐
  • 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本书带您进入心理学的殿堂,让您更深层的了解人性!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心理困惑和苦恼,都是可以在心理学面前迎刃而解的。然而,由于很多人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还很肤浅或者存在误解,使得一些问题逐渐恶化,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像恋爱、婚姻、自卑、人际关系以及失眠、焦虑、忧郁等等问题。我们用敝事的形式来编辑本书,通过生动贴切的故事,为读者铺就一条通往心理之门的康庄大道。使读者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解心理学上的各种知识。期望读者在读完本书后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心理学,并将之应用到现变生活中,相信必能让自已的身体健康和事业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 妃常狂傲你别惹

    妃常狂傲你别惹

    凌家小姐一无才二无德,却偏偏狂放不羁,嘴毒心狠,失了清白,惨遭退婚,一夜间沦为全城笑柄,众人唯恐避之不及,她非但不知悔改,又去勾三搭四!不打不相识,她惹上最不能惹的王爷,一道圣旨,她迫嫁入府。婚后生活不安定——内有王爷要斗,外有仇人要惩……
  • 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幻二中

    魔幻二中

    其实没多少人的高中是在初恋、打架、追逐潮流中度过的,大多数人的高中都是厚瓶底眼镜、一方课桌和摞得高高的书。但是现实的魔幻之处在于,它之所以这样表演,自有它不可抗拒的理由。
  • 我有一个仙魔群

    我有一个仙魔群

    林昊意外获得仙魔群,每一个群成员,都是能载入修炼史的超级大佬,他们为了获得重生机会,各种仙术与天功拼了命的献给群主林昊。元始天尊:群主大大,我有一门无上天功要进献。无始大帝:群主前辈,我有一钟名无始,可逆伐诸仙,送给前辈。叶天帝:都闪开,尔等的天功都太弱了,看我的!【更多精彩内容,请加入书架,轻松阅读。】
  •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孔子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浑身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由其弟子及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本书将南怀瑾先生解读《论语》的智慧与一个个历史故事相融合,向读者展示《论语》的思想精髓和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让我们重温儒家经典。作者的讲述既贯通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内心彷徨不安的现代人积极思考,提高生命智慧,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 一束鲜花改变人生(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

    一束鲜花改变人生(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幻世游龙劫

    幻世游龙劫

    神龙意志咆哮中原,龙生九子破碎成兽!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儒墨道法,温烈醇冷,诸位试图品味主人公其中风趣。正邪对立,阴阳守恒,终究是亘古不变,还是造物弄人……
  • 灰色的斑马线

    灰色的斑马线

    这天,章强收到一封信。他深感意外。他有许多年头没有接到信了。一是和原来同学朋友少有联络。二是即使联络,可用的工具有很多,像电话,伊妹儿。信已成为一种古老的交流方式。对他来说,它是神秘而幼稚的,在他的少年时代曾承载了过多的欢乐忧戚,是该作为古董来压箱底的。而他从没有翻箱子的习惯。信总叫他想起对白丁曾有的追赶的痛苦。而这封信,的确也提到了白丁。确切地说,这是一封匿名信,隶书打印,但他读出一腔的火药味。看来,这是白丁的一位爱慕者。他仔细看了两遍。想不出身边哪个人像信的主人。
  • 那一束阳光

    那一束阳光

    "书里说每个女孩都是公主,无论在破阁楼还是城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