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7200000005

第5章 《韩非子》作品(1)

初见秦

【原文】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

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强秦为难。臣窃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十百万,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于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故也。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有功无功相事也。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耳。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夫断死与断生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可百以对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矣。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故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然而兵甲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四邻诸侯不服,霸王之名不成。此无异故,其谋臣皆不尽其忠也。

【译文】

臣下听说:“不了解情况就说,是不聪明;了解情况而不说,是不忠诚。”做人臣的不忠诚,应当处死;说话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应当处死。虽然如此,臣还是愿意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都说出来,请大王裁定臣下的罪过。

臣下听说:山东六国,以赵国为中心,北连燕国,南接魏国,联合楚国并巩固和齐国的同盟,再把韩国争取过来,形成合纵,就可以向西与强秦为敌了。对此,臣下却暗自发笑。世上有三种国家灭亡的情形,而六国的情况恰恰如此,这也许是说他们吧!臣下听说:“社会混乱的国家去攻打政治清明的国家,一定要灭亡;偏邪的国家去攻打堂堂正正的国家,一定要灭亡;倒退的国家去攻打顺天得人的国家,一定要灭亡。”如今六国的府库空虚,粮仓无粮,把百姓全部扩编为军队,已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之众,那顿首戴翎誓死于疆场的将士何止千人,都说敢死。等到临阵时,前面有手持白刃的监兵,后面有斧锧刑具,士兵们还是后退逃脱而不能拼死上前。

这不是他们的百姓不能拼死,而是君主不能使他们拼死的缘故。国君说要赏赐却又不给,说要惩罚又不执行,赏罚无信,士兵自然不会去拼死。如今秦国发布号令施行赏罚,是按有功无功来分别对待。一个人出生于父母的怀抱之中,从来就没见过敌寇,一听说打仗,急得直跺脚甚至袒胸露臂,就是白刃在前也敢冲,炭火铺地也敢上,拼死不顾的比比皆是。要说拼死和拼生是不一样的,然而百姓却还愿意拼死,就是以奋不顾身为贵的缘故。

一个人奋不顾身就可以敌十人,十人就可以敌百人,百人就可以敌千人,千人就可以敌万人,万人就可以攻取天下了。如今秦国的土地,截长补短,方圆达几千里,有声威的军队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秦国的号令赏罚,地形的险要,天下无比。凭这些去攻取各国兼并天下,是绰绰有余的。因此,秦国作战没有不胜的,进攻没有不夺取的,抵抗没有不被摧毁的,开辟土地数千里,这是它的大功业。然而兵戈钝弱,士民不堪其苦,府库空虚,田地荒芜,粮无储备,四邻诸侯不服,霸王之名不成。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谋臣不能完全尽忠的缘故。

【原文】

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土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且闻之曰:“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当此之时,随荆以兵,则荆可举;荆可举,则其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荆人为和。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

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意绝;荆、赵之意绝,则赵危;赵危而荆狐疑;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魏氏为和。令魏氏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

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

【译文】

请允许臣下冒昧进言:过去齐国南打败了楚国,东打败了宋国,西又使秦国服输,北打败了燕国,中间又能驱使韩、魏为其效力,土地辽阔而士兵强劲,战无不克,攻无不取,号令天下。齐国又有济河黄河,足以作为屏障;有长城、巨防,足以作为天险要塞。齐国是五战皆胜的国家,却因一战不胜而失国。由此看来,战争确实和一个大国的存亡攸关。而且臣下还听说:“砍树不可遗留树根;不与祸害为邻,祸害便无从发生。”秦国曾和楚国作战,大败楚兵,攻占了郢都,夺取了洞庭、五渚、江南等地,楚国君臣亡命奔走,跑到东边的陈国躲避起来。当此之时,跟踪追击,则楚可灭;灭了楚国,它的百姓足够我们使用,它的土地足够我们开发,东向则可以削弱齐、燕,中部可以蚕食三晋。如果是这样,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可使四邻诸侯来朝见。可是谋臣没有这么做,却是撤兵而走,又与楚国讲和了。

让楚王得以收复失地,聚集逃散的百姓,重新供起社稷神主,修起宗庙,使楚王率领各国军兵向西进攻秦国。这就是失去霸王之道的第一个原因。

山东六国又互相勾结,发兵进驻华阳亭下,大王命将领率兵,攻破了联军,秦兵攻至大梁城下。包围大梁好几十天,大梁本可以攻取的;攻下大梁,就可以占领魏国;占领魏国,楚国和赵国的联系就被断绝;楚、赵的联合断绝了,赵国就危急了;赵国危急,楚国就会不知所措;东向则可以削弱齐、燕,中部又可以蚕食三晋。如果是这样,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四邻的诸侯也来朝见。可是谋臣并没有这样做,却是撤兵而走,又与魏国讲和。让魏王收复了已失之地,聚集起逃散的百姓,重新供起社稷神主,修复宗庙。这就是失去霸主之道的第二个原因。

