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4500000025

第25章 诗文典故(1)

一生无憾

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辞赋家、文学家,为了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他和卓文君私奔逃往成都。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震惊了时人,也让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暴跳如雷。卓家门第显赫,早已经为女儿选定了一户门当户对的官宦人家,不料却让司马相如捷足先登。

在飞驰的马车里,望着家乡渐行渐远。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内心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憧憬,然而背井离乡,他们的内心又非常矛盾。内心起伏,一对才子佳人即兴赋出一首饱含深情的诗:

司马:一生无憾,

卓:是死是活两情愿!

司马:哪怕人说三道四当笑谈,

卓:顾不得双亲五脏六腑肝肠断!

司马:既不肯牛郎织女七夕会,

卓:更不愿再让人八抬大轿嫁官宦。

司马:故此咱远走高飞结为莲蒂日长久(九),

卓:从此后你我恩爱不食(十)言。

司马:恩爱百年,

卓:恩爱千年,

合:恩爱万年!

该诗为数字诗,巧妙镶嵌了从一至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既有兴奋,也有对家乡的眷恋与不舍,字句深情款款。这种为爱而逃离,为幸福进行的抗争,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也因此而被世人所牢记。

杜康造酒醉倒刘伶

刘伶是晋代“竹林七贤”之一,一生嗜酒如命。

一次,刘伶来到了洛阳,走到杜康酒坊门前,见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写的是:

猛虎一杯山中醉;

蛟龙两盏海底眠。

高处横批为:不醉三年不要钱。

刘伶一看对联,很不服气,心想,谁不知我刘伶酒量惊人,竟出此狂言。

进了酒馆,杜康端出酒来让他品尝。他负气一连喝下三杯。

回到家中,刘伶醉倒了,向妻子交待说:“我要死了,把我埋到酒池内,上边埋上酒糟,把酒盅、酒壶都给我放在棺材里。”说完就死了。

不知不觉,过了三年。这一天,杜康来到村上找刘伶讨酒账。刘伶的妻子见了,十分气愤,说:“你还来要酒钱,我还想找你要人呢!”杜康忙说:“他不是死了,是醉了,走走走,快带我到埋他的地方去看看。”

到了墓地,挖开坟墓,开棺材一看:刘伶穿戴整齐,果真同生前一模一样。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刘伶,醒来,醒来。”只听刘伶打了个哈欠,伸伸胳膊,睁开眼睛,嘴里连声叫道:“杜康好酒,杜康好酒。”活了过来。从那以后,“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美誉就传开了。

推敲

唐代诗人贾岛痴迷作诗,尤其讲究锤炼词句。他曾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谓描述得恰如其分。

一天,贾岛骑着毛驴到长安郊外游玩,又琢磨起一首名为《题李凝幽居》的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当吟到后两句时,贾岛开始斟酌起来:他双掌向前,做推门的姿势,接着又举起手,做了敲门的动作。到底是用“推”还是用“敲”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周围的人看他的样子都窃笑不已,他仍旧陷入沉思。这时,毛驴带着贾岛径直冲向了出行的府尹大人韩愈的仪仗队,衙役立即上前抓人。当贾岛被送至韩愈面前时,如梦方醒,忙恳求府尹大人恕罪。韩愈也是诗文大家,见贾岛文质彬彬,不像歹人,问清了事情的原委后,竟和贾岛一起研究起来。韩愈沉吟了半晌,最后说:“还是用‘敲’字比较好。月下找人,应该敲门。既然是幽居,一般谢绝外人,门应是常栓的,如何能推得开?另外,‘敲’字比‘推’字更为响亮一些,更有诗意。”贾岛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决定用“敲”。韩愈很欣赏贾岛的苦吟精神,和他成了好朋友。

“推敲”流传到后来,成为表示对一件事情反复琢磨、再三斟酌,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出家又戴枷

唐德宗贞元年间,新科进士李翱赴任某地刺史。他执法严明,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民间凡有冤情者都愿到他那里告状,希望能得到公正的裁决。

一次,有人击鼓鸣冤状告一个和尚,说和尚放高利贷,逼得人家破人亡。

李翱接过状纸,立即传和尚来问话。面对人证、物证,和尚仍旧喋喋不休地狡辩。李翱大怒,挥笔写下判词,曰:

