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5100000049

第49章 人物称谓(1)

姓的起源

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昧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

氏的起源

氏是姓的分支,大约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贵族女子称姓。而卑贱者则以职业称之,如奕秋、庖丁等,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只是通称。

确定姓氏的缘由

汉代以后,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根据现有姓氏推究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龙、柳、梅、李、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司徒、司马、司空、上官、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西门、东门、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世民赐大将徐世绩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字文、长孙、呼延、尉迟、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

所以,天下同姓不一定一家。

名之溯源与演变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黯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

古人的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字子皙(色白)。唐代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二十八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人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号的历史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名字反被冷疏了。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2.以旨趣抱负自号:“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称。如朱尊自称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如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

3.以封爵、谥号为号。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是末帝、献帝、顺帝,都是可悲的字眼。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但汉代又开始实行,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于是,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时,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但对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所以,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唐朝以后,皇帝一般都有庙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明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另外,清朝康熙皇帝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越南等国受到中国影响,也都使用过自己的年号。现在的日本仍然使用自己的年号。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文帝时期,年号为“后元”(前163年~前156年)。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二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号永乐,称永乐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如果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就意味着藩属、臣服。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和爱新觉罗·溥仪在担任伪满洲国时使用过“大同”和“康德”的年号,都不为正史所承认。

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九十岁。

期颐:一百岁。

万岁

“万岁”原本是从喜悦、赞美、感激、祝愿等情感中进发出来的欢呼。在西周、春秋时,“万年无疆”、“眉寿无疆”等是人们常用的颂词和祝福语。“万岁”一词,便是这些颂词、祝福语的简化。汉武帝以后,才用以专称皇帝。除了皇帝,谁也不能将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就连明朝权倾朝野的大宦官魏忠贤,也只敢以“九千岁”自居。

皇帝

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把“皇”和“帝”连起来始称“皇帝”,为封建社会中历代君主所沿用。“皇帝”也有简称为“皇”或“帝”的,如“唐明皇”、“汉武帝”。臣下不直呼“皇帝”,而是采用皇帝的别称,如皇上、陛下、国家、大家、天家、圣人、至尊、万岁、万岁爷、天子等。

太上皇

1.对皇帝父亲的尊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这就是太上皇称号的开始。第一位活着享受太上皇待遇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

2.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有的是主动传位于太子,比如乾隆,退位后仍牢握权柄,操纵朝政;有的是则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让位,比如李渊,在度过了一段闲散失意的生活后,死于太安宫。

皇后

自秦始皇确立皇帝作为中国君主的称号以后,皇帝的嫡妻就称为皇后。由于秦始皇称皇帝的时候并没有册立皇后,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史称吕后。“皇后”名称自秦汉一直沿用至清末。

皇后的遴选有四种途径:

1.册封:皇后的产生要经过皇帝册立。册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诏告天下,普天同庆。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拥有自己的官署(如汉朝的皇后三卿),负责管理后宫,理论上皇帝的其他妃嫔都是她的臣属。皇后所生长子一般都被封为皇太子。

2.续弦:若皇后被废或皇后去世,皇帝就会从后妃之中挑出一位成为继皇后。继皇后的地位高于寻常妃嫔,但比大行皇后要低。继皇后一般是皇帝宠幸的贵妃或皇贵妃中德行高尚者,要么是皇妃中育有子女者。

3.母以子贵:皇帝死后,皇子中的某一位继承皇位,新皇帝的母亲自然应该是皇后。一般来说,皇帝生母(如果不是正宫皇后)的地位要低于大行皇帝的正妻,清朝时一般称皇帝的生母为圣母皇太后,而原来的皇后则为母后皇太后。

4.追封。这是给予已过世的妃嫔的一种荣耀的。一般被追封者都是新皇帝已过世的母亲,但也有例外。例如顺治皇帝的妻子孝献世皇后董鄂氏,死后就被顺治皇帝追封为皇后。

皇太后

皇太后是中国古代皇帝法定母亲的尊号。

1.皇帝以嫡子身份继位的,嫡母在则以嫡母为皇太后;如果没有嫡母,则以先帝的皇后为皇太后;如果嫡母、先帝皇后皆无,则以抚育皇帝的先帝嫔妃为皇太后。

2.皇帝以庶子继位的,则以生母为皇太后,如果嫡母也在,则并为皇太后,但是生母身份过于低微的,也不能称皇太后。

3.皇帝以旁支入继的,以继母为皇太后;继位皇帝与先帝同辈甚至比先帝为尊辈的,则以皇帝本人的生母为皇太后,这个时候,先帝的皇后就只能称皇后(为先帝的最后一个年号)。

公主

周朝是称周天子的女儿为王姬,公主这名称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称为公,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自己不主持婚礼,而叫同姓的诸侯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称为“公主”,也称“君主”。古书上也常简称为主。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示尊崇。那时公主都有封邑,且由皇帝赐给上等的华丽住宅,还有山庄、园林、允许设府自置官吏。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

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

隋唐时期,太子和诸王的女儿也封郡、县,但不能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唐高宗是专门下诏书规定,皇帝的女儿出嫁称“出降”或“下降”,而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适”,娶公主称“尚主”,娶诸王之女只能叫“娶”。