以前,穰侯治理秦国,想用一国之兵以成就秦、穰两方面的功业,因此壮年士兵终身奔走在外,而老百姓疲弱于供应,病困交加,霸王之名不成。这就是失去霸王之道的第三个原因了。

【原文】

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也。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萌,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以争韩上党。大王以诏破之,拔武安。当是时也,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不相信也,然则邯郸不守。拔邯郸,管山东河间,引军而去,西攻修武,逾羊肠,降代、上党。代三十六县,上党十七县,不用一领甲,不苦一士民,此皆秦有也。代、上党不战而毕为秦矣,东阳、河外不战而毕反为齐矣,中山、呼沲以北不战而毕为燕矣。然则是赵举,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挟荆,东以弱齐、燕,决白马之口以沃魏氏,是一举而三晋亡,从者败也。大王垂拱以须之,天下编随而服矣,霸王之名可成。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赵氏为和。夫以大王之明,秦兵之强,弃霸王之业,地曾不可得,乃取欺于亡国,是谋臣之拙也。且夫赵当亡而不亡,秦当霸而不霸,天下固以量秦之谋臣一矣。

乃复悉士卒以攻邯郸,不能拔也,弃甲兵弩,战竦而却,天下固已量秦力二矣。

军乃引而复,并于李下,大王又并军而至,与战不能克之也,又不能反,军罢而去,天下力量秦力三矣。

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由是观之,臣以为天下之从,几不难矣。内者,吾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园仓虚;外者,天下皆比意甚固。愿大王有以虑之也。

【译文】

赵国地处列国的中间,是各方民众杂居之地,这些人轻浮而不务本,所以难于使用。号令不行,赏罚无信,地形无险可守,又不能使百姓都竭尽自己的力量,本来就是亡国的形势。国君不体念百姓的生存,征发所有士民驻兵长平,去争夺韩国的上党。大王命将士攻破赵军,拿下武安。当此之时,赵国上下不亲,贵贱互不相信,于是邯郸是守不住了。攻下邯郸,平定山东河间一带,然后带兵西向,进攻修武,越过险要的羊肠孔道,使代郡、上党投降。代三十六县,上党十七县,不用一兵一卒,不劳一民一夫,就都成了秦国的领地了。代郡和上党不战而归秦所有,东阳和河外不战而归齐所有,中山和滹沱河以北不用攻战就都归燕所有。然后赵国就灭亡了;赵国灭亡,韩国也不能存在;韩不存而楚、魏也不能单独存在;楚、魏不能独立存在。这样就是一举而消灭了韩国,侵蚀了魏国,挟制了楚国,东向再削弱齐、燕,再决白马之口水淹魏国,这是一举而三晋灭亡,合纵就无从成立了。大王可坐享其成,天下诸国会一个跟着一个前来朝拜,霸王之业就可以成了。然而谋臣没有这样做,撤兵而去,又与赵国讲和。以大王的明智,秦兵的强大,放弃了霸王的功业,连土地都没得到,以致被即将灭亡的国家所欺骗,这是谋臣的拙劣所致。况且赵国当亡而不亡,秦国当霸而不霸,天下各国已在估量秦国的谋臣了,这是一。秦国后又派出士兵,进攻邯郸,没有攻不下,结果却是丢掉盔甲兵器,恐慌而退,天下各国已是再次估量秦国的国力了,这是二。

秦国于是引兵而返,在李下合兵一处,大王又发兵而来,与赵交战而不胜,又不能撤兵,直到大军疲困,这才退去,天下各国已是又一次估量秦国的国力了,这是三。

各国看透了我们的谋臣,在外部竭力消耗我们的兵力。由此看来,臣以为天下各国合纵的策划,便没有什么困难了。国内,我们的兵甲已经不坚利了,士民病困,蓄积空虚,田地荒芜,粮无储备;国外,天下各国互相勾结得又很牢固。愿大王能够深思。

【原文】

且臣闻之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纣为天子,将率天下甲兵百万,左饮于淇溪;右饮于洹溪,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与周武王为难。武王将素甲三千,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禽其身,据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伤。

知伯率三国之众以攻赵襄主于晋阳,决水而灌之三月,城且拔矣,襄主钻龟筮占兆,以视利害,何国可降。乃使其臣张孟谈。于是乃潜行而出,反知伯之约,得两国之众,以攻知伯,禽其身,以复襄主之初。