上方童子,二十受戒。

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称贫僧,有钱放债。

量决十下,牒出东界。

和尚受责十大板后,又被戴枷示众,驱逐出城,此事一时轰动了全城,引来众多人围观。

一位木匠恰好路过,知悉和尚的丑行后,十分憎恶。便随手拿起长烟杆敲击和尚的头,边敲边说道:

知法却犯法,出家又带枷。

两块无情板,夹个大西瓜。

木匠顺口成章,风趣诙谐,引来围观者一片笑声。和尚无地自容。

红叶是良媒

唐僖宗年间,一日傍晚,学者于佑在宫墙外漫步,走到御沟旁时,发现水面漂着一片很大的红叶,上面隐约有字迹。他把红叶从水里拾起来,意外地发现上面题着一首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墨痕清晰,字迹娟秀。于佑猜想应是深宫中的宫女所写,于是把诗叶带回了家。永日里辗转反侧,不能释怀,总是想着宫中那名女子落寞的身影。几天后,他也在红叶上题诗两句:

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他让红叶顺上游流下,企盼宫女可以看到。

一晃几年过去了,就当此事已经被渐渐淡忘之际,僖宗放宫女三千出宫,自行婚配。此时,于佑科举不成,落魄不堪,在一户韩姓富豪家中教书。一天,韩姓富豪对他说,有位放归的宫女韩翠屏正在他家,他有意为他们牵线结缘。于佑尚未成家,于是答应了下来。

二人不久即成亲。

一天,韩翠屏在于佑处看见了自己题写的那枚红叶,十分诧异,问于佑从哪里得来的,于佑据实相告。韩诧异道:“妾也曾在水中得到一片红叶,不知是何人所为!”取出一看,正是于佑当年题写的那枚。夫妇二人默然,泪水盈眶,相对感泣良久:从红叶题诗到喜结良缘,中间已过去了十年的光阴。

韩宫女悲欢交集,提笔写道: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一枚红叶,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结局之完满,令世人惊叹天赐良缘。

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朝时,才子朱庆余已经几次赴京赶考,心焦不已。这一年,他又早早来到京城,在清静之处伏案苦读。

当时在朝为官的张籍很是欣赏朱庆余,在一次聚会上,面对朱才子的忐忑不安,对他说:“你初到京城,认识的名公巨卿不多,你可将诗文近作拿来,待我替你向他们推荐推荐。”朱庆余喜出望外,就精心挑选了几首自己的得意近作交给了张籍。

考期临近,张籍处还没有任何动静,朱庆余心中不安,不知自己的文章是否合考官的意。情急之中,写了首《近试上张水部》投石问路。诗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符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作遣词巧妙,将自己这边喻作新嫁娘,将张籍比作夫婿,而考官被比作公婆,情真意切,才情盎然。张籍见诗后,知道诗友一定是着急了,于是也作诗一首回答朱庆余,诗云: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诗中,张籍以越女、菱歌作比,盛赞了朱庆余诗文的份量,暗劝他不必担心。朱庆余看后,心下的担忧立时烟消云散。随后的考试中,他信心满怀,不久即登科及第,得尝所愿。而他与张水部(张籍)的诗词趣话,更成了千古佳话。

刘郎两题桃花诗

刘禹锡一生仕途沉浮,经历坎坷。宪宗年间,受王叔文案牵连,被贬官外放。先贬连州刺史,后又加贬朗州司马。在地处荒僻的朗州任职十年后,刘禹锡被调回长安。

京城里有一座名叫玄都观的道观,里面种植了很多桃树。每当春暖季节,观里桃花盛开,美景怡人。刘禹锡回京后,便和昔日的一干好友到玄都观去赏桃花。由于贬黜生涯日久,见到如此繁华的景象。刘禹锡感叹万千,成诗一首: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该诗一出,人们争相传诵,很快在长安传开了。一些原本反对召回刘禹锡的大臣们,立即研究开来,并认为是明写桃花,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唐宪宗随即再次下旨贬刘禹锡出京。十几年后,大臣裴度任宰相,调刘禹锡回京。

