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00000033

第33章 陈亮:造就“非常之人”

一、陈亮简介

陈亮(1143-1194年):中国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后改名陈亮,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为人豪侠,喜谈兵,励志恢复失地,力主抗金,多次诣阙上书论国事,并痛斥秦桧。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因攻击时政,得罪当权派,三次被捕入狱。宋光宗朝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擢进士第一名,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未到任便死了。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陈亮的思想特点是提倡“实事实功”,讲究“立国之本末”,有益于国计民生;厌恶“安于君父之仇”、“低头拱手以谈性命”。认为整日侈谈“正心诚意”、“尽心知性”的理学家是麻木不知痛痒之人。他倡言“道”是不能离开实际事物而存在,要从事物中去找出宇宙间的道理和规律。

在教育思想上,陈亮主张造就“非常之人”。他认为,在南宋内忧外患交迫的艰危时局中,要收复失地、重整河山,如果依靠那些平庸无才的文臣武将,是不可能负荷这项重任的。而造就“非常之人”的主要方法,在于严格锻炼。好像金银铜铁,“炼有多少,则器有精粗”。锻炼程度不同,决定着材器的精粗和好坏。

他主张做人要谦虚而不自满,说:“君子之道不以其所已能者为足,而尝以其未能者为歉。”千万不能因稍有成就便自满起来,应该以有所不知和不能而加强学习。

他又提出要注意教育对象的年龄发展程序,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因此,儿童时期则注重记诵能力的培养,少壮时期适宜于知识学问的增益,老成时期重在德业的修养。这个说法是片面、机械的观点,显然也是不科举的。但他能够看到人的发展阶段,提出按不同对象给予不同要求,这一点还是可贵的。

他也讲究个人涵养,就是喜怒哀乐爱恶之情,要“得其正”,即处理“得当”。平日既不可“纵欲”,也不可“灭欲”,自己须认真陶冶正当的喜怒爱憎感情,使能成为有益于世的“非常之人”。实质上是批判了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腐败说教。

二、陈亮的教育思想

陈亮生活于南宋和金朝混战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的尖锐,同时南方经济又有所发展。陈亮的言论基本反映了工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发展经济,同时也渴望在政治上施展拳脚。他提出了“实事实功”的主张,希望统治者在用人上“尽收天下之材,长短大小各见诸用”,希望能够改变工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

在宇宙观上,陈亮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认为“夫盈于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因而“天下固无道外之事也”。“夫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涂万辙,因事作则,苟能潜心玩省,于所已发处体认”,他认为,所有的客观的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性,事物都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并且具有具体的法则。因此,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只能从“实事”和“实功”出发,做任何事情都只能面对现实,讲求实效。

陈亮的人才思想,充分地反映了其事功思想的特征。他针对当时“天下士人烂熟委糜”的歪风以及当时抗击金国,恢复经济的需要,主张对用人制度进行彻底改革,使士人能够“成其才而充其气”,使人才有大显身手之地。为此,他多次上书孝宗皇帝,对当时的选人、用人制度提出批评,并表达了自己的人才选拔、任用的主张。

《上孝宗皇帝书》一共4通,作于淳熙五年和十五年。淳熙五年(1178年),陈亮36岁赴临安,正月十九日丁巳诣阙上书孝宗皇帝(第一书),劝导皇帝选拔人才,积极抗金,这让孝宗震撼,“欲榜朝堂,以励群臣”;想依据种放的旧典故,召他至殿上奏对,然后擢用。但是却遭到了那些大臣的反对,陈亮等了八天没有消息,再一次上书,结果宰相“临以上旨,问所欲言,皆落落不少贬,又不合。”陈亮又呆了十天,上了第三次书,孝宗想要给他官做,陈亮以“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渡江而归。淳熙十五年(1188),高宗死于临安,金使节来吊,态度轻慢。陈亮极为愤慨,再次上书孝宗,陈述复仇之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而在廷交怒,以为狂怪,遂不用。”

陈亮几次上述,都以抗金复国为目标,以人才问题为中心,论述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的改革主张,批判了道学教育及封建专制政体对人才的败坏和销蚀,提出了选贤任能的具体措施,使其人才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和人才的本质问题,在人才思想上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陈亮认为,抗击金国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他指出即使再聪明的君主,一个国家也必须依靠贤才,才能有所作为。贤才是帮助国君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帮手。自古以来,国军都要广收人才,重用人才,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认为,“有非常之人,然后可以建非常之功”,“苟得非常之人以共之,则电扫六合,非难致之事也。”

