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9300000032

第32章 楚长城:“中国长城之父”

罗哲文先生生前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为保护长城奔走四方,对长城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被誉为“长城研究第一人”。

但是,不为外人所知的是,罗哲文先生钟情一生的长城,除了那条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横亘祖国北方的万里长城外,他的心中始终还牵挂着另外一条少为人知、神秘莫测的长城,那就是楚长城。

楚国在武王、文王、成王、穆王时期(约从公元前741年至前641年),国力逐渐增强,并将势力范围慢慢覆盖周边地区,灭掉了周围几十个小国,扫清了通往中原的道路。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其时尚不满二十岁。这位年轻的君主“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令诸侯刮目相看。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北上争霸,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楚庄王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称霸中原,威播四方,使楚国霸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后人称之为“天下大事尽在楚”。

庄王后期的楚国疆域,西北到武关(今陕西商南县西北),东南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县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为防备晋、齐的进攻,楚国开始在北部边境地区修筑一系列叫做“方城”的城墙。

楚国修建长城一事,在文献中亦有反映。如《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公元前656年,春秋霸主齐桓公率八国军队讨伐楚国。楚国派使者屈完见齐桓公,陈以利害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意思是齐军是越不过“方城”这条防线的。屈完所说的“方城”,就是楚长城。《史记·齐太公世家》也有类似记载:“君以道则可;若不,则楚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此外,《汉书·地理志》也明确指出:“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

根据上述文献资料综合考证,楚长城的位置,西起今湖北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县,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叶县,往南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长度近500公里。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道长城正好处在当时楚国都城郢都的北方,对于防御较为强大的诸侯邻国秦、晋、齐等的进攻,至关重要。

楚长城的修建很可能在楚文王灭申置县之后,即公元前688年之后,最迟应修建于公元前678年灭邓之后。据文献记载,楚成王十六年(前656年),楚齐召陵会盟之前,楚长城已开始发挥作用。

楚文王继承武王的开疆拓土战略,国力日渐强盛。这个时期周天子王道中落,诸侯国越来越强大,开始出现诸侯称霸局面。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率诸侯之师惩伐不尊周礼的国家。楚文王向北扩张,伐申灭邓的同时,也面临着齐国的威胁。那时楚国尚未强大到可与齐国一争高下,因而继续修筑长城以加强防御。

从《左传》第一次记载“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到《史记·楚世家》说“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方城之外必为韩弱矣”,即最后一次利用方城,间隔了376年。如按楚国修建方城的时间在公元前688年稍后计算,方城的修造和使用时间长达400余年。这400多年正是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加剧的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楚方城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修建最早的长城,也是建筑和使用时间最长的长城。所以,当1998年6月,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游览北京慕田峪长城时,曾问道:“这是否是中国最早的长城?”当时,陪同一旁的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回答说:“这不是中国最早的长城,中国最早的长城是楚长城。”

而被誉为“长城研究第一人”的罗哲文先生与楚长城结缘,则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1952年,罗哲文先生开始参与长城维修项目,与长城有了很多接触。为了使导游更准确、更科学地介绍长城,他编写了一本《万里长城·居庸关·八达岭》的小册子,其中涉及楚长城的介绍。他写道:“关于楚长城的建筑形式,由于保存的遗址尚未查清,目前尚不能确证,但从历史文献记载上我们还能得知一些情况。”也正是从那时候起,罗哲文先生开始关注和研究当时鲜为人知的楚长城。

长城有别于一般城墙或方或圆的形状及封闭状态,是非封闭的、有一定长度的城墙,还具有军事防御功能所需的烽火台、关口、壕堑、关堡等。同时,长城的出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是单个防御性的城墙,后来由这些单个城墙发展成为分布广泛且相互连接的列城,当这个防御体系达到一定的长度时,就形成了长城。罗哲文先生根据毕生对长城的研究心得,认为认定古代长城,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即文献记载、考古发现、连接墙三个要素。因此,他对楚长城的考察和认定也紧紧抓住这三大要素。

1981年麦收时节,年近六旬的罗哲文先生用两个月的时间考察了河南鲁山、叶县、方城、舞阳、舞钢、宝丰、泌阳、南阳、邓县、内乡等地,寻找楚长城的沧桑身影。

2007年,83岁的罗先生再次来到河南。在前往叶县闯王寨的时候,车停在一道土垄上,这道土垄东西都望不到头。罗先生沿着叶县及与方城县交界处的土垄徒步考察了数十里,基本没有大的间断。在舞钢市平岭村,罗哲文也发现了同样的遗迹。这道土垄的经行路径,与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卷三十一“叶东界有故城,……南北联绵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的记载完全吻合。综合实地考察结果与文献记载,罗先生认定这些“貌不出众”的土垄就是楚长城。

此外,著名学者杨宽先生也认为楚人筑有长城,且多在河南平顶山境内。

中国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先生在叶县境内考察时,认为河南民间所说的“土龙”即土垄是修建年代不晚于战国的楚长城遗迹。2009年,他在叶县保安镇境内的楚长城考察时,在一处遗址上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陶器残片,为确认楚长城找到了关键的实物证据。