北宋徽宗时曾改公主为帝姬。宋徽宗最宠爱的女儿就叫柔福帝姬。

明清时,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亲王的女儿称为郡主,郡主的女儿称为县主。清代皇帝的女儿封号有两种,固伦公主和和硕公主。固伦公主是皇后生的女儿,妃嫔的女儿为和硕公主。只有一个例外,慈禧收弈诉的女儿为养女,却封为固伦公主。

格格

同类推荐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弟子规全鉴

    弟子规全鉴

    本书在全面阐释《弟子规》精华要义的基础上,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七个方面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为纲,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书中大量引用圣贤著作进行说理,穿插上百则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件,将《弟子规》蕴涵的智慧与当下职场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当今鲜明的时代感相结合,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国学爱好者以及青年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提升个人修养的必备读物。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 以孝齐家(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齐家(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立足于新时代进程和学术研究成果,对衣食住行、婚姻生老、丧葬祭祖、节日、信仰等社会风俗中承载的孝行为和孝意识进行系统介绍。对孝文化风俗中所涉及的人物、事迹,以及衍生出的典故、名词、成语、谚语,均考述源流嬗变。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热门推荐
  • 梅城三隐士

    梅城三隐士

    梅城是一座江南城市,有很多古建筑瑰宝,为了保护这些古建筑瑰宝不被开发商拆除,梅城三隐士:作家刘青藤、画家冯爱莲和书法家周养鹤联名给市长写了信,却等来了威胁的匿名电话。他们没有退缩,他们手挽手大义凛然地挡在了推土机前面,冲突陡然进入高潮……
  • 痞子王爷

    痞子王爷

    一朝穿越,她竟然捡到一个孩子,意外的成为了他的娘亲。为了他,她应征做了丫鬟,却遇到一个明明有着婚约却只嚷嚷着要自己嫁给他的痞子王爷——洛天逸。谁知一向不愿意留下的儿子竟然认了这个痞子王爷做爹?要毒药,斗青莲,意外学的一门功夫,待再次回城时,痞子王爷婚期已定,前世的渊源今世的结,撇开喜欢上这个痞子王爷的情愫,她毅然决定嫁给痞子王爷的大舅子。只是当一切都朝着美好的一面发展的时候,交自己功夫爷爷失踪了,给自己毒药的阿峰死了,整个洛王府更是被诬陷谋反,随着事情的不断变化,几年前的皇宫旧案被翻了出来,一切的一切似乎都由这桩旧案而起……
  • 青梅颜如玉

    青梅颜如玉

    “阿青,有没有人说过你脸皮很厚?”许稚念窝在顾论青的怀里面,寻找着最舒服的位置。“大家都说我脸皮薄!”顾论青双手环住她,生怕她不小心就掉下床去。许稚念抬头看着他,无辜的模样惹人疼爱“得了吧你”“昨天喝了酒。”“几杯?”“一口。”“……你就是脸皮厚!”顾论青抱着许稚念,头深埋她的肩窝里面“……”
  • 总裁的私宠宝贝

    总裁的私宠宝贝

    在京城谁不知道沈逸城的大名,只要他一生气整个京城都要抖一抖,却栽在了一个小丫头片子手里。在沈安安的眼里,他只是自己的舅舅,也是自己的天。当男人说出那三个字时,就算没有血缘的羁绊,仍然让她落荒而逃
  • 王火文集·第八卷:失去了的黄金时代 风云花絮 启示录

    王火文集·第八卷:失去了的黄金时代 风云花絮 启示录

    《王火文集·第八卷》包括“失去了的黄金时代金陵童话”“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风云花絮”“启示录”四部分。讲述了王火对童年的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所见所闻,以及“文革”中的经历与感悟,等等。展现了个人的命运同整个时代及国家民族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反省着历史、过去,展现着新的希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世宠,神秘王爷的倾城狼妃

    一世宠,神秘王爷的倾城狼妃

    她竟然穿越了,穿越不说,还穿成了活人祭品......既然命运让她重生,她就要漂亮的随心而活;他,黑袍玉冠,腹黑妖孽,虚伪狡诈,扮猪吃老虎,骗尽天下人,却可为她散尽一切“你是谁不重要,我认定了,便护你一生,至死方休,你…逃不掉…”他,白袍锦缎,温润如玉,一颗心掉落在她身上,就再也找不回“你若留我,我便不走!”她是惊天秘密的钥匙,也是绝世男子的心上朱砂,明亮月光下,她摸摸萌宠毛绒绒的脑袋,微微一笑,“江山亦是牢笼,让他们去抢吧,小狼我们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剑道至尊

    极品剑道至尊

    重生少年林逸成偶然间得到了一把被封印亿万年前的北冥剑,从此神龙大陆乃至众多位面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剑在手,天地我有。剑道天下,为我独尊。
  • 九色光芒

    九色光芒

    简介一:盘古开天辟地,女娲zao人补天,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十日并出,古时无月。这些神话,自古流传而下,为遥远的洪荒时代,增添了无数神秘色彩。有谁想过,这些故事,其实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简介二:这个星系的科技文明好发达,少说得领先地球上千年!不过,他们的科技树貌似点歪了,武器居然还是刀剑!难怪总是被修真文明压迫,凡人用刀剑,怎么和修真相抗?让哥来教教你们,什么是坦克,什么是战斗机,什么是核武器。这些武器也不能跟强大的修真相抗?没问题,以你们文明的发达程度,歼星舰和反物质武器都能造得出来!颤抖吧,修真文明!科技文明崛起的时刻到了!两种文明,本就该并存于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