陈亮对销蚀人才的科举制度十分反感,为此,他曾撰写了许多文章对科举考试进行抨击。陈亮指出,当时“选人之在诠者,殆以万计,而侥幸之威,未有穷已。”科举考试根本没有客观的标准,纯粹是图侥幸。他认为,“国家以科举选士”,是“束天下豪杰于规矩尺度之中”。这种“士以尺度而取,官以资格而进”的选人用人制度,以门第或儒家的经典教条选择人才,其实是埋没了真正的人才,其结果是“本朝以儒道治天下,以格律守天下,而天下之人知经义之为常程,科举之为正路,法不得自议其私,人不得自由其智,而二百年太平由此而出也。至于艰难变故之际,书生之智知议论之正当,不知事功之为何物;知节义之当守,而不知形势之为何用,宛转文法之中,而无一人能自拔者。”

同时,陈亮又极力反对论资排辈的选人才法,认为这种“除授必以资格”的取人用人制度,实际是扼杀有用之人。由于这些“庸愚龌龊之人”堵塞了人才的进取,“徒使度外之士摈弃而不得骋,日月蹉跎,而老将至矣。”陈亮的剖析,真可谓一针见血。

在中国人才思想史上,陈亮第一次将人才问题同君主制度联系起来,对君主的独断专行,压制人才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君主专制是造成庸人的总根源,而庸人又反过来成为君主政治的基础和土壤。陈亮认为,君主的大权独揽,事无巨细,都让臣子整日处于惶恐中,根本不可能有所大的作为:“国家之规模使天下奉规矩准绳以从事。群臣救过之不给,而何暇展布四体以求济度外之功哉!故其势必至于委糜而不振。”陈亮在实践中认为,君主的专制是以压抑人才来求得其政权的稳定的:“艺祖皇帝一兴……士以尺度而取,官以资格而进,不求度外之奇才,不慕绝世之雋功,……以礼义廉耻婴士大夫之心,以仁义公恕厚斯民之生,举天下皆由于规矩准绳之中,而二百年太平之基由此而立。”在君主的统治下,人们只能对皇帝的言论言听计从,否则就会有生命之危。

陈亮还对道学家们所宣扬的“成人之道”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道学家所谓“成人之道”,所谓“以醇儒自律”,就是教人自保,不管国家的存亡。这种“成人之道”“依违以为仁,戒喻以为义,牢笼以为礼,关防以为智”,“使君臣上下,苟一朝之安而息心于一隅,凡其志虑之经营,一切置中国于度外”,在北方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同女真贵族的军队展开浴血奋战的时候,士大夫们则“忍耻事仇,饰太平于一隅以为欺”,“士大夫又从而治园囿台榭,以乐其生于干戈之余,上下宴安而钱塘为乐国矣。”他认为这些人简直到了无耻的地步。

儒生们只空谈生命,没有真才实学。“自以为得富国强兵之术者,皆狂惑以肆叫呼之人也。不以暇时讲究立国之本末,而方扬眉吐气以论富强,不知何者谓之富强乎?”“场屋之士以十万数,而文墨小异已足以称雄于其间矣!”“天下之经生学者讲先王之道者,反不足以明陛下之心,……而天下之才臣志士趋当世之务者又不足以明陛下之义。论恢复则日修德待时,论富强则曰节用爱人,论治则曰正心,论事则曰守法。君以从谏务学为美,臣以识心见性为贤。论安言计,动引圣人。举世谓之正论,而经生学士合为一辞,以摩切陛下。”陈亮认为,真正的“成人”,应当是文武兼备,才智俱全的人。

在当时,抗战与主和是两种势力的政治,而陈亮的人才思想与其政治立场一样,是与其抗金复国的现实政治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其人才思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认为主和投降是当时消磨人才、产生庸人的直接政治原因。“秦桧倡邪议……忠臣义士,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气惰矣。”与金议和,会让这个社会失去信心,死气沉沉,人才也就脱离了实际,最后只能是失败。在这种无所作为的过程中,往往庸人得志,人才磋砣。“庸愚龌龊之人,皆得以格守令、行文书以奉陛下之使命,而陛下亦幸其易制而无他也。徒使度外之士摈弃而不得骋,日月磋砣而老将至矣。臣故曰:通和者,所以成上下之苟安,而为妄庸两售之地也”。“南北角立之时废兵以惰人心,使之安于忘君父之大仇,而置中国于度外,徒以便妄庸之人。”

