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7200000004

第4章 韩非与《韩非子》(3)

韩非继承了老庄君德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进而发展成一种统治方式。他认为,君主一人的智力不敌群臣的智力,要使贤者效忠,智者尽虑,君主应当掌握一套驾驭群臣的方法,自己不要去管具体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具体说来,无为的方法是抱法处势,静观群臣,以实际功效来检验群臣的言行,以赏罚二柄作为驱使群臣的工具,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表面上虚静无为,实际上又能迫使群臣尽忠尽力,无为而无不为。以君无为,使臣有为,而收无不为的效果。

在《老子》一书里,道的含义有时指的是宇宙的本体,有时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韩非也接受了这种观念,他说:“道是万物的开端,又是万事万物的是非标准。”

“道”的出现,最初不是专为帝王之便而设的。在老庄那里,道是本体,万物都是道的表象,万物自然都可以成为体道者。从人的立场上看,任何人都可以与道泯合,便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真人”。

而韩非却认为,道是人君的专利,是君主的护符,体道者只能限于君主。道是独一无二的,人君自然也是独一无二的,从而找到了绝对独裁的根据。道是虚静的,人君自然可以是深藏不露的。从这儿进一步向君权的神秘主义方向演进。

《韩非子》中不少地方留下了道家的痕迹。《喻老》、《解老》、《扬权》、《主道》四篇尤为集中。

韩非与墨家是非是价值判断或价值取向的标准,赏罚则是推行法治的强有力的手段。

赏罚的标准由统治者确定,是非的标准虽由统治者判定,但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统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是非标准确定赏罚大小高下。问题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价值取向有时相同,有时相背。当二者的取向不同时,赏罚的权威性便要接受考验和挑战,这时的国家很可能产生政治危机。只有赏罚合乎社会公认的是非标准,才能收到劝善止暴的效果。否则,就会失去民心。韩非对于这种观念有一定认识,主要是受了墨子的影响。

墨子在《尚同》中提出,上面劝赏的,正好是下面反对的;上面要惩罚的,正好是下面赞赏的,这叫做“上下不同义”。假若“上下不同义”,则赏罚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足以止暴。

韩非接受了墨子的这个观点,认为奖赏得到诽谤,惩罚受到赞誉,是上下标准的不一样而造成的。主张“赏誉同轨,非诛俱行”。也就是要统一是非标准,使社会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

墨子在政治上既提倡“尚同”,又提倡“尚贤”。“尚同”是赞成中央集权,要求老百姓在行动上“一同”于君主,在思想上“一同”于君主。“尚贤”则是赞成贤人政治,选举贤人做各级官吏,辅助君主,统治天下。

韩非也主张实行中央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在形式上与墨家主张相近。但韩非明确反对“尚贤”,认为只有抱法处势,使用权术才能使国家富强,“尚贤”没有实际功效。

循名责实的学术渊源“名实”是哲学范畴,也是政治问题。儒、墨、道、名、法各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讨论。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把正名看成是处理国家大政方针的关键。墨子认为名是用来指事物的,事物是实在的,名与实相合,便于人们互相传播知识。庄子说,实是主,名是宾,名应当服从于实。《管子》说:“名生于实。”

韩非也谈“正名”问题。他说:“名正物定,名倚物徙。”一个“名”能确指某一事物,叫做“名正”;一个“名”不能确指某一事物,这叫做“名倚”,也就是说无法确定其为何物。只有名正了才能循名而责实。

“循名责实”,首先见于《邓析子·无厚》篇。韩非沿用了这一名称,有时变作“形名参同”,“审合形名”。“循名责实”在韩非的思想中已不单纯是个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君主驾驭群臣的术。他的主张是:人臣要自己对事物定名,自己去做,然后由君主按名求实,名实相合就赏,名实不合则罚。这是君主禁奸防私、督功责效的工具,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秘诀。

大概韩非是位讲求实际的法术家,他的思维形式与名家有所不同。他利用逻辑为其法治理论服务。他的逻辑是在探讨历史和观察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他的逻辑不是纯理论的抽象,而是实用的,讲求实效的。

早期的名实问题的探讨,重点在探讨名实的关系,也有着政治上的归宿,间接达到政治目的。韩非的“循名责实”,已经离开了学术的殿堂,有着政治行动的意义。

《韩非子》的文学贡献

“论事入髓,为文刺心”