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与天下,可兼而有也。

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霸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大王诚听其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谋不忠者戒也。

【译文】

而且臣下还听说:“战战兢兢,一天比一天谨慎,如果谨慎地遵循治国的道理去做,天下是可以取得的。”何以知道会如此呢?从前纣做天子,率领天下军队一百万,左边饮用淇水,右边饮用洹水,淇水干涸而洹水也不流了,以与周武王作对。武王带领白盔白甲的士兵三千人,战斗一天,就把纣军攻破,捉住了殷纣,占领了他的土地而得到他的人民。天下百姓没有一个人为纣悲伤的。

智伯瑶率领智、韩、魏三家士兵到晋阳去攻打赵襄主,决开晋水的堤防灌晋阳三个月,晋阳城就要被攻破了,赵襄主拿龟筮来占卜,看看是吉是凶,好决定向哪国投奔。于是派出他的近臣张孟谈办此事。张孟谈偷偷地出城,破坏了智、韩、魏三家的盟约,联合韩、魏两家的军兵,一起进攻智伯,捉了智伯,恢复了赵襄主的地位。

如今秦国的土地,截长补短,方圆几千里,有威名的军队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秦国的号令、赏罚严明,地形险要,是天下无比的。拿这些来对付各国,是完全可以兼并它们并占有天下。

臣下冒死希望见到大王,陈说打破各国合纵的道理,谋划灭赵,亡韩,使楚、魏称臣,使齐、燕前来亲近,以完成霸王功名,使各国诸侯前来朝拜的方略。希望大王真能听从这个意见;如果不能马上破坏各国的合纵,如赵国不灭,韩国不亡,楚、魏不前来称臣,齐、燕不前来亲近,霸王之功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来朝拜,大王可斩臣下之头以示众,以此作为王谋划而不忠的鉴戒。

存韩

【原文】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扦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侯必灭宗庙: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今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则天下明赵氏之计矣。

夫韩,小国也,而以应天下四击,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修守备,戒强敌,有蓄积,筑城池以守固。今伐韩,未可一年而灭,拔一城而退,则权轻于天下,天下摧我兵矣。韩叛,则魏应之,赵据齐以为原,如此,则以韩、魏资赵假齐以固其从,而以与争强,赵之福而秦之祸也。夫进而击赵不能取,退而攻韩弗能拔,则陷锐之卒勤于野战,负任之旅罢于内攻,则合群苦弱以敌而共二万乘,非所以亡赵之心也。均如贵人之计,则秦必为天下兵质矣。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

【译文】

韩侍奉秦国已有三十多年了,出外就像秦国的护卫一样,人内就等于秦之坐席被褥。秦国每发锐师取他国的土地,韩国总是跟随在后,所以和天下各国都结了怨,而功利归于强秦。尤其是韩的纳贡尽职,与国内的郡县无异。今臣私下听说贵国大臣用计,要出兵征韩。然而赵国却在那里聚集士卒,收养倡导合纵的谋士,想要联合各国的军队,明确宣布说,如果不削弱秦国的力量,各国就会灭亡;他们计划向西进攻秦国来实现其意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丢下赵患不管,反而要攻打谨慎如内臣的韩国,这样天下各国就都会明确地认识到赵的计谋是正确的了。

同类推荐
  • 罗斯福大传

    罗斯福大传

    本书详述了罗斯福传奇的一生,剖析了罗斯福的政治风格及政治谋略,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政治领袖。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多地了解罗斯福,用罗斯福的智慧、魅力和魄力,去充实自己、鼓舞自己、从而走向人生的辉煌。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 刘晏:大唐财相和他的国富论

    刘晏:大唐财相和他的国富论

    刘晏何许人也?在中国历史上,他比肩春秋的管仲、战国的商鞅、西汉的桑弘羊、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是“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之一。他是唐朝的理财圣手,精于计算的铁算盘。安史之乱后,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主管中央的财政、经济工作。他力图变法吸收了管仲、商鞅、桑弘羊的变法经验,在漕运、盐政、赋税、铸钱和常平诸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使濒于崩溃的唐朝经济得以复苏,国运得以中兴。
  • 黑夜