陈亮认为抗金复国的实际斗争才是培养治国安邦之才的基础、条件和有效途径。“东晋百年之间,南北未尝通也,故其臣东西驰骋而多可用之才,”处于这种战乱的年代,英雄人才才会辈出:“使朝野常如虏兵之在境,乃国家之福,而英雄所用以争天下之机也。”只有坚决抗金,才能振奋人心,培养国家栋梁,剔除庸俗的人才。

人才的发现和任用,是陈亮思想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唯才是举”的前提是发现人才,辨别人才。陈亮说,人才没有被发现之前,“混于不可知之间,媚之者谓之狂,而实狂者又偶似之。”人才与狂妄常难分辨,人才惊世骇俗为常人所不理解,斥之为狂;人才被疑忌又可被斥之为狂,而那些“一辈无赖平居大言以诳人”者,又造成真假难分,人才难以发现,这也是人才辨识上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陈亮主张从平凡的实际生活中选拔真正能熟悉实际事务的人才。他认为:“群臣既不足以望清光,而草茅贱士,不胜忧国之心,……臣以为拘挛龌龊之中,当其有卓然自奋于草野而悟圣聪者。”他赞扬唐太宗的不拘一格选人才,给后世君主做了榜样。

陈亮还特别提出了因为非常之事必须破格使用非常人才的思想。“有非常之才,然后可以建非常之功。第非常之事,非可与常人谋也。”“求非常之功而用常才、出常计、举常事以应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济也。”因而“非常之命,黎民惧焉”,英雄豪杰之所以惊世骇俗,就因为他们要变革,“不有以新天下之耳目,易斯民之志虑,则吾之所求亦泛泛焉而已耳”。要求有用的人才,就必须“破去旧例,不以次用人”,即废除“士以尺度而取”的科举制度和“官以资格而进”的官僚选拔和晋升用人制度,“于格律之外有以容奖天下之英伟奇杰。”

接着,陈亮进一步讲述了选拔人才的根本途径。他说:“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兵食以用而见其盈虚,安坐而盈者,不足恃也。”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就在于“用”,“东西驰骋而人才出矣”。文当以处世之才为标准,武应以料敌制胜为标准,人的才智应该用于实际当中得到实际的验证,才算真的有智慧。人才只有在具体的活动中才能展露出其真实才华的。人才的知识和才干只有在实际中才能成长。因此,只有“以用见其能否”,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拔人才的途径。以人才的实际政绩决定其升降、赏罚,这样才不会上下相蒙,从而让那些想换取功名的平庸者不能得逞。

为了人尽其才,陈亮提出,要从本质上认识人才,不要求全责备,感情用事,因小失大。他批评了一种求全责备的用人现象,使有才者不能尽其才,而庸人则得志:“才者以跅弛而弃,不才者以平稳而用;正言以迂阔而废,巽言以软美而入;奇论指横议,庸议谓有典型。”由于用人上“求全责备”,平庸之人掌握国家命脉,有才智的人却得不到应用。在封建时代,这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在那时的政治上,庸才得志,人才必然受到排挤。“朝得一朝士,暮以当路不便而逐;心知为庸人,而外以人言不至而留。”

同类推荐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是由全球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集聚全美杰出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分享他们独到的创作经验。涵盖各个方面,从寻找一个好的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你的第一本书,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的必读参考。
  •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从民航的实际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提出中国民航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原则和作用,以及民航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运输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书中吸收了行业内外关于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新成果。
  •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中非致力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非传播史中国对外传播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为中国对非传播提供了生动范本,从中可选择中国的对非传播战略和外交战略。本书以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为研究起点,详细剖析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关系,认为非洲形象是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的产物。进而提出中国对非传播实施精英化与大众化起头并进的传播战略,从而巩固中非关系,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从事国际新闻报道、非洲问题报道、非洲问题研究、媒体传播技巧研究、对外传播研究等工作和学习的读者能从本书收益。
热门推荐
  • 我为葬仙而来

