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00000004

第4章 分述(1)

一、中国古代教育家整体述评

1教育思想来源于个人的实践和对前人的继承发展

中国教育的思想来源应该有两个:一是儒家,一是墨家。儒家以经学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为国育才,突出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家把科学技术、文史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强调教育首先是为了个人的发展,然后去为了社会的发展。因为对社会的功用不同,被历代统治者认可的儒家教育思想理所当然成了主流,而墨家思想适时跳出来斗争,比如陈亮,比如颜元,在主旋律里总有优美的和声,这不仅表现了中国教育思想的丰富,还表现了中国教育思想的包容与完整。

每一位教育家的教育主张,大约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个人的经验总结,一个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教育家的创造性,往往来自个人的经历与思考。但是另一方面,每一种思想都有其若明若暗的来路,其实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人类的文化就是这样传承和发展的。孔子以前我们没有看到大的教育家,但是并不说明没有教育,并不说明没有教育家的苦思冥想和身体力行。我们知道的都是我们看到的,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看不到的,有些已经看到的也并不是我们所知道的。就像这些已经摆在纸上的教育思想,我们怎样继承发展,我们怎样整合优化,我们怎样应用到现实的教育之中,每一个命题都很有价值,做好哪一个都是对教育的巨大贡献。

2人性与知识是教育始终关心的命题

人性论无非是三大类:性善、性恶、性发展。但是,无论哪一种认识,都意在强调教育的作用。人是教育永久思考的命题。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对人的完善作用,对人的教化功能,是被历代教育家认可的。否则,他们不会不遗余力地研究教育,穷其一生著书讲学。

对被教育者传授什么知识,一是来自历史视野,一是来自社会需求。在历史的发展中,从“经学”的一统天下,到后来的自然科学、军事科学的加入,我们可以看出课程的发展。从教师的“讲授”到“师生议政”到“学生习行”,能看到教师观和学生观的转变,教学双方越来越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了,这又和知识的趋于普及有很大关系。

3每一位教育家都有历史局限性,而又有其先进性

每一位教育家都有现在看来的局限性。教育家的局限性,是来自特定时代的社会的要求。而这些局限性,以现在的评判标准来看的,以是否培养“圣人”(精英)作为分界线,一种认为要精英教育,一种认为要公民教育。社会决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从这一点看来,教育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社会的要求就限定了教育的目的,无论如何创新,都无法超越时代的环境。

教育家的先进性,来自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很多教育家的教育主张,都是在试图“矫枉”的同时提出的。在对教育时弊深刻省察的过程中,在对前人教育思想的反思中产生教育思想,所以,经常表现出先进性。

教育是社会的,而方法是个人的,教育家创新的多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基于个人学习体验的方法,是超越了时代的,也是现在拿来就可以使用的。从前人的方法中,找到适合现代学生的方法,并且推广应用,这就是研究古代教育家的现代意义。

4补充说明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颜之推对儿童的语言教育,到朱熹的“小学”教育,再到王守仁的“自然主义”的儿童教育观。

还有关于胎教(在《青史子》这本书中,就有了专门论述)及儿童早期教育,我国教育家也早已涉及。

二、中国古代教育家论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自我领悟,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和能力。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习中的怀疑、批判和创新而不是盲从。

研究性学习的这些基本理论和观点,在我国古代教育名家的教育论著和教育实践中多有所涉及。

1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领悟

对于研究性学习理论,有一点已在中外研究者中达成共识,那就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是“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率先提出启发诱导式教学理论,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这样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通过朱熹的解释,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孔子这句名言是对研究性学习的精彩论述。

孙培青先生主编的《中国教育史》,在谈到孔子这种启发式教学时,认为它至少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地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第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举一反三。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要在独立思考、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

在自我领悟方面,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百科式学者、教育家王夫之也早已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向学生指明如何“进善”,而“进善”的实现则完全依靠学生的自我领悟。他说:“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善,而进之功,在人之自悟。”这就是说,在王夫之看来,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的学习过程。早在三百多年前,王夫之就提示了教学活动的本质,这恰恰是当前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内涵之一。

2主张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方式

现代学习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主张通过相互切磋,相互探讨,互为资源,互促互进,共同提高和发展。而这一点,也早已被我国的古代教育家所关注。

曾以创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而闻名的南北朝教育家颜之推,就非常重视切磋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他以《尚书》中“好问则裕”与《礼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作为理论依据,以为只有在学习中好问求教、切磋交流,才能互相启迪,取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倘若闭门读书,没有师长、同学切磋,则会使自己寡闻而少见,极不利于知识和才能的增进。

中国17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著名教育家黄宗羲,也极力主张采用讨论辩难的教学方法。他认为,调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固然重要,同时还必须注意发挥师生群体的积极作用。他说:“与同志讨论得失,一义未安,迭互逢起。”师生在自由、活泼的学习氛围中,相互质疑问难,切磋讨论,发挥群体配合的优势,就容易在学业上取得长足进步。