    黑夜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塞尔的代表作,回忆了他少年时代与家人在奥斯维辛和布痕瓦尔德两所集中营的真实遭遇。1944年,二战接近尾声,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却愈演愈烈。始终以为“集中营”只是谣言的匈牙利犹太人,包括威塞尔一家人被送往集中营。威塞尔的父母和妹妹相继死去。威塞尔见证了集中营里惨绝人寰的苦难,无数信念和生命在眼前化为烟尘。然而,在黎明前的黑暗时刻,他仍然心存希望。《黑夜》让我们看见了残忍和慈悲的极限,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勇气。
  • 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介绍了,伽利略·伽利莱,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
  •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是领袖还是战士?单枪匹马拯救一个国家!是圣人还是枭雄?用微笑让全世界都爱他!曼德拉作为全世界政坛最知名的文化符号,他何以让所有大国领袖都对他推崇备至?人人都爱曼德拉,他的出生背景和童年生活相比常人又有哪些不同?作为全世界的精神偶像,他是否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强人?在完美而耀眼的圣人光环下,他的个人生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憾?一切的一切,这本书都将为您解答!
热门推荐
  • 烟柳

    烟柳

    要不是去年夏天,在一天中有的那一连串巧合,兰妮丝毫不怀疑,这辈子都会跟孙文远一起,慢慢地活到死。兰妮记起那天是个星期天,苏柃一早就打电话问她生日怎么过,第一年高考落榜后,兰妮就不再记得自己的生日了。不管过去怎样刻意遗忘,如今她都已三十岁了。苏柃去省城后,每天都给兰妮打电话,汇报郑黎华会这个了,又能做那个了。兰妮的感觉里,郑黎华并不比超市里的物品多几分血肉。苏柃以她那即便老弱了也无法不尖酸的嗓门儿骂兰妮,你怎么就成了这么个没感情的人,连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这么冷血。兰妮挂了电话,老子一天忙死了,还顾得上操他的心。
  • 红尘过往

    红尘过往

    这些成为历史的人物,照亮过夜空,温暖过岁月,让世人仰望……只是,上帝总是喜欢捉弄人间的才女,在感情的道路上,不会让她们一帆风顺,如愿以偿。总是折磨得遍体鳞伤,心力交瘁,比如石评梅,比如张爱玲,比如三毛,比如萧红,比如卓文君……她们如流星一样划过历史的星空,留下那粉红色的梦!
  • 八零娇妻你好甜

    八零娇妻你好甜

    宁珂是一个生于末世长于末世的直女,机缘交错下穿越到了八十年代的军人世家,这一世生于和平的年代,想好好的享受生活,不明白周边的男男女女为何都为爱情所困扰,男女结合不都是为了传宗接代吗?当她面对骤然而至的爱情时,又该如何选择。
  • 快穿:女神风华记

    快穿:女神风华记

    系统:女神就该有女神的样子,教你如何做一个食烟火的女神。风华:不,我并不需要。系统:不,你很需要的。神秘人:在我心里,你一直是女神。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打开历史的卷轴,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委婉但不忸怩,奔放但不夸张,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
  • 快穿之说出你的愿望吧

    快穿之说出你的愿望吧

    为了寻回失去的爱人,杀手女王绑定愿望系统,从此芸香,穿梭在各个时空,以实现他人愿望为己任,收集能量与爱人的魂魄,以求让爱人重生。可是,怎么爱人好像变得不太一样了?芸香的内心是崩溃的。自己选的路,哭着也要走完芸香长叹:日子还是得过,还能离是咋的?
  • 卡牌大明星

    卡牌大明星

    新书《音乐系导演》已经发布,一个职场小白混入各行各业搞风搞雨,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林胖子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减肥成功,当上大明星,走上人生巅峰。梦醒了,一身肥肉还在,一切还得从减肥开始!已有完本作品《绝世大明星》《娱乐点金手》人品保证!
  • 修道从天蚕变开始

    修道从天蚕变开始

    天蚕变,诛仙,犬夜叉,仙剑奇侠传三……叶最走过万千世界,历经沧桑。他不求长生,不图成仙,只欲得道。
  • 总裁甜宠:宝贝,叫老公!

    总裁甜宠:宝贝,叫老公!

    人前他是富可敌国、冷酷腹黑的司少,人后,却是宠妻无度、随时开撩的十佳奶爸。陪老婆虐渣打脸,造娃带娃,走上宠妻巅峰!“司如枫,我要离家出走!”“可以,但是你要记住,你整个人都是我的,少一根头发丝,你就要给我生一个包子。”“......头发丝?每天掉一把的好么?”“那你就用这辈子慢慢还。”暴戾总裁变温柔,各种宠老婆的甜甜婚恋,陪你一起再次相信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墨玉尸道

    墨玉尸道

    大道无边,万法皆宗。道海茫茫,彼岸无边。人,鬼,神,佛,仙,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万道皆为道。古老的三星堆文明,神秘的墨玉面具,将现代青年沈涵宇带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洪荒世界……消失的蛮兽,逝去的诸神,还有那文明间的纷争,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