韩非是思想家、政治家,同时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

今本《韩非子》55篇,体裁多样,有长篇论文,有短篇杂文,有驳难体史论,又有纲目式经说。大部分是议论文,也有以记叙为主的寓言故事。基本上是散文,间有散韵结合的韵文。内容丰富,风格各异,众体皆备,绚丽缤纷。

先秦长篇专题议论文,草创于《墨子》,到《荀子》奠定基础,《韩非子》则又前进一步。其体制更加宏大壮阔,结构严密复杂,文笔犀利,辩论剔抉精微,“论事入髓,为文刺心”,带有鲜明的论战特点。《显学》、《五蠹》、《说难》、《孤愤》等长篇政论,篇篇如此。

《显学》是一篇对先秦学术进行批判总结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韩非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当时的显学儒墨两家,兼及杨朱、宋荣等,以揭露矛盾为判断是非的基本方法,以对现实政治是否有利作为取舍的基本标准。他认为儒墨诸家学说,都是愚诬之学,于世无补,必须一概禁绝。这篇文章观点鲜明,锋芒毕露,单刀直人,咄咄逼人,道人之所不敢道,言人之所未尝言。语气专断,十分自信,不容申辩。古人说它“极其豁达纵横”,“如黄河奔流,势不可御,而分支分派,总归一途”(归有光《诸子汇函》)。

《五蠹》集中反映了韩非的社会历史观。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批判和否定法古的观念,斥责“学者”、“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是五种蠹虫。“五蠹”之名系仿效《商君书·靳令》的“六虱”,许多观点与商鞅的《画策》、《开塞》相近。这篇文章的风格是波澜壮阔,奋扬凌厉,居高临下,语挟风雷。甚至有危言耸听,肆意褒贬,无限上纲的味道,表现出了作者冷酷无情的性格。后世学者,对于这篇文章的思想观点多不赞成,于其文学技巧仍然予以肯定。袁了凡说他“胸中如万斛泉涌,滚滚不竭,而纵横变化,无中生有,愈出愈奇”(《韩子迂评》)。张榜说它“圆转变化,百出不穷,而条理秩如抽丝,文彩扶疏,气势蓬勃”(《韩非子纂》)。有人说李斯《论督责书》、晁错《论贵粟书》、贾谊《陈政事疏》、扬雄《解嘲》等文,均受其影响,分析问题,切中时弊,激切锋利。

《说难》是专门研究游说的论文,有些观点直接师承《荀子·非相》。这篇文章分析缜密透彻,论述严谨周详。开始即以层层剥笋法,提示说者必须注意人主的不同心理,提出15种困难,然后又提出12种方法。层次井然而又峰峦迭起。王世贞说它“巧夺天工”,孙月峰说它“奇古精峭,章法句子无一不妙”(均见《诸子汇函》)。

《孤愤》则以浓重的抒情笔调,陈说法术之士与当权重臣的矛盾,为法术之士的政治遭遇鸣不平。这篇文章同样以缜密着称于世,尤其是运用对比手法,以加强其逻辑性和感染力,感情激切,风格沉郁,饱含着悲愤不平之气。明门无子说它“小段小结束,大段大结束,从来文字密致未有如此者”。又说他“论事入髓,为文刺心”(《韩子迂评》)。

驳难文体的开创

战国末期,百家争鸣,旧有的文体形式已不能满足新的内容需要。韩非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开创了一些新的文章体裁。

例如历史评论,开始于《左传》的“君子日”。韩非把左丘明长短不拘,随意生发的历史自由谈,进一步扩展为历史辩难的文体。《难一》、《难二》、《难三》、《难四》收28篇短文,分为4组,每篇各自独立,格式都是先举史实,后发议论。

如《难一》第七是郤献子为韩献子分谤的故事。《左传》、《国语》一致肯定。韩非却认为韩献子所斩如果是有罪之人,不该救,救罪人是破坏法治,因而不存在分谤问题。如果是无辜,不可劝其示众。这完全是从法治角度思考问题。辩驳犹如老吏断狱,丝丝入扣。孙月峰说它“宛转有势,味态不穷,最为快劲”。

《难四》诸篇,每篇三段,都是先举一事,先设一难以驳古人,又立一难补充前论之不足。这种双层论辩比单层论辩更加深入透彻。像这种对于某一历史事件再三辩论的形式始见于《孟子》,到了《韩非子》,已由简单对话发展成为严密的辩难文体。

此类文章,大多只顾驳辩的痛快,较少注意全面分析,从而难以避免片面性,少数文章甚至流于诡辩。尽管如此,韩非的驳难文体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西汉,司马相如的《难蜀中父老》,东方朔的《答客难》,扬雄的《难解》等文章,大都效法了韩非。