又是一年暮春时节。刘禹锡想起当年的玄都观,有心旧地重游,然而,到了那里才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从前种桃的道士早已死去,观里的桃树或死或被伐,一片荒凉。联想起自己经年的遭遇,难以掌控的宦海沉浮,不禁心潮起伏,再次写下: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自己大概不会想到,此诗一出,又被认为别有余音,仅过了三年,就又再次被调出京。

若是真金不镀金

据《太平广记》及《唐才子传》记载,唐时钱塘诗人章孝标几次参加科举不中,十分苦恼。诗人李绅时任淮东节度使,一年初春,天降大雪,章孝标到李府赴宴。李绅素闻章孝标诗名,就让他当席赋诗。章要来纸笔一挥而就,诗曰:

六出花飞处处飘,粘窗拂砌上寒条。

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章孝标敏捷的才思让李绅大为称赏,于是劝他苦读应试,不要气馁。唐宪宗元和十四年,章孝标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在衣锦还乡之前,他在长安做诗一首寄给李绅:

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文字不多,显露出的却是新科进士的小成即满和春风得意的作派,李绅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章孝标,于是立即作诗一首回赠,诗名为《答章孝标》,曰: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诗中的寓意不言自明,章孝标看后大为羞愧,随即给李绅写信,对其教诲深表感激。

诗奉君王一点酸

宋徽宗是一位才华出众的皇帝,经常与臣属吟诗作赋。

一次,用膳的时间到了,徽宗食欲不佳,面对山珍海味,没有一点食欲。就在一柄小白扇上题了两句诗:

送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

写完这两句,宋徽宗不知该如何接下句,疲倦之余,便让内侍去找个会写诗的人给他续上两句。

内侍找来一位大学士。大学士见宋徽宗问道:“皇上是让臣另外写在纸上,还是写在御扇上?”徽宗让人把小白扇交给大学士,说:“就按着我前两句的意思,接着写在扇面上吧!”

大学士略加思索,便在扇面上写道:

人间有味都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

宋徽宗看后,即传旨进梅子。吃了几颗后,果然食欲大增,便夸赞学士道:“医愈龙体两句诗。”那大学士也回应:“诗奉君王一点酸。”

徽宗精神愉悦,君臣二人哈哈大笑。

苏小妹选婿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自幼聪慧过人,能诗善文。因而还未到成年,登门求亲就已经络绎不绝,门前总是车水马龙。小妹的父亲苏洵是当时的文坛大家,他十分开明,要求前来说媒者先交来文字,让女儿看后自己做主。他相信以女儿的眼力一定能找到位如意郎君。

王荆公王安石也知道小妹出众,因此有意与苏家结亲。王安石的儿子王雾大小妹两岁,也饱读诗书颇具乃父风范,在得知苏家要以文章择婿后,便让家人送去一卷文字,请苏洵批阅。苏洵知荆公的意思,便把文字交给了小妹。

小妹看到王雾的文字后,并不为所动。原来,王府阔绰豪华,内中园林别致,且有一大片竹林,经年郁郁葱葱,其奢华典雅,路人皆知;王家也引以为荣。故而王家公子文中常有“院中一片竹、家有万卷书”一类的词句,小妹并不喜欢,她觉得通篇辞藻堆砌,看不出什么新意,更有卖弄之嫌,于是在卷头回了四行诗:

院中一片竹,家有万卷书。

笔底才学少,胸中韬略无。

写完后,小妹让丫鬟将文章交还父亲。苏洵一看不要紧,分外紧张。心想,这样的批语若让王荆公看见,他必会见怪。可是回诗写在卷首,抹又抹不掉,一时急得手足无措,急得团团转。正在苏洵一筹莫展的时候,小妹因事来到父亲房中。见父亲着急的样子,便问缘由,苏洵不得不据实相告,不想小妹淡然说道:“此事父亲何必着急,待女儿再给加上四个字不就成了。”说罢,竟在卷首诗的每句后各加了一字,于是诗变成了:

