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69800000002

第2章 茶道诸流

茶是艺术品,需有一双妙手点出最高贵的气质。茶分优劣,正如画有高下——通常以劣者居众。点一壶好茶,从没有不变的配方,就像提香[1]与雪村[2]的妙手无法可依。每一碗茶都各具特性,对水与温度有着特别的亲和力,以独特的方式述说着世世相传的追忆。真正的美始终蕴藏在其中。这本是艺术与人生最纯粹而基本的法则,只因得不到大众认同,使我们付出了莫大的代价。宋代诗人李竹懒[3]曾哀叹,世上最令人悲痛之事有三:贤徒入庸师之门,雅画为俗尘所染,佳茗遭拙手以奉。与艺术相同,茶也有时代和流派之分。其发展可粗略划分为三个时期:煎茶、点茶与淹茶。现代人皆属于最后一个流派。这些品茶方式代表着各自所属的时代之精神。因为生活本身是一种内心的外化,不经意的举动时刻都会暴露心中所想。子曰:“人焉廋哉。”或许我们需要深藏的“伟大”过于稀少,才会在细枝末节中表露甚巨。日常琐碎与崇高的哲学和诗歌一样,深刻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对葡萄美酒的喜好之差,体现了欧洲各个时代各国民众的特性,茶的理想也同样体现了东方不同文化的情调。煎煮饮用的茶饼、点拂饮用的茶粉、沏泡饮用的茶叶,几种流派鲜明刻画了唐、宋、明三朝独特的感性悸动。若要借用早已泛滥的艺术分类名称,或可将其归类为古典主义流派、浪漫主义流派,以及自然主义流派。

中国南方的茶树自古便在植物学及药学界闻名。在各类文献中,它被称为“荼”“荈”“槚”“茗”,以其安神解乏,明目强志之功效备受重视。茶不仅可作为内服药,更可外敷缓和风湿疼痛。道家认为,茶是不老仙丹的重要成分之一。佛教僧众也以茶水作为漫长打坐时驱赶睡魔的良药。

到公元四、五世纪,茶已成为长江流域居民最喜爱的饮品。自那时起,文献中才开始出现今日人们使用的“茶”这一文字。但这很明显是“荼”字的讹用。南朝诗人曾留下“流玉扬沫”之残句,帝王亦会以上等茶叶赏赐功臣。然而,这一时期的品茶方法却极为原始。人们将茶叶蒸青后以石臼捣烂制成茶饼,佐以米饭、生姜、食盐、橙皮、香料、牛乳甚至葱一同烹煮。这一习惯在西藏及蒙古一带留存至今,那里的人们会用各种配料炮制出极具特色的浓郁茶汁。从中国商队那里学会品茶的俄国人在喝茶时会佐以柠檬片,那也是这种古老品茶法的一种残留。

把茶从那种粗野状态上升到理想境界,不可或缺的便是唐朝的时代精神。8世纪中叶,一个名叫陆羽的人出现了。这个被誉为茶道鼻祖的人,出生在佛、道、儒三种思想交相辉映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泛神论象征主义促使人们在三千世界中追求共通的神性。诗人陆羽便在茶汤中寻觅到了万物归一的和谐与秩序。他在代表作《茶经》(茶之圣典)中阐述了茶道规范。迩来,他便被尊崇为中国茶商的守护神。

《茶经》有三卷十章。陆羽在第一章讲茶树之特性,第二章讲采茶器具,第三章讲制茶之法。根据他的描述,最好的茶叶须“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浮云出山者轮菌然,轻飚拂水者涵淡然……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4]。

第四章列举了二十四种茶器进行论述,从“风炉”起,至收纳这些茶器的“都篮”而止。在这一章里,陆羽还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道教符号的偏好。另外,借此观察茶对中国陶瓷技术的影响也不失为一种趣味。众所周知,中国瓷器追根溯源,是为了再现玉石的温润光泽。到了唐代,已经出现南方青瓷与北方白瓷之流派。陆羽认为青色是茶器最理想的色泽,因为青色能衬托茶汤碧绿,而白色却会使茶水呈现淡红,令人感觉味道欠佳。这种论调全因他当时使用的是茶饼。其后的宋代茶人开始使用茶粉,因此他们更偏爱蓝黑及黑褐色的厚重茶碗。明代茶人泡饮淹茶,故喜用白瓷。