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此类文章更多。南北朝时编成的《弘明集》,大部分都是驳难文体。唐柳宗元的《非国语》,宋人吕祖谦的《东莱驳议》,都是专门就历史问题而作的翻案文章,文体均步韩非后尘。

韵文的创新

散文中夹杂韵语,在先秦典籍中早已有之。在《尚书》、《周易》、《国语》、《老子》、《管子》、《庄子》、《荀子》、《孙子兵法》等书中都可以找到。或用于歌颂,或用于告诫,或用于铺陈事理,或用于形容描绘,大都富于哲理,概括力强,语句整齐,节奏鲜明,用韵规则,反复重迭,近乎诗歌。

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韩非又把韵文的写作技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他以前,韵文只是散文中的一些片断,很少有从头至尾押韵的。《老子》虽有全章用韵的,但篇幅短小,最长不过百十个字。《管子·弟子职》全篇大致押韵,但属于说明文,简朴浅陋,缺乏文采,而且可能不是先秦的文章。《荀子·赋篇》当然是成熟的韵文,但它属于辞赋体。韩非的几篇韵文,无论是文字、句式、韵律,还是手法都超越了他的前辈。

《主道》一文是韩非论述君主驾御臣民方法的。全文长达850余字,一气呵成。自首至尾全用韵,或每句押,或隔句押,或多句押,自由变韵,三四五六七言文错落使用,不板不滞,苍古而雅致。

《扬权》是韩非提倡集权的代表作。全文共有1300余字,句子比较整齐,绝大部分是四言,用韵更有规则,节奏感更强烈。

清代大儒章学诚说,诸子争鸣,“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这话有一定道理。《论语》、《孟子》是语录体;《老子》、《孙子兵法》是格言体;《荀子》以专论为主,也有语录体和韵文。韩非使专论文体更加成熟,并且使散文和韵文进一步结合,进一步发展。汉初的政论家,贾谊和晁错的议论文风格很明显都是承袭了韩非子的文风。指陈利害,论述透彻,风格尤近韩非。

同类推荐
  • 名人奇闻趣事

    名人奇闻趣事

    阿红编著的《名人奇闻趣事(彩绘典藏版)(精)》把众多名人从耀眼的光芒里请出来,展现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有趣甚至离奇的小故事。他们有的名垂青史,小时候却总是闹笑话;有的成就卓著,生活中却常遭遇尴尬;有的建功立业,叱咤风云,可又童心未泯……他们有大智慧,也不乏小计谋;他们庄重严谨,却有机智妙语世代流传;他们也有与众不同的小情趣、小爱好……这些奇闻趣事,宛如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能让我们领略有血有肉的名人本色,从中得到无限启迪。读本书之前,我们因为崇拜而敬畏他们;读完本书,我们会因为理解而热爱他们。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本书分为郑板桥、加埃里·维斯特里、邓石如等部分。
  • 编辑部九题

    编辑部九题

    1991年,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介绍人是汪老和焦主席。忠义表弟说,表哥你已经是中国的作家了,应该换换笔了。我说换啥笔,他说该使用电脑了。我笑了,他原来说的是电脑。在忠义的说服下,我动心了。他说我先请你跟表嫂看看我的电脑去。我们就去了。以前我没见过,电脑原来就像是电视机似的,在桌子上摆着。他打开后,先在视屏上打出一句话:表哥表嫂你们好!看后,我不由得拍着手说,真好真好!他又打出一句话说:表哥表嫂,换笔吧。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勇进知退的一代“谋圣”:“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明清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思想指导下建成的。城墙完全围绕“防御” 战略体系建造,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操练,非常坚固。该书详述了关于明清城墙的历史过往,特点及价值,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一地花凉

    一地花凉

    公元859年,唐懿宗继位昏庸无能,期间更是农民起义不断。自安史之乱后的河朔三镇更是政权更迭不断。魏博镇此时由何氏当政,政权争夺激烈。一份镇国宝藏,一场惊天阴谋。她本红装女郎,却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万千,心有繁花似锦。从踏入魏博的那一刻起,明争暗斗,生死一念之间,一场鲜血铸就的繁华,一个枯骨磊成的盛世,如今,安在?一场场杀戮的背后,隐藏的是深情还是薄幸?当一个个真相浮出水面,是事情的终结还是另一个阴谋的开始?在政治的漩涡中,谁又是真正的赢家?
  • 王牌重生之女将再临