院中一片竹丛,家有万卷书亭。

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几个字一加,意义前后大相径庭,苏洵喜上眉梢,立刻让人将诗文送回王府。王荆公看到批语后,满心欢喜,以为儿子被苏家女儿看上了,于是正式找媒人提亲。苏洵看王府主动派媒人来说亲,诚惶诚恐,毕竟不敢断然拒绝,最后以小妹貌丑为由,遣走了媒人。临走,苏洵怕媒人不信,还说:“小妹实在相貌丑陋,她双眼深陷,额头凸出。他们兄妹相谑时,常拿此事做文章。其兄东坡说她‘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廊前;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几次三番强调,王家终于作罢,不再提及婚事了。

范成大改诗成名篇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诗人。他落笔注重实际,事无巨细,都会亲自探访,力求准确。一天,范成大完成一首《夔州竹枝歌》:

白头老媪簪彩花,黑头女娘双髻丫。

撇下儿啼上山去,采桑已毕当采茶。

诗成后,范成大玩味再三,感到很满意,便拿给几个夔州的朋友们看,请他们提意见。

一位朋友看后,说:“我们那里的老妇人为讨吉利,都带红花,不戴彩花的。”

另一个朋友说:“在我们那里,只有城里人梳双髻、单髻,乡下女人一般都梳头三髻。”

还有人说:“我们那里的妇人上山采桑都要披星戴月,孩子都是背在身上的。”

最后一个人说:“我们那里采桑没完就开始采茶了,否则头期茶就老了。”

范成大听后,决定亲赴夔州采风。到了夔州后,所观所感果然如几位朋友说的一样。范成大觉得自己成诗太过草率,于是虚心地对原诗进行了修改。改后的《夔州竹枝歌》如下:

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新诗斟字炼句,更加切合夔州风土人情,真实而又生动,很快即成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君王只钓龙

谢缙学识渊博,以机敏著称,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他曾经陪皇帝到花园游览,上一座拱桥时,皇帝问:“看我现在走路的情形,有什么说法吗?”谢缙说:“这是一步比一步高。”到了下桥,皇帝义问,解缙趋前答道:“这叫后边比前边高。”随从忍俊不禁。

一次,朱元璋同群臣一起钓鱼,大臣们都钓了不少鱼,唯独他的鱼竿纹丝不动,皇帝的脸上有些尴尬,解缙看在眼里,便恭恭敬敬地说:“皇上,别看鱼儿小,可是很懂得礼节。”

皇帝很疑惑,问道:“何以见得?”

谢缙从容答道:“有诗为证。”说罢,吟道: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皇帝一听,龙颜大悦,烦躁登时抛到了九霄云外。

十年九旱八方荒

唐伯虎是有名的江南才子,关于他的文学轶事乃至风流韵事数不胜数。相传,青年时的唐伯虎有一次出外打猎。他骑马飞奔,追射一只逃脱的兔子,他连射几箭都没能命中,正在踌躇之际,一支冷箭从斜刺里射出,兔子应声倒地。如此箭法,唐伯虎不禁叫好,他四处张望,见到的竟是一名妙龄女子。其装扮素雅,英姿飒爽。在这样荒僻的地方出现如此闺秀,唐伯虎大吃一惊。

唐伯虎立即下马和女子攀谈起来,通过谈话得知,她是北方一处部落首领的女儿,由于连年大旱,人畜大量死亡,为了生存,部落之间的争斗此起彼伏。她的父母在一次械斗中遇害,她带着一名使女侥幸逃出。唐伯虎为之动容。

同类推荐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 留守:守望的天空

    留守:守望的天空

    本书作者深各地乡村,全面采访众多的留守儿童及“留守群体”(如留守妇幼、老幼),采访当地政府、学校为留守儿童所做的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见证新形势下人们对生活的不屈探索,新一代少年儿童所展示的顽强生命活力,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全方位展现别样风采的“小鬼当家”。
  • 解读宁波:基于服务国家战略前沿的思考

    解读宁波:基于服务国家战略前沿的思考

    本书是一部以新闻视角全景式解读宁波经济、社会、文化现象的力作。作者历经20年对宁波各行各业的深入采访,从历史和比较的视野中,探讨城市嬗变轨迹和发展模式,系统分析宁波在接轨、参与、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的区位机遇、现实考量、理想图景,以及具体举措、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这部著作不仅仅是汇集的新闻记录史料,也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热门推荐
  • 佛说八吉祥经