陆羽在第五章论述了煮茶方法。他彻底摒弃了盐以外的混合材料,同时又对向来富有争议的选水和烹煮温度问题进行了详述。按照他的说法,“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煮水则有三个层次:“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茶饼要“灸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并将其揉碎成粉。初沸加入盐,二沸加入茶,三沸略施冷水,以“止之,而育其华也”。然后才把茶汤沏入茶碗中品鉴。其甘美如仙露琼浆!“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难怪唐代诗人卢仝[5]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茶经》余下的章节,论述了一般吃茶之法的俗陋,收录一些史上著名茶人记述,还介绍了中国知名茶园,种类繁多的制茶工序以及各类茶器的插图。不幸的是,这部著作的最后一章已失落于历史长河中。

《茶经》问世以后,想必受到了极大好评。陆羽成了代宗皇帝(762—779在位)座上贵宾,其名声让许多人慕名而来,投入他的师门。据说,还有高人能分辨出陆羽及其弟子所煮之茶的微妙差别。甚至有位官员因不懂欣赏这位茶圣亲手烹煮的茶而“遗臭万年”。

时至宋朝,点茶开始流行,就此生出了茶道的第二个流派。人们将茶叶以小臼研成细粉,并将备好的茶粉加入热水中,用细竹丝精制而成的茶筅击拂。由于这种点茶法的兴起,陆羽提出的茶叶挑选之法及制茶之法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盐被彻底摒弃了。宋人对茶的狂热永无止境。茶客们竞相寻觅崭新茶法,并时常举行斗茶以切磋茶艺。由于艺术造诣过巨而难以成为明君的宋徽宗(1101—1125在位)曾为了得到珍贵茶种而不惜一掷千金。这位皇帝甚至亲自撰写了论述二十余种茶的著作,并以“白茶”为至上珍品。

宋人对茶的理想与唐人不同,正如两朝人生活观念之差异。他们努力将其先人予以抽象化的茶之精神转化为写实的表述。在新儒教观点中,宇宙法则并非体现在表象世界中,表象世界即是宇宙法则本身。所谓永劫不过是刹那——涅槃始终触手可及。不朽存在于永恒的变化中,这种道教思维融入了他们思考的方方面面。真正的趣味存在于过程而非结果。真正重要的是动作性的“完成”,而非结论性的“完成”。人由此而瞬间直面自然。生活的艺术中开始融入新的内涵。茶已不再是风流的消遣,而成了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王元之[6]这样称颂茶:“沃心同直谏,苦口类嘉言。”苏东坡将茶的清净无垢之力比作能够抵挡腐朽的正人君子。在佛教中,吸收了许多道家教义的南方禅宗创立了一套精致讲究的茶礼。僧众们聚集在菩提达摩像前,如同领圣餐一般带着庄重的仪式感分享同一碗茶。这种禅宗仪式不断发展,最后演化成了15世纪的日本茶道。

不幸的是,13世纪的蒙古铁骑迅速壮大,中原落入元朝统治,宋代文化成果被破坏殆尽。15世纪中叶,试图重振中原的明朝深受内战困扰,到了17世纪,中原再次落入满族人的统治之中。因此,中华大地的风俗习惯也早已失却了旧日色彩。茶粉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宋代典籍中提起的“茶筅”,明代训诂学者竟不知其为何物。茶法已经演变为将茶叶置入茶碗中,以热水沏泡饮用。西方各国之所以不通晓古老茶法,也可由欧洲人直至明朝末期才接触茶道这一事实来予以说明。

对于后世中国人来说,茶虽是一种美味饮品,却已非理想境界。彼国经历的长年灾祸,已令其国人失去了探寻人生意义的强烈意愿。他们已成为现代人,换句话说,便是苍老而现实。他们失去了曾经的崇高信念,而正是那种信念,构成了诗人与古人幻想中永恒的青春和力量。他们成了折中主义者,平静地接受宇宙的传统。他们把玩自然,却不屈尊征服,抑或顶礼膜拜。他们的茶汤里常有沁人心脾的花香,却少了唐宋两朝的浪漫情怀。