    我为葬仙而来

    楚箫生于烽火连天的仙界,家族弃子,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楚箫艰难地活下来,颠覆一切。“就让我来葬下这个时代吧!”
  • 象台首末

    象台首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永世倾心:凰落天下

    永世倾心:凰落天下

    “女人,你再敢在外面拈花惹草,本君就……”某女仰头看他,一脸傲娇:“就怎样?”“……辣手摧花!或者把他们变成太监也不错。”某女翻翻白眼。她曾为丞相府嫡女千金,一国皇后,却遭奸人迫害,家破人亡,直到遇见他……他助她展露锋芒,步步强大。他与她生生相随,世世相伴。回头,他在,便是心安。
  • 我有一个仙魔群

    我有一个仙魔群

    林昊意外获得仙魔群,每一个群成员,都是能载入修炼史的超级大佬,他们为了获得重生机会,各种仙术与天功拼了命的献给群主林昊。元始天尊:群主大大,我有一门无上天功要进献。无始大帝:群主前辈,我有一钟名无始,可逆伐诸仙,送给前辈。叶天帝:都闪开,尔等的天功都太弱了,看我的!【更多精彩内容,请加入书架,轻松阅读。】
  • 隐婚娇妻boss爱上瘾

    隐婚娇妻boss爱上瘾

    (宠文)陶宁只是心血来潮,在小巷子里走了一圈,就成了个带证的已婚妇女?嗯,没关系,反正金主有钱,咱有青春耗得起,咋的?三年后,陶宁无语的对着强势进驻的某男,你不是说井水不犯河水,搬进来算想咋地!被嫌弃的某只看不到陶宁的脸色,哥有的是钱,想走哪儿就走哪,红票票砸你怕不怕!
  • 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集中体现了鲁道尔夫·欧肯的“精神生活哲学”,鲁道尔夫·欧肯认为哲学不应以抽象概念为中心,应该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为中心。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使之不断走向二者的统一,成就崇高的人格。《人为什么活着》一书曾对德国乃至世界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本书着重论述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手笔既具备哲学的严谨精神又如颂诗般平静优美。欧肯用简明的语言描述了精神生活的波澜历程。
  • 列那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列那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列那狐》是法国一部以狐狸为主角的长篇动物故事诗,被视为法国文学中的珍品。作者所塑造的小狐狸——列那机警睿智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在法国“列那”这一专有名词成了“狐狸”的代称。就连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都称这只火红火红的狐狸是他童年最爱的一个形象,并且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相信,这样的一只小狐狸,也能成为你的朋友。
  • 重生嫡女之小姐要翻身

    重生嫡女之小姐要翻身

    昔时往日,笑魇如花,微醺的春风中,留下多少欢声笑语,而今春归,往事如烟,皆随雨打风吹去。遍倚高楼,昔日同来看花人,难觅芳踪。眼空蓄泪,襟袖难拂,点点斑斑,旧迹模糊。一个身怀绝技的少女被害,穿越到另一个大陆,这里的人,嘴脸丑陋,喜欢人身攻击,少女勾唇一笑,身为苍穹大陆的最高之巅,一个个都想害死她怎么办?当然以最粗暴的方式解决,杀。她不是万能的,但她知道,当年还没崛起的时候,被人辱骂,诋毁成妖女,魔女,她可以忍,而她现在有了资本狂傲,有了资本嚣张,何乐而不为呢。傀儡之术,控制人心,我会让你生不如死,求死不得。
  • 惊世狂妻

    惊世狂妻

    传闻,神君为一女子堕落成魔。据说,魔君为一女子毁天灭地。事实是……她走,他追。她逃,他截。她议亲,他破坏。某女:“神君,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我改成么?”神君:“本君的喜好,独你一人,可千变万化。”某女:“自古神魔不两立,何况,神魔混血的后代基因不良。”半月后,神君嗜血归来:“现在,不存在神魔混血了。”阴谋诡谲大战爆发,魔女为天下魂飞魄散,神君为魔女颠覆苍生。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她重生归来,母死弟残,爱她的无一幸免,为扭转乾坤,她所作所为皆毁天灭地。他淡漠如雪:“你若被亏待,我愿这世间重归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