    佛说八吉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斗神无界

    斗神无界

    勇者大陆,冒险者们的终极乐土。新世界的唯一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在这里,实力才是王道!咦?怎么脑袋里突然多了一个鉴定天赋?等等,除此之外,好像还有锻造、熔炼……好像发现了什么非常不得了的事情?
  • 星球之起源圣战

    星球之起源圣战

    因为宇宙的再一次爆炸,让时空错乱、灵气爆发,使蓝色星球——地球,提前觉醒了它的自我意识。文明的战争开始了,许多侵略者来到了这里,掠夺我的赖以生存的星球。为了自我保护,全球进入数据化,让“合格”的人类进入各个未知的空间历练、变强,这种人,便是契约者,而极少数天赋好的人,则成为了不被常人所知的灭杀者。凑巧,我重生至十几天前,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灭杀者。
  • 八极神主

    八极神主

    一个丹田被废的天才少年,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一道上古仙帝的残魂,觉醒无上体质,一朝重生,龙归大海,踏上一条无上神主之路!
  • 房中曲

    房中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柳玉佛:玉心女,佛公子的掌上明珠,人不如其名,年仅十五少心少肺用药杀人,用毒救人是她的兴趣救不可救之人,毒死不了之人是她的使命爱救不救是她的原则她可恶的一蹋糊涂,医术称仙,毒术为尊,武夫号称三脚猫——长孙无病:长孙家的长子嫡孙,人不如其名,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是病,天生丽质无处展,满身才华无处施人参当饭吃,药水当茶喝,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到天边去他温和的没有脾气——因为发脾气会要了他的命他的眼神总是详和一片——因为人生几近无所求他的日子总是在奢求——多活一刻都是上天保佑片段一:天微亮,日阳未及现身,一抹小小的身影,正在努力的——“偷菜?”“宝宝,你怎么回来了?玉虚观的静心师太怎么样了?咦——你在做什么?宝宝,为什么要拔掉爹种的冲天椒——”。小小人儿充耳未闻,她不仅拔了她爹种的冲天椒也拔了她娘种的“十八学士”,然后,种上她的绝情花、丧魂草片段二:“宝宝,要不要随爹娘一起下山散散心去?”“才不要,山下无聊,生病的人没有大病,中毒的人中的不是剧毒,下的毒又没人解得了——”,天妨英才,她已经天下无敌了。“……”。“胡说,爹知道有一个人你一定救不了”。“谁?”“临安长孙家的长孙无病”,一个半个身子踏入鬼门关的男人。片段三长孙府门外“我是来——”。“快进来,快进来,就等着你了”。咦?片段四:“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下堂医女的短命夫》尽请关注后续!
  • 福宁霞浦

    福宁霞浦

    本书对霞浦风光、风物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盘点。今日霞浦,己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使霞浦在海西建设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据了难得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空间。霞浦正立足实际,倾力打造“福宁湾经济带增长极”,构建“生态型工贸旅游海湾城市”,美好蓝图正在描绘,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如火如荼。而文化霞浦的建设,是所有建设中必须和重要的一环。借此编撰《福宁霞浦》一书,旨在对霞浦风光、风物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盘点,让霞浦悠久的历史文化重新绽放光彩,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 我能随身携带技能卡

    我能随身携带技能卡

    请不要怀疑,我要用你最骄傲的篮球技术打爆你!
  • 老街上的青苹果

    老街上的青苹果

    老街座落的地界被人称为南城。早年间,北京城里所谓的南城又叫外城。内城里的东西城是有身份有体面的人居住的。据说当时王公贵族的宅邸大都座落在西城,豪门富商多在东城居住;到了南城,就是平民老百姓的地盘了。小商小贩、戏子伶人以及镖行脚夫,多聚于此。老街位于内外城交界处,向来是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老街的最北面,有享誉几百年的月盛斋。传说当年西太后最喜欢吃的就是月盛斋的酱牛肉,每逢年节,月盛斋都要往宫里送几十锦盒的酱牛肉作为贡品。往南走,便到了中外闻名的北京老商业区大栅栏。就算王府井西单再有名气,就算赛特燕沙再豪华,老北京的人还是对大栅栏情有独钟。
  • 假面骑士之影月

    假面骑士之影月

    想要自由的活着吗?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吗?去找寻自己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