日本向来紧随中华文明发展的脚步,因此也经历了茶道发展的三个时期。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729年,圣武天皇便在奈良御殿上向百僧赐茶。当时的茶叶应该是随遣唐使进入日本,使用的也是那时流行的煮茶法。公元801年,最澄和尚携茶种归国,植于比睿山。无须多言,茶后来成了日本贵族僧侣嗜好的饮品,国内各处也建起了众多茶园。公元1191年,为研究南方禅宗而远渡中国的荣西禅师归国后,也带来了宋朝的茶道。他所带回的新茶种分别在三个地方成功种植,其中一处离京都最近的宇治,如今依旧是世界知名的茶产地。南宋禅宗以惊人速度传播开来,与此同时,宋代茶礼和茶道理想也得到了广泛普及。公元15世纪,茶道得到幕府将军足利义政的推崇,使其得以完全定型,并发展成一种独立于宗教的世俗行为。迩来,茶道便成为根植于日本的一种文化。后世淹茶直至17世纪中期才传到日本,属于较新茶法。虽然日常生活中淹茶已经渐渐取代茶粉,后者至今仍旧占据着茶中之茶的地位,尚无任何人可撼动。

在日本的茶汤中,我看见了茶道理想的顶点。公元1281年蒙古来袭,而我国成功将其大军击退,因此,在中国本土因蛮夷入侵而不幸断绝的宋代瑰丽文明,得以在我国延续下去。茶对我们而言,已然超越了理想饮品的形式,成为一种关乎生活方式的信仰。茶已成为我们追求纯粹与优雅的途径,主客协力在这浮世之中创造无上幸福的神圣仪式。茶室乃人世这片寂寥荒野上的沃土,疲于风尘的旅人聚集在此,从艺术鉴赏之泉中攫取生命之水。茶道是一出即兴的表演,佳茗、花卉、书画编织出它的经纬。不会有一丝杂色打乱茶室的典雅,也不会有半分杂音扰动事物的节奏;不曾有一指的纷乱打破和谐,也不曾有一言的偏颇动摇周遭的统一。一切行动都单纯自然——这便是茶道之目标。更让人倍感奇妙的是,这个目标常常能够被实现。茶道实为道家的化身,在那一切背后都潜藏着微妙的哲理。

同类推荐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我的青春时代

    我的青春时代

    “站在我们曾经用生命爱过的村庄,落日金黄,我们的追思从地平线开始。四季轮回,太阳照耀我们的村庄、土地、肥沃、土层温暖。岁月啊,我们的村庄。”作者绘制出一段无限延伸的青春时光轴,从如诗的文章中,领略不同的情感,重逢旧时的模样。
  • 再厉集

    再厉集

    《再厉集》是由邹韬奋创作的,要纪念抗战时期的再接再厉的精神。
  •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人文中国十三讲》从文学艺术、文化历史、新闻传播等专业课程中提炼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的有效教学载体,从文化、历史、伦理等视角切入,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当今中国文化的活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对读者进行理想、信念等精神指引,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书十三讲包括:“山水诗词中的‘自然’情结”“唐诗金曲排行榜”“乡土中国与鲁迅的启蒙——以《阿Q正传》为中心”“沈从文小说与中国儒道人格理想”“汉字文化例说——从汉字构形看汉字文化蕴涵功能”“中国古代文化产业的历史脉络”“从抒情到叙事:中国传统文学结构的衍变”“审美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国家相册: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新媒体时代的交往革命”“民以食为天: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略讲”“先秦文献中的传播伦理与沟通智慧”“‘孝’的文化诠释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 唐诗新语

    唐诗新语

    本书作者陈忠来是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特聘硏究员,余姚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学术论著有:《河姆渡文化探原》《太阳神的故乡》。本书精选了唐代百余诗人近600首诗作进行现代解读,其中单独列篇的有诗人25人,诗400余首;女诗人33人,诗40余首。视角独特,解读准确,阅读本书能领略唐诗的博大精深,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热门推荐
  • 腹黑首席VS单纯女助理

    腹黑首席VS单纯女助理

    夏冷雨二十岁生日那天,和几个同学相约好要去哪里疯狂一次,以证明自己已经成年。夏冷雨在酒吧里甩着头发跳着舞的时候,一双恶魔的眼睛盯上了她。暑假到了,夏冷雨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去打暑期工,却在应聘的公司里凑巧地遇上了那双恶魔眼睛的主人。而这个恶魔眼睛的主人正好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从此,夏冷雨就象是一只小羔羊一样地被那个恶魔老板给诱拐了。
  • 祭痴狂