3提倡独立精神,鼓励怀疑、批判和创新

研究性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十分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必须在独立精神的支配下,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怀疑定论,以发展前人的理论,从而达到创新。

中国古代的许多教育家都曾论述了独立、怀疑、批判、创新的重要性。孟子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承继者,提出了“深造自得”的论断。他指出,深入地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他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即对前代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要经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取舍。可见,他特别主张学习中的独立思考、独立见解,从而培养个人的独立精神。

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曾精辟地论述过学习和独创的关系。他认为,向古人学习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独立思考,不能尽信书本。要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与韩愈同时代的文学大家柳宗元,继承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思想,提倡学生在读经书时应对经书持怀疑态度。他的怀疑精神不止是停留在说教上,而且还体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中。

同类推荐
  • 学做发言人的体会与思考

    学做发言人的体会与思考

    自“非典”以后,我国真正进入了发言人制度化进程。以此为展开,毛群安先生从当前政府传播现状入手,通过对政府与媒体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发言人制度的介绍,为我们讲述了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与责任。结合他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毛群安先生通过对他所感受到的问题与挑战的分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新闻发言人这一特殊工作岗位,并对传播学的运用有了新的思考与感悟。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本书针对当代社会孩子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颇具科学性的教育方法。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热门推荐
  •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力满满

    元力满满

    如若重来,你会如何选择?大道在前,群雄逐鹿,岂不痛哉?
  • 娇妃养成:王爷,别太宠

    娇妃养成:王爷,别太宠

    世人都说青墨国六王爷杀伐果断,冷漠无情,贺水灵:“诶,他哪里有那么吓人?他最温柔了!”世人都说六王爷讨厌女人,虽然仰慕者众,但是从来没有女人能靠近,扶腰哀叹的贺水灵:“谁造的谣,出来,我保证打死你!”
  • 上神,你的夫君又挂了

    上神,你的夫君又挂了

    司命说她命不好,朵朵桃花,都为煞气,说她得孤苦伶仃一辈子。什么,风月漫愣了,这可不行,没男人那没办法,她命煞,不过,她可以跳过相恋的步骤啊……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茗茗之中煜见你

    茗茗之中煜见你

    一个转角遇见真爱的故事~牵手纪念日变大型捉奸现场,秦熙茗表示:我的人生也被狗咬过了!离婚!必须离!离婚当天清晨,一条推送被秦熙茗与闹钟一起划掉,却转眼霸榜热搜头条。有人死了……走出法院的那一刻,阳光却没能照在她开心的脸上。好在,茗茗之中煜见你,不管暴雨如何倾倒,苏煜总会为她撑伞!
  • 强势彼岸家族

    强势彼岸家族

    从小林若倾和他妹妹就被父母家暴。直到12岁那一年,她和妹妹离家出走。两年后,她成为全世界都惧怕的杀手——彼岸.倾。他是唯一一个通过联合国会议允许享有特殊权利的人。所有关于她的人,要么是死,要么被罩。也就是在任何地方都不违法。此外,她还是全国排名首榜的X.K.集团董事长——星辰。她也是著名黑客,代号Q。她十二岁拜师,十三岁出道杀人,十四岁震撼全球,没有人知道她是林若倾,只晓得,她是恶魔,亦是救世者。可是她最后,却爱上了彼岸家族六长老只之首——羽令墨。“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你来娶我,第二我嫁给你。”某女说“我两个都选。”淡淡的说道。“他们是我身边的匆匆过客,而你却是我用心努力想留住的人。”——林若倾“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羽令墨
  • 都市之奶爸至尊

    都市之奶爸至尊

    五年前,林弘毅神秘消失。修炼万年,无敌仙帝归来,却发现地球只过去了五年!三师兄已经在地球打下一片基业,林弘毅继承身份,瞬间成为全球首富。且看仙帝奶爸的日常生活。什么?你是特种兵王?你有系统在身?你是超级富二代?对不起,在座的各位全都是LaJi……
  • 逆天奴隶

    逆天奴隶

    艾利克斯.墨瑟为拯救曼哈顿被核弹炸得粉身碎骨,灵魂意外穿越到一个奴隶身体里,从此他来到了另一个科技与武者并存的世界。利爪、巨锤、风鞭、刃剑、不死之身横扫强权,逆天改命,重回墨瑟巅峰。欢迎来到食物链的顶端。推荐爽文《重生之钢铁直男蔡徐坤》
  • 花神传·玄霜尽

    花神传·玄霜尽

    二月初四,惊蛰,大荒南部的不死国国主帝尧奉天帝之命前往东海,镇压叛乱的人鱼族。次年,七月十三,夏至,帝尧大胜而归,破人鱼族皇宫,俘虏三万人鱼族勋贵,带回人鱼族皇帝亲笔所写的投降书。九月初九,重阳,各色菊花开遍天庭,芳熏百草,色艳群英,人鱼族皇帝携所有皇室成员莅临天庭,愿交出东海至尊之位,永为天庭附属。帝尧对我说,我已经错过了去观赏他凯旋的英姿,若再敢错过他的受封大典,他往后便再也不让族人去替我寻找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