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认为,从公元前688年楚灭申到公元前223年秦灭楚的460多年间,豫南的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等地属于楚国辖地。后经东晋、南宋、明末,虽也有过小规模的短期战争,但均没有修建大规模长久性军事防御工程的必要。在平顶山及南阳境内发现的古城寨数量多、规模大,寨与寨之间有联系,且城寨均位于关隘要冲,应该是春秋时期楚国所修长城遗迹。由于修建年代最早,所以,他形象地将楚长城称之为“长城之父”。

2010年,河南省文物局正式对外宣布,通过田野考古学的方法,经过数年探索,确认找到了被称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第一次确定了楚长城的地理位置和走向。拂去神秘的面纱,楚长城的面目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

横亘千里的楚长城为我国修筑最早的长城,始建于春秋早期,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在河南境内,楚长城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4市的25个县(区)。从现存遗址的情况看,豫南楚长城分北线、东线和西线,整体轮廓略呈“∩”形,故称“方城”。楚长城的构筑风格各异,如叶县夏李乡高楼山以东及方城县杨楼乡的楚长城特点一致,即以绵延几十公里的人工修筑的墙体为主;舞钢境内的楚长城则是山险和扼守山谷的人工修筑的墙体相结合,共同组成防御线;泌阳境内的楚长城则是凭借山险,以关堡或城址扼守古道、关口为主的防御形式。

总体而言,楚长城是依地形(高山、低山、古道、河口、关隘等)修筑呈带状密集型分布的整体相连的关城,形成一个庞大的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楚长城与以后的秦、汉、明时期的长城相比,稍显古朴、单调,但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

2011年,河南省方城县有关专家和领导来到北京,向罗哲文先生汇报了方城楚长城的考古发现,年近九旬的罗哲文听后,非常高兴地说:“方城存在楚长城,验证了我五十多年来坚信楚长城必然存在的判断,也圆了我多年的心愿。这是中国长城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更是我新年收到的最好礼物。”欣喜之余,罗先生题写“中国方城:天下第一古长城”,并即兴赋诗:“闻说方城现楚垣,遥看北塞望南天。千年疑案今终断,爱我长城不朽篇。”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区,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民间传说,楚国在今竹溪一带曾修筑过长城。那么,湖北境内如今是否有楚长城遗迹呢?如果有的话,究竟有多长?具体分布在哪里?

2008年,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湖北省组建以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十堰市文物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长城资源调查队,展开楚长城资源田野调查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上摸清了湖北省境内长城资源的“家底”,掌握了湖北长城资源的特点,丰富了中国长城资源的内涵,对深入研究湖北省乃至楚长城资源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湖北境内古长城地处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地区,因此一直藏在深山无人知。通过这次调查,发现了一批墙体、烽火台、关堡等长城遗存。其中长城墙体37段,总长度接近18公里;关堡9个,敌台9个,铺房5个,烽火台2个,主要分布于鄂西北竹溪、竹山与陕西的分界线上,包括竹溪、竹山、郧西、郧县、丹江口、房县等地。历经岁月磨砺和人为破坏,湖北境内的长城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

通过综合文献、考古等诸多证据初步判定,湖北省现存的长城遗存是春秋战国及以后多个历史阶段形成、演变发展而来的。

湖北古长城修筑的作用,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楚国与诸侯国之间的防卫。后世地方官员为了保护地方安定,也曾修建和加固,比如竹山、竹溪一带现存的碑刻,即记有清朝嘉庆年间修筑防御工程事宜。

湖北古长城的修筑,主要是利用天然的山势,人工与自然相结合,一般由断断续续的石墙或土墙、众多的山寨、天然的山体构成,其选址、布局、砌筑方式等有别于八达岭长城等北方古长城。

作为一项影响大、分布广的重要文化遗产,湖北古长城一直鲜为人知。此项调查结果不仅为长城资源的切实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也为研究我国长城遗存的多样性增添了新内容。

楚长城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修建最早的长城,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长城,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城之父”。在楚长城所经过的楚国故地,当地老百姓亲切地将楚长城称之为“土龙”。土龙,一个多么朴实的名字,一个如此传神的称呼,它虽然不如万里长城巍峨壮观,但同样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象征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内涵,见证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刘玉堂张硕)

同类推荐
  •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 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

    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

    本书收录之短文,除刊于电影杂志的若干影评之外,盖源于《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上作者的专栏文章,大部分文章基本因事而写、有感而发,共同特点是锁定当下的“文艺”和“文化”,聚焦“批评”,更属意于话题性和思想性,是一部颇具阅读性的文化批评杂文集。
  • 帕尔哈德与西琳:维吾尔族爱情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帕尔哈德与西琳:维吾尔族爱情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是我国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诗人阿不都热依木·那札尔(1770~1848)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多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作品通过古代王子帕尔哈德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及其和美丽的西琳公主的恋爱故事,歌颂了劳动,歌颂了勇敢、忠诚、不贪富贵、不畏强暴的高贵品德,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追求,也寄托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的不满。
  • 国学在台湾