    祭痴狂

    若你不爱我,那我用这天下人的血,祭我曾经为爱付出的那股痴狂……又有什么错?——顾昧祭一夕魂穿,他借尸还魂华国顾家嫡系血脉。不想一入顾家深似海,本打算积极向上做任务,怎料事与愿违。顾家这后台有点糟心,成天尔虞我诈,个个都是影后影帝,顾昧祭:我觉得奥斯卡欠他们小金人…既然不能爱与和平,那便只好见缝插针,步步为营,免遭人诟后病。几番周折下来,顾昧祭整体感受只有一个:飙戏飙得不能太爽……可似乎这要强的人也有属于他的柔软与傲骨:“既然天下与我你已选择了天下,那便断了这痴缠又如何?”“如你所愿。”不悔此生……但似乎痴缠缘分都还未尽,偎依彼此怀抱堕落深渊万丈,以求来生再遇。
  • 逆天狂妃之最强召唤师

    逆天狂妃之最强召唤师

    从小她就发誓要让自己变强,强到不受人欺负,可以保护自己的家人,于是一直以来她都偷偷的锻炼自己,在武者体能测试上更是测出自己拥有先天九段武者修为,也因此被城隍庙负责人收为徒弟,而在城隍庙负责人送出的礼物中,却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也是这个秘密让凌月能在修炼过程中不断前行。
  • 为你证道

    为你证道

    道无边法无尽功无上证天道引人道只为为你证道
  • 穿书后我差点黑化了

    穿书后我差点黑化了

    林蓁缈穿书了,穿成了书中女配,一个白莲花的人设这让她不由想到:她是她,我是我,我又不是白莲花,而且我也不喜欢男主转而又想:而且据说原主是传说中的天道之女?嗯……我,赚了?——明晚兮怎样都没想到,她看似想好了一切,却如何都没有料想到……感情是控制不住的“看到他时,心是克制不住的乱跳与欢喜,看不到他时,心是想念的紧”既然控制不住,那为什么不尝试着抓紧?
  • 房子啊房子

    房子啊房子

    天已黑透。温月梅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慵懒地把身体摊在沙发上,死鱼样的眼呆呆地盯着对面的影视墙,半天不动。影视墙是用锃亮的铝塑板做的,方块的红、白铝塑板相间,造型新颖独特,就是在黑暗中,也闪着别样的光。当时的装修工人听说他们家要用铝塑板做影视墙,笑得把头拨浪鼓样摇着,不客气地指责他们说你们到底懂不懂装修啊?是头一次住这么大的新房子吧?我们做了这几年的装修,影视墙有搞石膏的,木线的,就是没有搞你们这种的。先说好了啊,这可是你们自己的创意,出来效果不好我们拆可是要钱的,而且墙给凿得乱七八糟,再改别的都不好弄的。
  • 下辈子,愿与你形同陌路

    下辈子,愿与你形同陌路

    “如果为了仇恨一定要牺牲一个人,那就让那个人是我吧。”雪儿疲惫的闭上眼睛,嘴角喃喃动着,肖若低下都,听到她在说,“若有来生,但求和你陌路。”是啊,如果陌路,即便不爱,也不会恨……他抱着雪儿的尸体消失在夜色里,从此踪影全无。
  • 不良药仙

    不良药仙

    月黑风高夜,陆咖失眠感慨道:“传说炼丹师被称为最赚钱的行业,为毛我九品大丹师还是一贫如洗背负巨额债务,到底要怎么办才能还完那些灵石,该死的家伙,又逼我还债。”史上最穷炼丹师,值得你贴身收藏。
  • 怀念一把刀子(中篇小说)

    怀念一把刀子(中篇小说)

    早想好了,一毕业就工作,去挣一份钱。不是不想考研,不想读博,没法去读。原因只有一个,爹妈是农民,没有钱。供他上学,借了别人不少钱。这个钱不能让爹妈还,得自已还。找工作,这年头不好找,大学生多如牛毛,一份工作,不知有多少人在抢。一般人,很难抢上。快毕业时,吴猎分析了一下自己。方方面面看,吴猎都很一般,长相一般,脸黑,还长了一些青春痘,成绩一般,有两门功课补考过,英语四级要不是作了一点弊,很可能连证都拿不到,社会关系,全在深山老林里,自已都活不好,别说帮他了。清楚了自己,也就清楚了要走的路。吴猎上学的这个城市,是个大城市,道路很多,也很宽阔。
  • 田园小妻:暖婚有点甜

    田园小妻:暖婚有点甜

    哪知,山回路转,一叶坠子里,竟潜藏一片森林!还附带一只萌宠!没钱?怕什么?空间在手,找个村子过自己的田园悠闲小日子!没事种种菜,养养花,买几亩地,包几个山头,亲手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都市庄园!大龄剩女?怕什么?身后自动尾随着忠犬一枚,长腿又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