    王牌重生之女将再临

    她,乔玥,她,顾若曦。一个是25世纪名为王牌实为傀儡的狙击手,一个是刚隐瞒身份留学回国的新兵。本是永远不会相交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场爆炸,她成了她。以顾若曦的身份做着乔玥会做的事,这将掀起怎样的风浪?迷茫的人又是否会找到自己要的答案?敬请期待!※在乔玥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根深蒂固。她认为自己是了解军队的,那是领导者手中最锋利的剑,它只有服从,并不存在其他。但为什么只是换了一个身份换了一个部队,却体会出了另外的感觉呢?这个问题她无法想明白……迷茫的她踏上了寻找答案的征途……
  • 灵宠幻想

    灵宠幻想

    我拿你当灵宠,你却把我当小弟?牧游天生能跟灵宠交流,没想到第一只灵宠竟然是个老油条,凭借经验带领小白牧游,走南闯北!这有好东西?牧游搞到手交给我,我保证能变强(长胖两斤)这玩意给我,我无敌!给我两包薯片,我就帮你办事!五包肉干包动手!不然免谈!……牧游一度以为自己是养了个祖宗!
  • 丝之屋

    丝之屋

    贝克街221B。故事由一位神秘的访客开始。他给福尔摩斯讲述了自己离奇的经历,而紧接着,一桩桩看似毫无关联的谋杀案接连发生。游戏开始了!福尔摩斯经历过许多危险的挑战,但这桩案件却让华生一想到就背脊发凉。重重谜团将福尔摩斯和华生包围,而他们两人还是一如既往地追击邪恶,却无法回避地意识到,自身已落入黑暗的深渊中……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福尔摩斯去世一年后,垂垂老矣的华生写下了福尔摩斯生前绝对不会允许他写下的一桩大案:《丝之屋》。华生说:“我要讲述的是福尔摩斯一生中耸人听闻的案子。”
  • 霸皇的专宠

    霸皇的专宠

    他,帝都皇朝八王爷,用一切的坏得词语来描绘他都不为过,变态,恶棍,魔鬼.他视女人为玩物,视生命为贱草,目中毫无一切。我,名叫平凡,人如其名,平凡如沙粒。大学四年专修心理学,喜好研究一切病态的事物。被隔离了人群,成为了异类。一个前世的召唤,让我的平凡变得不再平凡。“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专人心理大夫!官居五品!”“是!”“.”“求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已经给你了!”“你说过,不会放弃我的?”“可我也说过,一旦被列入黑名单的人,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888888888888888888888声明,本文不是NP.哈哈.乐乐不喜欢NP.推荐:紫树叶子---<妖王暴后>紫树叶子---<总裁的正牌情人>野人乙---《绝代妖娆》http://m.pgsk.com/info/m.pgsk.com惟兮---《离婚以后》
  • 登祝融峰

    登祝融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女不红妆

    娇女不红妆

    云火行大运,一朝醒来就穿越,方知宦官当政,王道不兴,云火扶额:“时运不济啊!”遂苦思:“谁说女子不如男?”从此江湖上就多了一个人见人爱的——鬼见愁!柔时手持玄琴,音律通鬼,一琴一曲,闻者断魂;刚时仗剑天地,豪放不羁,提壶饮酒大口吃包子,邪魅一笑撩妹于无形;不久后,突然有人说:“云火整天出入花楼,夜不归宿。”云火:“……”又有人说:”云火拐跑了当今公主,使得驸马买醉。”云火:“……”更有人说:”这次更离谱,云火拐跑了我们的战神王爷。“云火:”这还差不多。“
  • 十二礼赞阿弥陀佛文

    十二礼赞阿弥陀佛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推理笔记9:蜥蜴神传说

    推理笔记9:蜥蜴神传说

    城市中流传着蜥蜴神吃人的传说,使得人心惶惶。一切都源于一桩旧案,齐木和米卡卡的女同学冉雨萱身负蜥蜴神转世的诅咒,城中也出现蜥蜴杀人的命案,为了调查案件及解救冉雨萱,齐木和米卡卡这对冤家拍档去往沙湾古镇,探访神秘古怪的蜥蜴宅。岂料一行人被困在宅子里,命案一个接一个发生,与此同时,第二本暗黑笔记的下落也始终扑朔迷离,齐木和米卡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当所谓的“真相”浮出水面,谁又能料到水面之下还藏有暗礁。隐藏在夜色深处的真正蜥蜴神,到底是谁?