    国学在台湾

    在当前这个处处充满浮躁气息的社会,国学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坚持对国学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国学智慧的浇灌下做一个更出色的中国人。国学本身所涵盖的内容是复杂而又多样的,它不仅包括了在古代中国长期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学说,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相关的学说派系,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国学就是这个古老的民族永远都不会割舍的文化之魂,是了解这个民族的正面与侧面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需要这么一本书———《国学在台湾》。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热门推荐
  • 暖风多情

    暖风多情

    结婚登记的当天,景晓萌发现未婚夫竟然另有心思,一怒之下,脑子脱线,她直接相亲找了个老公。老公有三高:颜值高、智商高、身价高。
  • 浮华梦碎:豪门长媳

    浮华梦碎:豪门长媳

    一个平凡的孤女,有机会嫁给大户人家的少爷,本该如灰姑娘遇到王子般美好。谁知才刚拜堂入门,便迎来了丈夫的死讯。受尽世人的冷眼与奚落,哪里知道,这男人有一天还会活着回来。原本以为苦尽甘来的她,只想本本分分的相夫教子。然而,丈夫的拈花惹草,婆婆的别有用心,情敌的上门挑衅,她无端被卷入复杂的恩怨斗争中,心力交瘁。在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腹中的孩子时,却被丈夫灌了一碗苦药,从楼梯上滚了下去……她被扔在了乱葬岗,在绝望中的相遇,让她邂逅了此生的真爱。可身世之谜的揭开,彻底打破了她生活的平衡。到底是和所爱之人长相厮守,还是意难平,重新回到魔鬼的身边?
  • 我在公墓看大门

    我在公墓看大门

    作为一个扛过枪也开过枪的退伍兵,我以前从来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封建糟粕,但在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我才知道这个世界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有很多东西的确是常理和科学无法解释的,然而它们却真实的存在着,并且就在我们身边。当初我也觉得白天黑夜都在埋了几万人的公墓里泡着,隔三差五遇见点儿不干净的东西应该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很奇怪,开头两年一直都平平静静,什么特别的事情都没有发生,直到那个人出现之后,所有的一切就都改变了……而我写下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希望那个人能够看到这些东西——我希望还能见到他。魑魅魍魉,鬼蜮人心一个公墓临时工的见闻实录。
  • 贞白遗稿

    贞白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牌校草独家爱

    王牌校草独家爱

    逃婚救个奇怪老头,谢礼竟是一个王牌校草外加一个小宝宝?好吧,她是淑女,她忍了!可是,这校草也太得寸进尺了!夺她初吻,还让她负责?阻她追男神,还说她笨蛋?更过分的是,竟在全校广播,让她回家喂奶!?感觉她好欺负是不是……走,外面单挑,胜者为王,败者?撞墙!
  • 盛嫁逃妻:冷少别来无恙

    盛嫁逃妻:冷少别来无恙

    一年前柏逸庭惨遭弟弟暗算,车祸昏迷。作为柏逸庭的小情人,夏婉柔也受到了弟弟的威胁。为了柏逸庭的安全,夏婉柔自愿毁了右手离开了柏逸庭。然而一年后修养归来的柏逸庭误以为夏婉柔背叛了她,对她百般刁难,害她丢了工作。甚至将她囚禁起来……在她逃离后,误以为她和设计师高铭在一起,更是对她百般折磨,还令她怀了孕……
  •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言”是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他们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
  • 三界偷天师

    三界偷天师

    素手轻挥研磨盘,调出尘世万盏香。荒城一直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据说迷茫的有缘人会在夜半子时的时候走进一家香料铺子。这里出售尘世间最神秘莫测,诡异神奇的香,可以帮助你完成你的愿望。每一盏香,都有着自己背后的故事。每一种香品都汇集了世间最珍贵的香料,等待着自己的有缘人。
  • 予你盛世无忧

    予你盛世无忧

    当初他说,他想要这繁华盛世。她便为他得来这江山如画。后来他十里红妆,娶他心悦之人。婚礼当天,她携打败外敌的消息诚心地祝福他。她为他换来这盛世,为他绣这锦绣山河,为他远征边关,为他……失了自己的心。他不知她为他付出所有,她更不知他爱她之深……最后也不过,她繁华落尽,他盛世无忧。
  • 我兜里有张卡

    我兜里有张卡

    穷途末路的小职员意外角色交换为平行宇宙间游戏玩家。嫁祸卡,均富卡,小福神各种游戏道具登场,玩转一场现实版大富翁。2.0版本bug是系统故障还是人为破坏,电影角色扭曲现实版陆续登场,角色间爆笑对决,看小子如何纠正系统,让一部部经典电影回归正轨,现实世界中纷争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